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84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性肝炎是常见药源性疾病之一[1-2]。

目前,结核病初治病例多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联合应用方案。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有较强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达10%~20%,占所有药物性肝炎的8%~13%,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抗结核治疗[3],并且有引起爆发性肝衰竭死亡者。

所以,药物性肝炎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就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61例结核患者中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后发生药物性肝炎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61例结核患者中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后发生药物性肝炎患者84例,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17~73岁,<20岁16例(19%),20~60岁47例(56%),>60岁21例(25%)。

入院时乙、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19例,酗酒12例,体质量小于50kg8例。

全组患者化疗前肝功能均正常,可排除活动性肝炎或其他药物性肝炎。

继发性浸润性肺结核62例,继发性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7例,结核性胸膜炎13例,原发综合征2例。

1.2治疗方案84例患者均为初治肺结核,采取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药联用。

用药剂量:异烟肼0.30g,每天1次;利福平0.45g,每天1次(体质量60kg以上者0.6g,每天1次);乙胺丁醇0.75g,每天1次(体质量55kg以上者1.0g,每天1次);吡嗪酰胺0.75g,每天2次。

化疗开始后每2周复查肝功能1次,有肝酶增高者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的情况采取加用保肝药、调整或停用抗结核药物等措施。

1.3诊断依据(1)有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史,停药后肝损害显著改善;(2)可有肝炎症状和体征;(3)血清学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达到肝损害程度标准;(4)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1.4肝损害程度判断具备ALT或AST达3~5倍正常上限、碱性磷酸酶(ALP)为正常上限1.25倍以上及总胆红素(TB)达正常上限1.5倍以上,其中之一者为中度肝损害;ALT或AST达2倍正常上限以上、ALP或TB大于正常上限而未达到中度肝损害标准者为轻度肝损害;ALT或AST大于5倍正常上限,ALP大于1.5倍正常上限,TB大于2倍正常上限者或出现黄疸或凝血酶原时间在治疗过程中降低50%者为重度肝损害。

2结果
2.1发生药物性肝炎的时间治疗2周发生药物性肝炎19例(23%),治疗1个月发生药物性肝炎41例(48%),治疗1~2个月发生药物性肝炎16例(19%),治疗时间大于2个月发生药物性肝炎8例(10%)。

2.2肝损害程度中度肝损害29例(35%);轻度肝损害48例(57%);重度肝损害7例(8%)。

2.3治疗转归对ALT及AST<100U/L及临床症状轻者采用原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加服保肝药,如联苯双酯、护肝片、甘草酸二铵等,均于2周内肝酶恢复正常。

对ALT及AST>100U/L以上者及临床症状较重者,在加用保肝药物同时停用对肝脏有损害的抗结核药物,卧床休息,皆于3周内肝酶恢复正常,无导致慢性肝炎病例。

3讨论
药物性肝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与药物代谢产物有关[4-5]。

代谢产物可直接损害肝细胞或通过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损害肝细胞。

药物毒性也取决于其固有的毒性和个体易感性。

特异体质的损害可以是免疫反应的高敏性或高代谢性,该类损伤的潜伏期可以几周到几个月[6]。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多发生于老年、营养不良、嗜酒、慢乙酰化型以及严重结核病患者。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或既往有肝病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所致肝损害多发生在治疗的第2~6周,发生肝损害的患者大多无症状,只是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

轻度肝损害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可暂不停药,在加强护肝治疗下密切观察病情,短期复查肝功能,如不能好转立即停药;少数患者可出现肝炎的典型表现,如恶心、厌油、乏力、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痛等,治疗上首先考虑停药[7]。

如肝损害伴全身变态反应,如发热、皮疹、关节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时很可能为过敏性肝损害,亦应立即停药;需指出的是,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与肝毒性反应严重性之间尚无确切关系,轻微的肝损害有可能成为严重肝损害的初期表现[8]。

因此,是否停止抗结核治疗常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果确定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后,该药不应再使用,必要时需调整化疗方案,可换用肝毒性较小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喹诺酮类、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片和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

其次给予营养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葡萄糖、B族维生素、清蛋白、肌苷,有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维生素K、输血或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转氨酶高时给予降酶治疗,可适当给予门冬氨酸钾镁、肝太乐、硫普罗宁、联苯双酯、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选用适当解毒药,如异烟肼中毒可用等剂量维生素B6。

预防也同样重要,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肝炎病史及其他可能影响肝功能的情况[9]。

治疗中勤查肝功能,对高危患者可1~2周复查肝功能1次,并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或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有研究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84例分析
赵素春(辽阳市结核病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出现的时间、程度与治疗转归。

方法对该院2005—2011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的药物性肝炎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后第2~6周。

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伴或不伴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升高,经保肝、降酶及对症治疗3周内肝酶均恢复正常。

结论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肝功能均可恢复正常,不会影响结核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炎,中毒性/病因学;抗结核药/副作用;药物性肝炎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40-02中图法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B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10月30日第28卷第20期J Mod Med Health ,October 30,2012,Vol.28,No.20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疾病[1-3]。

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常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4]
,而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一部分又继发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小儿健康。

本科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
的3~14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

治疗组80例患儿中男48例,女3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鼻塞、咽痒、咳嗽等症状。

1个月内复发2次以内30例,3~4次40例,>4次10例,病程小于3d 30例,3~5d 40例,>
5d 10例,并发气管炎12例,并发肺炎13例,并发抽搐5例。


照组79例患儿中男40例,女39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鼻塞、咳嗽和咽痒等症状,1个月内复发2次以内25例,3~4次30例,>4次24例。

病程小于3d 24例,3~5d 40例,>5d 15例,并发支气管炎21例,并发肺炎18例,并发抽搐7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

治疗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匹多莫德颗粒(每袋4g ),每天早、晚各服1次,2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出院随访6个月。

2结果
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复发次数及总病程均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注:-表示无此项。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之一,在小儿发病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处治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许多研究表明尤其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5]。

由于总T 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 淋巴细胞减少,刺激机体产生白介素(IL )-2、IL -4及γ干扰素的能力降低,B 细胞合成抗体减少,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口服免疫刺激剂,通过刺激和调节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起作用[6]。

匹多莫德增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激活自然杀伤(NK )细胞,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CD4和CD8的比值恢复正常,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力[7],可以发挥显著的治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疗效。

已广泛用于预防感染急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可作为急性感染时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8-10]。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柴亚军.浅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J].中外医疗,2012,31(11):
表1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复发次数及病程时间比较(x ±s )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t P
8079--n 退热时间(d )
3.24±1.24
4.45±1.752.820<0.05
复发次数(次)
总病程(d )
1.50±1.526.20±1.78
2.721<0.05
5.02±1.827.62±1.622.625<0.05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观察

英(腾冲县人民医院儿科,云南腾冲6791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和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儿科2010年1月至
2011年1月收治的3~14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
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口服匹多莫德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复发次数及病程。

结果治疗
组患儿退热时间、复发次数及病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
道感染可缩短退热时间、减少复发次数及缩短病程。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药物疗法;
匹多莫德;
治疗结果;
儿童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0-3141-02中图法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表明,常规加用护肝药可降低高危患者肝损害发生率,除此之外,合理的休息和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也很重要。

总之,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做好早期保肝治疗,警惕肝损害的发生。

患者发生肝损害后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参考文献
[1]谷央丽.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分析:附90例报告[J].海峡药学,
2012,24(2):218-219.
[2]罗北海,谢冬萍.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140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39.
[3]
王吉超,谈惠丽.抗结核药物致老年人药物性肝炎42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11(5):336.
[4]
林建辉,陈明胜,江晓燕,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30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
118-119.[5]崔新富.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120.
[6]王伟芳,陈一华.药物性肝炎及其预防[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9(3):124-127.
[7]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52.[8]郭英江,崔德健.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J].中华结核和呼吸内科杂志,
1998,21(5):308-309.
[9]
秦雪良.抗结核药物肝损坏49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667-678.
(收稿日期:2012-07-02)
·3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