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成创新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集成创新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
摘要:集成创新具有创造性、融合性、系统性强的特点,能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融合,具有集成放大效应,能够引领和延伸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本实现形式。
目前最适宜推行的集成创新模式主要有基于企业层面的集成创新、基于企业之间协同价值链基础上的网络集成创新、基于产业层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基于产学研结合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基于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有效合作基础上的集成创新。
关键词:集成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基本实现形式;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l)10-0031-04
自主创新有三种形式,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
目前,社会各界对原始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已有明确认识,但对集成创新的认识不一,多数从技术集成角度来认识集成创新,认为集成创新是使各
种彼此相关的技术有机融合,使之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和产业的
过程。
我们认为,这是对集成创新的狭义认识。
集成创新中的“集成”含义远不止技术集成,其外延更为广阔,应从广义角度来理解和认识集成创新,这对更好地应用“集成”思路来指导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集成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学术界对集成创新的研究虽较多,但对其概念、内涵尚无统一定论。
社会各界对集成创新的认识也不一致,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狭义的理解主要是从技术集成创新角度而言的,认为集成创新指通过对现有各种相关技术进行有效集成。
在目前的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之间的关联日益增强,技术之间相互依存,单项技术的突破很难具有独柱擎天的效果,必须整合相关技术、使之相互配套,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但以单项技术为主的研发如果缺乏与相关技术的配套和有效衔接,很难形成竞争力强的产品和产业;而进行相关技术综合配套的集成创新必然会大大超过单项技术突破,其结果既能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也可掌握普通技术。
将集成创新简单理解为“技术集成创新”本无可厚非,因为技术是创新的核心。
但创新并非单纯是技术上突破,而是涉及技术、市场、文化、制度等多方面要素,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制
约,仅依赖技术创新而忽视制度等的创新往往达不到预期目
的。
因此,将集成创新简单理解为技术集成创新是狭隘的,在现实实践中仅组织技术集成创新远远不够,必须开展融技术、市场、环境、制度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集成创新。
基于
此,应从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环境各个层面,从创新要素、创新对象及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综合集成的角度来理解集成创新,也即广义集成创新。
广义集成创新要求在创新思想上要以系统论为指导,在创新方式上要突出“集成手段”这个基础,在创新过程中要强化“集成管理” 这个核心。
集成创新不仅要体现创新原理,更要体现聚合、协同原理,要体现出集成接力、优势互补、相互融通的思想。
集成创新的本质是各种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相互融合,由于各种创新要素是由相应的创新主体所掌控,因此集成创新中的“集成”首先是对掌控创新要素的各行为主体进行“集成”。
基于上述认识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集成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以系统论思想和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为指导,运用适宜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将诸创新主体的知识、技术、市场、管理、文化及制度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以最合理的结构方式使之组合在一起,从而形
成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的创新实践过程。
集
成创新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集成创新类型。
纵向集成创新指围绕创新过程和创新链条,把各环节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横向集成创新指把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及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要素有机整合形成系统化的创新网络。
与传统创新观点相比较,集成创新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集成创新必须以创造性为基础,具有创造性强的特
点。
集成并不是将系统中的诸要素进行简单集中,而是注入了创造性
思维,为了创造才集成。
只有能够产生创造性的要素组合才能称之为集成,且这种集成更强调创新效果及其竞争力的持续性。
集成过程中如果缺乏创造性就不能称之为集成创新。
第二.集成创新是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具有融合性强的特点。
要素经过选择搭配、主动寻优,以最合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有机融合。
这种融合建立在技术融合基础上并得到进一步延伸,把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不同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互补匹配,协同发展。
第三.集成创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操作更为复杂、系统
性尤为突出的特点。
集成创新要实现对各种创新主体、创新要
素、创新环节的有机集成,工程量大,操作复杂,必须强调以
系统思想为指导和起点,以系统的创新结果为落脚点。
由于系
统是开放的,与外界始终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
使系统内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
系统功能的不断变化。
要使创新系统具有良好功能,必须遵循
系统性思想和协同性原理,不断重整系统要素间的关系。
第四.集成创新带来集成放大效应,具有功能倍增性强的特点。
集成创新系统是一个有适宜要素组成、相互优势互补、相互匹配的有机体,不仅强调在集成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融合,而且强调与外部环境相互融合,系统会主动寻求优化,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必然会促进创新系统整体功能的提升,带来1+1>2 的集成放大效应。
对集成创新进行上述理解,我们称之为广义集成创新。
从现实
看,我国推行的“产学研结合” 及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系统等也可称之为广义集成创新在某种程度上的实践。
另外,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也为广义集成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
因此,在创新管理过程中,应把眼界再开阔一些,进一步加深对广义集成创新的认识。
二、集成创新在自主创新中的地位
在自主创新三种实现形式中,集成创新的地位最为重要,应该把集成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基本实现形式。
(一)集成创新能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集成创新可使创新主体运用系统思想主动去寻优,创新要素主动优化选择搭配,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进行组合,各子系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因而能够有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创新绩效。
(二)集成创新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有机融合
集成创新的实际操作过程,就是使市场上不同创新行为主体之间及各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适应、相互作用以共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过程。
因此,提倡集成创新必然会有效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带来1+1>2 的效果;通过开展集成创新,创新环境会不断趋
好,创新主体也会更好地适应创新环境,二者之间逐步实现有机融合。
(三)集成创新能够对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起到引领和延伸作用
原始创新通过与现有知识和技术的集成,可产生放大效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离不开将国外技术与国内技术的有效集成。
大力开展集成创新,必然有助于巩固原始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引领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向经济领域和市场领域进一步延伸;通过集成创新,不但可提高现有技术集成创新的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把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进一步集成并形成合力,以进发出更大能量,这是另两种形势所无法比拟的。
(四)集成创新的通用性强集成创新的最大优点是创新行为主体将“拿来主义”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以最短途径、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
在推进自主创新过程中,无论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不同层级,无论研究基础好差,无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都必然会首先选择集成创新;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创新主体,为追求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也必然会优先选择集成创新。
(五)从创新实践看,集成创新是效能最大的形式二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综合“技术集成” ,他们通过技术集成,将不同单项技术的要素、结构等进行整合,所形
成的新技术的功能大大超越原先单项技术之和。
1951-1975 年,日本引进了573亿美元
的专利,之后围绕所引进的专利不断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继而进行集成创新,很快在专利周围形成很大的外延圈,使日本由专利输入国一跃变成了专利输出国。
20 世纪60 至70 年代,美国实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几乎没有哪项技术是真正意义上完全创新的技术,基本上都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出来的。
美国的硅谷和我国的“中关村” ,都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是融技术、制度、环境等多方面要素于一体的广义集成创新,借此实现敢创新与创业的有机
三、集成创新模式的构建
(一)基于企业层面的集成创新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层面的集成创新是最重要的集成创新形式。
这种形式除了企业围绕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进行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的的技术集成创新之外,还包括与技术集成相配套的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组织及市场等要素创新为一体的企业集成创新体系。
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基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的技术集成创新(也即狭义集成创新);二是基于提高管理效能的组织集成创新,将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能整合集成起来,实现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以充分沟通和协商合作为重点的跨职能集成;三是基于企业流程再造的整体集成创新,将经营战略、流程再造与资源计划有机结合,实现经
营战略、先进技术与组织管理的协同。
(二)基于企业之间协同价值链基础上的网络集成创新企业各有自己的专长和劣势,开展协同价值链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这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模式。
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通过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企业网络体系(企业联合体),充分利用好各企业的核心专长与能力,促进企业之间大力开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单个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在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集成的基础之上,进而实现集成创新。
二是与供应商、需求用户、其他同类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战略联盟,进而实现集成创新。
三是通过建立企业园区,推进企业集聚,构建各具特色的企业集群,借助集聚效应实现集成创新。
(三)基于产业层面的技术集成创新推进产业层面的技术集成创新是目前我国推进集成创新最现实、最容易推行的一种模式。
在某个产业的不同企业之间,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通过建立技术战略联盟等形式,大力开展产业共性
关键技术的联合研发,并带动与其他相关技术的集成,实现产业集聚、技术密集。
(四)基于产学研结合基础上的集成创新通过构建产学研结合
于一体的集成创新平台,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广泛建立技术联盟和知识联盟,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三方之间的知识、技术、生产、市场等环节的有效集成。
(五)基于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有效合作基础上的集成创
新
通过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尤其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系统,由政府推动建立广义集成创新的网络组织,促进创新主体及不同组织之间(包括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高校、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相互配合,组织与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产业环境、科技环境、制度环境以及政府行为)的有效耦合,实现知识、技术、资源、信息的深度融通,建立起集成行为主体、集成要素、集成平台、集成对象、集成支撑技术、集成环境的广义集成创新的大系统。
四、结论第一.集成是多要素的综合集成,应该更多地从广义角度来理解集成创新。
第二.集成创新具有创造性、融合性、系统性强的特点, 能够促进各个创新主体有效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创新行为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融合,进而产生集成放大效应;同时,还能够对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起到引领和延伸作用,且通用性强,在自主创新的
三种实现形式中最为重要,是自主创新的基本实现形式。
第三.集成创新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动态过程,各个集成创新模式虽要求有相应配套条件,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为了提高集成创新效率,需要根据创新主体所处层级、创新要素及其结合方式、创新环境状况等选择最适宜的集成创新模式。
第四.不同的集成创新模式对创新主体有不同要求。
对企业而言,关键是如何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应注重内部创新要素集成及外部集成网络建设,迅速汇聚各种创新资源并实现优化配置,使企业建立起核心能力。
对产业或区域而言,关键是如何构筑更好的集成创新环境和更多
的集成创新平台,打破组织间的沟通障碍,促进知识、资源、信息、市场的融通。
在国家层面,关键是如何调动各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环境建设,不断强化创新行为主体的分工与有效合作。
第五.在推进集成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要更多地扮演整个集成创新系统中环境建设者的角色,以更好地促进各创新行为主体之间及各行为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融合。
责任编辑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