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
境有害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2、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其三中物质形态(气、液、固)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环境因素。
4、人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6.、(见后)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无机汞化合物。
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8、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皮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三个基本圈带: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污染物也集中在此层。
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0.2%左右。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其范围包括了大气圈下层、土壤圈和水圈,指从海平面以下约12km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10km高度的范围。
4、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
的稳态系统。
5、食物链:生物之间以摄食与被摄食关系逐级传递物质的能量,彼此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
消费者以来生产者而生存,并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再生产的作用。
6、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低的污染物,并逐渐积累,使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浓度超
过环境中浓度的过程。
条件:1)污染物易为各种生物吸收;2)进入生物体内后较难分解和排泄;3)污染物急性毒性小。
7、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①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②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2)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①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8、除了作用时间外,影响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和摄入量。
9、人体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分为5级:1)生理负荷增加;2)生理代偿变化;3)生理反应异常;4)患病;5)死亡。
(最弱的
效应所占比例最大)
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这种效应谱有冰山现象之称。
10、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
包括老、弱、病、残、幼甚至胎儿,他们是抵抗力最弱,
最容易受到有害因子伤害的人群。
高危险人群:接触有害因子的机会比其他人群多,强度大、摄入量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的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包括与遗传特征有关的遗传因素和与遗传无关的非遗传因素两大类。
11、碳、氢、氧、氮、硫、钾、钠、磷、钙、镁、氯等11种元素,占人体内化学元素总量的99.95%,称为常量元素;在人体内
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则称为微量元素,包括锌、铁、铜、锰、钴、铬、钒、锡、硒、氟、碘、钼、铝、镉、汞、铊、镍、锶、锂、硅及多种稀土元素等。
12、环境污染: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素进入环境,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环境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人群或生物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危害,以及造成经济损失者称为环境污染。
(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则称为环境污染)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叫环境破坏或称之为公害。
公害病:由公害诱发和引起的疾病称为公害病。
13、慢性危害:环境中有害物质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
无论环境化学污染物或有害的物理因素长期暴露均可造成慢性危害。
慢性危害的产生与污染物的暴露剂量、暴露时间、化学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和化学特性、机体的反应特性有关。
低浓度的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包括该物质在机体内的物质或功能蓄积是产生慢性危害的根本原因。
环境污染物所致的慢性危害主要有: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持续性蓄积危害。
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类是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14、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1)存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是对致畸物最为敏感的时期);2)剂量-反应关系仅在特定条件下存在;3)种属差异性大(可能与代谢能力、胎盘种类、胚胎发育的速度和方式等有关);4)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影响致畸性(转移速度与化学物的理化特性如分子大小、电荷、脂溶性和蛋白质结合能力有关,同时与胎盘性质有关)
15、环境流行病学的基本内容:1)研究已知的环境暴露因素对人群的健康效应;2)探索引起健康异常的环境有害因素;3)暴露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
环境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描述性(包括生态和现况)研究、分析性(病例-对照、定群)研究和实验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6、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外剂量(环境暴露测量)、内剂量(内暴露剂量测量)、生物有效剂量(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
17、健康效应测量:1)对象:①如果能筛选出高危人群(即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高暴露人群或/和易感的人群。
),可以用较小样本的特定人群来进行研究。
②采用抽样调查(要求样本能代表总体,遵循随机抽样原则)。
2)内容:包括疾病率的测量及生化和生理功能测量。
暴露与健康效应关系评价:1)混杂因素;2)因果关系判断: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稳定性;③关联的时序性;④分布的符合性;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⑥剂量-反应关系。
18、生物标志: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生物标志的种类分为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性生物标志三大类。
暴露生物标志:包括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生物有效剂量标志比内剂量标志更赋予生物效应意义。
效应生物标志:指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
易感性生物标志:能指示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的反应能力的一类生物标志。
19、生物标志在环境流行病学中的应用:1)暴露的精确测量;2)早期生物效应的显示;3)宿主易感性的判定。
20、一般毒性的研究方法:以最大无作用剂量作为外推到人体暴露安全剂量的基础,为制订该物质的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遗传毒性研究方法,可按其检测的终点分成4类:反映原始DNA损伤的试验、反映基因突变的试验、反映染色体结构改变的试验和反映非整倍性改变的试验。
致畸性测试主要用实验动物“三段试验”确证和筛选环境化学性污染物的致畸性。
21、健康危险度评价(HRA):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主要特点:1)健康保护观念的转变;2)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定量化。
22、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危害鉴定: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首要步骤,属于定性评价阶段。
能应用于危害鉴定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要求是:①对照组与暴露组选在适当;②混杂因素和其他各种偏倚的考虑和排除;③有害效应的特异性;④观察的人群应足够大,观察时间应超过潜伏期。
健康有害效应一般分为四类:①致癌(体细胞致突变)性;②致生殖细胞突变;③发育毒性(致畸性);④器官/细胞病理学损伤等。
2)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是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核心。
一般认为,有阈化学物和无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同。
致癌强度系数(CPF)来表示化学致癌物剂量与致癌反应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其含义是:实验室动物或人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患病危险度。
其值为剂量-反应曲线斜率的95%上限。
3)暴露评价:确定暴露水平(剂量)和暴露人群的特征。
内暴露剂量=摄入量×吸收率
4)危险度特征分析: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和指出各种不确定因素。
对有阈化学物可计算出:①人群终生超额危险度;②人群年超额危险度;③人群年超额病例数。
对无阈化学物可计算出:①人群终生患癌超额危险度;②人均患癌超额危险度;③人群超额患病例数。
第三章大气卫生
1、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其厚度约为2000~3000km以上,没有明显的上界。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上层为85km左右)、热成层(上界为800km左右)和逸散层(没有明显的上界)。
1)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
①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②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风、雨、雷、电集中在此层;③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④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活动几乎全部在此层;⑤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绝大多数在对流层聚集。
2)平流层:空气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臭氧层分布在该层,其分布有季节性波动。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使地球上生物免受这些射线危害。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3)中间层:该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存在明显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
4)热成层:该层的气体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该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意义。
5)逸散层:也称外层大气,该层大气磅礴,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2、紫外线作用:色素沉着,红斑,抗佝偻病,杀菌,免疫增强;过强可导致日光性皮炎和光电性眼炎,皮肤癌。
红外线作用:消炎和镇静,过强导致日射病和白内障。
3、大气的物理性状主要是太阳辐射、气象条件和空气离子等。
太阳辐射是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地表上光和热的源泉。
可见光可提高情绪与工作效率,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
红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基础是热效应。
4、空气离子:大气中带电荷的物质统称为空气离子。
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高,而污染的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
负(阴)离子的作用:①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作用改善睡眠;②改善造血功能、使异常血液分子趋于正常;③改善换气功能;④降低血压。
镇静、催眠、镇痛、镇咳、降压等作用,阳离子作用相反
空气离子化的标准:①空气负离子数:10³/cm³;②重轻离子比值<50算清洁
5、大气污染:是指在清洁的大气中混了一种或数种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原有的正常值或发生改变,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居民健康和生活卫生条件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
包括天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来源:1)工农业生产:各种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卫生防护的重点。
包括:①燃料的燃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②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
2)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3)交通运输;4)其他:地面尘土飞扬、意外事件等。
种类:1)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
分为5类: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2)大气颗粒物:粒径是大气颗粒物最重要的途径,用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Dp)(如果所研究的大气颗粒物与一个有单位密度的球形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这个球型颗粒物的直径就定义为所研究大气颗粒物的Dp)来表示大气颗粒物的大小。
按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可分为:①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100μm;②可吸入颗粒物(PM10),也称为飘尘:直径≤10μm;
③细颗粒物(PM2.5):直径≤2.5μm;④超细颗粒物(PM0.1):直径≤0.1μm。
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如SO2、CO、NO、颗粒物、碳氢化合物等。
二次污染物: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
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
如SO2在环境中氧化遇水形成硫酸、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生成臭氧、醛类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脂(PANs)。
6、风向频率图(风玫瑰图):将一定时期内各个风向出现的频率按比例标在罗盘坐标上,可以绘制成风向频率图。
7、气温的垂直分布可出现三种情况:1)气温随高度递减,其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γ)>0.2)气温随高度递增:这种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此时γ<0.3)气温不随高度变化,多见于多云天或阴天,风速较大时,此时γ=0。
8、大气的自净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逐渐减少到无害程度或者消失的过程。
主要方式有:1)扩散和沉降;2)发生氧化和中和反应;3)被植物吸附和吸收。
9、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小部分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一)急性危害:
著名烟煤型烟雾事件及其主要成分:1)1930年12月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2)1948年10月发生在美国宾州的多诺拉事件,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硫酸雾;3)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
冬季早晨气温低、气压高、湿度高、有雾,河谷或者盆地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是二次污染物及其主要污染物90%以上)、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约占10%)。
夏秋季中午气温高、风速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
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是由于异氰酸甲酯泄漏。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131I、103Ru、137Cs、少量60Co
二)慢性危害:1)影响呼吸系统功能:长期反复刺激机体产生炎症;2)降低机体免疫力;3)引起变态反应;4)其他(心脏病、高血压等)。
三)心血管疾病;四)肺癌。
10、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某些其他如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这些气体统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氯氟烃(氟利昂,CF-Cs)等。
11、臭氧层破坏: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N2O、CCl4、CH4、溴氟烷烃类(哈龙类)以及CFCs等,破坏作用最大的是CFCs和哈龙类物质。
(还可造成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
12、酸雨:在没有大气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降水(包括雨、雪、雹、雾等)的pH值在5.6~6.0之间,主要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所形成的碳酸组成。
当降水的pH值小于5.6时称为酸雨。
13、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14、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影响:①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②其他作用:对大脑皮层机能的影响、致突变作用和促癌作用、变态反应;
③SO2与颗粒物的联合作用。
哮喘患者对SO2比较敏感。
15、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1)颗粒物的直径;2)颗粒物的成分;3)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作用。
(颗粒物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16、氮氧化物(NOx)主要指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大气中的氮受雷电或高温作用,易合成NOx。
可对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影响。
NO2较难溶于水,故对上呼吸道和眼睛的刺激作用较小,主要作用于深部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
17、铅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
18、多环芳烃(PAH),苯并(a)芘(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其作为PAH的代表。
肺癌的死亡率与空气中BaP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19、基准是标准的科学依据,无法律效力;标准是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有法律效力。
20、1979年,我国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和日平均最好容许浓度。
21、针对道路交通污染的采样点,其采样设备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2~5m范围内,距道路边缘距离不得超过20m。
一次最大浓度应在污染最严重时采样,在污染源的下风侧采样,当风向改变时应停止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为10~20min。
将工业区配置在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
第四章水体卫生
1、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重量比:成人 0.5%;儿童80%。
;成人每日生理需求量为2~2.5L。
其作用:①参与机体物质代谢,溶解物质、输送营养,提供生化反应的集液;②调节体温,比热高;③预防疾病所必需:食品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低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
2、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具有不可替代性。
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分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类。
地表水:矿物质较小、水质较软、水量充足、取水方便。
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是影响地表水水质的最主要因素。
地表水按水源特征可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
浅层地下水是指潜藏在地表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上的地下水,是广大农村最常用的水源;深层地下水是指在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
3、水质:1)水温:变化范围大约在0.1~30℃之间。
地下水的温度则比较恒定,一般变化于8~12℃左右。
2)色:洁净水是无色的,多数清洁的天然水色度在15~25度,湖泊水的色度可达60度以上,有时可达数百度。
3)臭和味:洁净水是无臭气和异味的;4)浑浊度
4、化学性状指标:1)pH值:天然水一般在7.2~8.5之间(饮用水的pH为6.5-8.5);2)总固体;3)硬度:指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
水的硬度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钙、镁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氯化物等)。
也可分为暂时硬度(水经煮沸后能去除的那部分硬度)和永久硬度(水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4)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氨和硝酸盐氨。
(①仅有氨氮增加时,水被粪便新近污染;②仅有硝酸盐氮增加时,旧的污染就压迫完成,分解小;③仅有亚硝酸盐氮增加时,污染物氧化分解未完成,但无近体污染;④三个指标均为阳性,一直有污染。
)5)溶解氧(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
其含量与空气中的氧分压、水温有关,水温是主要的影响因素;6)化学耗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代表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
7)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生物氧化过程与水温有关,在实际工作中规定以20℃培养5日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205)。
清洁水生化需氧量一般小于1mg/L。
8)氯化物;9)硫酸盐; 10)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TOC是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TOD指1L水中还原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升数,是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数值愈大,污染愈严重。
11)有害物质。
5、细菌总数:指1ml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可以反映水体受生物性污染的程度。
粪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44.5℃培养24h能产酸产气G-无芽孢杆菌,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在44.5℃培养时不再生长;大肠菌群可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指示菌。
培养于37℃生长繁殖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称为总大肠菌群。
6、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工业废水是世界范围内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洗涤废水和粪尿污水。
7、河流的污染程度取决于河流的径污比(径流量与排入河流中污水量的比值)。
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出现在淡水中称水华,发生在海湾时叫赤潮。
地下水自净能力比地表水差。
8、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
水体自净的机制: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9、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从某一地点转移到另一地点,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种介质的过程。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生物放大作用: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污染物的转化:主要指污染物在水体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光化学和生物学作用。
10、化学性污染损害最严重的是大脑和小脑,特别是枕叶、骨髓后束和末梢神经。
酚:苯酚为细胞原浆毒物,在低浓度时能使蛋白质变性,高浓度时则能使蛋白质沉淀,尿呈棕黑色;其他酚类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五氯酚钠是常用的灭钉螺药物,五氯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以增强或者拮抗天然激素的作用
1979年多氯联苯(PCBs):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具有雌激素作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拮抗雄激素的作用;污染的米糠油事件。
甲基汞可导致水俣病。
物理性污染:水体热污染主要危害表现为:①增加水中化学反应速度;②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③水温增高对鱼类的影响;④水温增高对藻类生长有影响;⑤增加水体中悬浮物的沉降速度;⑥水温升高可加快水分蒸发而增大失水量。
11、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为“六类三级”,即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水环境基础标准、水监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