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摘要:庄子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思想中,色彩最为鲜明的是追求自由,希望人能从困扰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礼、哀乐之情中摆脱出来, “逍遥于天地之间”,实现自由。

本文主要探究庄子的自由观,庄子自由观的表达方式,进而论述庄子的自由思想,不能实现对个性和自由的实质性承诺与肯定,从逻辑上都是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与个性自由精神相背离的。

关键词:庄子;自由;现实社会;悖论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一种有别于儒家所强调的群体主义精神,独特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著名,一直被认为是个性自由精神的象征,影响极为深远。

哲学大家冯友兰老先生最初将老庄的自由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对比,他认为,西洋哲学家所讨论的自由,其义是不受决定;而老庄所说的自由,其义是不受限制。

①革命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

惟有此我,本属自由。

”②李泽厚在其文章《庄玄禅宗漫述》中也提到“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

③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自由”的基本意义就是免除束缚、不受限制、按己意行事,《辞海》中将自由解释为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所指的自由,也是指免除束缚、不受限制之意。

《庄子》一书中,虽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确实又通过“摆脱束缚”、“不受限制”、“逍遥游”之类词语表达了自由思想,因此可以说《庄子》书中是有“自由”概念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庄子意义上的自由,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词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自由观念的,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解读庄子的关键。

一、庄子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一)顺乎自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庄子思想,必须从道入手。

虽然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但庄子极少论道,并且认为道并不神秘,不可捉摸。

东郭子曾问庄子道在何方,庄子说:“无所不在”,并做了“每下愈况”的比喻:“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④。

言下之意,不要把道看得尊贵无比,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

由此出发,庄子认为人要想自由,就要顺乎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极力降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庄子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齐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人,作为天地中的一物,只不过在宇宙的洪流中偶然遭遇了人形而已。

《大宗师》里有一则寓言,某工匠在铸造金属器物,金属突然从熔炉里跳出来大叫:“一定要把我铸成一把良剑!”工匠一定会认为这是块不祥的金属。

如果人成了人形以后就大喊“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一定认为这是不详之人。

庄子用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人多么尊贵,人无非是自然中之一物,与猪马牛羊并无区别。

在此基础上,庄子强烈反对破坏自然,“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⑤。

这里的“天”即自然,“人”即人为。

对人来说,
①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8.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Z].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67.
④《庄子·知北游》
自然也就是人的自由天性,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所以,真正的自由就是任其天性,顺乎自然,与自然合一。

(二)“心斋”“坐忘”是实现自由的途径
庄子否定人为,又追求自由,貌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他所追求的自由恰在于无为。

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恰因为人太“有为”,太执著于功名利禄,只有破除“有为”,才能不为外物所役,方能自由。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自由的境界呢?庄子发挥了老子“绝圣弃智”的思想,“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别人都赞美“离娄之名、师旷之聪、公输子之巧”①,而庄子却偏主张“塞瞽旷之耳”、“胶离朱之目”、“攦工倕之指”。

因为这些人为的声色巧利,都只能起破坏天性的作用。

只有通过“心斋”、“坐忘”破除这些耳目心意,才能回复到人的自由天性,达到与天道合一的自由境界。

不管是“心斋”还是“坐忘”,其中心都在一个“忘”字。

所谓“心斋”,就是不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即舍外专内;不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即去知而自然,“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②。

所谓“虚”,就是一种空明、虚静的精神状态。

做到“心斋”,就能忘掉自我,忘掉一切,在心灵的极端空虚状态下,直观宇宙之道。

“坐忘”也一样提倡这种思想,要遗忘自己的躯体,抛开自己的聪明,丢掉已有的知识,“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和大道融通为一。

做到了“心斋”、“坐忘”,忘掉了自我,庄子进一步提出了要达到的自由的更高境界,三日后便能“外天下”,“外天下”即忘世;七日后能“外物”,“外物”即忘物;九日后能外生,“外生”即忘我;“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③。

做到这些,便大彻大悟,达到一种如黑暗中骤见光明的新境界。

在此基础上,方可见绝对之道,而后才可超乎时间,进入不生不死的自由境界。

所以,“心斋”“坐忘”的关键就是“忘”——忘物、忘我。

忘物,就是忘记物我的界限,忘记一切是非差别,万物齐一,不分彼此。

忘我,则要泯灭自我,消除自我意识,无欲无求,与自然混沌一体,与道同在,这样也就实现了自由。

自由是绝对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逍遥游是自由的最高境界
逍遥游,是庄子追求自由的象征,在庄子的文章中“游”字多次出现,集中反映了庄子的自由思想。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游”与自由的程度相联系,由低到高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摆脱仁义道德而“游”
在《大宗师》中有段这样的话:
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

’”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乎?”
意思就是许由对意而子说:尧既然已经用仁义刻画了你,用是非改造了你,你又如何遨游于逍遥纵荡、任心自由、变化无穷的境地呢?可知庄子认为“仁义”、“道德”是阻碍人们追求自由的条件。

2.摆脱功名利禄而“游”
①《庄子·胠箧》
②《庄子·人间世》
世人以追求功名利禄为人生的目的,这个目的在庄子看来就是对“游”的限制。

所以,《逍遥游》中提出“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才能实现所谓逍遥游。

3.舍弃智谋事任而“游”
“游”就是无所事事,既不劳力,也不劳心。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①;要人们饱食终日,抛弃智慧和谋略,抛弃理想追求。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②自由得仿佛没有系绳的小舟,这才是心境虚无而遨游自在的人。

4.摆脱自我,忘掉自我而“游”
要像《齐物论》中南郭子綦那样,进入“今者吾丧我”的境界,也即《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境界。

5.远离尘世,远离人类社会而“游”
庄子还讲过这样一个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是好朋友。

子桑户死后孔子派子贡前去料理后事,看见孟子反、子琴张一个编歌作曲,一个抚琴弹奏。

子贡回去后,把这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痔溃痈。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始终,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③
意思就是说:他们是遨游于尘世之外的人,而我是遨游于尘世之内的人。

尘世之外和尘世之内互不相干,可我还让你去祭吊,我也太浅陋了!他们正与造物主为友做伴,遨游于天地自然气之中。

他们把生看作是可恶的负担,把死看作是解除这可恶负担的快事。

既然如此,又如何知道死与生孰先孰后呢?托命于不同的物质,寄身于相同的形体;遗忘肝胆,遗忘耳目;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追问源头,不留心分界;一无牵挂地遨游于尘世之外,自在逍遥于无为之境。

这才是庄子理想中的“游”,显然这是种“方外之游”,是远离尘世,在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由。

庄子的“游”,还有个从“有待”到“无待”的过程。

在庄子的表达中,“有待”和“无待”之区别在于,是否借助外力,是否达到了绝对的自由。

《逍遥游》开篇所描写的大鹏扶摇而上九万,列子御风日行八百,表面自由,实际上并非自由,因为他们都得借助于空间、风力,都是“有待”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并未达到绝对的自由。

真正的逍遥游,是一种“无待”的自由——绝对的、无需任何条件的自由,“乘天地之气,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④这种“无待”的自由,其特征便是“无己”,去知去欲;“无名,”不慕名位;“无功”,政治上无为。

做到这些,便是所谓“至人”、“神人”、“圣人”,也便达到了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

二、庄子自由观的实质
《庄子》一书中的确有关于“自由”的理念及其相应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庄子是有他的极其崇高的“自由”理想的,但他的自由不是有形的、身体的自由,而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自由。

(一)庄子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
①《庄子·应帝王》
②《庄子·列御寇》
③《庄子·大宗师》
《庄子》从反面也揭示出,现实生活都是“有待”的,由此可知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个体生命要获得绝对自由是不可能的。

庄子的自由,是通过“心斋”①、“坐忘”②,做到“无己”、“无名、”“无功”,达到“是非不得于身”、“死生不变于己”,“不知利害”。

所谓“无待”的自由,只能在思想中得以实现。

毫无疑问,庄子所追求的自由不是外在的超越,不是对自然、社会的超越,而是一种内在的超越,一种心理上的超脱。

换句话说,庄子不是采取实际行动去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自由的条件,而是完全陶醉于思想的自由,通过“心斋”、“坐忘”,在内心改变问题的实质,来达到心理上、精神上的平衡。

就这一点来说,几乎和宗教殊途同归。

庄子的这种思想为后世其他宗教所吸收,影响极大。

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借鉴和吸收了很多庄子这方面的思想。

禅宗北宗的坐禅和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以及颜回的“坐忘”就很类似;六祖慧能开创的南宗更是明确宣扬“平常心是道”、“举手投足,皆在道场;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道场”③等等。

这些提法基本上和庄子如出一辙,都是对人自然本性亦即物性的绝对肯定。

至于禅师龙皇道悟出的有名的禅语“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更是如同庄子己出,无怪乎庄子常被看作达摩西来前的第一位中国禅师。

庄子关于绝对自由的思考也就成为中国后来修仙、游仙思想的源头之一。

一方面,这一思想成为道教的修行目标,成为道教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连庄子本人也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充当了“南华真人”的角色;另一方面,这一思想也为后世的士大夫文人阶层普遍接受,魏晋以降,就是文人墨客的一大思想热点,为他们津津乐道并身体力行。

竹林七贤服药石以求仙,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④,苏轼“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⑤等等,其中都不乏庄子思想的印记。

(二)庄子的自由是内在精神的独立
庄子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更进一步表现为内在精神的傲然独立。

庄子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悲观和消极,使他只能转而在虚无、想像中积极追求精神的自由。

《山木》记载庄子要积极追求“乘道德而浮游”的精神体验,他说:“若夫乘道德而浮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

这也就是与道为一或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神秘体验,是在想像中进入恢宏奇伟、瑰丽不朽的精神世界。

在《天下》篇中,庄子强调人应该有异于凡俗的“独志”,“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他认为世间的人无法脱离尘俗,就应该做到“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即随顺万物的变化,安于环境、听天由命;“内不化”即与道同体,“不与物迁”,在万物纷纭中保持内心独立。

“外化”体现了安时处顺,随波逐流的消极态度,而“内不化”则体现了人格的卓然独立、孤傲不羁的精神。

还有《大宗师》里庄子所说的“见独”也是要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逐步忘怀一切,进入骤然光明,清澈澄莹的新境界,也就是在想像中与道融为一体,超脱万物之流变,成为不朽之永存。

总之,与道为一,与万物并生,独成其天,入于寥天一,与造物主为友,与天地以精神相往来,以及心斋、坐忘、见独、朝彻等等说法都表明庄子在积极地追求着彻底解脱的内在精神独立。

(三)庄子的自由是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庄子认为人世间之一切现象,饥渴、寒暑、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死生、存亡等等,是“事之变,命之行也”⑥。

这就是说,自然的生死之限、社会的时命之限、自
①《庄子·人间世》
②《庄子·大宗师》
③《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
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太白全集.卷十二[Z]北京:中华书局,1999.154.
⑤苏轼.前赤壁赋.大学语文(增订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
身的情欲之限,都使人的精神无法全然超脱。

所以庄子在“颜回坐忘”一节后跟着写的就是“子桑之哭”:“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①(《大宗师》)刚刚还在大谈超脱,马上就坠入凡尘。

人说到底是一种被限制的存在,光凭理论上的空想是无法达到自由的。

庄子之自由,也就只是“梦蝶”而已——在梦中“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②然而一旦梦醒,“则蘧蘧然周也”。

而要从相对自由“超凡脱俗”至神异的绝对自由境界,更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虚幻追求。

这都是自然界的安排,命运的安排,所以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安命无为”顺其自然。

安顺天命,去掉欲望,心境澄然空明,就可以摆脱外物的干扰和役使,达到精神上的彻底解脱和自由。

就不会有哀乐的干扰,这就是自由。

至此,精神自由已内化成宿命论,庄子哲学自然带上了消极避世的色彩,道家也被贴上了“出世”的人生态度的标签。

三、庄子的自由观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虽然,庄子所提出的摆脱人生困境、进入“自由”境界的种种方案,从追求精神自由,追求人在存在论意义上的根本解放这个层面上来看,是非常精彩、意义深刻的,但如果从现实社会的人身自由上来看,却并不是很成功的。

(一)“自由”去掉“自”,还叫“自由”吗
现实社会层面上的自由是以承认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个人或“自我”就是那个“自由”的主体,没有主体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按照庄子“无己”的思想,“自由”恰恰是一种没有主体的自由。

也就是说,必须首先彻底消解自我,消解主体,然后才有自由。

因此,庄子所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无我”的自由,没有主体的自由。

换句话说,这个“自由”既不是“我”的自由,也不是“你”的自由,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个人的自由。

“无己”的自由可以说就是把“自由”中的“自”给去掉了。

可是去掉了“自”的“自由”还能算是“自由”吗?显然,这种“自由”对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庄子的自由并非没有主体,只不过其主体不是个别的“小我”,而是超越普遍的“大我”。

不可否认,这种超然的“大我”主张,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层面或许是有意义的。

但就现实社会层面而言,对追求个人自由却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注定是和社会自由的主张相矛盾的。

任何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领域里过分强调“大我”、“无己”、“无私”等观念的思想主张,都必然不同程度地造成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和对个人权益的侵害。

我们当然不能把限制自由的主张也叫做自由主张。

(二)无是非观念的自由绝对不是自由
庄子认为一切“是非”都是没有意义的,反对人们说“是非”,要丢掉是非观念,模糊善恶之分。

庄子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③,因此他教人“是非不得于身”④,不藏“是非美恶”⑤,“知忘是非,心之适也”⑥。

而孟子说过,“是非之心,智之端也”⑦,无是非之心,则“非人”也。

通过说“是非”来对事物作判断,这是人的最基本的认识能力,也是人按照自由意志作出选择的表现。


①《庄子·大宗师》
②《庄子·齐物论》
③《庄子·齐物论》
④《庄子·德充符》
⑤《庄子·天地》
⑥《庄子·达生》
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种“是非”之说中体现出来的。

一个人有说“是非”的自由,当然也有保持沉默的自由。

但如果只能保持沉默,不能说“是非”,则显然不是自由。

这种思想运用于现实社会,只会鼓励人们成为无事无非、随波逐流的庸人,对促进社会言论自由还可能会起消极作用。

诚然,如庄子所说“天下非有公是也”,人们所说的“是非”往往不能一致,“儒、墨、杨、秉”各有各的“是非”,他们的“是非”难免包含有偏见乃至谬误。

然而,现实中人的存在是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要求现实的人超越时间和历史的局限,说出符合绝对真理的完全不带偏见的“公是”是不可能的。

通往绝对真理的道路,其实也就存在于人类一代又一代的这种难免带有其时间和历史局限性“偏见”的“是非”之说中。

因此“是非”之说正是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的重要途径,而说“是”说“非”正是个体的人的意志自由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取消“是非”之说,也就是取消了人的自由。

庄子后学中的极端派竟至于发展到要“钳杨、墨之口”,那就无异于说要取消杨朱、墨翟说话的自由了。

(三)“无为”与“自由”在现实中是相对立的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方式就是无为,“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①而人作为万物之一,也应当效法天地万物,以“无为”作为其存在方式和行为方式。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在庄子及道家的“无为”思想中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逻辑上来说,“无为”与“自由”是相对立的,彻底的“无为”必然意味着彻底的不自由。

人之作为人,其本质必然包含“为”,人正是在“为”之中才体验到自由,而自由也只有在“为”之中才体现出来。

所以“为”才是人的存在方式,“无为”则不是人的存在方式,而是物的存在方式。

其实庄子自己也看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②,然而他却要求人放弃“有为”的“人道”而效仿“无为”的“天道”。

或许有人会认为庄子或道家所谓“无为”并不是完全不为,而是反对背离“道”的妄为,主张顺从“道”的为。

但是,“道”其实恰恰就是在“为”中诞生的。

认为行走要沿着路,固然不错;但同时不可忘记的是,路其实恰恰是人走出来的。

人在行走中开辟“道”,这正是人的“自由”本质的体现。

(四)“无待”在现实社会层面上恰恰意味着无自由
从现实意义上可以说,绝对的自由,也就是绝对的不自由,或曰绝对的无自由。

因为任何现实的自由总是以一定的限制为前提,并与这种限制互相依存。

拿一个比较直观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交通规则与交通管制。

绿灯行驶的自由恰恰是以红灯停车的限制为前提的。

如果完全没有限制,取消一切交通规则,其结果必然是所有车辆行驶的自由都会受到限制。

绝对自由的代价,往往就是失去自由。

此外,自由总是与一定的目的,以及为达到此目的而进行选择的需要相联系、相依存的。

而庄子所谓“汎若不系之舟”③的“无所求”的绝对的自由却是没有目的的。

既然没有目的也就没有选择的需要,没有选择的需要也就不存在什么自由与不自由的问题。

既然已经不需要选择了,还要自由干什么呢?因此进入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实也就等于是自由的消亡。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个人在现实中的不自由,不论造成这种不自由的因素是来自于自然界还是来自于社会制度,也不论这种不自由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其最终根源终究还是在现实之中。

不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变现实,改造社会的途径,只是从思想本身来做功夫,要想实现所谓“逍遥游”或绝对自由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四、结论
①《庄子·天道》
②《庄子·在宥》
如上所述,如果仅从个体在现实社会中所能获得的政治、经济、法律上的自由权利来说,庄子的自由观并不能对此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承诺和帮助。

面对现实和社会对于个人自由的一切束缚和压迫,庄子哲学是无可奈何的。

因为现实中没有自由,所以只能到另一个世界——个人的主观的纯精神世界中去追求自由。

在《天下》篇中,庄子“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

而在《知北游》中,庄子“生与死之徒,死也生之死,熟知其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这就决定了庄子的理想境界与现实是恰恰相反的,现实中没有自由,理想境界则是绝对自由;现实中充满矛盾、斗争、是非、摩擦,理想境界则是绝对的和谐宁静、纯一无别;在现实中要随顺世俗,安于外化,在理想境界中则傲然独立,保持内不化;在现实中悲观绝望,消极颓废,对精神自由则是积极追求,乐观挚烈。

所有这些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对待现实与对待理想的态度的不同都可归结为现实是必然的,理想境界是自由的,但同时也注定了庄子的自由观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观假想的自由。

庄子只能要求人们以牺牲现实的、社会的自由的方式,来追求精神上的、心灵上的自由。

如果说庄子人生哲学包含有追求个人自由和人性解放的美好愿望的话,那么他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效果却是适得其反。

他让人们回避矛盾,“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这实际上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换取个人与社会的暂时的相安无事。

结果是人性、个性都未能得以张扬,反而都被泯灭掉了。

这正是庄子人生哲学在社会现实层面上必然遭遇失败的原因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