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
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八、健康观
1、至乐活身——道家的健康观
重人贵生——人文精神的核心
养身以重外——以动为主
养心以重内——以静为常
2、君子坦荡荡——儒家的健康观
心为身之本——以德促体的健康观
从“人生三戒”到健康节欲论
礼之用,和为贵——从心理和谐到心理健康
3、境由心造、魔由心生——佛家的健康观
健康层次论
健康因果论
健康认知论
刘国清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观,很容易发现其身心健康的思想和理论更是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道家重视身体健康,儒家重视心理健康,而佛家则重视更高层次的健康境界——灵魂的提升与净化。

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健康观是“心理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选取道家、儒家和佛家三派思想中的健康观念,提出“身、心、灵”和谐发展之整体健康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家儒家佛家健康观心理学
至乐活身——道家的健康观
重人贵生——人文精神的核心。

中国自古就有万物以人为贵的思想,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失之不可再得,所以将重人贵生思想落到实处的做法之一,就是让人珍惜生命。

道家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庄子提出过“至乐活身”(《庄子?至乐》)的思想,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健康地活着,这其中首先指的是身体健康。

“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

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

死命,重事也。

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

”①“死者不复生……故圣人重之。


②这样,中国文化一向爱惜人的生命,养护人的生命。

后代道家都是提倡并发展这样的观点,如“死王乃不如生鼠”、“死王乐为生鼠”③是说生命的宝贵。

再如“人命最重”,“寿最为善”,④以及“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

唐荒无始,劫运无穷,人生其间,忽如闪电,每一思此,罔然心热,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性养情以自保”⑤。

可以说,“道门中人为了身心健康,注意探索人与天地的关系,他们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悟出,人的生存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天地相应的。

违背天道,这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因此,他们总结出顺应天地法则而生活的原则。

基于天人相应的思想原则,道门中人创造了大量的养生法门,诸如道引、行气、啸法、存想,等等”⑥。

可以说,道家重人贵生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表现。

具体来说,道家养生重视“形动神静”,也就是身体的健康在于经常运动锻炼,而心理健康的训练则以清心寡欲为主。

养身以重外——以动为主。

西方人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我国早
在先秦时期就提出过此种思想:“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庄子更是早就讲过:“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人,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是说养生重视调整呼吸和模仿动物“形动”的重要性。

“养身莫善于动”以及“养气以保神,气清则神爽;运体以去病,体活则病离”⑦。

孙思邈也说:“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都是说养生在于运动,但不能太过于劳累。

“体常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疾则不生。

卿见户枢,虽用易朽之木,朝暮开闭动摇,遂最晚朽。

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为导引,盖取于此也。

”⑧都是强调“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道家对“禹步”相当赞赏,称之为万术之根本。

从形态看,禹步实际上是一种动功,后来的确成为道教养生的重要手段。

此外,像彭祖模拟老熊的引导法也是历史上一种相当有名的动功。

还有华佗的“五禽戏”动功养生法,指的是模拟虎、熊、鹿、猿、鸟这五种动物的运动套路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在继承古代各种动态养生法门的同时,积极开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功文化。

养心以重内——以静为常。

道家养生重视“清心寡欲”、“以静养心”。

老子提倡:“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十六章》)是说坚守清净空灵的状态是养生之道。

庄子也提出“‘静默可以补病’,认为清净的修养功夫足以使人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心情的淳朴,使人受益无穷。

它不只可以去病,还可以免灾,所谓‘其魄不崇,其魂不疲’,也都是持静的结果”⑨。

《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噪则消亡。

”⑩《淮南子》也说:“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陶弘景直截了当地说:“静者寿,躁者夭。

”宋代养生学家陈直总结了有益身心的十件乐事:“述齐斋十乐云:读义理书,学法帖字。

澄心静坐,益友清谈。

小酌半醺,浇花种竹。

听琴玩鹤,焚香煎茶。

登城观山,寓意弈棋。

”这其中不难看出,道家认为内心能否经常保持清净的状态对于养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道家的静修主要是修“内丹”的一种方法;认为丹田内精气修炼成功之后就可以得道成仙,当然就是本文所强调的身心健康之状态了。

君子坦荡荡——儒家的健康观
心为身之本——以德促体的健康观。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身心健康
的人一定是内心光明磊落,言行一致,内外兼修,身心和谐的人。

孔子说“仁者不忧”(《论语?宪问》),还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子路》),都是说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促进和保持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

反之,一个人如果缺乏一定的道德修养,势必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内心也就难以保持恬淡的状态。

因为“常戚戚”的状态极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失调,进而降低其自身免疫力;进一步说,道德败坏之人,其内心长期处于紧张、恐惧、内疚或不安等状态,此种状态极易使人生病。

因为“正常的人本身都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免疫系统,它确保人不生病;不过,人的免疫系统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这两种调节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又深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道德因素又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因为道德感是人的社会性高级情感。

这样,一个人若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有利于自己保持心情安宁,减少心理冲突,这对维护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结果,自然不容易生病。

”所以说,道德高尚的“君子”易长寿,而道德修养差的“小人”则难长寿。

从“人生三戒”到健康节欲论。

孔子讲身心理健康的人要结合其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主动调节,促进健康。

他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中年和老年。

认为这三个时期有特别的状态,处理好此时期的冲突和矛盾就易心理健康,否则就容易出现问题。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中之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老之时,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荀子也说过:“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荀子?正名》)这都是说明可以通过节制情欲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礼之用,和为贵——从心理和谐到心理健康。

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中庸”、“和谐”等思想,认为做人做事不能“不及”和“过分”,要“恰到好处”才是中庸,才是和谐,才是健康。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都是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既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际关系之良否就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境由心造,魔由心生——佛家的健康观
小乘佛教重视循序渐进,大乘佛教重视启发顿悟,其目的都是达到涅盘或成佛。

“涅盘者‘圆融清净之谓’”(季羡林语)。

在这里,涅盘或成佛者的身心状态当然是非常健康的。

健康层次论。

佛教所谓的“罗汉”、“菩萨”和“佛”的境界是谓参佛修道的三个层次。

罗汉是证悟到能够认识自己及控制自己的状态;菩萨是证悟到能够控制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影响别人,即普度众生的水平;而佛的境界则是证悟到能够控制自己、教化他人的同时也参透了“天地之道”。

三种健康的境界和层次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

健康因果论。

佛家认为身心健康的状态是有因果规律的。

你现在的健康水平是以前所作所为的直接结果,而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则成为以后健康状况的重要原因。

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论”。

慧远认为人有“三业”:身(动)、口(说话)、意(思想),进而认定“业有三报:一曰见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见报者,善恶适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弘明集?三报论》),这都是说明健康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

健康认知论。

佛教重视通过提升内心修养来应对外在的压力和障碍,认为要想提高健康水平就要学会改变认知。

《四十二章经》里记载:一个人听到佛祖在修行,并行大仁慈,心里就起了嗔念,用很难听的话来骂佛祖,佛祖默不应对,那个人骂了半天觉得奇怪,就问道:“为什么我怎么骂你,你都无动于衷呢?”佛祖说:“你办了很丰盛的礼物要送给别人,那人并不接受,请问这礼物会到哪里呢?”那人说:“当然又回到我手上。

”佛祖说:“今天你骂我,我并不接受,这就像你自己拿着祸事,又回到你的身上。


佛教讲“境由心造,魔由心生”,认为如果心中有佛,观万事万物都有佛性。

这也正是说明心灵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道家、儒家、佛家健康观的现代心理学意义
道家与儒家在心理和谐思想的表达上是“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这与当代心理学提倡的身心健康理论是一致的。

“道家强调无为和顺应自然,而儒家强调有为和积极进取。

但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理想的人格。

两种思想中都包含了和谐的观念,在道家,重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儒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重点。

”在此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儒道两家的思想综合起来,对外(他人和社会)提倡儒家思想,对内(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道家思想。

在道家,心理健康的人是自然人;在儒家,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人。

道家的健康观重视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儒家的健康观则重视怎样融入社会与他人和集体和谐相处以培养健全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外示儒家,内用黄老”的辩证统一的和谐思想。

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是说心理健康的人是人格独立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

这就像在中国历史上,凡是盛世大多都标榜儒家学说,而在乱世则提倡道家思想。

盛世类似于一个人正常的生长和发展需要——儒家思想可以提供理论帮助,而乱世则像一个人生病了——需要道家作为精神食粮。

“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经史子集,汗牛充栋;文化典籍,浩如烟海。

在这些历史文献的宝库中,蕴藏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自汉代以后,一直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主流思想”,三家思想从各自的视角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道互补为主体、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既然儒道释三家均强调要尊重生命的价值,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重人贵生的文化。

……一言以蔽之,由于中国文化本身是一种重人贵生的文化,养生就成为将中国文化重人贵生思想落到实处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做法”。

总的来说,道家是缺失需要,儒家是发展需要,佛家是超脱需要。

道家重视身体健康,儒家重视心理健康,而佛家则重视更高层次的健康境界——灵魂的提升与净化。

可以说,整合道、儒、佛三家思想中的健康观念,正是“身、心、灵”和谐发展之整体健康观的典型表现。

反映在现代
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上,就是要培养“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健康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