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仿真模拟卷
一、选择题
1.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同种生物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甲)和蒸馏水(乙)的玻璃器皿中,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乙两组幼苗生长状况不同,结果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要的()
A.光照B.水C.无机盐D.空气
【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如图可知,乙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因此幼苗生长不良,长得弱小发黄最矮;甲中有土壤浸出液,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因此幼苗长得旺盛幼苗健壮且颜色鲜绿。
由此证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多种无机盐,无机盐要溶解在水中被运输。
故答案为:C。
【分析】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2.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B.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C.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不符合题意。
B.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B不符合题意。
C.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不是都生有贝壳,如章鱼,C符合题意。
D.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别:
无脊椎动物类别主要特征举例
原生动物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
(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草履虫、疟原虫
和变形虫等
腔肠动物
多细胞,体壁两胚层,具有原始消化腔,
有口无肛门。
水螅、海蜇、珊瑚
水母和海葵等
扁形动物
身体背腹扁平,由许多体节构成。
(含有猪肉绦
虫幼虫的猪肉,叫做“米猪肉”)
猪肉绦虫、涡虫、
和血吸虫等
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有假体腔蛲虫、蛔虫、钩虫等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有真体腔。
沙蚕、蚯蚓和水蛭等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和外套膜。
河蚌、鱿鱼、蜗牛、乌
贼、鲍鱼和章鱼等
节肢动物(昆
虫纲)
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
蜜蜂、蜻蜓、蝇
蝗虫和蝴蝶等
虫。
(昆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3.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情况是()A.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在此过程中,血液始终为动脉血
C.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在此过程中,血液始终为静脉血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情况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4.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生物界中已经灭绝的恐龙是受青少年喜爱的一类动物。
恐龙属于()A.鱼B.两栖动物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
【答案】D
【知识点】爬行动物
【解析】【解答】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故答案为:D。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5.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面两种生物属于捕食关系的()A.牛和羊B.狮子和羚羊C.水稻和杂草D.鸡和鸭
【答案】B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牛和羊、水稻和杂草、鸡和鸭具有共同的食性或处于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能够形成竞争关系;而狮子能够捕食羚羊,故狮子和羚羊能够形成捕食关系。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间的关系:
生物因素作用或关系举例
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兔子吃草,狼捕食兔子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
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
杂草与水稻生活在一起,争
夺阳光、水分和空间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
表,并从其体内或体表获得必需的营养
物质和居住场所
蛔虫与人,菟子丝与豆科植
物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彼此有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之间的关
系)种类
合作
同种生物个体间分工合作、互帮互助蚂蚁“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
作,维持群体生活
种类
竞争
同种生物个体为争夺食物、配偶、栖息
地而进行斗争
繁殖期间,同种动物雄性个
体为争夺雌性个体进行斗争
6.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因而被称为“绿色水库”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
【解析】【解答】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沙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沙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不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不符合题意。
D.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所以有“绿色水库”之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海洋生态系统: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生产氧气的70%;
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地球之肾;
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农作物。
7.青春期是人体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下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是()
A.身高突增B.神经系统的功能明显增强
C.性器官迅速发育D.近视高发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
青春期不一定近视高发,因此近视高发不是青春期的特点。
故答案为:D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在以前发育很缓慢,进入青春期后迅速发育,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8.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可直接被小肠吸收的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葡萄糖
【答案】D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选项中只有D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被人体吸收。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9.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咀嚼。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保护鼓膜B.防止打瞌睡
C.帮助呼吸D.保持口腔卫生
【答案】A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
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
故答案为:A。
【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使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10.一对基因A对a为显性,如果A与a结合形成Aa,则表现的性状是()A.隐性性状B.显性性状C.都有可能D.都没有可能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
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显示隐性性状。
一对基因A对a为显性,如果A与a结合形成Aa,则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动力作用B.杠杆作用C.牵拉作用D.支点作用
【答案】D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骨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下列关于鸟类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前肢变为翼——翼是飞行器官
B.体内有许多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
D.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答案】B
【知识点】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解答】A.鸟类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
B.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适于空中飞行,C不符合题意。
D.在鸟的龙骨突地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胸肌发达,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适于空中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
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
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
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
13.入夏以来,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里的农作物大量死亡。
这里描述的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空气B.水分C.土壤D.温度
【答案】B
【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解答】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里的农作物大量死亡,是受到水分的影响,则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非生物因素影响动植物的分布:
非生物因素影响典型例子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生理活动。
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在夜间涌动,绝大多数动物在白天活动。
温度
影响生物的分布,也影响生物的生
长和发育。
南北植物的分布,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分布;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时,生物就可能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水分
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一切生物
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沙漠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空气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
气;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
14.如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和②表示正确的是()
A.果皮和胚B.种子和胚C.果皮和种子D.种皮和胚
【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为: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极核+精子→受精极核→胚乳,可见,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
15.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从而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
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16.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A.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
B.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
C.近亲结婚导致的白化病
D.爱美人士美容手术后变成高鼻梁
【答案】C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野外工作者肤色较黑,这是野外日晒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符合题意。
B.无光条件下长出的蒜苗是黄白色,这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符合题意。
C.近亲结婚导致的白化病,这是近亲婚配导致基因重组引起,是可遗传的变异,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符合题意。
D.美容手术后变成高鼻梁,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17.以下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细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C.真菌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病毒入侵,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故病毒侵入人体,不一定会使人患病,A不符合题意。
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
又能进行分裂,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还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和酵母菌一样,霉菌、蘑菇等大型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生殖方式
细菌单细胞。
由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
由细
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
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
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
殖,少数出芽
生殖
病毒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
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
(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
)
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含有氧气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人类的祖先是黑猩猩D.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解析】【解答】A.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与现在大气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氧气,A 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
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与古老地层相比,近
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进化,B不符合题意。
C.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
D.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
...的是()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时,可以将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观察时,可以使视野变亮
D.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模糊的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细胞体积变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A符合题意。
B.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倒像,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时,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B不符合题意。
C.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使用大光圈,使进入的光线更多,光线更亮;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观察时,可以使视野变亮,C不符合题意。
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清晰地物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