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发展性评估自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发展性评估自查报告
自XXXX年X月起,我校根据《XX区教育局学校发展性评价实施意见》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着眼,对学校过去三年来的工作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真自评,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管理领域——“精细管理”夯实发展之基
1.构建具有个性的管理机构。

精明强干的管理团队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核心所在。

为此,我校改革传统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模式,设立了校长室领导下的“一室四部三级”管理机构(一室:校长室;四部:课程教学部、成长指导部、教育品质部、教育保障部;三级:低、中、高三个年级组段),选拔竞聘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到管理岗位。

“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德育管理”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四大支柱。

2.打造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近三年,随着学校年级段班级数不断膨胀,我们开始尝试推进年级段横向矩阵管理模式,学校形成管理组织网络结构,将全校各项工作具体细化至各部门,做到管理无盲区。

同时抓好科室目标管理,明确过程责任。

XXXX年学校开始实施“行政观察窗”管理形式,探索错位交叉式精细管理方式,构建党政合力、分层管理、
责任到岗、重心下移的管理机制,力求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成精品。

3.建立健全高效的管理机制。

学校依法制定和完善管
理体系,促使规范不断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通过制订、通过学校章程,修订完善学校学期考核方案、学校成果奖励方案,汇编学校《走进XX教师手册》即学校管理条例,从XXXX年9月开始,学校编印《学期教师工作指南》,将一学期各部分工作安排、行事历、徝周等各项工作整理印刷给每位教师,在此手册的指导下每位教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学校的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建立与健全学校“一室四部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部各系工作职责与义务,实现“谁分管谁落实”的管理原则。

4.强化推进教师的民主管理。

三年来,我校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赋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通过全体教师会议修改、审议、确定。

同时,学校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增强教师归属感。

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活动,通过活动陶冶教师身心,释放教师的工作压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如营造和谐校园的活动——文明办公室评比;有增添书香氛围的活动——教工读后感、摄影比赛;还有强健教师体魄的活动——教工趣味运动会等。

开展“感动XX”、“榜样教师”活动挖掘身边优秀榜样教师,
通过激励和创造感动,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激情,提高教师团队凝聚力。

存在不足:制度的完整性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教师对制度的认识度不够。

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处室职责,对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量化考核或测评考核,奖罚分明,强化全员主人翁意识,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校长统揽全局,副校长分管负责,处室职能部门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

二、德育工作领域——“精诚合作”凝聚教育合力
1.构建全员德育队伍,全面实施全员德育导师制。

三年来,学校构建了“一主二辅三导师”全员德育导师队伍。

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制定考核制度、家访联络制度、德育小组活动、例会制度等,确立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导师工作职责,真正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校通过校园网平台的《导师手册》,明确了每月与受导学生和受导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谈心,每日一次导师碰头会、每周一次德育小组活动,要求首导和导师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负责班级的德育工作,注重过程,关注差异,确实做到三全育人。

学校德育导师制相关经验在全区德育工作上得以推介。

2.奠基德育基础工程,全力推进好习惯培养工作。

三年来,学校开展以“三好习惯”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充分发挥校本自编德育校本课程《好习惯好人生》,根据每月的三大习惯落实要求,着眼细节,关注好习惯的养成。

全校实施“值周班级检查制”、“绿章班级奖励制”等,每月制定不同的习惯主题,通过“国旗下讲话”、“少先队课”、“吟诵好习惯三字文”等载体,让学生能详细地了解三大习惯的具体要求。

着力推行绿色评价体系,实施X小“1+3+N”全面评价体系。

将每一个行为规范细节进行讲解,教育学生遵守一日的行为规范。

3.全面开拓德育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三年来,学校以铸造特色德育品牌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和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

学校以“两季两礼”活动为依托,开展以“中国梦想”为核心的爱国教育。

以经典诵读系列的演讲活动为主体,开展以“中华经典”为核心的底蕴教育。

以设立爱心基金会、“爱心豆芽公益”活动为形式,开展以“爱心活动”为核心的能行教育。

以“红领巾飘”为核心主旨,开展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班队教育。

4.构建家校协力机制,全面拓展家校合作新途径。

学校以多元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聘请在各行各业有突出成就的家长为社会实践导师,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已先后成功走进气象站、各类博物馆馆、消防大队、
生态农庄、科学探索中心等基地。

学校聘请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成立家长讲师团,定期“请进来”送教到校,开展助教活动,涉及的内容有科学、茶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丰富了孩子们的眼界,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

各班级的家委会,大力协助导师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及学校重大活动开展。

存在不足:
1.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假以时日,责任教育的实践性有待于重思考。

2.由于学校是一所只有四个年级的新学校,所以还未设立“年级段辅导员”岗位。

3.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结宣传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一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良好育人氛围。

具体措施:
1.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通过开展一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2.继续深化学校“志愿者”式的小干部培养模式,让服务理念扎根学心中。

3.深化礼仪教育,规范学生言行仪表,提升学生品位素养,展示学生良好形象,形成具有“XX标签”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工作领域——“精彩课堂”营造缤纷天地
1.教学管理体系渐趋高效。

三年来,学校先后制订了《XX小学教学常规手册》、《XX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系列教学管理规范制度。

为了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前,将所有制度汇编成册,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

组建了学科组长组成的核心教学管理团队,形成上下贯通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探索校本教研低耗高效模式。

2.多元课程开发成果显著。

本着拓展视野、培养兴趣、促进个性发展的宗旨,三年来,我们以认知规律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过程体验为重点,开发构建了“XXX”课程体系,提出了“X·本课程”、“X·元课程”以及“X·秀课程”,把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体艺、英语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纳入到“XXX”课程体系,为学生的适性发展提供合适的课程。

①学校积极利用优质的社会资源,引入“七色花艺术社团”课程,壮大学校社团菜单课程,开设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打造“多元卓越”社团教育品牌,持续推进体艺“2+2”项目,在全校2—3年级普及乒乓球课程和课堂乐器--口琴吹奏,为实现人人会两种乐器,人人会二项体育技能的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

②整体规划了习惯培养课程,学校落实六年一贯的习惯培养目标,将三大类别(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相呼应的27个主题,81项细化习惯,分层次、分梯度地分布在六年十二个学期中,不同年段学生继续分层开展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培养等引导性
教育活动。

③有序推进自主发展课程,学校设立“自主整理课程”,分学段推进“自主整理”课程的探索。

以自主学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进自主大课堂建设,制订六年一贯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目标,采用分段推进的教学策略(一年级“帮扶入手、指导起步”,二年级“以扶为主、适度试放”,三年级“扶中有放、以扶带放”,四年级“扶放结合、半放半扶”,五年级“以放为主、放中有扶”,六年级“大胆放手、引领自主”),从关注学生的课堂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做活动和学习的小主人。

④重点打造幼小衔接课程,学校开发了“KTP(幼小衔接)”课程。

帮助消除一年级新生畏学、恐惧感,更好地适应小学环境,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在主题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⑤建立爱迪尔英语课程体系,学校推进英语特色课程五项行动建设:“3+1+X”课时计划,外教“加餐”计划,英语能力考级计划,英语活动日计划,英语节计划。

3.“四环一体”课堂建设卓有成效。

学校以“学为中心”,努力探索“生动课堂”——“以学为中心”,构建“四环一体”式自主大课堂,培养具有“自主学力”的学生,培养“发展后劲足”的学生。

“四环一体”式自主大课堂,即涵盖自主学习全过程的“自主预习、自主课堂、自主整理、自我检测”四大环节,既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更关注
学习全过程的优化。

特别是两个薄弱环节:自主预习、自主整理。

学校.以五大制度建设保障课改推进:建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课改教学研讨制度、评比奖励制度、课堂规范教学制度。

.以“自主学习单”为载体引领四环一体“自主大课堂”内拓外延,构建形成“四环一体”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提升“四环一体”课堂建设。

制定XX小学作业管理要求,体现分层、实效的特点。

存在不足:课程改革是一项极具智慧的高要求的项目,学校在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显著感受到优质师资的重要性,就目前情况来看,提升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以及培养一批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成为当务之急。

具体措施:
1.加强“XXX”课程开发和管理。

在严格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同时,通过校本培训方式,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建设一支具有开发特色课程、选修课程能力的教师队伍。

2.持续进行课改探索。

在学习小组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在校内推广。

3.探索适合本校校情的课程设置和课时设置方案。

四、教育科研领域——“精心探索”争创科研品牌
1.科研制度趋于完善。

三年来,学校校紧紧把握小学教育科研“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特点,
完善各级课题网络管理机制,学校组建了教科核心研究小组,成立了阶梯式的教科组网络,细化了教科组成员的分工,定时定期组织科研活动,学校领导为核心小组成员积极创造条件、保障研究开展。

三年来,教科组成员的课题立项率高达100%。

学校各项教科制度章程完备,制定了系统的《XX小
学教师教科研考核条例》、《XX小学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XX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了教科工作的顺利开展。

2.课题研究稳步推进。

三年来,学校立足课题研究的“实”与“活”,抓好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工作,同时紧紧依靠学校教研组主阵地,积极开展校本科研活动,采用“个人钻研,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组织教师学习各种科研理论。

有XX省、XXX市、XX区的规划课题、教研课题、德育课题、心理课题、课程教学专项课题、电教装备课题及继续教育课题等,既有学校的领衔龙头课题,又有教研组、教师们集体和个人实践研究项目,学校35周
岁以下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基本达到100%,科研工作呈
现出人人参与、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3.科研成果初步涌现。

三年来,我校共申报立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30余项,其中1项获得国家级立项,4项获得省级立项,10项获得市级立项。

市规划课题《基于学生
学习品质提升的引导性教育活动的研究》获得市三等奖。

市级德育课题《小学德育导师制多彩德育小组活动构建》获得市一等奖,区级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小学科学实验有效研究与实践》分获XX区第XX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三等奖。

省级立项课题《以教育共同会为平台,开发“爸爸妈妈课程”》完成结题,已参评规划课题成果评奖。

三年来,学校共有XX余篇论文发表在《小学教学研究》、《小学青年教师》、《新课程》等CN正式刊物上,XX余篇论文获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论文评选中获奖。

校报《XXX》、校刊《XXX》坚持定期出刊,组织编写的《尼多熊的一年级》《好习惯好人生》等一批校本教材顺利出刊。

存在不足: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教科工作需从零开始,需要建立一套属于XX小学自己的科研机制,以科研推进教改,形成自身的教科研特色品牌。

全体教师的自主开展三小研究(小课题、小专题、小项目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科研先进学校尚有一定差距。

具体措施:制订学校各学科骨干力量教科工作制度,保证人人都有高质量课题,从管理体制上形成教研训一体化。

五、师资建设领域——“精尖师资”挺起前行脊梁
1.搭建平台抓修炼。

三年来,学校以培养“观念多元化”、“素质均衡化”、“群体团队化”的优秀教师队伍为
目标,加强教师专业理论学习,开展读书活动,开设“XX讲堂”,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开展“感动XX”活动,发挥教师正能量效应。

有计划的开展“XX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基本功比武,“X行杯”主题微论坛活动。

定期邀请名、特级教师指导青年教师。

学校校长获评区名校长,3名教师获评区名教师,1名教师获评区名班主任,1名教师获评市名教师,1名教师获评区骨干教师。

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逐渐壮大,专业素养的飞速提升,三年中,有2名青年教师获评市教坛新秀一等奖,3名教师获评区教坛新秀一、二、三等奖。

3名教师在区基本功比武中获得一、二等奖。

2.重视团队抓教研。

有效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三年来,学校以反思为索,引领和合作并行,通过开展以团队合作为主的各项教学研讨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立足教研文化构建,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每位教师每学期承担一节校级教研课,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承担二节校级教研课,每学年承担一节市、区级有质量的公开课。

让教师在一次次上课、反思、研讨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教学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三年来,共有50余人次主持省、市、区级公开课、展示课、讲座。

教研组除了常规课堂教学研讨外,每学期积极开展知识整理课、学科融合教学(英体整合课、美数整合课等)的研究,充分发挥各年级备课组、学校教研组的团队力量。

3.强化梯队抓培养。

三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教师梯队培养,围绕一个宗旨: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全面、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智慧型的教师队伍。

建立“X小教师成长档案”,实现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

达成三个目标:
1.新教师“出师”。

(新教师要求达到一年适应,三年成长,五年成才的培养目标,逐渐成为有思想有风格的优秀教师。


2.普通教师“出色”。

(人人有一技,个个有专长,努力成为有专业智慧的好教师。


3.名优教师“出彩”。

(名优教师达到科科有骨干,人人能引领。

)从而形成了新手、熟练新手、胜任型、精干型、专家型教师五级成长阶梯运行机制。

对三年内刚入职的新手教师我校专门成立了新教师培
养团队,开展了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新教师成长系列活动:制定专业成长目标,规划成长蓝图;新教师每周基本功训练,常抓不懈开展“七个一”活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促进共同提高;实施X小课堂助教活动,加快成长步伐。

对熟练新手教师进行融入性培训和全员家访活动培训,以便及时学习X小特有的办学理念,为更好地教育X小的孩子做好充分地准备。

对胜任型教师加强课题、论文研究,促进教师内涵发
展。

对精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层次的培训、组建成长共同体。

存在不足:虽然学校各学科已有学科骨干带头人,但学校中间力量出现“断层”,仍然需要加强各级各类中间力量的培养,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具体措施:
1.优化师资结构,更新教育理念,从多方位培养人才。

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并设立研究课题,积极鼓励老师参加各项评比。

2.每学期有创意的开展教学活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业务学习、技能考试,请专家指导等措施,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六、后勤管理领域——“精到服务”深入师生人心
1.优化校园环境有成效。

三年来,我们进一步提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档次,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按照学校发展规划,精心设计并实现校园的教育化、美化、净化、绿化工程,启动学校实验楼(格致楼)二次装修工程、南校区规划(航管楼)筹建、北校区项目审计。

同时做好新学校每年各项设备设施采购,教师笔记本、教室多媒体设备、微格教室、学生电脑等。

三年中,学校先后评上XX省标准化学校、XXX 市五星级消防示范学校、XXX市平安行动示范学校、XX区四星级平安校园、XX区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学校。

2.后勤管理服务规范化。

三年来,学校进一步改进学
校后勤管理制度,追求规范、细致、高效的管理境界,形成精品管理机制。

下乡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了后勤工作各项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

对后勤各项制度修定的基础上,细化了岗位职责、工作量考核。

细化各环节的考核标准,完善考核评比条例。

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考核对照有标准,以便相互监督,确保后勤服务工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同时每学期都开展广泛征集师生对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和要求。

学校还先后制定保健室、保管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关台账。

完善了学校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实现网络化、电子化管理。

3.强化安全保障见实效。

三年来,学校加强警校共抓,重在防范,时刻保持与中心派出所的联系,根据要求建立了“安全档案台账资料”,规范了管理,重视了安全和防范,加强了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了师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加强了学生乘车等安全交通意识和人身自我保护的教育。

每学期开展消防演习工作、防溺水教育、防火教育等。

实施了门岗责任制度和平安校园巡查制度,定月召开安全会,定期查看巡查和值岗记录,及时整改不良行为,加强细节管理,确保人和财的绝对安全。

后勤人员坚持每日检查场地、设施和各处室,切实做好防水、防盗、防触电及防其它意外事故
发生的工作。

对问题严重的或学生经常要反弹的不良行为和问题,后勤人员立即反馈给成长指导部,并通过升旗仪式、晨会和班会落实教育和改正措施。

“管理规范,服务到位,保障有力”,促成后勤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工作的坚实保障。

存在的不足:后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设备使用的增多,对于部分设备的维修时间有滞后,绿化养护工作滞后,透明厨房的建设缓慢。

具体措施:建立富有XX特色的后勤管理系统,量化考核后勤人员,加大食堂对于透明厨房的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