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_省略_探讨_基于联立方程回归的实证研究_杨旭

合集下载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关系实证研究货币供应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用以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政府近年来经常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货币供应量按照流动性标准可划分为m0、m1、m2等层次。

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m1代表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反映的是现实的购买力;m2代表广义上的货币供应量,不仅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

只要控制住这几个货币供应量指标,就可以控制住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从而就大致上控制住了社会的总需求,有利于实现调控经济增长的目的;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预处理。

我们采用的样本为2000年第1季度到2012年第2季度的时间序列数据,产出的代理变量是gdp,货币供应量变量包括m1、m2、m3;先采用x-11法对变量进行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得到各变量随时间变动的基本趋势,然后对调整后的数据取自然对数,以消除时间序列存在的异方差,最终得到的变量用lngdpsa、lnm0sa、lnm1sa、lnm2sa表示。

二、单位根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之前我们必须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考察各变量的平稳性,模型中的变量只有在满足平稳性要求时,建立的模型才会稳定可靠。

我们这里采用adf 方法对各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时间序列lngdpsa、lnm0sa、lnm1sa、lnm2sa 的原序列均是非平稳的序列,但一阶差分后成为平稳序列,这四个变量均是一阶单整的序列;他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若协整关系存在,那么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依然稳定有效。

三、johansen协整检验。

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

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

而绝非其原因‛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种释义之二:控制观
控制观
控制观是从货币供给能否由货币当局的政策操控的角度来论述货币的外生 性与内生性的。 如果货币供应可以由货币当局所实施的货币政策操控,那么货币就具有外 生性。 货币当局不能操控货币供应,货币供应是由货币当局之外其他经济主体所 共同决定,那么货币就具有内生性
三种释义之间的关系
相互关系
因果观VS控制观
如果货币供给量无法由货币当局控制,而是由企业、银行和个人等经济主体决定,那 么货币供给量必然是由决定各个经济主体偏好的其他经济变量所决定。尽管货币当局可
以通过严格控制银行准备金比率和居民的现金漏损从而实现完全外生的控制货币供给,
但是这并不能导出货币决定实际经济的结论。 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可控性对于货币决定实际经济而言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三种释义之一:因果观
因果观
因果观对货币外生性与内生性的解释,是围绕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变
量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展开的。
如果货币存量的变动可以决定其他经济变量如物价水平、利率及实 际产出,那么货币就具有外生性。反之则具有内生性。
因果观
商品货币时期
休谟:较早的阐述了货币外生性的学者之一。 ‚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与货币之间的比例……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 詹姆斯·斯图亚特:较早的阐述了货币内生性 ‚无论如何,一国的流通只能吸收一定量的货币。因此,不论一国的金属货币增减到 什么程度,商品仍然会依照需求和竞争的原则涨跌,而需求和竞争总是决定于那些握有 财产或某种可以给付的等价物的人的意图,而决不是决定于它们所拥有的铸币数量‛。
控制观
凯恩斯:货币供给外生论者

我国货币数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货币数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货币数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于爱芬于雪慧曾焱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08年第08期摘要:利用Eviews对我国货币数量(M2)与名义国民收入(GDP)进行了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给出误差修正模型,指出GDP与M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从而论证了货币是非中性的并且具有内生性。

关键词:货币数量;单位根;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一、引言从20世纪初起,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关系问题就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最初是由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影响宏观经济各因素(产出、就业、物价等)的争论引起的,后逐渐发展为货币供应量与GDP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是否中性问题;二是货币的内生性问题。

此问题的实质即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单向因果关系还是双向因果关系。

过去几十年来,许多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他们普遍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并有内生性,货币与GDP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且随货币层次的深入,货币与GDP的关系越密切。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者对该问题也得出了一些结论,方国斌、马慧敏(2006)通过误差修正和协整分析得出收入和价格波动对货币需求量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货币供给,而货币供应量对就业和实际收入的影响微弱;刘金全、刘志强(2002)用自回归法分析货币供应、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发现任何两个变量间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本文将利用Eviews,对我国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国民收入(即名义GDP)的季度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现代货币数量论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将货币需求函数定义为:M=f(P,r m,r b,re,1/p dp/dt,w,Y,u)。

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十分发达,从长期来看,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会太大,通货膨胀的总体情况比较稳定的,非人力财富占财富总额的比例难以度量,归于随机误差项。

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第五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3.混合经济体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混合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具有内生变量 和 外生变量的双重性质。 4.中国转轨经济体制下货币供给的性质。
纯粹市场 纯粹计划 混合经济 转轨经济 经济 经济 货币供给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既是内生 既是内生 的性质 变量又是 变量又是 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
(三)从货币供给结构看货币供给的性质 众所周知: 市场货币量=通货+银行存款(Ms=C+D) 由此市场货币量当中的C完全由中央银行 控制,是纯粹的外生变量;存款货币由中央银 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家庭等经济行为主 体共同决定,从货币供给角度看,它既是内生 变量又是外生变量。
货币的中性非中性的关系: 货币(因) 经济(果) p y = f (Ms)

是即非 否即中
货币供给内外生性的关系: 是即内 货币供给(果)
Ms = f (s
经济变量(因)

I c i y)
否即外

二、货币内外生性理论发展与变迁(王广谦43)



1、早期论述
(1)货币本质观与货币的内生性、外生性

4、新桥学派对货币“内生性”的论述(王P49)
基本观点: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 货币需求的结果

5、新古典综合派对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的 发展(王P50)
(1)拉德克利夫定义货币:流动性,是央行无法控制 的内生变量。 (2)格利、肖主张用更广义货币:M3、M4是央行无 法控制的内生变量。 (3)托宾:货币具有内生性与不可控性 (4)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供应量是由银行和企业的行 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 的许多变量。 6、货币供给的内外生共性论:哈里斯(崔74)

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研究

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研究

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研究一、引言内生性和外生性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经济学研究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生性是指一个变量对自身的影响,外生性则是指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讨论内生性和外生性的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内生性问题的概述内生性问题是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当研究一个因变量Y 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它被可能影响它的一个或多个自变量X所依赖,而这些自变量与Y之间可能存在着关联,然而这种关联是否是因果关系却是不确定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称这些自变量为内生变量。

内生性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常见,在实证经济学中也经常遇到。

如果我们在经济学研究中忽略了内生性问题,那么我们会得到误导性的结论。

三、内生性问题的研究方法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方法来控制内生性问题。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工具变量法。

工具变量是一种与具体因变量相关的变量。

通过工具变量法,我们可以解决内生性问题。

具体来说,工具变量法是利用第三方变量来独立地影响自变量,进而解决内生性问题。

例如,假设我们要研究教育水平对收入的影响。

由于教育水平与收入存在内生性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工具变量,例如出生时所处的家庭收入来独立地影响教育水平,以此控制内生性问题。

除了工具变量法外,还存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内生性问题,例如差分法、匹配法等。

四、外生性问题的概述外生性是指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在经济学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区分内生性和外生性。

当我们把一个因变量对自身的影响分离出来,而其他变量对其影响被排除,这个因变量就是外生变量。

外生性问题在经济学研究中也经常遇到。

例如,在研究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可能会遭遇风险和政治稳定性等外生因素的问题,这些外生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控制。

控制外生因素能使我们在研究中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五、外生性问题的研究方法为了解决外生性问题,我们需要控制外生变量的影响。

合适的控制方法可以使我们得到准确的结果。

货币供给量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的再研究

货币供给量与证券市场价格关系的再研究
货币政策 可以影响股票 市场_ 3 1 g b na dS c ( 0 2 。Rio o n a k 2 0 )
相关模 型 ,以模 型预测值作 为市场对货币政策变量 的预 测, 以实 际值 与预测值 的差异表示货币供给扰动 , 以该 并
差 异 作 为 解 释变 量研 究 股 票 市 场 的波 动 。R p c (0 1 aah 2 0 ) 以 1 5 第 3季 到 19 99年 9 9年 第 l 的季 度 资 料 研 究 美 国 季 货 币供 给 、总支 出 与 总 供 给 的 冲 击 对 实 质 股 价 的影 响效 果 .发 现 这 三个 总 体 经 济 变 数 的冲 击 均 对 实 质 股 价 有 重 要 的 影 响 效 果[ 然 而 , 一 结 论 与 有 效 市 场 理 论 相 冲 突 , 8 1 。 这 有 效 市 场 理 论认 为 ,当 期 股 票 价 格 能 够 反 映 所 有 可 以 得
在 着 长 期 稳 定 的 协 整 关 系 [。证 券 市 场 价 格 可 以用 货 币 1 1 ] 供 应量 M 、 O M2来 解 释 .而 证 券 市 场 价 格 变 化 不 是 引 起 步 简 化 为 ( ) ( ) 所 示 的缩 减 式 ( d cdf m) 4 和 5式 r u e r 形 e o R= + 兀2 t兀0兀ll Y w P + +
到的信息 , 没有超额收益 的存在 。因此 , 币政策变 动不 货
能 成 为 预 测 股 票 未 来 收 益 的依 据 。 随后 的一 些 研 究 成 果
也发现过去货币供给或利率 的变化对 于股票 未来 的收益 没有预测价值 , 而是一种相反 的 G a gr rne 因果关系 。
南 金 ¥ : n年第 1 期 ,2 /o 0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名词解释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名词解释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名词解释在经济分析中,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内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那些在模型内产生的变量,也就是模型本身对其产生影响的变量。

内生变量通常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等,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内生变量通常受到模型内部其他变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变量。

例如,在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和投资是内生变量,它们受到收入、物价水平、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就业、产出等其他变量。

2.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指那些在模型外部产生的变量,也就是模型本身无法对其产生影响的变量。

外生变量通常包括物价水平、利率、税率、政府支出等,这些变量通常不受模型内部其他变量的影响,但会对模型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在宏观经济模型中,物价水平和利率是外生变量,它们不受模型内部其他变量的影响,但会影响消费、投资等其他变量。

3.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区别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区别在于产生的影响不同。

内生变量在模型内部产生影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其他变量;而外生变量在模型外部产生影响,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但会对其他变量产生直接影响。

以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为例,内生变量(比如家庭支出)会受到其他内生变量(比如家庭收入和财富)以及外生变量(比如物价水平和利率)的影响。

而外生变量(比如物价水平)则不受任何内生变量的影响,但会直接影响内生变量(比如家庭支出)。

4.研究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研究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首先,通过研究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对外生变量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经济系统的内部作用机制。

例如,研究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影响。

其次,理解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对于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内生性和外生性

内生性和外生性

内生性和外生性
内生性理论指一国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

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又被银
行学派加以发展。

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商品和黄金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从而又同流通的商品量共同决定了社会的“必要货币量”,因此也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观点。

外生性理论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
控制。

货币供给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中央银行学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 一、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
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 • 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那就等于说,货币供给总是要
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 变动。 • 如果肯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无异于说,货币当局 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中央银行学
• 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 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 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
• 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至关重要,货币供给变动必然导致名义国 民收入的变动。
• 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理性预期使中央银行不 能达到预期目标,扩张性政策只会带来通货膨胀而不会带来经 济增长,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均是无效的。
中央银行学
• 古典学派是货币中性论的首倡者,该学派经济学家信奉工资和 价格极富弹性假说。所谓“货币经济”实际上仍然不过是实物 与实物相互交换的“实物经济”,货币只不过是覆盖在实物经 济之上的一层“面纱”。
• 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政策能通过逆风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 经济波动,凯恩斯从货币供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变动对 总需求的影响出发,论证了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无效,而在非 危机时期却在不同程度上有效。
中央银行学
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焦点是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
这是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给变化对经 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导致真实宏观 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的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 的;如果货币供给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如名义产出, 价格水平等)的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0476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应以马克思观点为指导, 借鉴西方经验,考虑平均利润 率、资金供求关系、价格变动 幅度、国外经济环境等各种因 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 利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调节 作用? 宏观: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 投资;调节社会总供求。 微观:对企业而言,利率能够促 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 济效益。对个人而言,利率影 响其经济行为。一方面,利率 能够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 为。另一方面,利率可以引导 人们选择金融资产。 金融中介机构:从事金融活动 以及金融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 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 因? 金融中介机构能提供多种金融 服务;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 流动性;降低交易成本;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分为哪几 个阶段? 3 个阶段,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夕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机构体系 的建立 3 我国金融体系的演变 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及主 要功能? 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 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 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其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交易主体、 交易客体、交易组织形式、交 易价格等。 金融市场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1)促进资金融通,这是金融 市场最基本的功能。(2)优化 资源配置,这是金融市场最重 要的功能。(3)转移和分散风 险,这是金融市场日渐重要的 功能。(4)降低交易成本,这 是金融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内 在功能。(5)调节经济运行, 金融市场为调节经济运行提供
货币层次的划分:M1=现金+活 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 期存款 ;M3=M2+其他所有存 款 ;M4=M3+短期流动性金融资 产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货币的 流动性。 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 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 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 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 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 常发挥各项职能。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 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 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 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 必然结果。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 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 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 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价值尺度 货币的基本职能之 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 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 本质的体现。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 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 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 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 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 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 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 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 货币量。 本位币 也称主币,是一个国 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 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 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 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辅币 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 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用 来辅助大面额货币的流通,供 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 辅 币一般多为金属铸造的硬币, 也有些纸制的纸币。其所包含 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 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 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 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 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也就是 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论 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 得拒绝接受。一般来说,本位 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 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的。 金币本位制 这是金本位货币 制度的最早形式,亦称为古典 的或纯粹的金本位制,盛行于 1880 一 1914 年间。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及黄金自由输出入是 该货币制度的三大特点。在该 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 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货币 含金量的对比即为决定汇率基 础的铸币平价。 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 到金属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规 律? 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体现着一 个基本规律,即货币形式的发 展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发 展。在所有经济因素中,生产 力因素是决定性的,货币同其 他因素一样,都要适应生产力 海水平。不管是形式多样的实 物货币,还是曾经发挥过巨大 促进作用的金属货币,都不可 避免地被淘汰,而信用货币则 是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货币 形式。 金属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为什 么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而信用货币不能?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当经济中 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时,人们 会倾向于收藏货币等待物价回 落,而金属货币“窖藏”的贮 藏方式可以使流通中货币实实 在在地减少,从而使物价回落; 在信用货币的条件下,由于信 用货币本身是价值符号,人们

货币银行学的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区别是什么

货币银行学的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区别是什么

都知道,宏观经济的模型是一些列的方程或方程组。

一般所谓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是这样的意思:所谓内生性就是该变量是内生决定的,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是包括利率等因素决定的,是方程内部的参数,通过方程的其他变量内生形成一个均和值,属于因变量所谓外生性就是外部决定,也就是说是自变量,外在因素(非方程内的控制因素)决定的,不因方程内变量改变而改变。

比如,早期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所以货币政策有效。

货币学派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而后来的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就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具体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不仅仅是方程的问题。

主要是考虑了市场对货币的作用七十、说明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基本模型温特劳布的工资定理是该模型的基础。

根据这个定理,商品价格是劳动成本与某种加成之和决定,即P=K(W/Q)其中K代表企业运作的外生制度环境所决定的垄断程度,总名义工资(W)与实际产出Q之比是全部产出的单位劳动成本。

用L(总劳动收入)除以W和Q,可以得到下述等式:P=K(w/A)其中w是以名义货币计算的年平均工资率,A是平均劳动生产率(Q/L),假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相对稳定,那么名义工资率的相对增长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w>A)物价就会上升。

因此,利用一般符号,可以写成:P=P(w)其中w通过集体议价外生决定,即物价是名义工资的函数,两者正相关变化,且工资率的任何过度增加(w>A)都将导致物价的上升。

因为,物价由单位劳动成本加稳定的加成所构成,对于任何给定的实际产出水平(Q)和相应的就业水平,其直接效应是名义收入(Y)将按比率增加。

因为名义收入等于一般物价水平乘以实际产出(Y=P×Q),在Q 既定的情况下,工资变动影响物价,物价变动影响名义收入,名义收入增加又与物价的提高成正比。

在货币供给决定的Y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物价的上涨只能是产出的下降,作为决定产出的变量——就业也将相应下降。

中央银行是怎样影响货币的需求和决定货币的供给的

中央银行是怎样影响货币的需求和决定货币的供给的

中央银行是怎样影响货币的需求和决定货币的供给的2008-11-23 07:14:37| 分类:概念|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就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言,我们不能不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很松。

尽管我国的货币当局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中央银行8次降息以来推行的是一种趋于扩张的货币政策。

然而,困扰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0%左右,在实际利税上占40%左右,在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在新增业机会中占90%以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我国从2001年9月开始,通货紧缩现象又断断续续出现,特别是在2002年3月以后,物价水平始终处于下降状态。

既然所有这些现象不是因为利率过高造成,那么是否是因为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量不足造成的呢?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适度性的考察关于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性的还是外生性的,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

所谓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当代世界各国无不建立起独享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央银行既是信用货币的发行者,又是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者。

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也不完全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受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

首先,就货币供给数量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仿佛并不存在问题。

从2002年8月份的统计数字看,广义货币M2余额为1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是自2001年8月份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狭义货币M1余额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M0余额1.57万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

显然,广义货币增长被稳定在13—15%这一平稳区间,说明我国货币供给量指标具有外生性。

既然货币供给量是充分的,而货币又是通过金融中介输送到企业去的,那么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资金普遍感到紧张呢?难道是大中型企业掌握了过多的资金吗?实际上,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保持M2适度平稳增长的过程中是遇到困难的,但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借助于中央银行维持汇率水平的冲销操作,以外汇占款逐渐增多的形式,货币供给的预期目标才得以实现。

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要】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不同的货币统计口径下(M0,M1,M2),研究二者的关系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中国宏观经济运行。

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M0,M1,M2分别与GDP之间存在均衡关系。

宏观上来说,广义货币供给量比狭义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密切,但是也不能忽略狭义货币供给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它们也能反映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全面综合考量不同货币层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供给量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一、引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以货币政策作为本国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纷纷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在这段时期也采用了不同的货币政策,由积极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

那么,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非常多,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Friedman和Schwartz(1963)以及Tobin(196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短期产出的波动会产生影响。

Kormendi 和Meguire(1984)对50个国家的研究以及Boschen和Mills(1995)对美国的研究得出,在长期中货币供给量对产出没有影响。

McCandless和Webber(1995)考察了不同货币口径下的110个国家近30年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变动引起通货膨胀率的相同变化,而货币供给量与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之间没有相关性。

Andreas Schabert(2009)通过一个无摩擦的金融市场和价格粘性的标准宏观模型分析利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证实了平稳序列的货币供给量满足利率的期望目标,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基于VECM模型的FDI_国内投_省略_1996_2009年季度数据为例_常乃磊

基于VECM模型的FDI_国内投_省略_1996_2009年季度数据为例_常乃磊

虑到样本空间限制,我们从最大滞后阶数为 3 开始
检验,得到表 2 的判断值。表明 VAR( 2) 模型最为
合理。由于协整检验是对无约束 VAR 模型的一阶
差分变量的滞后期进行约束检验,故协整检验滞后
阶数为 1。
表 2 无约束 VAR 模型最佳滞后阶数检验
滞后阶数 0 1 2 3
LogL 值 LR 值
值 42. 44,拒绝原假设,说明至少有一个协整方程。
而对于“至多一个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其迹统计量
的值 20. 2762 小于 5% 的 临 界 值 25. 32,接 受 原 假
设,说明 lnGDP、lnFDI、lnDI 之间有且仅有一个协整
方程。
以 lnGDP 为被解释变量的协整方程估计结果
见表 4。该协整方程表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
为了检验 lnGDP、lnFDI、lnDI 是否存在长期均
衡关 系,需 要 进 行 协 整 检 验。Johansen ( 1988 ) 、Jo-
hansen 和 Juselius( 1990) 年提出的迹统计量检验方
法进行检验( 简称 JJ 法) 。JJ 法适用于多个变量模
型,本文分析采用 JJ 法。协整检验对变量滞后阶数
整方程的形式,在时间序列的协整检验主要有 5 种
形式。由表 1 可知,本文中 3 个变量都含有时间趋
势,且都含有常数项,因此选择协整方程中含有常数
项和线形趋势,VAR 模 型 中 没 有 趋 势 项 的 检 验 形
式。在上述检验形式下,采用 O - L 临界值标准要
比采用 MHM 标准更为准确和科学( 赵华、潘长风,
lnFDI、lnDI 表示。本文运算与检验结果是使用 Ex-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分析
度 对 宏 观 经 济进 行 调 控 。 从 如 果 货 币 供 给 是 内 生 的 , 币 当 局 不 可 能 有 效 控 制 货 货 币 供 应 总 量 , 以 货 币 供 应 量 作 为 货 币 政 策 的 中 若 介 目标 , 币 政 策 的 作 用 效 果 将 会 因 中 介 目 标 的 无 货 法实 现而 大大 降 低 ; 之 , 果货 币供 给 是 外 生 的, 反 如 货 币 当 局 可 以 通 过 对 货 币 供 给 的 有 效 调 节 . 证 货 保 币政 策 目标 的 顺 利 实 现 。 所 以 , 币 供 给 内 生 性 与 货 外 生 性 问 题 . 接 关 系 到 货 币 政 策 中 介 目标 的 选 择 直 和 货 币 政 策 的 作 用 效 果 , 货 币政 策 制 定 和 实 施 的 是 理 沦 基 础 。 由 于 决 定 货 币 供 给 的 各 种 因 素 并 不 都 是 独 立 于 经 济 运 动 之 外 的 外 生 变 量 , 以 货 币 供 给 不 所 可 能 是 一 个 完 全 的 外 生 变 量 。 各 国 货 币当 局 在 制 定 和 实 施 货 币 政 策 时 必 须 考 虑 货 币供 给 的 内 生 性 与 外
维普资讯

参 : 科技与经济 26 l期 0 生 5 0
避 珊 q语
璇 鼗
: :: : : : :
※ : : ※:
曩 要 蒸 蠢麟 囊
搿 :: :: :: : : 搿 :::: : : : :: : : :: :::: :
1 检 验 方 法 本 文 采 用 格 兰 杰 因 果 检 验 ( a g r c u aiy Gr n e a sl t ts) 对 我 们 广 义 货 币 供 给 量 ( 2) 国 内 生 产 总 et 法 M 和 值( GDP) 行 因 果 分 析 , 出 我 国 货 币 供 给 的 内 生 进 得 性 结论 。 兰 杰 因果检 验 的主要 思想 如下 : 格 如 果 x 的 变 化 引 起 Y 的 变 化 , x 的 变 化 应 当 则 发 生 在 Y 的 变 化 之 前 。 特 别 的 , “ 是 引 起 Y 变 说 x 化 的 原 因 ”, 必 须 满 足 两 个 条 件 。 第 一 , 应 有 助 则 x 于 预 测 Y, 在 Y 关 于 Y 的 过 去 值 的 回 归 中 , 加 即 添 x 的 过 去 值 作 为 独 立 变 量 应 当 能 显 著 的 增 加 回 归 的 解 释 能 力 。 第 二 , 不 应 当 有 助 于 预 测 X, 原 因 是 Y 其 如 果 X 有 助 于 预 测 Y, 也 有 助 于 预 测 X, 很 可 能 Y 则 存在 一个 或几 个其 它的 变 量 , 们 既是 引起 X变 化 它 的原 因 。 是 引起 Y变 化 的原 因。 也 要检 验 这 两 个条 件 是 否 成立 , 们 需 要 检验 一 我 个 变 量 对 预 测 另 一 个 变 量 没 有 帮 助 的 原 假 设 , Y 把 对 Y 的 滞后 值 及 x 的滞 后 值 进 行 回 归 (无 限 制条 “ 件 ” 型 )再 将 Y 只 对 Y 的滞 后 值 (有 限制 条 件 ” 模 , “ 模 型 ) 行 回 归 。 然 后 就 能 用 一 个 简 单 的 F检 验 来 进 确 定 x 的 滞 后 值 是 否 对 第 一 个 回 归 的 解 释 能 力 有 显 著 的贡献 。如 果贡 献显 著 , 们 就能 拒绝 原假设 , 我 认 为 数 据 与 x 是 Y 的 原 因 相 一 致 。 “ 不 是 引 起 x Y 变 化 的原 因” 原假设 也 用 同样 的方法 检验 。 的 检 验 x是 否 为 引 起 Y 变 化 的 原 因 的 过 程 如 下 。 首 先 , 验 “ 不是 引 起 Y 变 化 的原 因 ” 原 假 设 , 检 x 的 对下 列两个 回归模型 进 行估 计 : 无限 制条 件 回归 :

电大金融基础形考三、四

电大金融基础形考三、四

形考任务三一、名词解释1.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得及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是证券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3.系统性风险:是指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投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4.市盈率是指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5.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在特定时期政府为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由政府出资专门收购和集中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机构。

6.信托投资公司是以受托人身份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8.国际清算银行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并为国际金融业务提供新的便利,促进国际金融稳定。

9.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会形成银行现实的资产或负债但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业务10.市场风险是指未来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不利影响。

二、思考题1,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是什么?ETF,LOF,FOF分别是什么?答:证券投资基金是由专家运作,管理并专门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

证券投资基金具有投资小、费用低的优点。

证券投资基金具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好处。

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强。

ETF即交易指数开放基金LOF是中国首创的一种基金类型FOF基金是一种投资基金的基金,2,如何计算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和基金业绩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计算开放式基金的认购份额、申购份额和赎回份额? 答:基金单位净值计算方法:每份基金单位的净值=(基金的总资产-总负债)/基金的单位份额总数基金净值与基金业绩的关系是直接的,净值高说明基金的业绩好基金单位净值即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基金业绩则是指的基金的收益的好坏,直接给投资者带来利润的收益1、认购计算公式:认购费用=认购金额*认购费率净认购金额=认购金额-认购费用+认购日到基金成立日的利息认购份额=净认购金额/1.002、基金申购计算公式: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申请日基金单位净值3、基金赎回计算公式:赎回费=赎回份额*赎回当日基金单位净值*赎回费率赎回金额=赎回份额*赎回当日基金单位净值-赎回费3,目前我国的金融管理机构有哪几家?各自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这四家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督管理。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名词解释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深入解析导言: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作为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关乎着货币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围绕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展开探讨,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深入阐释该概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供给,简而言之,是指经济体中的货币数量,它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其中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决策不受经济的内部因素影响。

说白了,就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由国家决策层或者货币当局进行调控,而不随市场需求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

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在理论上的解释:在经济学领域,有两种主要的观点解释了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第一种观点是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央银行和政府机构可以通过政策来调整货币供给,以达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第二种观点是新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进行决策,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

三、货币供给的外生性的实践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实践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各国的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通货膨胀预期、利率水平等因素来调整货币供应量。

然而,实际操作中,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并非总是能够如期实现。

这导致了一些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调控失误而引发的。

四、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对经济具有显著的影响。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供应增加,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可能导致资金短缺的现象发生,经济活动放缓,甚至发生经济衰退。

五、货币供给的外生性的挑战和机遇: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在实践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外生性需要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另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也需要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需求变化。

因此,中央银行和政府机构需要制定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平衡经济增长和通胀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期(总第349期)2012年12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Number12(General Serial No.349)December,2012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再探讨———基于联立方程回归的实证研究杨旭,冯兆云(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摘要: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晰的回答。

目前,对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问题虽然已多有论述,但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外生说”缺少实证检验,“内生说”虽有大量的实证检验,但所采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包括:(1)它偏离了经济学关于判断货币供给内生或外生的标准;(2)它在确定解释变量时具有太大的随意性。

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判断标准;其次使用TSLS方法对我国货币的供求函数同时进行了估计。

按照明确后的标准,估计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在现阶段依然是外生的。

最后澄清了关于货币外生供给的一些误解。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单位根检验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2-0052-08我国的货币供给究竟是一个内生变量还是一个外生变量?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

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就意味着央行可以主动地、相机抉择地控制一国的货币数量,进而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

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意味着央行无法单方面地控制货币数量,因此单纯的货币政策无法产生可预计的结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央行与政府共同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收入政策。

显然,如果央行主观认为货币是外生的,但客观上却是内生的,那么货币政策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甚至对经济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所以,需要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文献综述在主流经济学的视野里,任何一种商品,其均衡价格与数量都是由其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货币也不例外,它的价格(即利率)与数量(货币余额)也是由它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的。

但比较特殊的是,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大多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外生的,即货币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1]-[2]。

然而,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关于货币供给是内生还是外生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认为货收稿日期:2012-07-20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收入差距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算机模拟分析”(2011JBM237)作者简介:杨旭(1974-),男,北京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

E-mail:xyang@币供给是外生决定的信条是来自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鼻祖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宗师弗里德曼,由此二人在经济学的地位不难理解为什么“货币外生论”能够成为主流观点;与此同时,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学者也是为数众多,这包括:银行主义学派中的图尔、威尔逊、富拉顿等;马克思的理论实际上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熊彼特以及撰写《货币论》时的凯恩斯本人也持有此类观点;后期有卡尔多和“拉德克利夫报告”、格利、肖、托宾以及后凯恩斯主义者戴维森、温特劳布、明基斯、摩尔、罗西斯等[3]。

当然,在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各种理论之间也有区别,例如,后凯恩斯主义者中有些学者认为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这种观点被称为“适应性内生供给说”(accommodative endogeneity)[4]。

而同学派中的其他学者则认为货币的供给曲线是具有正斜率的曲线,这种观点则被称为“结构性内生供给说”(structural endogeneity)[5]。

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广泛的探讨,同样也有两种观点。

1.认为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这部分学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另一类则是以隐含的方式表明着自己的立场。

前者如,史永东[6]使用Granger检验的方法检验出我国的M1或者M2对于GNP是外生的;魏巍贤[7]使用由Engle等[8]提出的关于“弱外生性、强外生性,以及超外生性”的检验方法(简称EHR方法),检验出我国的货币变量是经济活动的弱外生变量。

以隐含的方式表明着自己立场的学者则包括了目前所有试图估计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学者(虽然他们有些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原因是,这些学者对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都采用的是单方程的估计,而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那么用单方程进行估计就是错误的。

①所以,目前所有估计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学者们,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属于货币供给外生论者[9]-[16]。

2.认为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这部分学者,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两类:(1)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

包括:巴曙松分析了我国经济转轨期间货币乘数的内生机制[17];孙伯银认为,我国“1997年前货币供给是政治内生性为主,1997年后货币供给转向市场内生性”[18]。

崔建军的分析则说明货币供给内生与否取决于货币的发展形态、相应的供给机制,以及整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而目前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内生的[19]。

王国松论证了我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存在制度内生性,信贷供给存在需求内生性,从而认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20]。

(2)以定量分析为主,或定量定性相结合。

如一些学者等使用Granger检验方法检验出我国的货币供给是内生的[21]-[23]。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外生论者”的研究,还是“内生论者”的研究都有较为严重的缺陷。

首先,对此问题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定性分析,因为有些通过定性分析确认的作用机制(如内生性的机制)即使存在,也还有一个作用力是否显著的问题。

其次,无论是“外生论者”还是“内生论者”,目前的定量分析大多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但该方法在检验货币供给内外生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具体原因是,使用该方法进行检验是遵循如下一个基本的逻辑:一个变量X如果是某个系统A的内生变量,则在系统A中,一定存在某些变量是引起X 变化的原因。

因此如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在“系统A”中,找出了一些变量确实能够“格兰杰引起”变量X的变化,那么就说明变量X是系统A中的内生变量。

这一逻辑虽然不错,但在研究货币供给量内生与否的问题时,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系统边界”是一项关键而困难的工作。

因为一个变量是否为内生变量,主要取决于该变量所处的系统边界在何处。

如果把整个地球作为研究系统,那么所有的经济变量都将是内生的。

而在研究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时,应该将其放置于一个多大的系统中才恰当?并没有人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个障碍,所以导致了在这一类研究中,在确定哪些变量是“格兰杰引起”货币供给量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任意性,例如,李晓华等检验出“物价和投资”是货币供应量的格兰杰原因[21];宁咏用“经济增长率”作为外生35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再探讨———基于联立方程回归的实证研究①因为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即货币供给曲线是倾斜的,那么用单方程估计就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

解释变量来检验是否“格兰杰引起”了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22];黄武俊和陈漓高用“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来检验是否“格兰杰引起”基础货币增量变化[23]。

此外,魏巍贤使用的EHR 方法[7]其实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种对系统边界确定的随意性导致上述检验结果差异很大。

例如,史永东[6]、魏巍贤[7]检验的结果是货币供给是“弱外生”的。

而其他人,如,宁咏[22]、李晓华等[21]的检验结论却是相反的。

笔者认为对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研究,首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有许多文献将中央银行能否完全控制货币供给量作为判断的标准。

这样的定义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关于什么是“完全控制”?并没有准确的定义。

实际上,即使是“内生变量”也是可以控制的,比如,某商品的市场价格(这是一个标准的内生变量),也可以通过税收、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等方法来控制。

所以,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种不恰当的定义与判断标准,才使得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观点林立、纠缠不清。

关于货币供给是否是内生的,笔者认为,应该从经济学最基本的观点出发给出判断条件。

这个条件的内容就是:在“利率—货币数量”的系统(坐标图)中,供给曲线是否垂直。

或者说,货币供给是否与利率有关,如图1所示。

图1货币市场的供求曲线本文即是按此逻辑,利用我国的季度数据,以联立方程回归为工具,同时估计出我国的“货币供给函数”与“货币需求函数”,之后通过检验“货币供给函数”中的“利率”与“货币数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方法,验证我国货币供给到底是内生还是外生的。

三、货币供求函数形式的确定要进行联立方程的回归,首先需要确定货币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的具体形式。

1.确定货币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在笔者所阅读的文献中,所有试图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估计的工作中,无论是采取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学派的理论,引入的变量都可分三类: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以及制度变量。

用公式表示:MP=f (S ,OC ,IN )其中,MP表示实际货币余额;S 表示规模变量;OC 表示机会成本变量;IN 表示制度变量。

只是在选择具体的指标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易纲引入的是“实际GDP 、利息率、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货币化指数(城市人口比例)以及国际收支余额”[9];易行健引入的是“实际GDP 、一年期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麦金农的金融深化指标”[13];蒋瑛琨等使用了“实际GDP 、存款利率、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三个指标[15];王晓芳与王学伟使用的是“实际GDP 、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利率、股市市值、预期通货膨胀率”[16]。

目前尚没有一个标准去评判到底谁的选择是正确的。

李少斌与刘朝阳考察了五种形式的货币需求函数,认为效果都不错,但变量越多,“协整关系”的可能形式也就越多,因此不建议使用变量过多的函数形式[24]。

本文的主要目的只是探讨货币供给的外生与否的问题,因此本文采取的策略是:先确定一个基本的函数形式,然后尝试几种变形,以期待得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结论。

具体的工作如下。

本文在选择货币需求函数所需引入变量的问题上,持以下观点:(1)所选变量均采用“名义量”。

这包括:被解释变量选择的是名义货币供给量“M1”,规模变量选取的是“名义GDP ”,以及名义利率等等。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不用单独考虑价格因素,从而可以减少解释变量的数目,增加自由度;另一方面,由于是做联立方程的回归,有些变量是同时被引入到两个方程,因此在考虑两个方程的变量选择时,名义量更合适。

(2)对于规模变量的选择,本文认同货币主义的观点,认为应该引入“持久性收入”更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