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初一(2)班的同学们敲响了队鼓,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鼓声发生了变化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中用“B”超诊疾病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佩戴耳罩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纳系统可探知海洋深度
D.繁华闹市区设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音色的
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C.衣柜中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是熔化现象
D.冬天教室玻璃窗户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4.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 B.立定跳远成绩为5m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48℃
B.该物质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2min
6.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
7.冰遇火会熔化。
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
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
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
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的是()
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
9.在超市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超市里的收银员C.上升的电梯D.货架上的商品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如甲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如乙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1.5cm<f<23cm
④在乙图中,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远离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沿F2
与S′连线方向靠近透镜移动
A.只有①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
C.①②③④都正确D.只有①②正确
二、填空题
11.早晨,我们听见的闹铃声,是由闹铃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
我们以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12.《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3.小明利用暑假到内蒙古草原旅游,他被草原上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深深吸引,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__(吸收/反射)了绿光,白云呈现白色是因为阳光照射在白云上被___________反射。
14.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是______而成的小冰晶,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远视眼是由于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方”或“后方”)所形成,需佩戴______(填“凹”或“凸”)透镜进行矫正,也说明该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的特点。
16.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温度计读数为______℃。
17.某种固体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
(1) 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______,熔化过程是______段(填字母),在此过程中温度______;
(2) 在图象中N点时,该物质为______态。
18.如图是甲乙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可知,甲乙物体做的都是 __________ 运动,甲的速度大小是 __________ m/s,乙的速度大小 ___________ m/s。
三、作图题
19.(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如图所示P是物体的像位置,“O”是透镜光心的位置,请作图确定“O”位置并画出所需要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题
20.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有关;
(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
对着管口吹气。
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21.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凝固点/°C沸点/°C
水银-39257
酒精-11778
__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
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C,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C;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C88909294▲97989898
(4)若要保持水的沸腾, 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继续加热。
22.下面是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情景。
(1)如图是小明选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
②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
(2)小明正确操作后,读出水的初温如图C所示,其读数为______℃。
实验时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只写一条即可)。
(3)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里面的______散发到空气中。
(4)能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23.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_____,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______(选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线,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
(4)分析如表所示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法线ON。
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20°20°
240°40°
360°60°
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______;
(2) 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A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小明用光屏代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虚像;
(4) 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她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前,应调节_______、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时,将蜡烛放在甲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实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乙图中,能够观察到烛焰所成虚像的是_______(选填“A”或“B”)。
26.图甲为“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在内径约为0.8cm、长为100cm的玻璃管中注水近满,上端留一小段空气柱,再用橡皮塞塞住管口。
将玻璃管翻转后竖直放置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从0点开始计时,每隔20cm记录一下时间。
(1)如图甲所示,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为了______;
(2)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______;从O点开始的路
020406080
程s/cm
从O点开始计时
0248
的时间t/s
s-t图像;______
(4)由图像可知:在计时的这段时间里气泡做______运动,其速度为______m/s;
(5)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小华提出把80cm分成16段,每段5cm进行研究。
请对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
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改变了鼓振动的幅度,鼓声的响度发生了变化。
故选B。
2.C
【分析】
(1)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3)声呐系统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信息。
(4)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而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详解】
A.医院中用“B”超诊疾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
B.佩戴耳罩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人们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声呐系统可探知海洋深度,故C正确;
D.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响度;这一装置无法检测声音的音调与音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D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详解】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饮料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故B错误;
C.衣柜中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是樟脑球的升华现象,故C错误;
D.冬天教室玻璃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C
【详解】
A.中学生身高约为160cm;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3m左右,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m/s;故C正确,符合题意;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
A.从图像可以看出,在6~12min时,温度不变,因为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48℃即为熔点,故A选项正确,但是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在0~6min时,物质处于固态,故在第三分钟时是固态,故B选项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6~12min时,温度不变,故熔化时温度不变,且不断在加热,故是熔化时吸热,且温度不变,故C 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熔化从6~12min,故熔化过程时间为6min,故D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故选B。
7.B
【详解】
A.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所以要把冰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而且需要吸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由图知,图甲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甲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则图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
故选D。
9.C
【详解】
在超市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乘客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
故选C。
10.C
【详解】
从图甲可以看出,物距大于像距,即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故①②正确;由图甲知,蜡烛距离凸透镜5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23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蜡烛在二倍焦距之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50cm>2f,2f>23cm>f,解得11.5cm<f<23cm,故③正确;由凸透镜成像时的物体和像的移动规律知: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远离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此时物距在增大,则像距缩小,像变小。
所以像S′的移动情况是,沿F2与S′连线方向靠近透镜移动,故④正确;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振动音色分贝传播过程中
【详解】
[1][2]闹铃声是由闹铃的振动产生的。
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
[3][4]噪声的强弱等级的单位是分贝;关闭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2.E变高
【详解】
[1]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
[2]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13.反射全部
【详解】
[1][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色光的颜色,如果反射所有的色光,则物体看起来为白色,若只反射绿光,则物体为绿色,所以绿草茵茵是因为草反射了绿光,白云是因为反射了全部的光。
14.凝华熔化
【详解】
[1]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2]霜是固态,变成水是液态,这是熔化现象。
15.后方凸会聚
【详解】
[1]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在视网膜后方成像。
[2]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会聚光线。
[3]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其刚好在视网膜上成像。
16.50 -14
【详解】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端放在刻度尺1.00cm位置,右端放在3.50cm,因此木块的长度为2.50cm。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在0℃以下,读数为-14℃。
17.晶体 0℃ BC 不变液
【详解】
(1)[1][2][3][4]由图知,该物质在BC段为熔化过程,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2)[5]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图象中N点时,该时刻的温度高于该物质的熔点,物质处于液态。
18.匀速直线 15 6
【详解】
[1]由图可知,甲、乙物体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2][3]甲、乙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300m ===15m/s 20s
300m ===6m/s 50s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三、作图题
19.(1);(2) ;(3)
【详解】 (1)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先作出端点A 、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 ’、B ’,用虚线连接A ’B ’,即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然后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入射角为60°,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3)像物在两侧,故是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O ”是凸透镜光心的位置,从烛焰像的端点S 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过烛焰像的端点S ',通过光心的折射光线过烛焰像的端点S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
20.物体振动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调
【详解】
(1)[1]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使尺子振动,同时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2][3]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此时刻度尺的振动的幅度是相同的,但由于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导致刻度尺振动的频率不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3)[4][5]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此时刻度尺的振动幅度变化,刻度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这表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4)[6]当对着管口吹气时,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就发出声音;管的长短不同,筒内空气柱的长短就不同,振动时频率就不同,所以使声音的音调就不同。
21.热胀冷缩水银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管壁发生液化 96 98 需要
【详解】
(1)[1]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C,酒精的沸点是78°C,水银的沸点是257°C,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2)[3]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
(3)[4]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C。
[5]由第二个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温度到达98°C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沸点为98°C。
(4)[6]根据液体沸腾的条件:一个是到达沸点;另一个是持续加热。
可知要保持水的沸腾,需要给水继续加热。
2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读数 38 取少量的温水做实验水蒸气停止加热,杯中的水停止沸腾
【详解】
(1)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液体中应稍待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放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①[1]由图知道,A中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②[2]B图中读数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2)[3]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此时温度计的示数38℃。
[4]由Q cmΔt
知道,水的比热一定,加热时间长就是吸收的热量多,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也可能是火力不足等等;为加快水的沸腾可以减少水的质量、用初温偏高的水等。
(3)[5]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6]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23.垂直粗糙看不到下部可逆的等于远离
【详解】
(1)[1][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所以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
(2)[3][4]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面绕轴ON向后折,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存在,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5]由题意可知,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6][7]根据表中测量结果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故反射光线远离法线ON。
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不变不能多次实验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详解】
(1)[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
(2)[2]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3)[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4)[3]在实验中小梦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分别测量、记录物距与像距,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5.烛焰 10.0 B
【详解】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前,为了使蜡烛成的像能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
u=40.0cm-20.0cm=20.0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并需要在蜡烛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通过观察图乙可知,能够观察到烛焰所成虚像的是B 。
26.使气泡运动趋于稳定或便于计时 6 匀速直线 0.1 见解析
【详解】
(1)[1]如图甲所示,使气泡运动趋于稳定便于计时,所以需要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
(2)[2]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路程每增加20cm 时时间增加2s ,可判断漏记一次的时间可能是6。
(3)[3]根据实验数据,采用描点法在图乙中画出的气泡运动的s -t 图像为。
(4)[4][5]由图像可知,在计时的这段时间里,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80cm 10cm/s 0.1m/s 8s
s v t ==== (5)[6]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把80cm 分成16段,每段5cm 进行研究,要想更加准确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区间分得多些好;但从实验操作来看,时间难以准确测量,误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