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今年6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
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D.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
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青年作家王十朋一直认为,文学应该直面时代最主要的真实。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
最能直面时代真实的,打工文学肯定当仁不让。

• • • •
②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
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 • • •
③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制社会应
• • • •
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④他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到他们的心理,
• • • •
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⑤从层层伪饰中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真相,这就是柯南•道尔笔下所塑造的在迷雾重重中洞
若观火的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

• • • •
⑥新一届中央领导三令五申地强调,官员要率先垂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尤其要
♦• • •
刹住一些机关年底突击消费的歪风。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3.填入下列空中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善良与邪恶分别是两棵树的话,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就是人们
拒绝善良的道理所在。

如果仅仅从生长与结果来判断树的价值,那也只是他的价值之一,而不是价值的全部。

当人们把眼光投入果实时,善良之树在做什么呢?它, ・・・然而善良也有果实,那就是人性的纯粹和人性的辉煌。

①恶之树茂盛,绿叶如盖,果实鲜艳
②在地下默默地固沙
③在清新每人吸入的氧气
④善良之树生长缓慢,不引人注目,有时没有果实
⑤好看的是邪恶之树
⑥在没有人烟之处亮出一片风景
A.①⑤④③⑥②
B.⑤①④②⑥③
C.⑤④①②③⑥
D.①④⑤③②⑥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草堂岁月里的杜甫
冯至
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友帮助下,开始筹划建造草堂,地址选在城郭西郊浣花溪畔,这里环境清幽,尘事不杂,杜甫十分满意,作《卜居》诗以唱心中之乐,反映出作者久经动荡得以安宁后的恬静安适的心境。

杜甫有一位表弟此时在成都府任司马,听说杜甫要在西郊建造草堂,便走过来看他,还送了些钱。

杜甫十分感教,作诗酬谢。

关于草堂的建造过程,杜甫无诗记录,我们所见到的是他忙着写诗向各地友人索求各种树苗以美化草堂环境。

另外,他还不辞劳苦亲自去石笋街果园坊的徐卿家要果木苗,不管黄梅绿李,是果木树都要。

这自然是为装点草堂,同时也有以果备荒的打算,他挨过饿,曾用野果填饥肠,深知它们的重要,“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题桃树》)。

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

花果树木之外,他还向友人索要日用家什。

可以想见,他当时安家伊始,支锅立灶,盆碗瓢勺,所需家什向人索取者定不少,只是没有件件入诗罢了。

这年春末,草堂盖成,树木栽好,老杜坐在院中,有滋有味地欣赏起来了。

他赞美它所面临的青青郊野,赞美遮日吟风的梢林茂叶与和烟滴露的笼竹翠梢,欣喜鸟来暂息,燕来定巢。

细想起来,这些风物不过是寻常农舍之景,却招来如此赞叹,这从反面使我们认识到他的生活境遇已落到十分可怜的地步。

他在秦州山野寻找栖居之地的苦况,他长途跋涉于险山急流、危栈古道的种种艰难,成为他乐此茅宅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作者初居草堂时的心境。

然而这种心境是以“故人供禄米”为条件的,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全靠故人的周济,一旦故人稍怠,立刻就会陷入困境。

他们偶有接济失时,杜甫的生活就成问题。

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

他曾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

此诗虽为吊古,却有伤今之意。

当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宇内烟腾,于此国事维艰之际,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诗中写他羡慕诸葛亮的得遇明主,也含有不满于肃宗的意思,他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却被冷落与排挤,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

游览古迹的同时,杜甫还交结了一些风雅人士。

还有一个邻居是黄四娘,她家院子里种着成畦的花木,春天一到,万紫千红,杜甫曾去观赏,写出的诗作《江畔独步
寻花》声娇色丽,充满无限生机。

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农人时常送给他一些蔬菜,他也常把种植的草药赠予他们。

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对农民的纯朴心性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出乎意料地在农家茅舍里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赤诚之心,在不
通文墨的农民身上读到了自己的生活信条。

这使他感到在茫茫人世间自己的归宿还
是与农民的茅舍相杂为好。

代宗即位后,曾召杜甫回京补京兆功曹参军,他没有赴任,想来与此不无关系。

(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这是760年,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
杜甫却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

他离开了兵戈扰攘、
动荡不安的大世界,如今暂得休息,于是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引起他的羡慕。

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

我们把这类的诗句和759年在洛阳道上与秦州道上的诗相比,意境上有多么大的一个悬殊!难道杜甫自己的生活刚刚有了着落,便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
(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②中,晚唐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元稹、杜荀鹤、曹邺、皮日休均受杜诗影响。

杜甫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 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

韩愈诗气势雄壮、沉雄博大、奇险生硬、拗折艰涩、喜以文为诗,乃受杜诗影响。

李商隐诗浓丽沉郁、气象高远、造语精工, 亦受杜诗影响。

宋代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说:“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维基百科)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O
A.在建造草堂时,除了亲友的主动帮助,杜甫也忙着向各地亲友“索求”“花果树
木”“日用家什”,以至于无暇写诗记录草堂的建造过程。

B.“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

”这表明杜甫即使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审美观也依然是现实主义的。

C.草堂岁月里,全靠故人接济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能阻挡杜甫对寻常农舍之景的赞叹,他写了不少田园诗来表达暂得栖身之所时的安适心境。

D.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中原和关内,坐在建好的清幽的草堂院内,杜甫过起了有滋有味的闲适生活,回京做官的机会也因此放弃了。

E.杜甫总是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笔下的诗篇也大都如实地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心灵感受,草堂岁月里写下的诗章也依然如此。

杜甫的“草堂”是在什么情况下建起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草堂岁月里的杜甫真的“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记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后世的诗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4.0分)
5,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选段一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
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⑦“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孳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 是何异于刺
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选段二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
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__________
A.蚓无爪牙之利
B.黎民不饥不寒
C.以致天下之士
D.俯足以畜妻子
下列四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例句:申之以孝悌之义
A.非我也,兵也
B.何异于周敌楚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甚矣,汝之不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⑤⑥不同 ③④相同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为下面的语段断句,其中最正确的一项是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B.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胆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C.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D.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下面是对两段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段选文均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孟子的论
辩艺术和语言特色。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A. B. C.
D. ①②不同, ⑦⑧不同
A.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谨庠序之教
C. 天下云集响应
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A.
B.两段选文通过孟子与国君的谈话,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发展生产,使百姓生活
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统治者要爱惜百姓,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归顺。

C.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指出了梁惠王所谓的“尽心于国”,其实比邻国国君好不了多少,本质上和邻国并没有什么区别。

D.孟子为了鼓励梁惠王坚定地推行仁政,在两段选文中都给梁惠王描绘了施行仁政的美好前景。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被尊为“亚圣”。

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与之相似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禄” O
C.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江河” 一般专指长江、黄河。

选文中的“河内”“河东”的“河” 都是指黄河。

D.“孝悌”的“孝”,指孝敬父母;“悌”,指敬爱兄长。

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__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五、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7.默写。

①韩愈在《师说》中明确界定了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o
②杜甫在《咏怀古迹》(其三)中以“去“与“留“的对比,来衬托出王昭君命运
的悲剧性,这两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o
他在《属相》一诗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 o
③荀子在《劝学》里用雕刻东西的过程来打比方以强调学习中“坚持“的重要性,
这几句是" 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o "
④李白《蜀道难》中用"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 ",写出了剑门关地势高峻、易
守难攻的特点。

⑤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出秦亡的历史教训是“___________ O ”
⑥《琵琶行》一诗中用" _________ , _______ ”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与琵琶女的感情
共鸣。

六、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 O
③______________ O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末晚上,父亲伏案于电脑桌前,母亲蜷在沙发里看韩剧,孩子正用手机忙着发微信。

课堂上,气氛沉闷,教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呼呼大睡。

这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启发了怎样的认识。

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八、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0.以孟子的“民本”思想为话题,仿照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屈原流落汨罗江,心怀楚国,吟唱“__________ 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颠沛
流离,心忧苍生,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_____________ O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噪声噪声”不能“排出”,“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改为“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发出很大的噪声”。

B.语序混乱,“2020”不是计划的时间,而是“发射”的时间。

所以“将在2020年计划”应为“将计划在2020年” o
C.正确。

D.主客体颠倒,一二句的主语与第三句的主语不一致,在“给予”前加“被” o 故选:C。

本题考查语病。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语序混乱,是指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失当。

句子是由若干个词语排列起来的,这若干个词语的排列又是有一定次序的。

如果词语位置安排不当,就会造成语法不通,不合逻辑或违反语言习惯的现象。

2.【答案】B
【解析】解析:
①“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此处使用正确。

②“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此处误用为稀有的,少有的得意思,望文生义。

③“朋坐族诛”指株连治罪,残酷镇压。

此处使用正确。

④“管中窥豹”意为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

借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亦即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此处形容他洞察力敏锐,褒贬色彩失当。

⑤“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此处使用正确。

⑥“三令五申”指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句中的“强调”与之重复。

故选:Bo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
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的范围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要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答案】B
【解析】题干是“填入下列空中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这段文字阐明了人们拒绝善良的道理。

根据“这就是人们拒绝善良的
道理所在”提示前句是应该阐述原因,从内容分析只能是句④,进而反推④前应是⑤①,按从地下到地上的顺序推出②⑥③.这样就排除ACD三项。

故选:Bo
此题考查语言连贯性这个考点,我们要注意句子中代词、关联词的连接作用,在内容上注意逻辑关系(时间、空间、事理•■转折、递进、并列、条件、假设、总分、因果),主语一致与否。

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

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

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 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

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4.【答案】【小题1] CE
【小题2】
【解析】(1)A・"以至于无暇……”错误。

原文第①段只是说“关于草堂的建造过程,杜甫
无诗记录,我们所见到的是他忙着写诗向各地友人索求各种树苗以美化草堂环境”“无暇写诗记
录草堂的建造过程”无中生有。

B. “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错误。

原文第②段写到“这自然是为了装点草堂,同时也有以果备荒的打算,他是挨过饿的人,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
深知它们的重要,'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题桃树》)。

桃可果腹,花可娱人,
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可知杜甫对果木树的这种审美形成于草堂建成后。

D. “回京
做官的机会也因此放弃了” 错误。

第⑤段写到了杜甫没有回京做官“他出乎意料地在农家茅舍里
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赤诚之心……他没有赴任,想来与此不无关系”,可知杜甫没有赴任的原因只
是作者的猜测,杜甫不一定是因为“闲适生活”才没有赴任,“因此”的表述太过绝对。

选项分
析和概括不恰当。

故选CE。

(2)本题所涉及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前两段及相关链接部分,可从社会背景与诗人的经历以及建造的具体情况方面考虑作答。

本题在解答时要把握杜甫的个人经历以及其草屋建造的具体情况。

抓住“这是760年,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杜甫却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友帮助下,开始筹划建造草堂”“他还向友人索要日用家什。

可以想见,他当时安家伊始,支锅立灶,盆碗瓢勺,所需家什向人索取者定不少,只是没有件件入诗罢了” 作答。

(3)第一问,答没有“陶醉” “忘却”或暂时“陶醉” “忘却”都可。

选择没有“陶醉”“忘却”作答,一要说明欣赏、赞美农舍之景与关注现实的关系,二要指明这时的诗作仍然以报国无门的悲慨为内容。

选择暂时“陶醉”“忘却”,可从欣赏草堂风物、与风雅人士交往两个方面作答。

第二问,要注意文章最后的“相关链接”,可从开创新乐府运动、反映民间疾苦和表现形式对后世写实诗人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答案:
(1) CE
(2)①公元760年暮春时节,在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的时候,杜甫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成都建成了一个栖身的处所--草堂。

(①是社会背景和杜甫的经历)②上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