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基考试复习资料
1.哲学的基本问题(P29)
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P30)
①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②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列宁对“物质”的经典定义(P31)
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的本质(P31)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5.运动(P33)
①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6.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P33)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7.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P35)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时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时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P39)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简答题)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42)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因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0.联系(P44)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②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准确理解事物间的联系。

11.新事物与旧事物(P46)
①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③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P47)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简答题)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从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理解和谐社会的构建(P49)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②运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③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发展出和谐状态。

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P49-50)
①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②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
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51)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变化的规律性。

16.辩证的否定与文化建设(P52)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方式:1.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想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这一原理要求我国: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反对一切的复古主义。

对待西方文化,要积极吸取优秀的文化,舍去落后的文化,反对全盘吸收与全盘否定。

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7.现象与本质(P54)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18.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P65)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简答题)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19.认识的第一次飞跃(p6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须要以客观事物为原
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时的原物映现。

20.实用主义真理观(P74)
①实用主义说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②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21.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创新。

(P74-76)
①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②真理的绝对性即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③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22.真理的检验标准(P7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P84)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24.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P96)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P98-99)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6.为什么说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还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98)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论述题或简答题:你怎样认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③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7.请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解释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P101-106)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论述题:为什么要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因为在我国社会中还存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因素。


28.请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解释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P109-110)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29.社会革命的实质(P120)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30.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P129)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简答题,重点是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分歧,结论是我们要走群众路线。


附资料:
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一)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形态
1、唯意志论
唯意志论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

至于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

2、宿命论
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

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支配。

(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存在的原因
1、认识根源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

2、社会历史根源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3、阶级根源
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在于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三)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

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

31.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P135)
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

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件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32.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P145)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②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③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3.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48-150)
一、价值规律: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动时要劳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②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③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④消极影响:可能会导致垄断的发生和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4.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P155-156)
①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即能实现价值增值。

35.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P159)
①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③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36.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P160-161)
①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生产相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生于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37.“无人工厂”的出现,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说明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

(P163)
该说法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

它们的价值是在人工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任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38.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P169)
该说法是错误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9.利润与剩余价值(P169)
当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就取得了利润的形式。

所以,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而利润则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

所以,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或现象形态。

利润取得了剩余价值的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40.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P185-186)
①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②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这是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41.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P188)
垄断价格的出现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形式。

4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P19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4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评价(P204)
(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简答题或论述题)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