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力的分解》基础导学
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
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学习重点】
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
【学习难点】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
【自主学习】
一、力的分解(阅读教材p64页完成下列问题)
1、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分别分别产生的,也就是说,拖拉机实际拉耙的力F可以用两个力
F和2F来
1
替代。

那么,力
F和2F就叫做力F的力。

那么,求一个实际的力的分力就叫做力的。

1
3、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如图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多少对不同的共点力呢?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研究一个力的分力呢? (小组讨论)
(由于分力与合力相互替换的前提是相同作用效果,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

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二、矢量相加法则(阅读教材65页“矢量相加法则”这部分内容,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5、既有,又有,并且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法的物理量称作矢量。

除力外,如位移、、等也是矢量。

6、两个分矢量首尾相接,剩余的尾首相连的有向线段就是合矢量,它恰与两分矢量的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它是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简化。

如图。

【合作探究】
一、力的分解的实例(力的分解原则: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1、对放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F的分解
(1)拉力F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2、对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分解
(1)重力G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3、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
(亲自做实验体会)让学生用铅笔支起图中的绳子,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指受到的是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由此体会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从而正确画出分力的方向。

(1)拉力F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4、如图所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如何分解拉力F。

(1)拉力F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
(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
(小组讨论总结)力的分解步骤:
【自我检测】
(A级)1.将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
A. 1N和10N
B. 10N和10N
C. 10N和5N
D. 20N和20N
(B级)2.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
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
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
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
(B级)3.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可以分解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的分力G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当斜面倾角增大时()
A. G1和G2都增大
B. G1和G2都减小
C. G1增大,G2减小
D. G1减小,G2增大
(A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7 N和4 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9 N和9 N的两个分力
C.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D.一个8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旋转秋千”是游乐园里常见的游乐项目,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的边上,绳子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

若将人和座椅看为质点,“旋转秋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

其中,处于水平面内的圆形转盘,半径为r,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

让转盘由静止开始逐渐加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质点与转盘一起以角速度
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已知
绳长为L且不可伸长,质点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及绳重。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重力越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越小
B.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其所受悬线的拉力
C.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与夹角θ的关系为D.质点从静止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绳子对质点做的功为
2.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体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光滑球B的重力为G,放在斜面体和竖直墙壁之间,要使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作用在斜面体上的水平力F的大小为
A.G B.G C.1.5G D.2G
3.如图所示,平行且等间距的一组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线,虚线是一电子在电场中以一定的初速度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势比b点高
B.电子从a点到b点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
C.电子从a点到b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电子在a点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大于电子在b点动能和电势能之和
4.日常生活中,我们在门下缝隙处塞紧一个木楔(侧面如图所示),往往就可以把门卡住。

有关此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楔对门的作用力大于门对木楔的作用力,因而能将门卡住
B.门对木楔作用力的水平分量等于地面对木楔摩擦力的大小
C.只要木楔的厚度合适都能将门卡住,与顶角θ的大小无关
D.只要木楔对门的压力足够大就能将门卡住,与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5.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

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连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
相距为(r<a),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B.
C.D.
6.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 V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 A,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 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饭煲的电阻为44 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 Ω
B.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 555 W,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 W
C.1 min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 J,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6.6×103 J
D.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
二、多项选择题
7.一滑块从固定的斜面底端冲上粗糙的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斜面底端。

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动能E k、重力势能E P、机械能E随时间t或x(偏离出发点的距离)变化的图象,选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8.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知两车在时刻并排行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在时刻也并排行驶B.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