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庆二诊(教科院卷)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地理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高三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较早,建筑环境和风貌变动较小,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至
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资源。

古徽州地域聚集了119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图1),是中国传统村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据此完成1~2题。

1.古徽州地域传统村落保存完整、数量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商贸繁荣,经济发展迅速
B.河网密布,航运价值极高
C.地形闭塞,交通可达性差
D.地狭人稠,人口大量外迁
2.为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常景,古徽州地域传统村落应
A.打造出整齐划一布局的村落建筑
B.重新规划农田景观塑造几何形态
C.迁出原住民,整体规划旅游景区
D.保护并修缮老宅,保留原汁原味
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记载的“踏粪法”,指秋收后,将麦穰、秸秆铺垫于牛、马圈
舍,通过踩踏、收集、堆聚,循环往复,经过一冬后再将踏烂的麦穰、秸秆还田。

我匡北方部分农村地区至今仍在采用这种方法。

据此完成3~4题。

高三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机密】2023年
4月14日19点前
3.我国北方农村地区采用“踏粪法”有利于
A.改良成土母质
B.加速土壤发育
C.增加土壤肥力
D.提高冬季土温
4.在我国南方地区,与“踏粪法”作用原理类似的农事行为是
A.作物上覆秸秆
B.水田沤埋青草
C.坡地留茬耕作
D.农田播撒石灰
2022年3月18日,中国企业参建的世界跨径最大的悬索桥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顺利建成通车。

该桥横跨达达尼尔海峡,是连接亚欧大陆的一条重要通道。

大桥通车后原本的1小时航程缩短为6分钟车程。

图2为大桥所在区域位置示意。

据此完成5~6题。

5.从海洋空间开发的角度,1915恰纳卡莱大桥建设主要利用的是
A.海岸滩涂
B.海面空间
C.海中水体
D.海底空间
6.建设该大桥需要克服的自然挑战主要有
①风力强劲②海床淤泥厚
③地震多发④海峡宽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反映了企业区位选择的决策变化,分为行业形成集聚和提升集聚强度两阶段。

产业集聚过程可能涉及新企业的进入和老企业的退出,部分产业跨越集聚门槛较高,倾向于分散或随机分布。

图3为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阶段及主导因素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高三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
7.跨越集聚门槛较高,倾向于分散布局的产业是
A.航空航天
B.电子产业
C.机械工业
D.食品工业
8.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不同阶段
A.劳动力丰富,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意愿增强
B.产业关联强,机械制造产业集聚意愿减弱
C.交通运输发达,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意愿增强
D.外商投资量大,汽车制造产业集聚意愿减弱
荔枝是代表性的夏令水果。

马达加斯加东海岸地区非常适合种植荔枝,其主产区多采用家庭式种植,栽培技术粗放、原始,普遍丰产稳产。

每年10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中下旬的采收季,从港口城市塔马塔夫(18°S,49°E)出口欧洲的新鲜荔枝,占欧洲荔枝进口总量的90%。

据此完成9~10题。

9.每年采收季节,欧洲大量进口马达加斯加荔枝的主要原因是
A.栽培管理经验丰富
B.保鲜冷藏技术发达
C.错峰上市,品质优良
D.种植面积广,产量大
10.在挂果季节可能造成马达加斯加荔枝大幅减产的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台风
C.暴雨
D.霜冻
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气候变化和盛行风向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地貌演化。

某科研团队对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巴丹湖区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东湖面积和盐度均低于西湖,当气候暖湿时期,两湖水体连通。

图4示意该湖区地貌的演化过程。

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沙丘和湖泊地貌演化阶段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东北、西北、西南
B.东北、东南、西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西南、东南、东北
12.推测东湖比西湖盐度低的原因有
①东湖湖盆更浅②东湖水位高于西湖
③东湖风力更大④东湖地下水补给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高三地理试卷第3页(共6页)
山西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控制的农业大区,具有季节性冻土的特点,每年随着冬初冷空气活动增强,土壤开始封冻,冻土逐渐增厚,冬后气温回升,土壤解冻。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山西省出现冻土厚度变薄、上壤封冻期缩短的趋势。

图5示意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单位:cm)。

据此完成13~15题。

13.山西省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地势起伏
14.甲区域冬季气温呈升高趋势,但冻土深度变化很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土质黏性重
B.积雪厚度大
C.地势坡度大
D.大风日数多
15.冻土厚度变薄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
A.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B.降低作物生长积温
C.加剧冬春季节干旱
D.缩短农作物生长期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分)
绿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游苔是常见的绿藻,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对营养盐的吸收能力强。

江苏监城南黄海辐射沙洲是我国紫菜的最大产区之一。

该地采取筏式养殖方式,养殖后期,毛竹架、梗绳、网帘上都会附着生长部分游苔。

每年4月中下旬,紫菜收获后对养殖设施进行清理,长星散发的部分游苔沿辐射沙洲潮沟的海水向外输运,在周围环境影响下向北漂移
并快速增殖形成大规模绿潮,7月中下旬漂浮至山东半岛近海聚积、沉降消亡。

图6示意黄海游苔绿潮发展过程及南黄海辐射沙洲周边海域位置。

高三地理试卷第4页(共6页)
(1)指出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绿藻紫殖所需营养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

(3分)
(2)说明每年4月底至5月初浒荐绿潮首先出现于南黄海辐射沙洲及邻近海域的原因。

(6分)
(3)从沙洲形态和海水运动角度分析落潮时在潮沟处拦截打捞浒苔的好处。

(8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青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人口稀疏区,城镇和产业集聚功能弱,城镇化率
低,人口和城镇分布报不平衡。

随着青藏铁路推进电气化改造,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
则)、拉林铁路(拉萨至林芝)的建成通车,青藏地区城市都市圆建设进程加速,区域经济活
力不断增强,固边稳边功能进一步提升。

图7示意青藏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
高三地理试卷第5页(共6页)
(1)指出青藏地区城镇辐射功能弱的原因。

(6分)
(2)说明拉林铁路建成通车对拉萨城市圈建设的作用。

(6分)
(3)从国家安全角度,提出青藏地区打造固边城镇的三条措施。

(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厄瓜多尔水资源充沛但分布不均匀,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水资源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某研究机构承担厄瓜多尔全国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并将生态流量(指维持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所需要的最小水量)核算作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一项重要指标,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并兼顾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潜在蒸散发量表示在一定气候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散量(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量)。

降水量大于潜在蒸散发量时出现水量盈余,反之则出现水量赤字。

图8示意厄瓜多尔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9为该国西海岸甲区域气象站水文平衡年内变化过程。

(1)描述厄瓜多尔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6分)
(2)指出甲区域出现水量赤字的月份,并运用水平衡原理分析其原因。

(8分)
(3)从水资源的服务功能角度,说明厄瓜多尔将生态流量管理纳入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
的意义。

(6分)
高三地理试卷第6页(共6页)
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共45分)
1.C
2.D
3.C
4.B
5.B
6.D
7.D
8.A
9.C10.
B11.A12.D13.A14.B15.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7分)
(1)江苏沿岸河川径流;(1分)近岸养殖业废水;(1分)长江口冲淡水与沿岸洋流混合搅动底层上泛营养盐类。

(1分)
(2)4~5月水温迅速回升,且光照充足,有利于浒苔的繁殖;(2发)紫菜养殖筏架回收过程刮落的绿藻大量进入海中;(2分)在潮汐、洋流和夏季风的作用下生长、繁殖。

(2分)
(3)涨潮时,紫菜养殖筏架上遗弃的浒苔被海水浮起,呈随机漂浮状态;(2分)落潮时,漂浮的浒苔随潮水聚集于潮沟;(2分)潮沟退水线稳定,浒苔聚集区相对固定,便于集中打捞;(2分)潮沟处拦截打捞,减少浒苔向外海的扩散量;(2分)有利于降低打捞工作量和打捞成本。

(2分)(任答4点即可,最多不超过8分)
17.(18分)
(1)城镇分布不均,布局分散;(2分)城镇人口少人规模小,产业弱;(2分)大部分城镇居民点分布分散:(2分)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

(2分)(任答3点即可,最多不超过6分)
(2)增强了城市圈和西藏东部地区的联系;(2分)扩大了拉萨城市圈的辐射范围;(2分)提升拉萨城市圈人流和物流等要素的集聚功能;(2分)提高城市圈的城镇化率;(2分)助推拉萨都市圈经济和产业发展(2分)(任答3点即可,最多不超过6分)
(3)加强边境口岸和城镇建设;(2分)优化升级边境交通设施;(2分)建设固边戍边的特色村镇;(2分)发展高原边境生态旅游;(2分)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本地户籍人口常驻和回流固边。

(2分)(任答3点即可,最多不超过6分)
18.(20分)
(1)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2分)东部地区(1分)和安第斯山脉两侧山坡(1分)降水量较大;西部沿海(1分)及安第斯山脉内部河谷盆地(1分)降水量相对较少。

(2)5-12月;(2分)纬度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潜在蒸散发量大;(2分)5-12月为旱季,降水少,潜在蒸散发量较大,土壤水赤字大;(2分)受沿岸寒流离岸信风影响,加剧土壤水赤字程度。

(2分)
(3)查清该国水资源收支总量,便于水资源统一调度;(2分)调节各流域基本的生态用水量,维持流域的自然水循环与水平衡;(2分)保护流域生态原貌,维护自然生态;(2分)调节流域气候和改善水质;(2分)维护流域的生物多样性。

(2分)(任答3点即可,最多不超过6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