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6.1《我们的成长天地》优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6.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一课时我们的成长天

【教学目标】
1.体会学校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替代。

2.了解适龄儿童依法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初步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和依法维护受教育权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是体会学校对成长的重要意义,二是理解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教学难点:
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和依法维护受教育权利的意识。

【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学生学法:生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猜猜这是哪?”的小游戏怎么样?
(1)这里不仅是一个乐园,还是一个学园,每天都会传来郎朗的读书声,我们在这里学知识,在这里学本领。

(2)这里留下同学们奔跑游戏的欢笑声,留下同学们快乐运动的身影,我们在这里列队,我们在这里锻炼。

(3)这里是一个花园,一年四季景色宜人,这里有一处学校的标志性石头景观。

(4)未来由我们创造,我们这在这里学习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扣响通往网络新世界的大门。

教师活动:对,如果说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就是我们的成长天地——出示
课题(贴板贴)。

【环节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设计“猜猜这是哪?”的小游戏,学生通过露出的照片局部猜一猜学校各处场景,目的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勾起学生对学校的回忆,让学生对学校生活进行回望。

教师: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给了我们无尽的快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每天在家里的时间长,还是在学校的时间长呢?谁起来说一说呢?
师:那让我们来做一个计算好不好?按照一天在校 7小时计算,我们一周在校的时间是(),一年在校的时间是(),六年在校的时间是(),相当于多少天?
教师:看了这组数字,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太长了......
【环节设计意图】学生计算在校时间,可以不留痕迹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切实感受到在校时间在自己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为下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这两年的学校生活,做好铺垫。

二、围绕目标,顺势引导
活动一:小组学习,体会学校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一)学生说一说
师:那同学们在学校都会做哪些事情呢?
生:上课、游戏、活动
(二)【希沃白板】互动小游戏课程、活动、老师、伙伴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的学校里有和蔼的老师、可爱的伙伴、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活动,学校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了完整地教育环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分类小游戏吧!这里有许多的难忘瞬间,有精彩的课程、丰富的活动,还有和老师在一起和伙伴在一起的照片,让我们把他们分类装到记忆锦囊里吧!
1. 课程学生活动:将课程照片拖动到课程锦囊中教师:同学们,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会上各种丰富多彩的课程,咱们三年级的同学们本学期还获得了可以上选修课的机会,同学们都喜欢上选修课吗?你们都上什么选修课啊?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参与的精彩课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幸福了,除了上国家课程,还有机会上这么丰富的学校课程,希望同学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2.活动
学生活动:将活动照片拖动到活动锦囊中
教师:除了各类课程,我们学校还经常为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多的活动里,你们喜欢哪项活动啊?
学生活动:分享另自己记忆犹新的活动
教师:同学们,在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们会树立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有助于
我们全面发展。

3.老师
教师:同学们,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的辛苦付出,我们取得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今天,有四位老师也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来猜一猜,他们是谁?希沃:播放老师录音教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吗?谁起来说一说。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老师。

我们宁安的每一位老师都爱生如子,师德高尚,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感恩老师的辛苦付出。

4.伙伴
教师: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知识、学习本领之外,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一定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同学们,你有你喜欢的小伙伴吗?他有什么特点?平时都和小伙伴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享自己和伙伴师:听到同学们有这么多好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同学们结交朋友,学会合作,互相帮助,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收获快乐,收获友谊,生活才会更丰富更有意义。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到你们的成长天地,现在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太高兴了,太幸福了
老师:同学们,喜欢你们的成长天地吗?喜欢来上学吗?可是有的同学却认为在家上课和在学校上课区别不大,甚至不喜欢来上学,让我们来听一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环节设计意图】利用希沃白板的游戏,学生将课程、活动、老师、同学四个方面校园美好瞬间,进行分类,学生在拖动照片回顾校园生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通过分类小游戏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学校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性。

活动二:思考判断,发现学校生活不可替代
录音:“前阵子,我们这里疫情比较严重,所以一直在居家学习,我忽然发现在家上网课也挺好的,不用天天到学校,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我们的学业。


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如何选择呢?喜欢居家的请举手,喜欢上学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虽然没有耽误你的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够享受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无法和小伙伴交流,无法让老师更近距离的指导,我们不能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在家中上网课会导致焦虑、恐慌、注意力不集中及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啊学校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知识更全面、可以交往互动、更加快乐充实,可以享受学校给我们提供
的完整地教育环境,能在学校里上学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们都像我们一样可以在学校上学呢?
【环节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摒弃了教师层层追问,把思考和判断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学校学习的众多优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问题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列举利与弊,进行对比。

活动三:阅读故事学会用法律等手段维护权利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很大,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还有一些家庭中的孩子因为贫困、思想落后等种种原因,上不起学、被迫失学。

你能理解这些失学女童对上学的渴望吗?接下来让我们听一首小诗,听一听女孩渴望上学的心声。

诗歌:爸爸妈妈你们听见......(播放录音)
教师:同学们在我国的偏远山区,还有不少儿童像诗中的女孩一样也没能上学,今天,有四位小伙伴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上学,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分别想帮助哪位?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资料包了解失学儿童的故事,接下来大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帮助他们走进学校。

【小组合作】
1. 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我是广南县的彝族男生小志,从小我家里就很贫困,四年级结束,家里就想让我辍学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我很难过,做梦都想着要读书。

2. 照顾患病家人不能上学我是艳艳,爸爸妈妈身体不好,常年患病,为了看病花了许多钱,我要在家照顾他们不能上学。

3. 小轩在家做小生意,爸爸妈妈不让上学,山区农村,重男轻女,我们家里有两个店面,人手不够,爸爸妈妈说上学没啥用,叫我在店里帮他们做生意。

4. 强强有轻度脑瘫,说话口齿不清,走路不稳,不想去上学,怕同学笑话。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这些可怜的失学儿童吧!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上台分享自己是通过什么方式帮助失学儿童的。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通过各小组找到的对失学儿童的帮助方式,想必同学们都了解了应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失学儿童通过援助,重返校园。

【环节设计意图】诗歌《女孩》和四个需要帮助的失学儿童的故事,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失学儿童对上学的渴望,增强学生对学校的重要性的认识,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明白学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用法律知识帮助失学儿童,目的是告诉学生权利受到侵犯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教师出示其他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引导学生树
立权利意识,认识到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应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

【失学女童苏明娟的故事】
教师:这张照片同学们看过吗?这张照片中的女孩叫苏明娟她出生在一个拮据的农民家庭里。

父母靠种田为生,日子过的很艰难。

家中全年的收入只够一家人吃三个月,这种条件维持生活已经很艰难,更不要说读书了。

从她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上学的渴望。

照片刊登后,许多好心人伸出援手,她和像她一样的贫困儿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助,2002年,苏明娟考上大学她坚持勤工俭学把每学期学校定额发给她的生活补贴全部转给其他贫困学生后来,苏明娟进入银行工作她把第一笔工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此后,她每月都会捐出一部分收入并成立了助学基金,截至今年 2023年9月这笔基金筹集了大约 490万元,参与建设了 5所希望小学,苏明娟说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读书,如今她的梦想是帮助更多孩子。

同学们,读书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同学们想看看苏明娟现在的样子吗?现在的她事业美满,家庭幸福,并且成为了党的二十大代表。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小结;上学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她现在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学校太重要了,相信在法律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全国的儿童都能如愿走进学校。

【环节设计意图】苏明娟的故事为了让学生理解学校将于与自己未来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与国家、对社会的密切关系。

活动四:回归目标情感升华
(一)毕业学生云祝福同学们,学校是我们的成长天地,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多年来,宁安校园走出了一批批优异的学子,他们以骄人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学期初,老师采访了一位从宁安毕业的哥哥姐姐,他们从云端给同学们送来了祝福。

(二)观看视频,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
如果说学校是一座高山,我们就是小草,在大山的庇护下健康成长;如果说学校是一盏灯火,我们就是黑暗中的孩子,在灯火的指引下走向光明。

这里有我们敬爱的老师,教育我们成长,这里有可爱的伙伴,陪伴我们学习,欢乐的校园生活为我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孩子们,让我们心怀感恩,怀揣梦想,从学校起飞,让我们共同祝愿:学校的明天更美好!【环节设计意图】
让教学回归目标,情感得以升华,目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校是我们的成长天地,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知上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深化对学校的感情,一步一步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的。

【板书设计】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我们的成长天地
教师小结
这学期同学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们既要会欣赏自己的进步,也要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