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初中地理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片图等,分析亚洲的地形特点。
(2)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自己总结概括欧洲地形的特点。
(3)通过对比方法,比较亚洲与欧洲地形特征的差异。
熟悉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用图、看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亚欧地形特点及分布。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两洲地形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亚洲的骄傲和自豪,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努力学习、学会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来分析和掌握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亚洲地形特征描述,归纳出描述一个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从而在阅读资料和图的基础上,分析欧洲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合作交流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展示】:亚洲和欧洲的位置课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描述一个大的位置可从哪几个方面归纳?并据图回答亚洲与欧洲的位置、分界线。
(说明:复习的问题是上节课的重点,明确亚欧的位置和分界线,也为下步学地形打好基础)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要认识它的地形、河流、气候等方
面,下面先让我们伴着魏伟的歌曲,来浏览一下亚洲的部分地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亚洲雄风》,并伴有亚洲地形的各种图片展示,如: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天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死海、等的图片景观的展播,让学生对我们生活的亚洲,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感知我们亚洲的山脉很高,很雄伟,大江大河气势磅礴等,加之首歌曲雄壮有力。
给学生以振奋、积极、乐观向上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入到《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的学习。
【谈话】:的确,正如歌中所唱,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真是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有雄伟壮观的高原,连绵起伏的山脉,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光旖旎的盆地,我们亚洲的地形真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亚洲这块沃土的神奇与秀美。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出示目标:
(二)、新授
【展示“亚欧分层设色地形图”】:
【探究一】: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你能从其呈现的不同颜色,初步判断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吗?并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展示,让学生从感观上初步认识亚洲的地形区,并在总结位置和海拔的过程中让学生为学习地势做铺垫。
说明:此处教师设置了超链接,连接到亚洲地形图,并在图上又做了链接,提示学生“对号入座”,“我说你找”先让学生自己说找到的地形区,教师则根据学生说的做最后总结一一在图上所在地形区的位置点击鼠标,该地形区就跳出地形区名称,并做相关知识的介绍。
)
2、完成学案,并快速识记。
3、自我展示,小组抢答。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感性识记)
4、【读一读】
“亚洲及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的比重”饼状图:观察亚洲的各种地形所占比例是多少?亚洲以什么地形为主?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加之动画一一演示,得出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
5、总结:亚洲的平均海拔。
展示“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得出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居世界第二位。
【探究二】亚洲的起伏状况。
活动:(1)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
(2)计算出“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与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的相对高度。
根据计算出的数字和课件图示,你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亚洲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
【探究三】:做地形剖面图看亚洲的地势特点:
结合地图册,你能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亚洲地势高的地区,有哪些地形区?它们分布在亚洲的什么位置?
【问题】:观察亚洲地形图,如果想全面看到地势高低变化的总趋势,需做地势剖面图,从哪条纬线切割来看才能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亚洲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呢?说说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说明:教师提供亚洲地形图,并选择了两条不同的纬线,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判断哪一条纬线切割更合适?说明理由后从正确的纬线那里,通过动画效果做亚洲地形剖面图,为了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剖面图的全貌,又通过下一张幻灯片放大并展示,通过学生观察,去发现和一步一步证实亚洲地势特征。
)
【归纳】:亚洲地势特征(说明:让学生自己来小结并归纳亚洲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探究四】亚洲的特色地形。
【找一找】亚洲东部和南部有哪些群岛?
学生找,老师演示,并告诉学生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
【合作交流】:你能结合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来解释亚洲弧形群岛是怎样形成的吗?
(先让学生分析,后教师提供素材:“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探讨,并得出结论。
(三)、归纳梳理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
【探究五】要了解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合作交流】:小组成员尝试回答。
课件展示:
1.海拔和相对高度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类型
4.地形分布
5.特色地形
(四)自我总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问题】:你能借鉴学习亚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来了解欧洲地势特征吗?
【小组合作】:请各小组选择一种喜欢的或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分析欧洲地势的特点,把你们的好方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这个环节重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学习亚洲地势的方法来学欧洲地势,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方法不一,教师做指导和点评,并及时鼓励做的好的小组和学生。
)
【说明】: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了欧洲地形图,欧洲剖面图素材,帮助学生自己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意在培养他们的学习地理的方法。
并通过他们的分析得出: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欧洲的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平均海拔低,高低起伏小。
特色地貌是冰川地貌。
归纳本节课同学们学习亚洲欧洲地形的知识收获和学习地形的方法。
【探究问题设计】
阅读教材P2图1—1、P6图1—5、1—6或下图,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
[探究六]亚洲与欧洲地形特征的差异
探究过程:根据资料和图片,小组讨论并回报结果。
四、当堂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考考你”、“练一练”来完成。
五、课后延伸:
亚洲和欧洲这样的地形,会不会对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和河流产生影响呢?会有什么样的影响?(预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和气候)
六、板书设计:
亚洲和欧洲的地形
一、亚洲地势特征:
1、地势中部高,西周低。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
4、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
二、欧洲地形特征:
1、地势平坦,南北高,中间低。
2、地面起伏不大。
相对高差小
3、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较低。
4、冰川地形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首先,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形象思维还占一定的优势,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很高,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次,在上一学期《世界的地形》一节中已学过有关地形基础知识,对于地形和地势知识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掌握了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能自己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完成教学内容,学习难度不是很大,学会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区域地形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
一、整堂课的教学,总体上完成了学习目标,特别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读图看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大洲的自然地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本节课注重运用地图和图表学习,紧紧围绕分析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这一主题设计问题,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清晰地展示了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地图、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特征的地理技能。
图表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通过《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和《亚洲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图》,引导学生学会看统计图并用图中事实数据印证地图的直观感受。
通过地图与统计图表的图图转换,多角度多方面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培养学生通过图表归纳出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的特征。
三、注重学法的迁移,由于本章既是对大洲知识的学习,又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尤其注重学法的渗透和迁移。
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析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并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迁移到欧洲地形的学习中。
又如,通过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的主要地形差异,使学生掌握对比分析这一区域地理的学法,使区域特征更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巩固了学法,并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亚洲与欧洲地理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亚洲和欧洲地形,教材在编排上的基本原则是“掌握亚洲,学会欧洲”。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内容标准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活动部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多种类型的统计图表,其立意在于引导学生提高从资料中提取信息、运用图表分析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所以说,学会综合、比较、联系、分析的方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首要任务。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评测练习
一、㈠亚洲的地形(四大特征)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_____,是除_______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_________,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号称__________,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_________。
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据亚洲______, _____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4、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分布有世界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_________。
二、(二)欧洲的地形
1、以_________为主。
2、平均海拔_________。
3、高低悬殊_________,地形_________。
4、特色地貌是_________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关于亚洲和欧洲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山脉和高原多分布在南北两侧
B、欧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D、亚洲内陆多弧岛
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回涌现出一副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回答9、10题。
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昆仑山 D.珠穆朗玛峰
3、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海湾,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形成欧洲上述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冰川作用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4、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B.亚洲地面起伏平缓,以高原为主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亚洲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5、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A.里海湖面B.珠穆朗玛峰C.死海湖面D.太平洋面
三、在图上填出下列名称
阿尔卑山、大高加索山、喜马拉雅山、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
本节课在内容传授和学法指导上,节奏紧凑,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运用地图、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特征的地理技能,效果很好。
特别是在学完亚洲的地形特点后,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能很快的总结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拼除死记硬背的枯燥,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但由于教师的紧张在教学语言上仍有个别失误,同时欠缺激情和幽默感,整节课下来也缺少学生的动感,在总体上感觉实际动手的活动较少,形式上好像有点单一。
有待进一步的学习与磨练。
6.1亚洲和欧洲的地形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上述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学会阅读亚洲地形图的方法。
主要是从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图例、注记、颜色等方面,分析亚洲的海拔高度、地势高低、地形类型、分布地区等基本状况。
二是在亚洲地形图上认识主要地形区。
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或特色地形区的名称,了解其位置、范围、分布等基本知识。
三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特征。
利用亚洲地形图、剖面图、景观图、柱状图及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等方面分析得出亚洲的地形特点。
四是根据以上分析方法归纳欧洲地形特点。
运用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结合欧洲地形图及相关资料,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