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方面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方面的论文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国际竞争和金融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际金融方面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金融方面的论文篇一
摘要:
高职院校中国际金融专业是其重要的专业之一,这类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得知,目前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本文通过简要论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和企业能够从中获得的利益,进而分析了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随后提出了校企合作过程中促进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国际金融;校企合作;企业参与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作为高职院校来讲,主要是帮助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实践性人才。

所以社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且,对于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对其就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的教学,很多高职院校采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中很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效果。

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进而分析了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参与积极性的主要策略。

一、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和企业的收益
随着近年来高等学历的不断普及,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
过程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很多高职院校在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氛围。

因此,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开设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办学模式,对于高校和企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获得的主要受益对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很多企业来讲,主要是为了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讲,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主要受益如下:第一,可以节约人才招聘付出的成本,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每年企业都会对应届生进行招聘,从而为企业吸收更多新鲜的血液。

但是,企业的招聘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例如: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招聘部门相互合作,并且到各大高校进行宣讲,然后进行笔试和面试等环节。

所以,如果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企业可以从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中进行选拔,从而节约招聘的成本;第二,可以降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成本,很多企业在招聘到一些人才后,都需要对人才支付一定的工资,但是这时人才对于企业的业务不太熟悉,无法更好地胜任企业的业务,因此需要依靠企业对人才进行一定的培训;但是如果企业采取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模式,那么高职院校会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只需要支付很少的报酬就能够让人才为企业进行服务;所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降低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

(二)对于高职院校的利益在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同样能够对高职院校产生一定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提高其就业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的就业率,更好地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具有更好的竞争力;第二,帮助高职院校节约人才培养的成本,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需要为学生建立一定的培训基地,还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高职院校会投入
更多的资本,如果高职院校和企业开设校企合作的联合办学模式,那么就能够为高校节约更多的人才培养成本;第三,能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声誉,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竞争力,同时也是在招生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因素,所以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促进自身就业率的提高,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能够为高职院校吸引更多的生源。

二、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对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办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在最初设立的过程中,得到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后来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热情有所衰减,参与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的因素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是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第一,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的预期,这是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得到企业的预期,那么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性就不高,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专业设置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都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高职院校领导层的教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这些也是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重点考虑因素,如果高职院校领导倾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并且具有较高诚意进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那么就会得到企业积极的响应。

(二)企业的因素企业内部的因素是影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自身的需求,如果企业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不需要招聘大量人才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生产,那么这些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就会表现的不够积极,从而影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第二,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和人才培养模式,如果企业比较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对人才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就会积极参
与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但是相反如果企业对人才和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则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政府的影响因素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除了高校和企业这两个参与者,政府也能够对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支持程度也是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应届生的就业,对于企业和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措施,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性;所以说,政府也是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第二,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积极宣传国家针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并且促成了很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所以说政府也是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参与积极性的因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虽然,高职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有一定的收益,但是企业在参与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企业、高校以及政府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我国社会和企业培养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措施:
(一)通过协议等方式稳定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要求企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进行一定的培养,高职院校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提供较少或者不提供报酬。

但是,当高职院校的人才在企业实习过后,往往会与其他福利待遇更好的公司进行签约,这样企业虽然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支付相应的报酬,但是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当人才最终选择其他公司时,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损失。


以,长此以往很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积极性就会收到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需要担任重要的桥梁角色,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一定要慎重选择要实习的企业,与企业签订一定的就业协议,如果企业录用那么学生就需要进入企业进行工作,相反如果企业对于学生的实习状况不满意,则可以允许学生进入其他公司进行实习,这样能够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坏,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第二,很多学生在进行企业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一开始选择了一家企业,后来又希望真正进入另一家企业进行工作,所以为了防止学生反复毁约对高职院校造成的影响,高职院校应该限定学生毁约的次数,并且对一些企业严禁学生违约,才能更好地保证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当高校企业和人才签订协议之后,企业可以帮助高职院校进行人才的培养,但是当企业发现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期望时,有权利进行违约,那么就会对人才造成一定的损失,这时高校需要进一步维护学生的利益,积极帮助学生挽回损失。

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参与市场调查,精确地分析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而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这样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预期,从而避免企业违约的现象出现,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人才进行订单式的培养,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因此培养出的人才不可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预期,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可以对人才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第二,同一个高职院校可能同时与多家企业具有合作关系,但是多家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权衡,从而能够在一些企业之间做出取舍。

(三)更好地促进双赢模式的深入开展在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是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基
础,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地调整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中收益的比例,使得双赢模式能够更加深入地开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企业来讲,虽然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相应的成本,但是高职院校往往只提供人力资源,但是其他方面的资源并没有提供,因此对于企业来讲无法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在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需要面临更多的风险,所以就会使得企业丧失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改变这一状况,需要高职院校在进行合作过程中,高校或者人才可用缴纳一定的担保资金,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第二,目前来讲,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那么企业将会承受一定的损失,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下降,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承担这一风险,当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高校应该为学生购买相应的保险,从而能够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进行保障,又能够避免企业遭受一定的损失;第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好地保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利益,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护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性的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国际金融专业来讲,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

然而,通过本文的调查和研究得知,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是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参与积极性并没有预期的高,因此对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文在充分论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影响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企业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相信,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善,能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为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段素菊,庄曼丽,董新稳,贾玉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12(03).
[2]马本江,徐晨.论“存在经济人”假设、经济机制设计与效率不减原理[J].经济问题,2011(12).
[3]刘红.协同发展走大型国企与职业教育互动共赢之路——“鲁商集团”职业教育办学的理念、策略及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8).
[4]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07).
[5]陈安,武艳南.浅议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目标与构成[J].科技促进发展,2011(07).
国际金融方面的论文篇二
【摘要】
《国际金融》作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教学内容上还要紧跟时代和形势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逐渐开放,《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在当前高职院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从兴趣导向教学法出发,对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兴趣导向教学法;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也随着各种新问题和新现象的出现不断进行更新,而国际金融课程的主旨就是要在适应新形势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业务技术进行系统、全面地阐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而该课程中又有大量复杂难懂、枯燥的专业术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兴趣导向教学法的出现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为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指导思想。

1简述《国际金融》的课程特点
首先,《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随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变得越来越广泛,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再到对相关金融政策的研究,同时该课程本身就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理论知识点颇多,涉及涵盖的范围广。

其次,《国际金融》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学生对国际收支、外汇市场、外汇汇率以及国际金融市场、资本流动、货币体系、金融风险管理等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控制措施和时滞效应的理解和掌握来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对国内、国际间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社会科学方面的素质培养[1]。

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

最后,国际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汇率制度、金融市场和监管以及国际经济政策等金融理论方面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来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因此,《国际金融》课程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2以兴趣导向教学法为指导的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改革途径
2.1理论教学方面
2.1.1合理、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文字信息、图片、表格到音频、视频、动画、录像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直观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让课堂授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还改变了以往单纯课本教学的单一和枯燥,丰富了教学信息量[2]。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将《国际金融》课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制作成PPT,在课堂授课时利用PPT插入简单的动画进行简单明了、动态的演示;或者利用相关专题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增强代入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理解教学内容;又或是结合课程内容有效利用网络上相关的图片、视频、最新事件以及相对应的评论导入课程,展开介绍,这种通过专业网站,联系实际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既有助于教师对最新金融资讯、发展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学生了解时势动态,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其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

2.2.2注重运用丰富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是提升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3]。

首先,实际发生过的事件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其次,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述和分析,有利于学生积极回想所学知识,并努力联系到具体事件当中进行思考;最终,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创新课堂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国际金融》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往往会有很多时事热点问题出现,此时,教师就可以再课堂授课时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既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方面
3.1适当增加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各种真实情境里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的模拟教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体验度,提升实践教学效果[4]。

比如让学生在财经类网站上进行账户注册,在网站里面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和真实的行情动态下进行模拟交易。

3.2增强社会实践教学的多样性社会实践对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可以同证券公司、商业银行或者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或企业合作,在那里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提早体验将来实际工作的环境和内容;聘请一些资深金融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讲授实际操作经验等[5]。

此外,针对《国际金融》课程自身特点,可以去外汇交易所观看、了解外汇交易的业务流程,去外贸企业了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方法,去银行了解贸易融资的业务流程等列入日常授课内容当中去。

4结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高职院校在开展《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兴趣导向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娥.谈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151~153.
[2]何新.浅谈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09):15~15.
[3]徐火军.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J].北方经贸,2012(10):163~163.
[4]王晓政,杨素娟.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教通讯,2012(12):46~49.
[5]徐火军.高职院校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与设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6):111~112.
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论文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