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四 二 王安石变法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1.叶坦的《大变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
A.减节冗费B.合理用人
C.增加税赋D.增加生产
解析:选D。
王安石认为改革的症结在于“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意思是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2.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解析:选B。
材料中“万里耕桑……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的信息说明与水利河运有关,青苗法属于农贷方面的改革,故A项错误;农田水利法与水利河运有关,故B项正确;方田均税法主要是丈量土地的问题,故C项错误;募役法与兵役和徭役的减免有关,故D项错误.
3.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
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D.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
解析:选C。
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是保甲法的作用,故A项错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民生角度的历史作用,故B项错误;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符合关注民生的角度,故C项正确;方田均税与增加农民劳作时间无关,故D项错误。
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
C.重视农业生产D.限制旧贵族权力
解析:选C。
商鞅变法没有涉及改革取士之法,故A项错误;王安石变法没有涉及改变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都涉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故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没有涉及限制旧贵族权力,故D项错误.
5.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
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
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B.免役法
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
解析:选D。
农田水利法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项错误;免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方田均税法也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C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
6.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义》《书义》《周礼义》三书的重新解释,命名为《三经新义》,并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改革科举制度与整顿太学
B.发展儒家理论,弘扬儒家思想
C.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与制造舆论
D.为宋神宗治国提供理论参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王安石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目的就是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
7.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时王安石为变法培养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下列对王安石变革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
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
8.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
这说明( )
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
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
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
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
解析:选C。
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完全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部危机。
因此A、B、D三项不正确。
9.《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
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
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的不满
解析:选C。
本题重点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C项的“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地方官就硬性摊派”表明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表明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可知D项正确。
10.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认识最全面的是()
A.使北宋改变了积弱局面,与辽、西夏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
B.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选拔了大量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D.使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成效的理解,A项“改变了”是错误的看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而已;B、C均是其影响的一部分,只有D项表述最全面。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神宗熙宁元年……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
……王安石曰:“……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
”(司马)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安石曰:“不然。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宋史》请回答:
(1)王安石是怎样看待北宋前期财政状况的?为实践“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如何?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王安石变法的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析(1)回答要结合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的具体内容;(2)涉及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新法被废止的原因;(3)启示的概括只要结合变法的相关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他认为北宋国用不足是因为缺乏善于理财者。
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等。
(2)通过变法,政府的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由于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更主要的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主政做宰相,新法被废除.
(3)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
——《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针对“兵”“农”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这两项改革措施分别是为了改变北宋怎样的局面?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3)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和真实意图。
解析(1)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
(2)要从材料信息中得出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3)要从梁启超的阶级属性及政治主张来分析。
答案(1)“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为了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等。
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
(2)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
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3)主要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变法维新.真实意图:借用王安石变法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自我测评(教材P48)
1。
王安石变法中增加政府收入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提示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2。
最能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二、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48)
王安石制定“免役法”的最初目的是什么?结合书中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提示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减轻农民徭役负担,二是借此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尤其是从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获取利益。
免役法减轻了对劳动力的束缚,使更多的劳动者能投入到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