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题__考试备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错误理解,从而第一次深刻地揭示了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并表明了他本人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是根本不同的。

其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

旧唯物主义者不是把实践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活动。

例如,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第二,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方面。

第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变世界”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个人利己主义的活动。

第四,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总之,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

它同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有本质的不同,是唯一科学的实践观,它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

是指: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产生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之,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

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

所以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正确领会他的新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至关重要。

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的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结合马克思在《提纲》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谈谈真理标准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思想的重大解放。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亲自倡导的、为时两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乃是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直接准备、直接酝酿、直接前奏、直接铺垫。

从邓小平理论孕育萌芽的角度讲,主要是四个闪光思想的直接铺垫:一、它是实事求是精髓论的直接铺垫。

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

正是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邓小平比以前更加明确、更加突出了这条思想路线和这个思想精髓,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政治路线和邓小平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基础。

二、它是经济建设重心论的直接铺垫。

“两个凡是论”死抱住“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教条不放,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逐渐蔓延滋长20年的“左”倾顽症已经根深蒂固,谁也难以越雷池一步。

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的人民太好了;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还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的人民是好人民,忍耐性已经够了,我们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起码要表现出我们的发展速度要比他们快。

正是这种振聋发聩的强烈呼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变,奠定了最直接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它是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苏联僵化模式的体制改革论的直接铺垫。

四、它是突破封闭状态的对外开放论的直接铺垫。

正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邓小平打破中国封闭半封闭状态,实行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日趋成熟。

一句话,就是要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新时期的这一基本思路,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头脑中,已经酝酿成熟,呼之欲出。

当然,我们还应从更广泛的角度评价这场大讨论的意义。

“两个凡是论”,代表了一种“左”倾僵化、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

“实践标准论”与“两个凡是论”之争,是两条思想路线之争,也是两条政治路线之争,因
而也是“中国向何处去”的两种命运之争。

这场大讨论,冲破了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左”的教条主义僵化观念,为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路线和邓小平理论,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4.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何在?怎样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的过程中,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这是正确的。

费尔巴哈则认为人的本质是从“你”和“我”这些单个人抽象出来的共同性,“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在批判宗教时,就不能对造成人将自身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的本质的这一现实社会关系进行批判,即“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两个错误:(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这里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地考察人和宗教的感情,实际上,人都是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宗教感情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2)“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这里的“类”,是指与人的社会关系无关的把许多个人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共同性,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感情。

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错误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

社会关系又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发展变化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就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命题,既是唯物史观一个根本观点,也是研究探索人的本质的根本方法。

5.如何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之所在。

以前的哲学都只是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把改造世界作为己任,即提出哲学在改造世界上的指导功能。

也就是说哲学要靠人的实体来把它表现出来,不然就像是船放在陆地上一样、成了摆设,而没有被真正的释放出它应有的价值。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蕴含两个最为基本的维度:哲学范式和思维范式,只有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才可以展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义。

具体而言,这一革命蕴含了两个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就哲学范式而言,从思辨哲学转向实践哲学;就思维范式而言,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

从实质上看,哲学范式的转换与思维范式的转换并非比肩并立的两个转换,亦非前后相继的两次转换,而是同一转换的两个方面,即它们乃是两种视野下的同一个转换。

要认识到马克思哲革命的实质需要理解这一转换。

首先,这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的内在要求。

其次,这也是马克思从事意识形态批判的需要。

再次,马克思之所以推崇“改变世界”,还是正确揭示人的本质的诉求。

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存在及其本质乃是生成着的,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本身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

就此而言,实践乃是哲学把握人的本质的惟一可能的视野和途径。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6.“两个决不会”的论断的内涵及重大意义是什么?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实际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过去,我
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往往从理论上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对于这种代替在实践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我们的工作出现许多失误。

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度,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要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公正。

这样一场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经过更加长期、艰苦、复杂的斗争过程,简直是不可想像的。

(二)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潜力和生命活力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估计。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抗的一面,也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协调的一面。

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具有一定的自我协调和自我革新的能力,对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程度的适应能力。

对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

(三)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0世纪80—90年代的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最严重挫折。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按照“两个决不会”的思想去思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同时还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波兰革命家卢森堡曾把社会主义视为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革命导师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测、人迹罕至的高山。

既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就会有成功和失误。

无论社会主义遭受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

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两个必然”理论是马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理论。

近几年,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所回升,并出现一些所谓新情况,加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的泛滥以及最近一系列东欧国家的急剧政治事件的影响,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理论产生了怀疑,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并没有敲响,甚至认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就是鼓吹“神学目的论”。

因此,在今天应该怎样认识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个基本结论,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而尖锐的问题。

(1)我们必须准确、完整的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必然”的结论,是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上讲的,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讲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2)应以人类历史时空观来预测世界范围资本主义灭亡的长期性,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从萌芽到确立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岁月,它是通过与封建制度的反复搏斗才取得政权的,即便取得政权,在很长时间仍然不能避免震荡和动乱。

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经确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应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性同这一历史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3)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但只能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绝对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失,经济危机之痼疾也没有摆脱,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反而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7.根据“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以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的冲突中去理解。

”这一论述,分析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原因。

(1)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就是说,第一,整个社会生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第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决定力量,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过程。

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早就发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他们在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提出过许多好的思想。

邓小平理论继承了这些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高度概括。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现在,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发展问题则越来越突出。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谋求更快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已经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表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时期。

胡锦涛强调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强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中形成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8.根据本文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态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促进抑或抑制的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

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会从适应逐渐变成不适应,这时,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调整之后的生产关系又会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应,而又不调整或无法调整生产关系的时候,生产力只能缓慢发展,甚至停滞不前或后退,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将不能提高。

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积累,最终将会导致政权的更改,并组织起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研究让先进的社会意识影响落后地区人们的意识的具体形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发展不平衡。

现在,一些落后地区或单位,许多人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而形成了各自的势力,并有相应的势力范围,如果一个或是几个有先进的个人意识的人到那里工作,很容易被当地具有落后的群体意识的人们所同化。

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形式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应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人生驿站及其网络环境的运作,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必定会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样的社会存在又会产生出新的社会意识,新的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使社会按新的发展模式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必须经常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

9.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阶级实质是什么?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比较尖锐,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步发展。

但由于当时的德国比英、法落后,加上哲学家们的阶级局限性,因此他们关于等级和等级斗争的思想不如英法思想家们进步。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从德国资产阶级立场出发,以唯心的方式阐述了等级、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

黑格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等级的思想。

他认为市民社会划分为等级是必然的。

在市民社会中,由于需要的差别和劳动分工,必须把社会划分为彼此不同的人群和各个个人有分属的体系,即划分为等级。

“如果说,国家的第一个基础是家庭,那末它的第二个基础就是等级。

” 黑格尔认为,等级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而个人应属于哪一等级则是主观的特殊的。

他说:“等级,作为对自身成为客观的特殊性来说,一方
面就这样地按照概念而分为它的普遍差别;至于另一方面,个人应属于哪一特殊等级,却受到天赋才能、出生和环境等的影响。

但是最后的和基本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主观意见和特殊任性,它们在这一领域中具有它们的权利,它们的功绩和它们的尊严。

”这就是说,等级作为概念的体现,它是必然的。

“整体之分为等级,是自动地客观地发生的,因为这种区分自身是合乎理性的。

”但是个人应属于哪一等级,则受到天贼才能、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是主观的、特殊的。

这种等级观,既是唯心的,又是辩证的。

黑格尔依据职业的不同把市民社会分为三个大的等级。

他说:“从概念上说,等级得被规定为实体性够或直接的等级,反思的或形式的等级,以及普遍的等级。


黑格尔还以唯心的方式表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黑格尔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广大群众的贫困化和尖锐的贫富对立。

他说:“工厂、工场的存在,正是以一个阶级的贫困为基础的”黑格尔还以唯心的方式表达了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统治者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人民再也不能正常地生活,就必然要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

他在分析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指出:“压在人民肩头上可怕地沉重的负担,以及政府罗掘俱空、无法筹款来供应朝廷挥霍的情形,实在是造成这种不满的第一个动机。

德国古典哲学家特别是黑格尔,比较深刻地阐述了社会划分为等级和阶级,并且具体分析了奴隶制、封建制和市民社会存在的阶级对立,肯定了革命斗争的必然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增添了新的内容。

但却是唯心的,而且包含着轻视劳动人民的偏见,这是当时德国的状况所决定的。

10.恩格斯是怎样分析恩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的?
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接露了黑格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及其体系解体的必然性。

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写道: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

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

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

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

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

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

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

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

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

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过这样的论述,恩格斯揭示出黑格尔思想中的革命成分,也即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

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11.如何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