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 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31 分,此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夹袄( jiá)脖颈(gěng)玉墀( chí)
...
B.颠簸( bǒ)间或( jiàn)着慌( zháo)...
C.宫绦( tāo)包扎( zhā)看见( piē)
...
D.埋怨( mái)湔雪( jiān)船舷( xián)...一撮盐( cuō).
瞬时( q īng).
荸荠( b í)
.
捋触须( lǚ).
2.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线条,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伸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
睡莲照射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犹如歌中的叠句。
肖邦之家的夏,往
往令人浮想联翩,令人回想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
B.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周围完好被茂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畔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好够在下边舒适
地经过。
C.他比先前并无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须,一会面是寒喧,寒喧以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以后即痛骂新党。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3.挨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1)他走开了。
我喊叫起来,但他头也不回,不过困倦地耸耸肩膀,走开去。
( 2)王浩的学识,本来是师承金先生的。
一个人一世哪怕只教出一个勤学生,也值得
了。
自然,金先生的勤学生一个人。
( 3)他的创作是这样广博精湛,又是这样存心识地自成一体,所以,能够毫无愧色地
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构成部分。
( 4)他说完后,一个日自己走到桌前,那两份像大书夹相同白纸黑字的投诚书,
证明无误,而后又折回入队。
A.径直不仅置疑凝视
B.径直不仅怀疑审察
C.径直不仅置疑审察
D.径直不仅怀疑审察
4.以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对于陈光标究竟是“首善”仍是“首骗”之争,在前阵子闹得沸反盈天....以后,又归
于沉静。
B.当我们的来复枪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漠不关怀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
C.丁敬在篆刻长进行了多元的审美探究。
取精用弘,大大拓宽了篆刻的取法范围,印内求印,堪称前无先人。
晚清有名印学魏稼孙称其“熔铸秦、汉、元、明,古今一
人”,确为不经之谈。
....
D.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好沉醉此中的杰作,领会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
个人类之间,成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跟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
....
动。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最重要的门路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从而渐渐掌握和熟习各国作家与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巨大财产。
B.江南的冬景对于我,总感觉有能够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别情调,说得摩登些,即是一种明亮的情调。
C.即使当我们凝望那些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化而可怕的情景时,屋外也会飘来一阵阵鸽子的咕咕声,那从灌木丛中发出的轻微的啼鸣.
D.牛群也是这样,消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代替了狼的调整牛群数量以适应其牧场大小。
6.以下对于课文内容、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舒婷,中国今世女诗人,与北岛、顾城等一同成为模糊诗派代表人物。
与和她同时代的模糊诗人对比,舒婷独到的艺术个性在于她极少以理性姿态正面介入外面现实
世界,而是以自我感情为表达对象,以女性独到的情绪体验辐射外面世界。
B.海因里希·伯尔,被称为“德国的良知”,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漂泊人,你若到斯巴》一文中,伯尔奇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己暂时改为战地医院
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念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印迹,从
而示意了民族灾害和个人不幸的本源。
C.先人文集命名方式多样:或以字,如杜牧,字樊川,作品集为《樊川文集》;或以号,如辛弃疾,号稼轩,作品集为《稼轩长短句》;或以出生地,如柳宗元,作品集为
《河东先生集》。
D.《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交口称赞的佳作,朱自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鲜亮的
比喻、生动的拟人、新奇的通感等,以景衬情,缘情写景,不单使作品拥有绘画美,
并且富裕情味美。
7.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贾母因问黛王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可是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C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不过“我的北平” ,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D.以后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寂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何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8.以下句子按文言特别句式分类,均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为天下笑者 / 秦人不暇自哀 / 蚓无帮凶之利 / 洎牧以
谗诛
B.渺渺兮予怀 / 何为其然也 / 赵尝五战于秦/ 而又何羡乎
C.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凌万顷之茫然/ 句读之不知 / 凡是州之山川有异态者
D.不拘于时/ 客有吹洞箫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月出于东山之上
9.有许多名人的名字本源于古代诗文,请模仿示例,从“张恨水(有名作家)、刘海粟(国画大师)、李行健(有名语言学家)、莫砺锋(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郁文(即郁达夫,有名作家)”五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两个,写出有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
句式大概一致即可。
( 4 分)
示例:“朝闻道,夕死可矢”,有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本源于此。
这个名字和先生不
惜以所有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地是一致的。
10.阅读下边的新闻议论,并依据要求作答。
(3分)
自 11 月 5 日起,几百袋土豆的主人、来自青海的六旬老人马先生,,由于土豆卖不出去,
向来“滞留”在深圳无处可去。
14 日,认识此状况的深圳市民将此信息公布至网络和朋友
圈,惹起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注,马先生的32 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
在交际媒体时代,处于分别原子状态的人们,仿佛更简单拧成一股绳,成立一个“共同体”。
当得悉有老人因卖不掉土豆而没法回家时,整个城市马上行动起来,人们纷繁救援深
陷窘境的老人。
结果,分其余个人力量汇聚成一股巨大的能量。
整座城市由于个体的好心上
演了动人的一幕,并且这一幕还成了新闻,在流传与扩散中感染更多的人。
但是这则新闻事件中造成农产品滞销的原由是不容忽略的,即。
期望新闻解决,期望整座城市行动,都是不现实和不长远的。
只有将问题当作议题,着力找寻
更广泛和可行的解决路径,问题才能最后完全解决。
所以,问题带来的思虑明显深重好多,若无
深刻思虑,感人不过一次性的情绪表达。
(1)将划横线部分内容增补完好。
(不超出 20 个字)( 1 分)
(2)请给这则新闻议论拟一个标题。
(不超出20 个字)(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此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1-13 题。
(8 分)
( 1)詹明信在《文本的意识心态》中,主要的篇幅就是议论罗兰·巴特的《S/Z》,换句话说,是该书为詹明信供应了文本义识形态的样本。
法国文学责备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
在他的著作《 S/Z》中以慢镜头拍摄的方式对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萨拉辛》所作的文本剖
析,将《萨拉辛》全文(中文译本有两万多字)分解为五百六十一个语段单位(在某种意义上
能够当作是五百六十一帧画面),之所以区分得这样精密,巴特是想告诉读者,文本是如何
一帧一帧地编织而成的。
(2)假如以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剖析作品,那么一部作品是由情节、性格、语言、思想、形
象、等几大体素构成,责备家要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剧作思想的设置等方面来议论作
品,假如以形式主义方法来读解,则要关注文本的语言学层面,转喻和暗喻,或许陌生化效
果等等,这些都不是他想要达成的目的。
自然作为构造主义大师的巴特,也不想用构造主义
的方法来解文本,他发了然诸多语码,来缝合这一文本,所以这五百六十一个单位只管长短
不一(一个单位既能够是一个词汇或是一个句子,也能够是一段对话,或许是长长的段落),可是每个单位起码包括着一个或多个语码。
巴特将这些语码总合归纳为五种:意素语码、文化语码、象征语码、阐释语码和选择行为语码(或许称之为情节语码),并逐词、逐句或逐
段来阐释这些语码在文本中各自的功能。
(3)那什么是语码?语码不一样于语义,所谓语码能够当作是对语义的引诱和归类,詹
明信认为,罗兰·巴特的“语码”是从信息理论中借用来的术语,即我们可理解为一种语码
基本对应某一种信息的种类,如文化语码“有点像格言式的智慧或对广泛的行为、事件和生活的知识的仓房,当需要某个详细细节的时候,它就会被说出来”。
而意素语码(即人的语码)则指向人物的性格特色。
( 4)罗兰·巴特的意思是,文学文本之所以能产生的意义,不是由于读者经过文本读
到了现实生活,而是文本中的那些语码作用于我们的理解习惯,使读者认为自己掌握了现实生活。
詹明信解说道,现实主义的表达并不是是话语天生拥有的构
造,而是某种视觉上的幻像,是由某些作为“符号”在起作用的细节产生出来的所谓真切成效。
联想到现代小说,詹明信认为,“现代文学对情节的扔掉被更好地理解为对旧的表达构成构造的扔掉”。
( 5)传统的保持美学上整体性的文学责备,被文本的语码(或许符码)化分析所代替,即文本的重心由审美性被信息性所代替。
若是说文学作品的合法性是成立在审美性基础之上
的话,那么文本的合法性是成立在传达必定的信息的基础之上。
这样,文本不是环绕着某个先在的核情意义而矗立,而是在详细的编织过程中形成(文本在语源上就有编织的意思)。
假如说,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成立在必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上的,那么文本的意识形态
是成立在特定的语码之上的,特定的语码传达特定的信息,所有的文本在信息眼前拥有某种同
等性。
( 6)其实这类语码区分方式既能分析《萨拉辛》,也能分析其余小说,或许其余非虚假
作品。
詹明信既然称之为“文本的意识形态”,也就意味着这类分析方式不单应用于文学,对文学之外的文本,如历史的、新闻的、或社会学的文本均可合用,进一步可合用于全部叙事文本。
11.以下对文章“语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语码与语义不一样,能够当作是对语义的引诱和归类,文化语码说出来时,常常以具体的某个细节体现。
B.语码是从信息理论中借用来的术语,一种语码就是对应某一种信息的种类。
C.文化语码有点像格言式的智慧或对广泛的行为、事件和生活的知识的库房,象征语码则指向作品的思想感情。
D.语码区分方式既能分析《萨拉辛》,也能分析其余小说,或许其余非虚假作品,进一步可合用于全部文本。
12.以下说法不切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罗兰·巴特既不想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剧作思想角度议论作品,也不想从语言学层面解读作品,这些都打不行他的目的。
B.现实主义的表达是某种视觉上的幻象,是由某些细节产生出来的所谓真切成效,并且这些细节要作为“符号”起作用。
C.文本不是环绕着某个先在的核情意义而矗立,而是在详细的编织过程中形成,这是
由于文学作品的合法性是成立在审美性基础之上,文本的合法性是成立在传达必定的
信息的基础之上。
D.文本义识形态是成立在特定的语码之上,特定的语码传达特定的信息,所有的文本在信息眼前拥有某种同等性。
13.请依据上文归纳罗兰·巴特对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萨拉辛》文本做语码剖析的企图。
(2 分)
(二)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4-15 题。
(6 分)
我回到四叔的书斋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春联已经零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
的还在,道是“事理通畅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仿佛未
必完好的《康熙词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不论如何,我明日决心要走了。
14.产品呢干书斋的部署能够看出鲁四老爷是个如何的人?请作简要剖析。
(3 分)15.简析文段中“我”的作用( 3 分)
(三)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6-18 题。
(11 分)
记忆之眼
高鹏程
(1)在鄞州观光博物馆,同行的一位女诗人站在正在熨烫西服的红帮裁缝雕塑前,装作
要帮他熨衣服的样子。
老裁缝慈眉善目,年青的女诗人衣袂飘飘,笑靥如花。
初夏的阳光
正好从反面穿过来,平均地涂抹在他们的眉梢、眼角以及等候熨烫的衣物上,那一瞬时的画面,让人突然想起了一个词:熨帖。
确实,在那样的场景里,这是一个再恰切可是的词了。
(2)记得以前观光一家金银彩绣的博物馆时,主人指着墙壁上的一幅大尺幅的作品说,
这是他们的镇馆之宝,以前拿过某个国家级的大奖。
听说是由 10 余位技艺熟练的绣娘历时三年才得以达成。
相对那些展出的绣品,我更喜爱看正在刺绣的绣娘。
由于只好一针一针地积累,她们在每一件绣品上耗费的时间几乎都能够算得上是旷日长远。
但奇异的是,在她们脸上几乎看不到厌烦,反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安祥与专注。
在窗帘压低的光斑里,她们灵便
的手上下翻飞,居然有了芭蕾舞蹈般的轻快,带动的忧如不是丝线,而是光芒,或跳跃、或
呆滞,落在丝绸底面上,仿佛不是在刺绣,而是在弹奏,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质感。
看着看
着,我突然理解,刺绣,实际上是一件能够让光阴慢下来的艺术。
(3)在鄞州西部高桥镇,我观光过的此外几家博物馆,此中有一家,名字叫作耕泽博
物馆。
那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有石刻的鼓:坚固。
厚重。
但都不再被敲响。
有石头的猪槽,
长满了碧绿的铜钱草。
有石刻的字:仁、义、信、忠、孝、礼之类的碑文漫漶,但隐约可辨。
我知道,它们相同已经被被镌刻在另一些地方。
有石头的拴马桩:基础深埋于土。
听说跑的最快的马,需要埋得最深的石桩才能拴牢。
有石刻的碾子和磨盘:不论物质仍是精神,粮食要成为粮食,都需要经过频频的碾压和磨砺。
有石头的墓碑:一世的苦痛可是是石缝里,几个未曾刻出的字。
(4)除了这些,馆里最多的藏品就是各式各种的石狮子,齐集人间百态,嘻嘻怒骂,
都是人的表情。
听说最能代表江南石雕技艺的狮子,都长着一张哭脸。
我叹息于这匠心的隐
喻:即使再祥瑞的寓意里,动人心魄的艺术常常都源自于生活的一场又一场惨剧。
而这,这众多长着哭脸的狮子,是以光阴中凝结的泪水,以缄默,在向我们诉说着流逝的生活里某些实质的东西。
(5)仍是在鄞州,我还观光过一家名叫王升大的粮油博物馆。
听说,这家百年米铺几
经浮沉,但总能够妙手回春。
此中的诀要,就在于几代人从米粮买卖的舍与得中积累的口碑。
“给多一点。
再多一点,不让顾客吃亏”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一个小地方米店的小老板
相同告诉我们,一粒米中,也藏着生计的辩证法。
一粒米,能够和汗珠,能够和世道良知互为
砝码,保持着这个失衡的世界不多的均衡。
(6)从最后一家博物馆出来,一行人到达了一座叫做高桥宋朝石桥上边。
它恰好和新
建成的城市铁轨构成了一个其实不订交的十字道口。
头顶是极速而过的城市快车。
身下是随桥
下贱水迟缓消失的古老的光阴。
两个不一样时空和维度的事物在此相汇,却其实不订交。
茫然于
桥上的人,忧如又站在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上,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诸这样类
的问题再一次占据了人们的脑海。
(7)“博物馆被挤在城市的角落,我们宏大的城市和事业,最后只占它展馆里细小的一角。
”这是我好多年前参过一家博物馆后写下的句子。
此刻看来,它并可是时。
当我们面对
今日宏大的城市和纷繁的当下生活而不知所措时,参照博物馆里的那些展品也许能够帮助我们
从纷杂的世相里去择取自己的需要和行走的方向。
(8)既然这是一个任何时代我们都一定面对的问题,既然前面其实不必定有一个能够预
见幸福的未来,那么何妨让我们也在自己的体内安置一座微型的博物馆。
让记忆在向前的道
路上一直陪伴着我们。
此刻天以致未来的事物都远去以后,我们依旧能够相见那个站在博物
馆前笑语盈盈的女孩,那相同是博物馆的一双光阴之眼、记忆之眼。
(选自《散文》2016 年第一期,有修改)16.简要剖析文章第(1)段作用。
( 3 分)
17.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分)
(1)在窗帘压低的光斑里,她们灵便的手上下翻飞,居然有了芭蕾舞蹈般的轻快,带
动的忧如不是丝线,而是光芒,或跳跃、或呆滞,落在丝绸底面上,仿佛不是在刺绣,而是
在弹奏,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质感。
( 2 分)
( 2)头顶是极速而过的城市快车。
身下是随桥下贱水迟缓消失的古老的光阴。
(2分)18.说说你对文章左后“那么何妨让我们也在自己的体内安置一座微型的博物馆”一句的理解。
(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 分,此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一)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19-23 题( 19 分)
送李愿归盘谷序
【唐】韩愈
(1)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回旋。
”友人李愿居之。
(2)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望昭于时,坐于庙朝,
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应之人各执其物夹道
而奔驰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动听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使劲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行幸亏致也。
..
(3)穷居而野处,高升而望远,坐茂树以整天,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
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以后;与其有乐于身,孰
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
(4)服侍于公卿之门,奔忙于局势之途,足将从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
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尔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 5)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
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卫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1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争妍而取怜妍:美
.
B.车服不维.维:拘束
C.黜陟不闻陟:贬黜,罢官
.
D.乐且无央.央:完、尽
2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泉甘而土肥蟹六跪而二鳌
..
B.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C.是有命焉始速祸焉
..
D.我则行之则耻师焉
..
2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归纳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属于亲朋分离、赠言劝说类的赠序。
文章首段以精练的笔墨叙写了盘谷之美,又以其名字由来引出我的朋友李愿居住在此。
B.本文的主体段落,是假借李愿之口生动地描绘了三种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声威赫赫的权贵、高洁不污的隐士和卑污诌媚的官迷。
经过对这三种人所作所为的描摹,
表示了作者对这三种人的抑扬弃取。
C.本文在朴素的表达中达成抒怀。
韩愈在听闻李愿之语后,赞叹、祝愿了友人的隐居生活,也表露出他虽神往隐逸生活,但仍盼看见遇于时,使劲于当世的感情。
D.文中对当权者遇宠获荣之态的形容,颇具赋体铺陈的特色,句式骈散联合,参差有致,语言铺衍,写法独到。
22.用“ / ”给文中划波涛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应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奔驰喜有赏怒有刑23.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7 分)
( 1)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2 分)
(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堪称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 分)(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2 分)
(二)阅读下边两首诗,达成24-15 题。
(5 分)
吴宫怀古
【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长洲怀古
【唐】刘沧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纪往人安在,子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泊车日晚荐苹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24.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都以评说吴王发端,都运用了手法。
(1分)25.这两首诗表达要旨各有重视,请联合诗句作简析。
(4分)
(三)诗文默写。
(10 分)
26.补写以下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 3)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 4)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 5)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 6)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苏洵《六国论》)(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志大才疏,胆大妄为,最
后全线溃逃故事的一
句是,,。
四、作文( 60 分)
27.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一篇许多于800 字的文章。
( 60 分)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推出“全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活动每周优选推出一个节
目中出现的“冰封汉字” ,经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宽泛流传。
焐热词汇均是冷清的古文汉
字,如“葳蕤”“搴芳”等。
对于这一行动,有学者认为,这些冰封的汉字正是中文的文化本源
所在,“焐热”很有必需;但也有学者认为,词语的冷热有其自己的规律,人为地焐冷为
热,既无必需,也不行能。
对于上述问题,你怎么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离开资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套作、剽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