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生态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如不采取综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污染负荷将突破生态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城市生态与环境问题随时会恶性爆发,并可能出现难以逆转的生态与环境灾难,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障碍,甚至严重影响全球环境并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 .1 城市人口爆炸
人是第一生产力。

人口增长一向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研究表明,过去15年中国的国民收入增长主要是通过人口结构城市化实现的。

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城市人口比例为42.99%。

有理由相信,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接近70%。

城市强大的经济活动、丰富的物质文化条件和就业机会,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口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城市人口膨胀将带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类强烈的干扰、改变和破坏。

城市生态平衡,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

1 .
2 交通拥挤
道路可以说是城市这个有机体的血管,负责城市物质的流通。

因而其通达性决定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交通问题也由此而生。

近些年来,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及私家机动车数量猛增,而公共交通系统更新较慢,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均道路面积均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

这种状况降低了人们的出行和工作效率,严重影响整
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 .3 工业化污染严重
城市人口、工业集中, 工厂任意排放“三废”,
使江河遭受严重污染,,空气烟雾弥漫, 垃圾堆积如山,造成了城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这些污染进一步导致了土壤污染,从而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造成城市环境的恶性循环。

城市的工厂以国营和私营形式纷纷登场,很少或完全不顾环境问题的现象确实存在。

特别是一些私营小工厂(如纸厂等)只顾自己眼前利益,不顾国家长远利益,根本不关心环境问题。

污水到处排放,结果既污染了地表水,也污染了地下水,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

无论是中国的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空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几亿城市居民和工业发展地区的居民,每时每刻呼吸着混浊的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的气体、浮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铅化合物、苯并(a) 芘、氮氧化物、烃类等致癌有害物质的空气。

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头号杀手。

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物等气体排放量大,从而造成我国约1/ 3 的国土面积及20 个省市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酸雨现象。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业垃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工业j粉尘和农粪,特别是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未经处理,到处堆放。

据有关部门统计,工业垃圾量约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的3/4,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率低,生活垃圾不能得到无害处理。

露天堆放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

而垃圾处理率却相对低下,并且处理水平不高,绝大部分城市垃圾都是露天堆放,或以自然填埋等原始方式处理,对资源、大气、土壤等都造成极大危害。

由于水环境、大气环境被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必然导致对城市土壤土质的污染。

2 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基本上停留在“以物为本”的阶段。

人们追求的是以“物”的手段来实现“物”的目的,即增加物质资本投资,来实现物质产出的增长。

发展观的局限,使得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把发展视
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城市发展和文明的惟一尺度。

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先增长后发展”等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而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3.1 改变发展观
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变把增长作为惟一目标的经济发展观。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另外,现行的GDP核算没有扣减环境污染的代价和环境保护的投资,而是将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活动的收益也计入GDP之中,这实际上是虚增了GDP的实际数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经济发展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计算在内。

从而提高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加环保投入资金,使城市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生态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

这一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
生态环境、人类心理和行为等各方面。

这样复杂而多变的动态问题显然不是靠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人参加所能解决的。

3.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减缓过重的环境承载压力,不仅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举措。

应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建立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高技术化和适度重型化。

同时,大力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升级扩张,在保证最小程度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市的环保规划,保证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3.3 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监控管理城市生态
由于现代城市在运行过程中,已大大超越其自身的地域范围,广泛地同外界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因此要根据区域的、国家的、全球的生态系统的科学规律,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如现代空间技术与对地观测系统等对城市生态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对生态破坏给出预报,以使采取相应对策。

3.4 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与公众参与
现代化城市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求公众转变“人类中心论”的观念,树立环境道德观念,资源价值观念和关心自身城市的意识.。

只有具有生态意识的公众才算得上具有现代人格和心态的公众,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大量的宣传活动让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来。

总之,现代化的城市必须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有精神与有人味,高效与和谐的生态城市,而不再只是由高楼大厦、拥挤的汽车、狭隘的空间组合的僵化的城市。

尽管我国的城市存在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只要始终坚持以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以高新科技作为建设手段,那么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宜人,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就必然会实现。

浅析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09月10日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居民得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中国政府一贯将城市作为保护工作的重点。

1997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
为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探索在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一、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70 年代以来,大批劳动力从农村涌上城市,致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从而带来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等一系列的问题,而最为严重的是城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的环境效应
1、城市的气温不断升高。

城市排放的废气与人们的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范围内相对聚集,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气温明显升高,严重干扰人们的日常生活。

2、城市环境噪音问题。

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工业“三废”一样是危害人类的公害。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噪声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3、城市放射性污染严重。

城市废弃的核燃料、核废物排入环境后,可造成大气、水体和岩石的污染。

尤其当放射性物质被动、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的循环,人类被动吸收,从而损害了人体健康。

4、城市电磁环境效应。

无线电广播、移动电话、微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变成电磁环境,容易引发各种癌变,给人们生活造成
严重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