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钠-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铅(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钠-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铅(Ⅱ)钟育均;温欣荣;涂常青;宋杏珍
【摘要】研究了硝酸钠-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铅(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在0.5g硝酸钠存在下,当0.1 mol/L碘化钾溶液和0.03 mol/L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MAC)溶液的用量均为2.00 mL时,体系中的Pb2+以(OTMAC)2(PbI4)沉淀形式被浮选至盐水相上形成浮选固相而被定量浮选,而Co2+、Zn2+、Mn2 +、Ni2+、Al3+和Fe2+仍然留在盐水相,实现了Pb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实验方法对合成水样中微量Pb2+的定量浮选率为99.6%~102.3%.
【期刊名称】《冶金分析》
【年(卷),期】2015(035)003
【总页数】4页(P73-76)
【关键词】铅(Ⅱ);浮选分离;硝酸钠;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作者】钟育均;温欣荣;涂常青;宋杏珍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梅州514031;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正文语种】中文
铅是一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无机元素之一,铅进入机体后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产生危害。
因此,铅的含量测定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项
目。
为了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在测定环境中痕量铅时,通常必须预先进行分离富集,故对痕量铅分离富集的方法研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重视[1-3]。
作为一种新型有效
的分离富集体系,盐-三元缔合物-水体系用于金属离子的浮选分离已有报道[4-8]。
本文研究发现,在一定量NaNO3存在下,体系中的Pb2+以(OTMAC)2(PbI4) 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形式被浮选至盐水相上形成浮选固相而与Co2+、Zn2+、
Mn2+、Ni2+、Al3+、Fe2+等常见离子定量分离。
该体系具有不使用毒害人体、污染环境、易挥发、易燃的有机溶剂,分相速度快,操作简便等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9-11]的优点。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浮选
分离及泡沫浮选[12-13]分离相比,该体系还具有相分离界面清晰、不使用复杂的
气路装置即可完成分离操作等突出优点。
二元离子与多元离子体系中Pb2+的浮选率均较高。
可见,该体系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MAC)溶液:0.03 mol/L,溶剂为水;KI溶液:0.1
mol/L;硼砂溶液:0.1 mol/L;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乙醇溶液:
1.0×10-3 mol/L;Pb2+标准储备溶液(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1.000 g/L;
Pb2+标准工作溶液:50 μg/mL,由Pb2+标准储备溶液稀释而成;其他金属离
子标准溶液和不同pH值缓冲溶液(pH 1.0 ~7.0)按文献[14] 配制。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将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2.00 mL 0.1 mol/L KI溶液、2.00 mL 0.03
mol/L OTMAC溶液加至25 mL磨口比色管中,用一定量的缓冲溶液调节pH值
为3.0,稀释至10.00 mL,加入0.5 g固体NaNO3,振荡,静置片刻,移取
1.00 mL下层盐水相于另一支25 mL磨口比色管中,加入1.5 mL 1.0×10-3
mol/L PAR乙醇溶液、3.0 mL 0.1 mol/L硼砂溶液,显色定容后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525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留在溶液中Pb2+的含量,差量法计算Pb2+的浮选率(E/%)。
或将过滤得到的沉淀用乙醇溶解后用同样的方
法测定Pb2+的含量,计算Pb2+浮选率。
其他金属离子的光度分析方法见文献[15]。
2.1 OTMAC溶液用量
当Pb2+用量、KI溶液用量分别为50 μg、2.00 mL时,改变OTMAC溶液用量
以考察其对Pb2+浮选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刚开始时,Pb2+浮选率随着OTMAC溶液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当OTMAC量刚开始增加时,反应生
成的 (OTMAC)2(PbI4)沉淀量也会随之增加,致使Pb2+的浮选率增加;当OTMAC溶液用量为2.00 mL时, Pb2+浮选率接近100%;继续增加OTMAC溶
液用量,Pb2+浮选率保持不变。
以下实验选择2.00 mL OTMAC溶液。
2.2 KI溶液用量
固定Pb2+用量为50 μg,其他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在0~2.50 mL 范围内改变KI溶液用量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当KI溶液的用量为0时,Pb2+浮选率为13.9%,这说明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Pb2+在无KI存在时也会有一少部分被OTMAC浮选;随着KI的加入,反应生成的(OTMAC)2(PbI4)沉淀量随之增加,
使得Pb2+的浮选率也随之增加;当KI溶液用量为2.00~2.50 mL时,Pb2+ 的
浮选率稳定在100%左右,这是因为此时Pb2+已完全被浮选,故再增加KI量
Pb2+浮选率保持不变。
以下实验中KI溶液用量确定为2.00 mL。
2.3 浮选分离铅的机理
本课题组研究过硝酸钾-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铅的机理[16],推测如下:由Pb2+、I-、OTMAB+形成的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OTMAB)2(PbI4)被定量吸附在OTMAB+·I-微晶物质表面从而被浮选至盐水相上,
实现了Pb2+与共存离子的定量分离。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体系中同时存在OTMAC和KI时,Pb2+才能被完全被浮选。
故浮选分离Pb2+的机理可推测为:
Pb2+ + 4I- → PbI42-
(水相) (水相)
PbI42- + 2OTMAC+→(OTMAC)2(PbI4)
(水相) (浮选相)
2.4 盐的选择和用量
按照实验方法,分别采用NaCl、NaNO3、(NH4)2SO4和KBr进行试验,结果见图1。
试验现象和图1表明:上述4种盐均能使液-固分相,但采用NaNO3时体系对Pb2+的浮选率最接近100%;随着NaCl、(NH4)2SO4、KBr用量的增加,Pb2+浮选率逐渐降低,其原因可能是随着盐用量的增大,溶液中的盐效应使其阴离子与OTMAC+的缔合能力相应增大,致使 (OTMAC)2(PbI4)沉淀的生成量相应减少,另外Cl-、Br-、SO42-会与Pb2+形成PbCl2、PbBr2、PbSO4沉淀,这都会使Pb2+的浮选率下降。
由于NO3-不会与Pb2+形成络阴离子或沉淀,因而当体系中存在NaNO3时不仅不降低Pb2+的浮选率,而且可使液-固分相更快、两相界面更清晰,有利于加快Pb2+的浮选。
图1还表明,当NaNO3用量为0.5~1.5 g时,Pb2+浮选率基本稳定在100%左右。
因加入0.5 g NaNO3就能使液-固分相完全,故以下实验选择NaNO3用量为0.5 g。
2.5 酸度
控制各离子加入量为50 μg,考察了酸度对Pb2+、Co2+、Zn2+、Mn2+、
Ni2+、Al3+和Fe2+浮选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在pH 2.0~3.0和6.0~7.0范围内,Pb2+浮选率接近100%;Al3+和Fe2+在pH 1.0~7.0范围内浮选率为0,即完全不被浮选;Co2+、Zn2+、Mn2+、Ni2+在pH 3.0时浮选
率为2%~5%,均较低。
因此,实验控制体系酸度为pH 3.0,此时可将Pb2+与Co2+、Zn2+、Mn2+、Ni2+、Al3+和Fe2+分离。
2.6 分离试验
按照实验方法,对合成试样中Pb2+与Co2+、Zn2+、Mn2+、Ni2+、Al3+和Fe2+分别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表2可知, Pb2+在NaNO3 -KI-OTMAC体系中具有很高的浮选率,而Co2+、Zn2+、Mn2+、
Ni2+、Al3+和Fe2+在此体系中浮选率很低,从而Pb2+与这些离子得到很好的分离。
可见,该体系的研究对于建立分离富集Pb2+的新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Me 表示除 Pb2+以外的其他离子。
*通讯联系人:温欣荣,男,教授;E-mail:**********************
【相关文献】
[1] 陈瑞战,王晓菊,刘海音. 痕量铅的液膜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J]. 冶金分析(Metallurgical Analysis),2001,21(1):46-47.
[2] 卢菊生,田久英,吴宏,等. 双硫腙螯合型树脂同时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铅和镉[J]. 分析试验室(Chinese Journal of Analysis Laboratory),2009,28(4):14-17.
[3] 施踏青,梁沛,李静,等. 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铅[J]. 分析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04,32(11):1421-1425.
[4] 曹书勤, 郭鹏, 马万山.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硫氰酸铵-氯化钠体系浮选分离铂研究 [J]. 冶金分析(Metallurgical Analysis),2007,27(8):58-61.
[5] TU C Q, WEN X R. Study on the liquid-solid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admium by ammonium sulfate-potassium iodide-cetylpyridine chloride-water system [J].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2008,55(5):1030-1033.
[6] 温欣荣. 硝酸钠存在下碘化钾-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液-固浮选分离铜 [J]. 分析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2003,31(2):221-224.
[7] 涂常青. 氯化钠-硫氰酸铵-丁基罗丹明B体系浮选分离汞的研究[J]. 冶金分析(Metallurgical Analysis),2010,30(6):45-49.
[8] 温欣荣,涂常青,梁奇峰,等. 硫酸铵-碘化钾-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镉[J]. 冶金分析(Metallurgical Analysis),2013,33(6):67-71.
[9] 孙小梅,胡景,李步海. Pd、Zn、Cu、原卟啉的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分离[J]. 化学世界(Chemical World),2007, 48(7): 390-394.
[10] 邓凡政,朱陈银,王在礼. 聚乙二醇双水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镍[J]. 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09, 21(4): 534-536.
[11] 邓凡政,傅东祈,朱陈银.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铜[J]. 冶金分析(Metallurgical Analysis),2008, 28(6): 29-32.
[12] 朱锡海. 泡沫分离技术[J]. 分析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1980,8(3):280-284.
[13] 徐其亨. 浮选分离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 化学通报(Chemistry Online),1981,44(11):42-46,36.
[14] 常文保,李克安. 简明分析化学手册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240,262.
[15] 潘教麦,陈亚森,严恒太. 显色剂及其在冶金分析中的应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16.
[16] 涂常青,温欣荣. 硝酸钾-碘化钾-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微晶吸附体系浮选分离铅[J]. 冶金分析(Metallurgical Analysis),2012, 32(4):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