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利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
上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
1.右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

唐宋时
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密切关系()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3.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 B.洛阳 C.余杭D.涿郡
4.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能促使盛世局面的形成。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文景之治——汉高祖
B.光武中兴——汉武帝
C.贞观之治——武则天
D.开元盛世——唐玄宗
5.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称赞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6.徐来军在《调笑令》中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他描述的农具是()
A.青铜工具
B.铁犁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
7.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的国家是()
A.印度
B.日本
C.朝鲜
D.大食
8.“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合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遣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被镇压
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10.七年级某历史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
11.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迭
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12.下列有关书法家或画家与其作品特点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颜真卿——雄浑敦厚
C.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D.阎立本——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13.右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改革科举制度
C.分割宰相职权
D.加强中央集权
14.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

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
A.实行养兵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15.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6.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7.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A.文天祥B.岳飞C.林则徐D.戚继光
18.《汉书·郦食其传》中提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粮食历来关乎国计民生。

宋朝时期粮食产量居首位的作物是()
A.小麦
B.粟
C.水稻
D.茶叶
19.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B.各民族的长期交往
C.大运河贯通南北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20.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
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1.瓦子又称“瓦舍”,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材料中说的“易聚易散”的场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海外贸易的兴盛
B.农业的发展
C.城市的繁荣
D.旅游业的兴旺
22.“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体现出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的词风,这位女词人是宋代的()
A陆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2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这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
24.《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堪称史学双璧。

这两部著作都有可能记述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25.元军南下进攻临安,南宋灭亡,继续进行抗元斗争的是()
A.文天祥
B.寇准
C.岳飞D韩世忠
26.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他就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C.阿骨打 D.元昊
27.元朝掌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六部
C.枢密院
D.御史台
28.元朝创制行省制对辽阔的疆域进行统治,在以下地区中,元朝设立行省的是()
A.吐蕃
B.台湾
C.山东
D.河南
29.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0.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2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 C.唐朝 D.元朝
3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②行省制③三省六部制④分封制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④
32.朱元璋是一位马上皇帝。

下列皇帝中哪一位与朱元璋的称帝过程最相似()
A.刘邦
B.杨广
C.赵匡胤
D.李世民
33.明太祖授权下列哪一个机构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A.锦衣卫
B.三司
C.军机处
D.六部
34.“左图右史”形象的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
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35.“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俄入侵
36.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37.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把女真族名改为()
A.回族
B.满族
C.满洲
D.党项
38.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帝
D.乾隆帝
39.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的是()
A.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贸易的兴盛
D.商帮的活动
40.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41.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

该机构是()
A.锦衣卫
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42.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

该材料反映了哪一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
A.满族B.藏族C.回族 D.蒙古族
43.下列作品,通过描述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44.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的()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
45.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46.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王朝末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7.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48.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49.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奄
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50.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B.汉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51.(13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用具体的史实说明。

(2分)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

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2)请说出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3分)
材料三: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

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个朝代?(1分)管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
材料四:乾隆二十二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

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胁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

(4)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结束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管理这一地区?(2分)
52.(23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

并说:“主欲知过,比籍忠臣。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4分)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2分)在他的统治下唐朝进入了哪一盛世局面?(1分)
材料二: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2)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出现,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3)材料三中罢丞相的是哪位皇帝?(1分)他在中央是如何强化皇权的?(4分)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
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5)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1分)这一机构的设
立的作用是什么?(2分)
53.(14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不断发生着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4分)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2分)
材料三:自用了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是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开始的?(1分)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影响?(4分)
胜利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10:DABDB DBACC 11—20:DDDCD DBCAA
21—30:CCCAA BADDC 31—40:CAADA DCBAB
41—50:BBBDC BBBCA
二、非选择题:
51、
徐老师(6分):
(1)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文成公主入藏(2分)
(2)契丹、党项、女真(3分)
崔老师(7分):
(3)元朝(1分);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2分)
(4)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2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2分)
52、
罗老师(7分):
(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从善如流(4分);任用房玄龄与杜如晦,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2分);贞观之治(1分)。

刘洋(8分):
(2)地方藩镇太强,中央实力太弱(2分);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担知州的权力。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6分)
康建强(8分):
(3)明太祖朱元璋(1分);在中央,废除丞相与中书省,有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为分散兵权设置五军都督府,将军队的调动和武将的任命交给兵部(4分)。

(4)军机处(1分);使皇权进一步的加强。

(2分)
53、
任永泽(7分):
(1)玄奘西行、鉴真东渡(4分)
(2)市舶司(1分);统治者的重视,国家经济的繁荣,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进步。

(2分)李云超(7分):
(3)郑和下西洋(2分);明成祖(1分);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