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电解池乙中,电解后生成硫酸、铜和氧气,要想复原,要加入氧化铜,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根据串联电路中转移电子相等结合电子守恒知识来回答;电解池中,电解后的溶液复原遵循:出什么加什么的思想。
2.室温下,将 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加入的物质
结论
D.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 溶液,使 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D
【详解】A.硫酸铝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抑制铝离子的水解,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硫酸铝铵中Al3+的水解程度比明矾中Al3+的水解程度小,故A错误;
B.该物质的水溶液中S2-和铝离子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甲池中根据电极反应O2+2H2O+4e-=4OH-,所以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0.0125mol)O2,则转移电子0.05mol,根据丙装置中,在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减小的氢离子是0.025mol,所以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理论上最多产生氢氧化镁质量应该是0.125 2mol 58g/mo=1.45g固体,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B.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随着CO32-的消耗,CO32-+H2O⇌HCO3-+OH-向左移动,c(HCO3-)减小,反应生成OH-,则c(OH-)增大,导致溶液中 增大,故B正确;
C.加水稀释,促进碳酸钠水解,则由水电离出的n(H+)、n(OH-)都增大,但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倍数小于溶液体积增大倍数,c(H+)、c(OH-)减小,二者浓度之积减小,故C错误;
C.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和铵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沉淀量不变,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曲线变化为先沉淀,再出现平台,最后沉淀溶解,故C错误;
D.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二者恰好按照NH4Al(SO4)2和B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故D正确;
吸收Cl2中的HCl
【答案】C
【详解】A.图示装置中,导气管插入酚酞溶液中会发生倒吸现象,故A错误;
B.渗析是分离胶体混合物的方法,葡萄糖和蔗糖溶液都不属于胶体,故B错误;
C.铁做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变成Fe2+,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H2,同时产生氢氧根离子,进而生成氢氧化亚铁,苯做保护层,故C正确;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一、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 + 3O2+ 4KOH=2K2CO3+ 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 8H+
D.NaHSO4和Na2CO3反应方程式为:2NaHSO4+Na2CO3=Na2SO4+H2O+CO2↑,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SO4、H2O、CO2,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溶液的pH减小,因为硫酸氢钠中含有钠离子,所以c(Na+)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在硫酸铝铵 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最后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收集NH3并验证其水溶液的碱性
分离葡萄糖和蔗糖
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Fe(OH)2沉淀
C.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
【答案】C
【详解】A、甲池是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丙池是电解池,是将电能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错误;
B、在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甲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 6H2O,故B错误;
A
反应结束后,
B
溶液中 增大
C
由水电离出的 不变
D
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 不变
【答案】B
【详解】n(Na2CO3)=0.2mol,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A.n(H2SO4)=2mol/L×0.1L=0.2mol,H2SO4和Na2CO3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溶液Na2SO4,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Na+)=2c(SO42-),故A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C中计算的是水电离出的c(H+)c(OH-)之积,而不是溶液中c(H+)c(OH-)之积。
3.硫酸铝铵 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试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铝铵中 的水解程度比明矾中 的水解程度大
B.该物质的水溶液中 、 、 、 都可大量共存
C.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
D.进气和出气管位置错了,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考查用实验的方法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渗析法是分离直径范围不一样的微粒的方法。掌握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NH3、HCl都极易溶于水,制取收集时注意防倒吸。
5.联胺是火箭的燃料,一种用联胺制成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电解质溶液到正极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问后,溶液的pH减小
C.负极的反应为N2H4-4e-=N2↑+4H+
D.当电路中通过 的电子时,负极消耗0.56L的氧气
【答案】B
【分析】在碱性电解质中肼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氮气和水,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N2H4+O2=N2+2H2O,据此分析解答。
答案选C。
【点睛】根据串联电路中转移电子相等结合电子守恒知识来回答;电解池中,电解后的溶液复原遵循:出什么加什么的思想。
2.室温下,将 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加入的物质
结论
D.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 溶液,使 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D
【详解】A.硫酸铝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抑制铝离子的水解,明矾溶液中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硫酸铝铵中Al3+的水解程度比明矾中Al3+的水解程度小,故A错误;
B.该物质的水溶液中S2-和铝离子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甲池中根据电极反应O2+2H2O+4e-=4OH-,所以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0.0125mol)O2,则转移电子0.05mol,根据丙装置中,在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减小的氢离子是0.025mol,所以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理论上最多产生氢氧化镁质量应该是0.125 2mol 58g/mo=1.45g固体,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B.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随着CO32-的消耗,CO32-+H2O⇌HCO3-+OH-向左移动,c(HCO3-)减小,反应生成OH-,则c(OH-)增大,导致溶液中 增大,故B正确;
C.加水稀释,促进碳酸钠水解,则由水电离出的n(H+)、n(OH-)都增大,但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倍数小于溶液体积增大倍数,c(H+)、c(OH-)减小,二者浓度之积减小,故C错误;
C.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和铵根离子结合生成一水合氨,沉淀量不变,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曲线变化为先沉淀,再出现平台,最后沉淀溶解,故C错误;
D.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二者恰好按照NH4Al(SO4)2和Ba(O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离子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故D正确;
吸收Cl2中的HCl
【答案】C
【详解】A.图示装置中,导气管插入酚酞溶液中会发生倒吸现象,故A错误;
B.渗析是分离胶体混合物的方法,葡萄糖和蔗糖溶液都不属于胶体,故B错误;
C.铁做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变成Fe2+,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H2,同时产生氢氧根离子,进而生成氢氧化亚铁,苯做保护层,故C正确;
重庆市北碚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
一、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 + 3O2+ 4KOH=2K2CO3+ 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 8H+
D.NaHSO4和Na2CO3反应方程式为:2NaHSO4+Na2CO3=Na2SO4+H2O+CO2↑,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SO4、H2O、CO2,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溶液的pH减小,因为硫酸氢钠中含有钠离子,所以c(Na+)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在硫酸铝铵 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最后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收集NH3并验证其水溶液的碱性
分离葡萄糖和蔗糖
用该装置制备少量白色的Fe(OH)2沉淀
C.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
【答案】C
【详解】A、甲池是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丙池是电解池,是将电能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错误;
B、在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甲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 6H2O,故B错误;
A
反应结束后,
B
溶液中 增大
C
由水电离出的 不变
D
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 不变
【答案】B
【详解】n(Na2CO3)=0.2mol,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
A.n(H2SO4)=2mol/L×0.1L=0.2mol,H2SO4和Na2CO3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根据方程式知,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溶液Na2SO4,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Na+)=2c(SO42-),故A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C中计算的是水电离出的c(H+)c(OH-)之积,而不是溶液中c(H+)c(OH-)之积。
3.硫酸铝铵 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试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铝铵中 的水解程度比明矾中 的水解程度大
B.该物质的水溶液中 、 、 、 都可大量共存
C.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
D.进气和出气管位置错了,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考查用实验的方法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渗析法是分离直径范围不一样的微粒的方法。掌握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NH3、HCl都极易溶于水,制取收集时注意防倒吸。
5.联胺是火箭的燃料,一种用联胺制成的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电解质溶液到正极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问后,溶液的pH减小
C.负极的反应为N2H4-4e-=N2↑+4H+
D.当电路中通过 的电子时,负极消耗0.56L的氧气
【答案】B
【分析】在碱性电解质中肼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氮气和水,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N2H4+O2=N2+2H2O,据此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