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套打包】昆明市小升初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题(含答案)(1)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照样子,写词语。

蓝蓝的弯弯的
________的 ________的 ________的
很大很大很长很长
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2.选择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微不足道( )
A. 细,小
B. 少,稍稍
C. 衰弱
D. 精深奥妙
3.按要求朗读,重音标示(下划线)错误的一组是()
A. 今年我上五年级。

(不是明年)
B. 吴昊喜欢踢足球。

(不讨厌踢足球)
C.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其它的城市不是)
D. 这是我的语文书(不是别人的)
4.“疑是地上霜”的“疑”的意思是()。

A. 怀疑
B. 好像
C. 不能解决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赞誉。

B. 南通市地铁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是也为南通引入优秀的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具有世界意义。

D. 六年来,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认识到博览群书的重要性。

6.与人交流要礼貌得体。

下面最得体的一句是()
甲:昨天你送给我的书很有趣,我很喜欢,谢谢!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不敢当
B. 过奖了
C. 没关系
D. 不客气
7.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 ③②④⑤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③
①②④⑤
8.句子练习。

(1)①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改为反问句)
②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

(改为双重否定句)
(2)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①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________
②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________
③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________
④飘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首优雅的小曲。

________
9.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语文。

最近一则短信引起转发热潮,请阅读,并从语言角度赏析这则短信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这天气实在太热了:买了筐鸡蛋,到家变小鸡了!买了个凉席,一睡成电热毯了!在路上遇到个陌生人,相识一笑,变熟人了!想吃个凉菜,你都得赶紧吃,要不一会儿就成麻辣烫了!这条短信要是不传,一会就馊啦!
(1)修辞手法:________。

(2)表达效果:________。

(3)请你也续写一句。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填写诗句。

(1)轻风扶细柳,________。

(2)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

(4)明月松间照,________。

11.《三打白骨精》选自名著《________》,我从中认识________的孙悟空。

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的________。

12.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
(1)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
(2)《半截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3)《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宋代词人所作,这都是词牌名。

()
(4)三四月份是广玉兰盛开的季节。

()
(5)莫泊桑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
13.读一读,想一想。

颜琛(chēn)拒不见师
孔子非常喜欢他的学生颜琛。

一天,他叫颜琛到他那儿去。

颜琛来到窗前,只听见孔子正和一位长者谈话。

孔子说:“这孩子是有点聪明,可是没有苦学精神,我不指望他成大才……”颜琛再也听不下去了,留下一句“三年以后再会”就不辞而别。

颜琛回到家里,整日闭门不出,埋头苦学。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师要来见他,他叫家里人说他不在家。

颜琛更加发愤读书。

眨眼又一年过去了,老师又来看他,他叫家里人说他生病了,不能见客。

颜琛更加勤奋学习。

不觉又是一年,老师又来了,他忙出去迎接,并请老师考他。

老师拣(jiǎn)最难的问题问他,他总是对答如流。

老师很满意,说:“没有三年前那一计,你也恐怕没有今天。

”颜琛恍然大悟,激动万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不辞而别:
②对答如流: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什么?你从中也懂得了些什么?
14.阅读理解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__
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三、习作园地
15.请以《幸福》为题,以下面任意一段文字开头,续写一篇400~500字的作文。

①说到“幸福”二字,我就联想到了家人、朋友、同学给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②马克思说“奋斗就是幸福”,看到这句话,我在生活、学习中,战胜困难的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白白;绿绿;长长;久;久;香;香;大;大
2. A
3. A
4. B
5. C
6. D
7. B
8.(1)①难道我不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吗?②在雨中,没有什么色彩不是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

(2)拟人;反问;排比;拟人
9.(1)夸张
(2)生动幽默地突出了天气的炎热以及带给人们的影响
(3)冰淇淋得赶紧吃呀,小心一眨眼变成咖啡了!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1)淡月失梅花(2)欲作家书意万重
(3)双袖龙钟泪不干(4)清泉石上流
11. 西游记;神通广大;奸诈狡猾;白骨精
12.(1)1(2)1(3)0(4)0(5)0
13. (1)①不辞而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②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的道理。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

14.(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三、习作园地
15.略
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题(含答案)(1)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照样子,写词语。

蓝蓝的弯弯的
________的 ________的 ________的
很大很大很长很长
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2.选择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微不足道( )
A. 细,小
B. 少,稍稍
C. 衰弱
D. 精深奥妙
3.按要求朗读,重音标示(下划线)错误的一组是()
A. 今年我上五年级。

(不是明年)
B. 吴昊喜欢踢足球。

(不讨厌踢足球)
C.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其它的城市不是)
D. 这是我的语文书(不是别人的)
4.“疑是地上霜”的“疑”的意思是()。

A. 怀疑
B. 好像
C. 不能解决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赞誉。

B. 南通市地铁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是也为南通引入优秀的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思想具有世界意义。

D. 六年来,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认识到博览群书的重要性。

6.与人交流要礼貌得体。

下面最得体的一句是()
甲:昨天你送给我的书很有趣,我很喜欢,谢谢!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不敢当
B. 过奖了
C. 没关系
D. 不客气
7.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谓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 ③②④⑤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③
①②④⑤
8.句子练习。

(1)①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改为反问句)
②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

(改为双重否定句)
(2)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把答案写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①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________
②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________
③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________
④飘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首优雅的小曲。

________
9.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语文。

最近一则短信引起转发热潮,请阅读,并从语言角度赏析这则短信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这天气实在太热了:买了筐鸡蛋,到家变小鸡了!买了个凉席,一睡成电热毯了!在路上遇到个陌生人,相识一笑,变熟人了!想吃个凉菜,你都得赶紧吃,要不一会儿就成麻辣烫了!这条短信要是不传,一会就馊啦!
(1)修辞手法:________。

(2)表达效果:________。

(3)请你也续写一句。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填写诗句。

(1)轻风扶细柳,________。

(2)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

(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

(4)明月松间照,________。

11.《三打白骨精》选自名著《________》,我从中认识________的孙悟空。

这部小说中还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的________。

12.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
(1)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

()
(2)《半截蜡烛》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3)《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宋代词人所作,这都是词牌名。

()
(4)三四月份是广玉兰盛开的季节。

()
(5)莫泊桑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
13.读一读,想一想。

颜琛(chēn)拒不见师
孔子非常喜欢他的学生颜琛。

一天,他叫颜琛到他那儿去。

颜琛来到窗前,只听见孔
子正和一位长者谈话。

孔子说:“这孩子是有点聪明,可是没有苦学精神,我不指望他成大才……”颜琛再也听不下去了,留下一句“三年以后再会”就不辞而别。

颜琛回到家里,整日闭门不出,埋头苦学。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师要来见他,他叫家里人说他不在家。

颜琛更加发愤读书。

眨眼又一年过去了,老师又来看他,他叫家里人说他生病了,不能见客。

颜琛更加勤奋学习。

不觉又是一年,老师又来了,他忙出去迎接,并请老师考他。

老师拣(jiǎn)最难的问题问他,他总是对答如流。

老师很满意,说:“没有三年前那一计,你也恐怕没有今天。

”颜琛恍然大悟,激动万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不辞而别:
②对答如流: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什么?你从中也懂得了些什么?
14.阅读理解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

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三、习作园地
15.请以《幸福》为题,以下面任意一段文字开头,续写一篇400~500字的作文。

①说到“幸福”二字,我就联想到了家人、朋友、同学给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②马克思说“奋斗就是幸福”,看到这句话,我在生活、学习中,战胜困难的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白白;绿绿;长长;久;久;香;香;大;大
2. A
3. A
4. B
5. C
6. D
7. B
8.(1)①难道我不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吗?②在雨中,没有什么色彩不是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

(2)拟人;反问;排比;拟人
9.(1)夸张
(2)生动幽默地突出了天气的炎热以及带给人们的影响
(3)冰淇淋得赶紧吃呀,小心一眨眼变成咖啡了!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1)淡月失梅花(2)欲作家书意万重
(3)双袖龙钟泪不干(4)清泉石上流
11. 西游记;神通广大;奸诈狡猾;白骨精
12.(1)1(2)1(3)0(4)0(5)0
13. (1)①不辞而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②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的道理。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

14.(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三、习作园地
15.略
小学语文小升初冲刺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辨字组词。

镜________ 朴________ 察________ 毫________ 训________ 架________
境________ 补________ 查________ 豪________ 驯________ 驾________
2.给加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掩耳盗铃
A. 遮蔽,遮盖
B. 不付出代价的
C. 陈述,说明
3.下面四句诗朗读节奏从意义上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A. 一道残阳/铺/水中
B. 半江/瑟瑟/半江/红
C. 可怜/九月初三/夜
D. 露似真珠/月似弓
4.请选出下列的成语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项()
A. 望梅止渴——刘邦
B. 乐不思蜀——刘禅
C. 指鹿为马——赵构
D. 韦编三绝——老子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语文对他特别感兴趣。

B. 奶奶对我是那么的爱戴。

C. 小红有一条红领巾。

6.选择正确的词语搭配。

风()桃()飞()冰()
A. 雪筝舞花
B. 筝花舞雪
C. 筝花雪舞
7.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正确的排序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⑧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8.照样子,写句子。

(1)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________像________。

(3)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改为“被”字句)
9.语文游乐园
傻女婿跟着妻子去岳母家探望,岳母端出一盘柿子招待女婿。

傻女婿拣了一个大而生的柿子送进口里。

他的妻子在后房看了很伤心,叹了口气说:“苦啊!”傻女婿在前厅接话,“苦倒不苦,只是有点涩。


想一想:妻子所说的“苦”与傻女婿所说的“苦”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背诗词,填空。

(1)陆游在他写的《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这几句写出了梅花只愿播撒芬芳,却不与百花争春的气节,也体现了作者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

毛泽东在他写的《卜算子·咏梅》中,用“________ ,________。

”这两句既表现了梅花的不畏严寒、坚贞俏丽,又象征出革命者面对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

(2)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喜爱梅花。

除了这两首《卜算子·咏梅》,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词?请在下面默写两句。

11.《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请你写出“兴许”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花开花落________、________。

(3)哪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
(4)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
A.完; B.死亡; C.所有的。

②山寺桃花始盛开________
A.开始; B.最初; C.用法跟“才”相同。

13.读一读,想一想。

颜琛(chēn)拒不见师
孔子非常喜欢他的学生颜琛。

一天,他叫颜琛到他那儿去。

颜琛来到窗前,只听见孔
子正和一位长者谈话。

孔子说:“这孩子是有点聪明,可是没有苦学精神,我不指望他成大才……”颜琛再也听不下去了,留下一句“三年以后再会”就不辞而别。

颜琛回到家里,整日闭门不出,埋头苦学。

一晃一年过去了,老师要来见他,他叫家里人说他不在家。

颜琛更加发愤读书。

眨眼又一年过去了,老师又来看他,他叫家里人说他生病了,不能见客。

颜琛更加勤奋学习。

不觉又是一年,老师又来了,他忙出去迎接,并请老师考他。

老师拣(jiǎn)最难的问题问他,他总是对答如流。

老师很满意,说:“没有三年前那一计,你也恐怕没有今天。

”颜琛恍然大悟,激动万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不辞而别:
②对答如流: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什么?你从中也懂得了些什么?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琴声一开始________,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________,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________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________,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1)按原文填空。

琴声一开始________,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________,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________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________,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2)这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阿肯的琴声婉转地讲述了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想想国王为什么要重赏阿肯。

三、习作园地
15.莎士比亚: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歌德: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陆游: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孙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鲁迅: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还有很多很多,其中哪一句给你的感触最深?请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体会。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镜子;朴素;警察;丝毫;训练;一架;环境;弥补;检查;自豪;驯服;驾车
2. A
3.D
4. B
5.C
6. B
7. C
8.(1)便散开了
(2)红红的枫叶;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秋天的大门被秋天的雨打开了。

9.妻子所说的“苦”是日子过得好苦哇。

傻女婿所说的“苦”是味道苦。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10.(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已是悬崖百丈冰;只有香如故(2)略
11.吴用;水浒传12.(1)也许;大概(2)百发百中;不明不白
(3)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4)A;A
13. (1)①不辞而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②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

(2)三年以后,颜琛明白了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的道理。

第二问答案不唯一。

14. (1)雄浑激昂;低回婉转;音韵;如泣如诉
(2)排比;比喻;王子除掉瞎熊的经过;人们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
(3)阿肯用琴声诉说了这个悲痛的故事,王子的英勇让国王明白王子虽然牺牲了,但人民对王子却是无限怀念的。

三、习作园地
15. 略
小学语文小升初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

用字的笔顺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

2.给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含——________——________ 莫——________——________
疑——________——________ 暴——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十分震惊,一般指听到某件事情后,心里及身体都一颤动。

________
②亲身体会和理解。

________
③出人意料。

________
④杰出的大作家。

________
4.下面各组词语中,意思最相近的一组是()
A. 五光十色光彩夺目冠冕堂皇
B. 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C. 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争虎斗
5.克莱谛绝不是故意的。

“绝”的意思是( )
A. 断绝。

B. 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

C. 独一无二的。

D. 绝对。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先讲划线字的意思,再解释句子的意思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__
诲:________
弈:________
________
②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
惟:________
________
7.下列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

B. 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8.修改病句
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9.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
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________上天空,________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________在朦胧的薄暗中。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________出母亲的面影。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________在心头。

三、根据积累填空
10.我能根据积累填空。

诚信,是人类宝贵的品质。

中国古语云:“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也提道:“________。

”养成良好的品质要从小开始,从心出发,《传习录》中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________”。

1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________
②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________
③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________
四、综合性实践。

1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五、阅读园地
13.阅读课文《画蛇添足》,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其:________之:________遂:________亡:________。

(2)说说你对画蛇添足的理解。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游古漪园
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漪园。

一进古漪园大门,迎面就出现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

啊,多美的艺术作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的是明清时期古漪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

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

站在九曲石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湖水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重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啊!
走过九曲石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到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

亭前屋檐下,有一块黑色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

这个亭子是四方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拳头。

从缺角亭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艘古色古香的石舫,秀美的白鹤亭。

湖岸垂柳正在暴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

啊,古漪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根据词义找出文中的词语。

①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

________
②形容字写得老练而雄健有力。

________
③形象逼真,像活的一样。

________
(2)写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照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4)说说“缺角亭”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习作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