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入户安检的目的和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资料:________ 燃气入户安检的目的和原则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燃气入户安检的目的和原则
1、入户安全检查目的
入户安全检查的管理是为项目公司的入户安全检查工作(以下简称入户安检)确立一个标准化及优质服务的模式,借此降低客户燃气系统的潜在风险,提高燃气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传达公司优质服务的理念,树立公司优质服务形象。
入户安检为预防性检查,目的在于:1)确保客户燃气系统的安全性
项目公司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对已生效的燃气客户(室内设施)进行入户安检,并建立完整的检查档案,以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2)减少维修量
通过入户安检,能及时发现客户燃气设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消除,可以减少项目公司的维修量。
3)传达公司优质服务的理念
通过入户安检,向客户宣传安全用气知识,指导客户安全用气,同时通过入户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了解客户需求,反馈客户信息,充分传达公司优质服务理念,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2、入户安全检查的原则
1)居民客户入户安全检查为两年至少一次(如与项目公司当地燃气管理条例或相关职能部门要求的入户安全检查次数有冲突,以当地燃气管理条例或相关职能部门要求为准)。
2)工业、商业、公福客户入户安全检查周期为一年至少一次(如与项目公司现行入户安全检查次数有冲突,以当地燃气管理条例或相关
第 2 页共 6 页
职能部门要求为准)。
3)户外表客户的入户安全检查除无燃气表检查项外,其它检查项目与户内表客户入户安检基本相同。
4)定期入户安全检查严格按入户安全检查单逐项核实并作好记录。
5)定期入户安全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向客户及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要求客户限期整改。
客户应在整改通知单上签字确认。
6)定期入户安全检查的同时应向客户发放安全用气宣传单。
7)定期入户安全检查完毕后,客户应在安全检查单上签字确认。
8)定期入户安全检查资料应形成完整档案,妥善保管。
9)定期对入户安全检查中已下达整改通知单的客户,进行整改跟踪,并做好记录。
10)定期对入户安全检查的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培训周期为每年一次。
培训内容包括:
a.燃气基本知识;
b.客户燃气设施的功能、要求和燃气输配流程;
c.计量表结构和运行原理;
e.软管的质量标准、使用年限和安装要求;
f.客户燃气设施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g.燃气设施检漏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燃气公司各级人员设备管理职责
第 3 页共 6 页
1.公司领导设备管理职责
1.1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制定的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把设备管理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并组织检查执行情况;
1.2公司部门经理要掌握设备概况,对本单位设备的使用、修理、改造等实行全过程管理并负有领导责任;
1.3公司部门经理要对重大技术改造、重点技术措施、引进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审查,审批;
1.4公司部门经理要按上级领导机关对设备管理的工作方针、政策做出布置、安排,并组织检查落实情况。
2.设备主管部门管理职责
2.1在主管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制度,负责编制公司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具体实施办法;
2.2负责公司生产设备的计划、购置、安装、调试、验收等全过程的技术和经济管理工作,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2.3负责编制年度设备购置、设备大修理、安全技术改造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落实;
2.4参与设备更新改造、引进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审定工作;
2.5设备安装验收及项目竣工验收后负责收集、整理设备有关技术资料、技术文件和工艺图纸,并定期移交档案室归档保存;
2.6重视和加强设备管理的各项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积累设备管理方面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为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7组织设备的事故分析和处理,拟定防范措施,督促各部门限期
第 4 页共 6 页
执行;
2.8掌握设备基本折旧和大修理资金的提取,合理计划使用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资金、大修理资金、备件流动资金等;
2.9组织编写制定设备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实行定额管理和经济核算,落实设备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2.10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不断提高设备的精度,确保节能、高效、防污染等性能,使设备日趋现代化;
2.11及时总结推广设备维修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经验;
2.12建立设备账卡、参与设备清查,保持账卡与实物相符;
2.13负责组织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14定期组织设备大检查,督促基层单位贯彻落实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
第 5 页共 6 页
行业资料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下载修改即可使用
第6 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