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台风受损原因及风灾防御措施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线路台风受损原因及风灾防御措施分析
摘要: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国民的生活所需的基础建设设备
已经趋于完美,尤其以供电系统为主,电力事业的大力发展让中国各大小城市乃
至偏远地区都早已摆脱了生活上的不够便利的尴尬境地,为千家万户带去了光明,但是虽然现在科技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我们仍面对着大自
然对供电系统的强势冲击。
就此,本文将简要分析配电线路面临台风的主要受损
原因,以及对于风类灾害我们能够做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台风受损原因;风灾;防御措施
引言
本文分析了配电线路受灾的主要原因是台风风力超过线路风荷标准,早期线
路设计标准偏低,部分配网设施残旧,电杆制造质量及施工质量不良以及配网建设、改造资金不足等。
建议提高防风设计标准,加强电杆制造、采购和施工质量
监控,加大维护力度,增加配网建设和技改资金投入。
1台风对供电系统带来的危害
早在2008年下半年期间,我国广东阳江以及茂名等多地就因遭遇十年一遇的超级台风的袭击,而造成35KV及以下配电设施受到严重的损害,一度无法正常
工作,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上极大的不便。
广东位于我国的
西部沿海地带,靠近赤道与南部的沿海,因此极易受到海洋气候的影响,而每年
在台风气候时,都会伴随着强降雨以及雷电。
广东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一
直以来备受台风侵袭的损害,尤其以2006年与2008年两年间最为严重,例如曾
登陆的“珍珠”、“碧利斯”、“黑格比”等巨型台风,都使得广东西部沿海多地的配
电网设备遭到重创,而这一自然灾害也让国民看到了我国配电设施在抵御风灾上
的不足之处。
“黑格比”台风不但让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出现大面积的跳闸断电
停运等情况,甚至还发生倒杆、断杆的情况,这对当地居民而言,以及不仅仅只
是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运行,还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利益。
2配电线路受灾的原因分析
2.1早期线路无正规设计或设计标准偏低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运行年限较长线路设计标准偏低或无正规工程设计,抗
风设计不严格。
如20世纪70—90年代乃至2000年前投运的配电线路,在导线
截面及安全系数,绝缘子、金具强度,线路档距及耐张段布置,电杆、拉线及其
基础的强度和稳定设计,以及电杆型式选择等方面较为随意,新投运线路即存在
先天不足和较多缺陷,抗风能力较差。
目前配网选用电杆多数为普通环形预应力
锥形水泥电杆,由于负荷发展,导线线径等级越来越高,多回路同杆架设越来越多,经校验普通电杆弯矩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2.2电杆制造质量不良
配电线路电杆使用量大,生产厂家较多,有本地区企业,也有外地厂家,质
量参差不齐。
同一线路电杆也有多个厂家、多种型号,不利于电杆台帐管理,倒
杆时难以确认电杆厂家、技术资料。
电杆生产工艺、质量难以控制,部分入网运
行电杆存在制造质量问题。
2.3配网建设及施工质量不良
早期配网建设程序不规范,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受地形限制等原因,未能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如未按规定装设足够的防风拉线、底盘、卡盘,部分电杆
埋深不足等。
本次台风受灾线路倒杆中,相当数量是由于未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不良造成的。
2.4电杆基础不良或暴雨或海潮破坏导致倒杆
调查表明,部分线路的部分区段倒杆数量明显多于断杆,且倒杆绝大部分是
电杆倾斜。
造成杆塔集中倾倒原因与杆塔基础不良或遭受破坏有关。
如部分杆塔
位于沿海软土、流沙地带,加上埋深不足及未安装底盘、卡盘,基础防风能力差,极易出现局部大面积倒杆现象;又如台风带来暴雨、洪水或海潮破坏电杆基础,
导致杆塔基础水土流失或引起山体滑坡而倒杆。
2.5配网建设及改造资金不足
配网建设及改造资金长期投入不足,是制约配网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应该大力提高新建工程设计标准和建设质量,以避免低水平建设、接着
再花钱改造的老套路。
另一方面,大量老旧中、低压配网线路设施需要尽快改造,接管县级供电分公司配网设备需要及时更新升级。
这些都要求公司在配网规划建
设和技改项目中显著增加投资。
2.6防风运行维护不到位
加强台风预警和防风运行维护,在超强台风到来前加强巡视,及时消缺和处
理险情,有效组织砍树和线行通道清障,增加临时防风拉线,加固电杆基础,能
够起到较好防风效果。
3提高配电线路抵御风灾能力措施
3.1安全抢修
1)台风期间,各馈线调度,事关现场工作人员安全问题,特别规定各变电站
向中心变电站报备后,由中心变电站向紧急应变中心线路调度人员确认无误后,
方可要求开关投送,中心变电所应将相关投切信息立即传真或电话告知应急中心。
2)巡视、抢修过程中,对于断线导线抢修应视为带电线路,应明确挂接地线,
并注意遵守相关规程。
3)抢修工作时,现场负责人应实时掌握环境状况及预知
危险,监督下属依照安全作业标准开展任务。
4)风力较强劲时,应以工作人员
安全为首要前提,所有跳闸线路停止试送。
3.2抢修优先级
配电线路抢修的优先级,依序以有影响民生用电、灾害抢修机关等重要用户
用电、变电所、馈线、主干线、分支线、配电变压器、低压线、接户线为原则,
以期缩短抢修复电时程。
3.3淹水地区及设备处理
1)如有配电室淹水,本处抽水机物资供应不足时,需及早向灾害应变中心请
求支持,由受灾公司特派联络人,与应变中心保持密切联络。
并应先勘查现场,
确保应急抽水机等装备、车辆能在灾区环境使用通畅。
2)电表浸水严重地区,
应配合切离表前开关。
此外,关系责任归属问题,用户开关尽量勿自行操作。
3)进入地下室等积水区工作,应穿着青蛙装,注意积水深度,应注意通风换气、有
毒气体等,配戴口罩,工作后使用消毒水、沐浴等清洁,避免细菌感染,以免影
响身体健康。
3.4与其他机构和部门的协调联动
1)到有关灾区进行抢修工作前,应向交通部门、水力部门搜集桥梁断毁、封桥、淹水地区等交通信息,电力抢修线路才能有效率及早复电。
2)设备厂商应
全力支持抢修,特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安排设备厂商指导参与抢修工作具体内容等,
应符合契约精神。
3)加强与政府部门联动机制,政府机关因抢修需要电力公司配合者,应全力协助开展工作,备妥所需发电机、照明灯等。
3.5山区地带应急抢修
1)因道路崩塌的山区停电用户,短期内无法供电者,地方如有需要,可依“受天然灾害影响供电受阻地区借用发电机管理要点”,向总公司灾害紧急应变中心调度申请,请求借用直升机协助空运。
2)因尚未复电山区的继续抢修工作,当道路陆续局部抢通,应立即派人力加速配电线路抢修恢复供电。
结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防御台风的工作并不是不可能的,只有从电杆的质量、规格上进行严格的把控,才能在台风期减少倒杆等情况发生,也就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当然,平时也需要多跟沿海当地的群众宣传防台风的意识,让群众发现电杆质量问题能够第一时间主动的与相关的厂商或部门联系,为维修处理争取到有效时间。
建议采取重点防御、因地制宜和分级加固原则,适当提高防风设计标准,加强电杆制造、采购和施工质量监控,建立台风预警机制和特巡制度,增加配网建设和改造资金投入,全面提高配电设施抗风能力。
参考文献:
[1]佚名.台风灾害场景下考虑运行状态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30(12).
[2]吴哲,汪宏华,陈晟,&凌志云.10kv分段式新型复合材料电杆的设计及研究[J].安徽电力,2018v.35;No.142(02):25-29.
[3]尹超雄,唐武勤,温灵锋等.台风天气下配电网可靠性的新型评估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