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材保养条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火器材保养条例
第一条灭火器材保养的目的和范围
为了确保灭火器材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及其对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害,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各类单位、机构和个人所有的灭火器材,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消防水管、消防栓等。
第二条灭火器材保养的责任主体
灭火器材的保养责任主体为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所在的场所负责人。
场所负责人应当确保灭火器材的安全有效运行,制定相应的保养和维修计划,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第三条灭火器材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灭火器材的保养周期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及厂家要求制定。
一般情况下,灭火器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消防水管和消防栓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灭火器材保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灭火器的外观检查:检查灭火器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标志是否清晰可见。
2.压力检测:检查灭火器内的压力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阀门检查:检查灭火器的阀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阀门密
封是否良好。
4.喷嘴、喷管和软管检查:检查喷嘴、喷管和软管是否堵塞或破损,能否畅通无阻。
5.内壁检查:检查灭火器内壁是否有锈蚀或者结垢,如有应进行清
洁处理。
6.气体灭火装置检查:对气体灭火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压力和工
作正常。
第四条灭火器材保养的交接和记录
在保养过程中,场所负责人应当与专业保养人员密切配合,确保保
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养人员应当提供详细的保养记录,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材的
型号、数量、保养时间、保养内容等。
场所负责人应当对每一次保养进行审核,并留存记录备案。
第五条灭火器材保养不得忽视的事项
在灭火器材的保养中,不得忽视以下事项:
1.保养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证书和资格,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保养人员应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培训,了解各类灭火器材的保养知
识和操作技巧。
3.定期检查灭火器材所处的环境条件,确保其不受潮湿、高温等不
良因素的影响。
4.如灭火器材有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并
记录相关信息。
5.定期组织灭火器材的演练和维修,提高使用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要求,确保场所的灭火器材符合标
准和规范。
第六条灭火器材保养的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处以相应的行政
处罚。
对于造成火灾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违反灭火器材保养条例,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承担
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七条灭火器材保养的宣传和教育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灭火器材保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灭火
器材保养的重视程度。
学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灭火器材保养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师
生和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八条灭火器材保养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消防部门应加强对灭火器材保养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违反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单位或个人,消防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使用并处以相应的处罚。
对于保养合格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奖励和鼓励。
第九条灭火器材保养的附则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应当加强对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宣传解读,确保其有效实施。
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