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材保养条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火器材保养条例
第一条灭火器材保养的目的和范围
为了确保灭火器材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及其对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害,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各类单位、机构和个人所有的灭火器材,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消防水管、消防栓等。

第二条灭火器材保养的责任主体
灭火器材的保养责任主体为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所在的场所负责人。

场所负责人应当确保灭火器材的安全有效运行,制定相应的保养和维修计划,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第三条灭火器材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灭火器材的保养周期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及厂家要求制定。

一般情况下,灭火器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消防水管和消防栓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

灭火器材保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灭火器的外观检查:检查灭火器外壳是否完好无损,标志是否清晰可见。

2.压力检测:检查灭火器内的压力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阀门检查:检查灭火器的阀门是否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阀门密
封是否良好。

4.喷嘴、喷管和软管检查:检查喷嘴、喷管和软管是否堵塞或破损,能否畅通无阻。

5.内壁检查:检查灭火器内壁是否有锈蚀或者结垢,如有应进行清
洁处理。

6.气体灭火装置检查:对气体灭火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压力和工
作正常。

第四条灭火器材保养的交接和记录
在保养过程中,场所负责人应当与专业保养人员密切配合,确保保
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养人员应当提供详细的保养记录,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材的
型号、数量、保养时间、保养内容等。

场所负责人应当对每一次保养进行审核,并留存记录备案。

第五条灭火器材保养不得忽视的事项
在灭火器材的保养中,不得忽视以下事项:
1.保养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证书和资格,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保养人员应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培训,了解各类灭火器材的保养知
识和操作技巧。

3.定期检查灭火器材所处的环境条件,确保其不受潮湿、高温等不
良因素的影响。

4.如灭火器材有损坏或者失效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理,并
记录相关信息。

5.定期组织灭火器材的演练和维修,提高使用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要求,确保场所的灭火器材符合标
准和规范。

第六条灭火器材保养的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处以相应的行政
处罚。

对于造成火灾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违反灭火器材保养条例,导致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应承担
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七条灭火器材保养的宣传和教育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灭火器材保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灭火
器材保养的重视程度。

学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灭火器材保养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师
生和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八条灭火器材保养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消防部门应加强对灭火器材保养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违反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单位或个人,消防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使用并处以相应的处罚。

对于保养合格的单位或个人,应予以奖励和鼓励。

第九条灭火器材保养的附则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应当加强对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宣传解读,确保其有效实施。

灭火器材保养条例的具体实施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