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易错知识点总结
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交卸幕年云霄繁殖
B.蔓延晕圈赋闲游逛
C.篱笆驻扎狼籍秀颀
D.锁屑炫耀鲜腴疾驰
答案:B
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

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幕—暮;C.籍—藉;D.锁—琐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网上对这个餐厅的评价相当高,我们品尝之后觉得名不虚传。

B.爷爷不会操作手机,于是我对他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发短信。

C.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照顾简直无所不至。

D.转眼间,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真是满城风雨。

答案:A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B句中“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不符合句意;
C句中“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不符合句意;
D句中“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句中是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A
【点睛】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并且在积累的过
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

3、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避邪蹬堂入室祸不单行
B.星辰谋面连绵不断夷为平地
C.遵循露出触目伤怀张目接舌
D.渴望稳定一事无成深受讫害
答案:B
A.蹬—登;C.接—结;D.吃—其。

故答案为:B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
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
辨形。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中考试之后,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由于”改为“因为”)
B.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探索,让他们判断,让他们寻找,让他们思考。

(逻辑关系混乱,正确的次序是:思考,判断,探索,寻找。


C.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
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可将“聪明”改为“灵巧”。


答案:A
A主语残缺,而不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是介宾短语,不是主干“得到赞扬”的对象。

“她”
移到“得到”的前面。

滥用介词是造成主语残缺的原因之一。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要准确找出病因,且做小幅度的修改。

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专利战已成为手机巨头们的一种竞争利器,在国外“战场”上,苹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
打得如胶似漆。

B.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似白杨挺拔向上,抗寒抵风,不折不挠;如红莲洁身自好,高标清操,不蔓不枝。

D.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

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

答案:C
C项,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十分顽强。

使用正确。

A项,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不合语境。

B项,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

不符合语境。

可改为“潜移默化”。

D项,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 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6、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游逛B.惨淡C.典质D.珊栏
答案:D
此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珊栏”改为“栅”。

【点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新闻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

B.在益阳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让大家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之道、修身之方。

C.资江风光带建设工程总面积差不多15平方公里以上。

D.只要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后尊重人类自己。

答案:A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力。

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

B项缺少主语,删去“在”或“让”;
C项词语重复,删去“差不多”或“以上”;
D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将“只要”改为“只有”。

故答案为:A
【点睛】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

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
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8、读课文《白杨礼赞》,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出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这是采用了下列写法中的()
A.欲抑先扬B.对比烘托C.欲扬先抑D.反衬照应
答案:C
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出景色的“单调”,这样写是为白杨树的出现作铺垫、蓄势。

故选C。

【点睛】考查散文的表现手法。

9、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写的《老王》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的老王是一个孤苦伶仃、老实厚道、知恩必报、讲仁义、讲感情的善良的人。

B.《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C.《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它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D.岱宗,即泰山,旧时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为众山所宗,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便写出了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答案: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张给我与辨析能力。

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D项表述不准确,“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出自杜甫的《望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

10、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脚夫掂记晶莹赋闲
B.游逛惨淡琐屑珊栏
C.勾留赔偿浦口嘱咐
D.熟识举箸料理妥贴
答案:C
A项中“掂”应为“惦”;B项中“珊”应为“栅”;D项中“贴”应为“帖”。

故选C
11、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选出正确的答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A.反语,恨自己当时实在是太笨了。

B.恨自己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的聪明。

C.恨自己不能够体会父亲的一片深情。

答案:C
我太聪明了,是反语,表达了父亲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也表达了我对父爱的不理解,侧面描写了父爱子之深。

【点睛】此题应结合文章内容来理解。

而在内容上可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突出文章主题等方面来分析。

1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云南布依族每到三月三左右就有染花米饭的习俗。

①据说在布依族中流传已有近900年的历史
②云南花米饭有五种颜色,即红、黑、黄、白、紫
③传统的原始布依族花米饭均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步骤多
④花米饭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美味可口,是布依族的特产
⑤从野生植物原材料的采摘、晾晒、清洗、水煮
⑥再到放入糯米浸泡、清洗、蒸煮、出锅阴干、密封储存,一步步都是纯手工完成
A.①⑤③②④⑥B.②①③⑤⑥④
C.②④①③⑤⑥D.③⑤⑥①②④
答案:C
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 .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 .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 .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①③⑤⑥联系紧密,①染花米饭历史,③交代传统的原始布依族花米饭,⑤⑥布依族花米饭的制作过程。

顺序鲜明。

故答案为:C
【点睛】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

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

这样做起题来就有
轻松有趣了。

13、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彩排。

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
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

让你的人生时而
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①④③
答案:A
可采用排除法。

根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确定“柴米油盐的琐碎”后填②,排除C项。

“像水一样流淌”是悠闲、富有诗意的,据此可确定第三空填③,排除B、D项。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
的逻辑顺序。

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

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
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1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B.列子是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
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著有《列子》,《愚公移山》出自该书。

C.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第四联为尾联。

D.《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大淖记事》《春蚕》。

答案:D
ABC.正确;D.有误,《大淖记事》是汪曾祺作品。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积累。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5、下面的文字、排列顺序与原文一致的是。

( )
①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②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
家乡的哨兵?
④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②④③①D.②①④③
答案:C
本题句子出自课文内容,就要根据所不所记来回顾课文,根据记忆判断答案。

也可能分析各项在描写景物的顺
序来判断答案。

【点睛】学习散文名篇,对其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要熟记。

填空题
16、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词。

①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也是满院狼jí。

②看到父亲pán shān地走到铁道边,艰难地爬上月台,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来。

答案:chāi;藉;蹒跚;jīn;sù
本题考查拼音与汉字的书写。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学习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要会读会写,
对多音字要分类归纳,通过字义来确定其读音。

这里加点字的拼音分别为:chāi;jīn;sù;填写的词语为:狼藉;蹒跚。

故答案为:chāi;藉;蹒跚;jīn;sù。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
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17、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①差:chāi chā chà 。

②丧:sāng sàng 。

答案:差使;差别;差不多;奔丧;丧失
多音字要读准声母韵母声调,结合语境辨析分析组词。

【点睛】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字形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18、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答案:jiànɡ;suō;qiú;wǎn;qí;dǐ;yān;yì;náo;nán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拼写出来。

故答案为:jiànɡ;suō;qiú;wǎn;qí;dǐ;yān;yì;náo;nán。

【点睛】试题注意“娑”是平舌音,“砥”读为“dǐ”。

19、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差:chāi chā chà
丧:sāng sàng
禁:jīn jìn
奔:bēn bèn
答案:差使;差别;差不多;奔丧;丧失;情不自禁;禁止;奔跑;投奔
差:读chāi时表示派遣去做事:~遣。

~使。

读chā时表示不同、不同之点:~别。

~距。

读 chà 时表示不好,
不够标准:~等。

成绩~。

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丧:读sāng时跟死了人有关的事:奔~。

~礼。

读 sàng 时表示丢掉,失去:~失。

~生。

禁:读jīn时表示受得住,耐久的意思:~受。

~得住。

忍耐,制止:不~笑起来。

读 jìn 时表示不许,制止的
意思:~止。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

违~品。

奔:读bēn时表示急走,跑:~跑。

~驰。

读bèn 时表示前往,趋向:投~。

~东走。

他都~六十了(将近六
十岁)。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命。

【点睛】此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
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0、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②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③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答案:比喻;比喻;拟人;对比
①比喻词“是”用的是比喻;②把“白杨树”比作“好女子”,运用的是比喻;③赋予“白杨树”以人的气质:坚强不屈、挺拔。

是拟人的手法;④把“我”和“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对白杨树的态度进行对比。

所以运用的是对比的修辞。

故答案为:比喻;比喻;拟人;对比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学生必须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对偶、对比等,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辨析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