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的“求仁得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修的“求仁得仁”
“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主公以此来比汉中,故无心久留,意欲退兵”。

曹操听完杨修对鸡肋的解释勃然大怒,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鸡肋”,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意思就是说我在这里打又打不动,但是回去又舍不得,劳师动众,白跑一趟,无法甘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还是决定要丢掉的。

曹操把“鸡肋”当作口令,确实是心里头已经想要打退堂鼓了,不管怎么样杨修这种判断也算正确。

本来只是把个莫名其妙的“鸡肋”当作口令,你自己心里怎么样绕来绕去琢磨一番,当作好玩也无所谓,你居然直接就把让军士们收拾行装,准备退了,直接就让他们这样开始做了,那还得了?我没有下命令之前谁敢这样说,你又不是执行官,又该不到你轮值,你也没有请示过我,你说前进就前进,说后退就后退,那我算什么。

“杨修自知终难免有此下场,只感来得稍迟而已”,杨修没有求饶,没有说我无罪啊,冤枉啊,我不想死啊,丞相饶过我这次吧,我以后不敢了,他没有,他倒很有个性,背手拐头,这样悠闲傲慢地说,说得很坦然,他就说你早该杀我了。

你看这种人,本来还根本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还没有构成无法挽回的罪行事实,你如果求情的话那还说好,你现在这种态度出来,那更是非杀你不可了。

脑子非常好使的一个人,就因为个这被杀,多划不来,可是杨修没有觉得划下来,他反而好好地教训曹操一顿,“汉中不宜久留,还是早日班师为好,修去后,望主公保重身体,好自为之”,他摆出一副自己比曹操还行的样子,不用说曹操,一般人谁受不了这种的。

历来认为曹操这个时候一路想,我说门太宽了,你也猜到,然后又说我叫大家一人一口把酥糖吃光光,然后你又给什么小抄给我的三儿子,越想越气,再加上这次,所有总帐一联系下来,无论如何非杀他不可,其实不尽然。

杨修确实非常聪明,只要对他善以驾驭,还是很有用处的,曹操惜才,或许这个时候还有饶过他的念头,跟他坦诚相见,直接跟他说,“我知道你非常聪明,但你别老胡乱猜我心思,老这样擅作主张行不,弄得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非常受不了,下不为例啊”,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说给杨修听,杨修不可能听不懂。

可是他现在这种“求仁得仁”,自己找死的态度,真是非杀他不可了。

杨修这条命,死得有如泰山还是轻如鸿毛,根本就是轻如鸿毛,他竟然连这样的结局都觉得死而无憾,根本对自己一点儿责任感都没有。

有哪个老板能受得了杨修这种作风的,自我表现,满足自我的一些虚荣也就罢了,还这样“求仁得仁”,你这种时候还神气什么啊,天底下还有这种求仁得仁的?
可是像杨修这种求仁得仁作风的在现实中其实是蛮多的,他倒也不是随随便
便就大吼,叫唤的那种,但内心是高度情绪化的,以至于完全不清楚自己怎么回事,就是太自我,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我管你怎么样,我管你那么多。

你杨修聪明有什么用,你说的都对又怎么样,“聪明者,耳聪目明也”,就是耳朵“好使”,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规劝,或者就是会听话,听得懂别人的话,不要自以为是,眼睛能把事情看得明白,你杨修聪明吗?
曹操既然杀杨修就不得不摆出也要杀夏侯惇的样子,要不然大家就觉得你不公平,你是趁机杀人家嘛,你不是真的因为这件事情,那会影响你的声望。

所以他一转过头来冲着夏侯惇,“你也有罪当斩”。

但曹操心里很清楚,马上有人会求情,就放他一马。

那夏侯惇到底有没有错,当然有错了,你一点判断力都没有,这种事情是杨修没有资格做的,你也跟他凑在一起,也在请教他,难道你也想学他吗。

很多人专业很行,但是没有智慧,夏侯惇就是,会打仗,但脑袋空空。

杨修临终还想救曹操一命,看得出来他确实是好意,不是坏意,但是他用那种“求仁得仁”的态度说话,就会给曹操带来阴影,带来负面的心理作用,他说我死了你要好自为之,怎么怎么样,“好自为之”这四个字对曹操来说是很重的,你看我这么扁吗,曹操一定会从相反的方向去想,我现在杀你,你没办法不恨我,你也想让我死吗,所以曹操本来确实是想溜的,现在被杨修这么一说,他反而直接跟刘备正面干上了。

果然如杨修赴死遗言,曹操遭致更惨重的失败,输得一塌糊涂,本人也被黄忠射掉两颗门牙,险些丧命,自己几乎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看你姓曹的,不听杨修逆耳忠言,反而杀了他,一意孤行,现在怎么样?想想杨修临死之前的那种“求仁得仁”的神气德性,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曹操这个人是为了大战的胜利会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的,他犯不着跟一个已经下令立斩的杨修赌气,知道杨修说的对,还要反其道而行之,他是怀疑心很重。

杨修跟了曹操那么久,其实是非常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他应该明白他这样说曹操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他如果采纳你说的,就表示你是正确的,那他还杀你干什么,他对众人也没法交待啊。

冯未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