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旅行计划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一个旅行计划表
篇一: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篇二:设计一个旅游计划
设计一个旅游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网络资源,具备有效地收集、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会使用Word文档编辑整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旅行计划设计的过程中,形成确定信息获取来源、选择采集方法、及存放信息的方法。
通过整合信息展示设计成果,初步了解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正确评价与欣赏他人成果,促进同学间合作、交流。
培养高尚信息道德,合法获取信息。
二、教学重点:理解信息获取过程,熟练掌握信息获取及保存的方法技巧,用word规划活动计划表、旅行方案
三、教学难点:如何总结评价一个作品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能连通互联网、局域网、office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知识
1、复习获取信息的过程、方法等。
2、举例引出旅行的意义。
3、引入新课:综合活动——规划一个旅行的计划、方案
二、任务导入(老师对任务情境的进行讲解,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我们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让我们懂得如何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了解自己、肯定自我的价值。
让我们以某一名社会成员的身份去参与设计一个旅行计划。
”
规划分组活动的计划表和旅行方案。
A、老师提示操作;
B、学生自主设计。
三、制作引导
制作指引:明确主题→构思规划→挑选素材→合理制作
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扮演下面的角色。
假如你是以下其中一种角色,根据不同角色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爱好、时间、费用等情况,设计一个3-4天的旅行计划(包括在到达目的地的旅游行程安排,启程与返程时间安排):
风光摄影师:要用相机拍摄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民风摄影师:要用相机拍摄各地不同的民情、民风、民俗,包括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等;
旅游公司项目策划:设计一条充满风土人情的旅游线路,而旅行的费用能让工薪阶层接受;
四、自主学习、自主操作
学生根据任务操作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老师个别辅导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操作,3—5人为一组,组员可以互相交流、探讨,组与组之间可以借鉴、学习。
旅
游方案的评价
教师: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方案
汇报要简洁、清晰。
让组长解说组员如何分工,采用什么方法,使用了哪些信息技巧,制作思路
每个代表1分钟时间解说
学生:展示成果:
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教师:学会评价和欣赏他人成果
“你认为那幅作品好,好在哪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组互评:
每名学生投一张选票,选出最佳的2个作品,同时学生评价作品,
学生总结:
先将学生选出的最佳的2幅作品的小组成员,总结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整理、加工信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其他小组根据总结反思本组作品
老师评价。
五、课堂小结
1、利用网络检索信息,通过word设计旅行计划、方案,
运用word加工、处理信息(来自: 池锝范文网:设计一个旅行计划表),推广计划。
学生都能比较好地掌握有关方法,成效明显。
2、通过联系实际,经过互助、自学,用情景感染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
3、通过升华主题,培养了学生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七、教学反思
1、学生原本已懂得如何在网上检索信息、用word设计计划,本节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以前所学知识,拓展思路,联系实际作出合理规划,然后学生还需要展示和“推销”自己的作品,并供大家评论。
2、任务驱动令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对学习的检查,也是对学习的补充。
3、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美化宣传页面。
4、评价学习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也是学习的过程。
学生不再单靠老师去评价,人人有机会进行互评、讨论、提高。
倡议学生将讨论问题的习惯延伸至课外。
5、为教学主题赋予新的意义,将时政要闻与信息技术主题操作活动进行有效融合。
本节课在新思路的指引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
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协作、如何评价作品,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判断力、巩固了所学知识。
附:学生作业
说明:
从学生情况考虑,由于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的差异与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极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字处理操作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
因此,在这种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熟练程度的字处理操作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在两个课时内既要上网搜索信息,下载网络信息文件,还要在整合信息,并形成一完整的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教学学目的考虑,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获取信息,而不是加工并表达信息。
因此,预先设计一个开放的旅行计划的样式,作为学生作业,是有必要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字处理操作的复杂,让学生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获取信息上,使得学生在两个课内完成这项活动成为可能。
主要的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等(以下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项目,补充内容):
1、启程
从至(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从(地点)往(地点)游览。
票价
第一天行程安排:
篇三: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案
2.4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案(共2课时)活动目的:
1.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的获取网上的信息。
3.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4.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四节的内容,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了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并能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
本节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的活动任务,旨在使学生把前三节所学的内容进行提炼和综合,利用网络资源?a href="/ya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鸭 ⒒袢⌒畔ⅲ 灾骺 够疃 嗉 畔ⅲ 行ё芙幔 侠砥兰郏 佣 莆栈袢⌒畔⒌募记桑 ⒍运 婕暗娜宋奈侍庥猩羁倘鲜丁?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通过本章的继续学习后,掌握了一些信息获取的主要策略与技巧,巩固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并能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
但是他们在自主探究和与他人协作方面的能
力仍有所欠缺,本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意识,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活动来完成任务。
由于网络世界丰富多彩,旅游信息令人关注,所以学生对上网和搜索旅游信息是比较有兴趣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活动主题明确信息需求,获取信息。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根据活动主题,对不同的信息使用不同的获取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既能独立完成活动任务,又能有效的进行小组协作。
(2)能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利用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加深与他人协作的情感交流。
(2)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确定收集资料的策略及存放资料的方法(2)利用网络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展示作品 2.教学难点
(1)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资料(2)如何准确地筛选有用的信息(3)如何正确地评价活动结果五、教学策略 1.学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确定目标、合理分工、教师引导、搜集、存储资料第二课时:完善整合资料、完成设计、作品展示评价2.教法
任务驱动、情景教学、讨论法、指导法。
3.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小组合作。
4.课型:网路课堂教学六、教学过程表一(第一课时):
表二(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