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小动物》精略结合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笔下的小动物》精略结合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张红
【教学内容】
本次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本组教材以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专题,编排了中外作家写的4篇文学作品,两精两略,前两篇《白鹅》和《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同题异构);后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异题同作),无论是同题异构还是异题同作,都是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动物的形象,体会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就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那就是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这组课文是让学生感受动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的极好范本。
因此,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就是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从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设计理念】
1、遵循跨越式中年段精略结合,整合单元目标,加强导学功能的理念。
系统论认为,有结构的整体大于各部分简单的相加之和。
树立整体的教学观,对教学活动的简洁、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要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
从整体入手,兼顾局部,使每个小目标都能围绕单元大目标设计。
跨越式实验拓展课外阅读,建立专题阅读是实现学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使学生学会读书,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宽度,有必要对教材以外的阅读进行拓展与延伸。
使每一次阅读都有相对的专题,这样对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设计创新点】
1、8课时完成课标要求,节省课时进行主题阅读、专项打写和综合性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学按照课标的要求,需用10——13个课时,而我们在跨越式中年段精略结合的教学模式理念指导下,对本组教材按照专题,进行单元整合分成4个学习模块,这样设计后教学本组课文只要8个课时。
8课时完成单元内容有两种课时模式:一种是1-(2\2)-1-2
课时模式;一种是2-(1\1)-2-2课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模式中的数字累加之和都是8,代表单元教学要8课时。
破折号连接所代表的是单元教学中的四个模块,标明每一个模块需要的课时。
“1-(2\2)-1-2”课时模式针对单元生字多,不易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多的情况,将生字学习分散到精略结合的课文中学习,在第一模块减少一个课时,在精略结合课文中多加一个课时。
即:通读、整体感知1课时,精略结合课文学习分别用2课时,专题阅读包含口语交际园地1课时,习作讲评2课时。
“2-(1\1)-2-2”课时模式则是针对单元识字任务较轻,在第一模块增加一个课时集中识字,在精略结合模块中减少一个课时,即:通读、整体感知、集中学本单元的字词2课时,精略结合课文学习2课时,专题阅读包含口语交际园地2课时,习作讲评2课时。
用8个课时完成课标内容,剩下的时间可以围绕专题开展拓展阅读,主题式习作,是对课标的进一步夯实和深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在“名家笔下的小动物”的语文专题学习网站的辅助下,还可以完成一个不在课程标准范围之内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本组课文由于是名家之作,生字和不易理解的词语较多,故在模块设计上采用了“1-2-2-1-2”课时模式。
2、批注的网上协同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网上交流学习能力
在对本单元文本以及大量同题异构和异题同作的专题拓展资源的对比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批注在文本细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VCLASS软件辅助学习的能力。
3、大量丰富与主题相关的拓展资源,为学生创作表达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网站中的“作家笔下的动物”和“对比阅读”模块为孩子们提供了50多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还为孩子们提供了动物相册,动物视频、音乐、课文情境等不同类型的资源;特别在“对比阅读”模块中,为孩子们选择了大量同题异构的文章,从不同体裁(如古诗、散文、叙事等)角度丰富学生对动物形象的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感,迁移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实现读写结合,深度对接,从而达成跨越式中年段精略结合的教学目标。
4、概念图在阅读和习作教学中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
概念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便于知识的梳理、记忆和消化。
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表达方法不同,语言各具特色”的深入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绘制可视可爱的概念图过程中,激发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头脑中纷繁的概念表象,对所写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分类整理,使得中心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材料取舍更加得当,从而初步形成习作提纲的印象和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
如,习作前,确定中心,整体设计、有序分类;习作中组织联系、调整取舍,突出重点;习作后修改提炼、突出中心、彰显特色。
【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为了在达成课标目标的基础上,体现小学语文中年段跨越式实验的模式,使得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得到大幅度的跨越,我在跨越式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系统地整合各种资源,建成了一个融合本组学习内容和单元“口语交际”以及习作,名为“名家笔下的小动物——走近老舍语文专题学习网站“,从而为在跨越式理念指导下的本组课文的教学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从整体上设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动物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学会运用表格比较分析的方法,区别异同;通过二度对比(一度:老舍的小猫与阅读链接中周而复、夏丏尊的猫对比;二度:老舍写的猫和母鸡对比。
)深入体会作者表达上的异同,发现作者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比喻夸张、反语诙谐幽默、口语化京腔矛盾对比等),寻找描写动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5.利用网站的批注功能,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文本深层感悟以及对信息敏锐捕捉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能力。
6.利用网站概念图提高学生描写小动物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习作中逻辑思维的能力。
7、通过阅读大量写小动物的拓展资源,进一步巩固批注运用在理解文章中的作用,实现由读到写的能力迁移。
情感目标
1、通过本组课文中老舍爷爷两篇文章的对比学习,自主阅读网站中收录的老舍爷爷在小学阶段不同题材的文章,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感受老舍爷爷这位全才作家独特的观察视角、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热爱生活的炙热心灵,激发对老舍爷爷的敬佩之情。
2、通过网站中大量专题拓展资源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通过本单元四个模块的学习中,在师生共同搭建的语文专题学习网站下,培养学生自觉拓展阅读不同小动物文章的积极性,有主动收集描写小动物和老舍爷爷资料的意识,培养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4、通过概念图、对比表格以及批注的使用,激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图表辅助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勤于表达、乐于表达。
【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
我们东风东路小学是第一批进行跨越式实验的学校,20XX年开始进行跨越式实验,本班学生是20XX级的,是东风东路小学开展跨越式实验5年后入校的,一入校就进行着跨越式实验的研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实验班。
由于有了5年跨越式实验的基础,这些孩子们具有一定信息素养,每一位同学都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的部分编辑功能。
同时,我们还学习使用了批注和概念图工具,能在学校或班级网站的留言板上传文件。
2、学生学习习惯及心理特征
(1)考虑到孩子与动物之间本来就比较亲密,所以学生学起来本组课文会比较感兴趣。
(2)考虑到中年段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喜欢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别明显,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利用信息工具展示、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情感体验,给孩子们的创造力一个自由抒发的空间。
(3)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喜欢提问,对学习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
如:在学习使用概念图工具时,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还有孩子说绘制概念图就像在玩游戏,就连平时调皮捣蛋,行为偏差的孩子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学习中,统计了喜欢使用概念图工具的为100%,在利用班级网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学习WORD软件的编辑批注功能,大
家参与的热情都非常高涨,网站中许多有价值的资源都是孩子们找到的。
(4)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学生正处于四年级上学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由低年段写话、写段训练向篇章训练的过渡时期。
由于借助了概念图对思维的训练功能,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会学生用批注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们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利用概念图对形象纷杂的文字或图片进行梳理,理清文章的脉络,更好的抓住文章的中心。
而在习作过程中,由于利用了概念图工具,可以提前确定好中心,组织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我们还利用网站的协同作用,让同学们的分享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体验,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
3、学生的知识结构
(1)本组课文由于是名家之作,生字和不易理解的词语较多,故在模块设计上将第一模块的教学重点放在通读,整体感知,字词教学分散到后面几篇课文的课时学习之中,因此采用了“1-2-2-1-2”课时模式,利用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学字理解词义。
(2)老舍先生的两篇文章语言比较浅显好懂,就目前学生的阅读能力来看,自己应该能读懂,估计丰子恺先生的反语手法及一些调侃性的语言,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体会写法,通过大量的专题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这样的表达方法,寻找作家描写动物的一般规律和特例。
【模块安排】
正是基于确定了这样的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的考虑,我将单元目标再分解到本单元精略阅读的课文中,遵循跨越式中年段精略结合的教学理念,针对本单元的课文特点,按照四个模块来开展教学。
《名家笔下的小动物》——“走近老舍”精略结合教学设计框架
补充说明:
教学录像是单元教学设计中第二模块第5课时的教学过程。
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是:
1、通读了15和16两篇课文,学习了这两课中的生字词语,学写了部
分易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了15课,利用多种方法理解了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和
句子。
3、运用批注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课文中描写大猫的内容,知道了老舍
爷爷在描写大猫时是用事实将大猫性格古怪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在
结构上采用了总分式,有过渡句,语言通俗,口语,表达出了对大
猫的喜爱之情。
4、在学习的过程中,还绘制了概念图初步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5、归纳出了学习本组课文的方法:自读理解——批注感悟——交流分
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