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禁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ics1M aybe tha t is a w rong p iece of info rm a tion1How do
Am erican s feel abou t these th ings? A nd do m o st of them belong to a p arty? ”1 (我觉得你们国家的总统大选很有趣, 不过有时有 点不明白。 有人对我提到, 美国人不大关心政治, 或许这种说法 是错误的。 美国人怎么看这些, 他们大部分人都参加政党吗? ) 或:“I’m in terested in religion in you r coun try1B u t I know a lit2 tle abou t it1W h ich Chu rch is m o st im po rtan t in th is coun try? A nd do Am erican s go to chu rch every day?”(我对你们国家的 宗教信仰很感兴趣。但我对它不大了解。这个国家中哪种宗教最 重要? 美国人是不是每天都去做礼拜? ) 。对方对此一般都会发表 一些意见, 在此过程中可能谈到自己, 这样就可知别人的政治观 点和宗教信仰了。
从总体上看, 中西方语言禁忌有相似的趋势, 这种趋同性既 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文化具有共性的一面, 也体现了相异文化具 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面, 体现了人们具有追求美好事物的 共同愿望。
二、英汉语言禁忌的不同处
11 隐私 英语国家的人们有一个最大的禁忌, 那就是个人的隐私。在 英语中有句谚语: A m an’s hom e is h is ca 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未经许可, 不得入内。 个人的事也是这样, 不必让别人知道, 更不愿别人干 预。 询问关于个人的年龄、财产、工资收入、婚姻、恋爱、体重、宗
to H eaven, be w ith God, go to a ba tter w o rld, to retu rn to du st ea rth, to p ay deb t of na tu re, to be ca lled to God 等委婉语言来 表示“死”。
21 排泄和排泄行为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排泄和排泄行为是礼貌谈话中应当避 免的话题。 如不得不提及此类话题, 英语中使用委婉的说法, 如 去厕所说成: to go to the w a sh room ba th room , to w a sh one’s hands, to pow der one’s no se, 等等。 在汉语中这些也算禁忌, 所 以 去“拉屎”“ 拉尿”委婉的说成“去厕所”,“去茅厕”,“去洗手 间”,“去一号”“去净手”“去走动走动”“去方便一下”等。 但中 国人对此的态度不是那么严厉, 所以在严肃的公共场合谈话时, 我们也会听到人们说“吃、喝、拉、撒、睡”。 31 咒语 许多语言都忌讳使用诅咒、骂人的话。英汉语也不例外。有 些骂人的话过于粗俗, 因而受到社会严格限制。 如: sh it (狗屎, 胡扯)、hell (混蛋)、dam n (该死的)、cun t (呆子, 讨厌鬼)、fuck (他 妈的) 等, 这些词曾被禁止收入 T he O xfo rd English D ictiona ry (牛津英语词典) , 同时严禁电台或电视台的播音员在播音时使 用这类词汇。 现在虽然辞书已开禁, 但也决不能滥用这些词汇。 还需说明一下的是: 第一, 英语中大部分诅咒、骂人的话常与基 督 教 的 词 语 和 名 称 有 关, 如 J esu s Ch rist, Ho ly M a ry, God dam n, God dam n you 等; 第二, 汉语中这种固定的诅咒或骂人 的话似乎少些, 最常用的是:“他妈的”,“狗杂种”,“狗屁”,“狗娘 养的”,“操他奶奶的”,“王八蛋”, 其中“王八蛋”,“狗杂种”,“狗 娘养的”, 侮辱性很强, 绝对不能乱用, 常说这些话的人会被认为 是不懂礼貌的人, 没教养的人, 甚至会使人感到厌恶。
一、英汉语言禁忌的一致性
英汉语言中有些语言禁忌是一致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1 死亡 “死亡”是语言禁忌最主要的领域之一,“死”(death) 意味着 告别人生, 而且使亲人蒙受巨大的悲痛, 所以中英都忌讳说出这 个“死”字。 鲁讯《立论》写到的因直言主人家孩子将要死而遭到
一顿打的事情, 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在汉语中说“死”须用委婉 语。如: 去世、逝世、病故、寿终、作古、牺牲、与世长辞等。英语中 也常用 ha s gone, dep a rt, p a ss aw ay, dep a rt from the w o rld, go
尽管讲英语人的性观念相对更加开放, 但与他们交谈时, 一 些关于他们爱人或婚姻的问题还应当避免。像 A re you m arried o r single (你已婚还是单身) ?How com e you a re still single (你怎 么还单身) ? So you a re divo rced, w ha t’s the rea son (这么说你离 婚了, 为什么) ? 这些问题一般说来都是无礼的。
教信仰、政治倾向等私事, 即是用另一种方式侵犯了别人的“城 堡”, 这些话题最好不要谈及。按照英语的文化习俗, 任何涉及隐 私或个人问题都属于禁忌范围, 向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询问 个人情况都是不礼貌的。但这在中国, 人的年龄、收人、婚姻状况 等都不是语言禁区, 可以公开。
在大多数英美人眼里, 个人收人是隐私, 在一起工作的同 事, 互不打听别人的工薪。即便是夫妻之间, 兄弟姐妹之间, 父母
引言
禁忌的英语对应词是 T aboo (直译为“塔布”, 意译为“禁 忌”) , T aboo 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业汤加语, 意思是“需要极端注 意的事”。 它的原义是具有宗教性的, 意即“scared”(神圣的) 或 者“accu rsed”(被诅咒的)。 英国航海家詹姆斯 1 库克 (J am es Cook ) 于 1777 年航行到南太平洋的汤加岛, 发现并记录了该地 有关禁忌 (T aboo) 的种种现象。“禁忌”现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 受尊敬的神物不能随便使用; 二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 而 所 谓 语 言 禁 忌 (verbal taboo ) 最 初 来 源 于 语 言 灵 物 崇 拜 (W o rd Fetish ism ) , 它也包括两个方面: 即语言的灵物崇拜和语 言的禁用和代用。禁忌语就是有些词汇、表达法或话题有悖于传 统或社会习俗, 应在谈话中避免提到的语言。本文具体谈了英汉 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特性。
为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想知道别人的政治观点或宗教信仰, 可 以用一种比较随便的态度来谈起话题, 如:“I have found p resi2
den tia l election s in you r coun try very in teresting bu t som e tim es
a b it confu sing, Iw a s to ld tha t Am erican s do no t ca re m uch po l2
61 称谓 称谓作为人类社会中标示个体的一种符号。 在英汉语中都
存在禁忌, 但表达方式不同。 如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上, 神圣而不可侵犯。 不仅“皇”字成了禁字, 就连皇帝的名字, 甚至 皇帝名字的同音或同形字都在禁忌之列。 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
始皇名“赢政”, 为避“政”名,“正月”遂改为“端月”。至今日, 现代 汉语“正月”的“正”还读“zhēng”而不读“zhèng”, 就是为了避免 与“政”同音。 汉语名字避忌还常采用易字法, 多改用同音、近音 字或同义、近义字; 也采用近形字, 例如为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 将“基”写成“其”; 英语中姓名忌讳与汉语姓名忌讳颇有相似之 处。《圣经》“十诫”中就明文规定: 不可妄称上帝耶和华的名字, 故而英语中上帝的委婉语特别多, 如将 God 说成 Ho t, Dod, Gom , Go sh, Go l, Go lly, Godfrey 等, 或者说成 the L o rd; 又将 J e2 su s Ch rist (耶稣基督) 说成 Caea r’s C ru tch (恺撒的拐杖)。
英国有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有国王乔治一世二世总之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因此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英汉在禁忌方面的不同也反映了价值观的不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对其所属语言的影响也不同
科技信息
基础教育
英汉语言禁忌研究
湖南株洲潇湘双语实验学校 欧阳小飞
[ 摘 要 ]语言禁忌是各个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 几乎存在于日常交际的各个方面。 不同的语言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语, 如果不了解语言禁忌就可能仅仅因为使用某个词或触及某个话题而引起别人的强烈反对。 所以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 说, 了解英汉禁忌语是很重要的。 本文谈了英汉在禁忌语方面的异同及禁忌语的特性。 [ 关键词 ]禁忌语 异同 特性
— 286 —
41 病残 病残也是普遍禁忌的。中英语言中人们都避免直说, 常用一 些 委婉的语言来谈论致命的疾病。 如人们用 B 101 代替狐臭 ( body odo r) ; 大 写 的 C 代 替 癌 症 (cancer) ; V 1D 1 代 替 性 病 (venerea l disea se) ; 用 a slow lea rner 代替弱智的学生 (a stup id studen t) ; the cripp led 代替瘸子, 用 the handicapp ed 代替残疾人 等。 汉语也类似, 用“残疾人”来代替“残废人”, 这是人们对“废” 字的忌讳。
科技信息
基础教育
与子女之间也不例外, 允许家庭成员保持一定程度的私密性和 独立性。 因此他们从不随便打听彼此的个人收人。
向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询问年龄是不妥当的, 讲英语的 人, 特别是女性对自己的年龄更是忌讳莫深。甚至就连生日贺卡 上的祝福语也得小心写。 如: 一位新西兰籍女教师在华工作一 年, 回国后对朋友说:“我在中国至少有一百次被问到我的年龄, 而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自我成年以来, 记不得有谁问过我多大 年岁。”所以, How o ld a re you? 或W ha t’s you r age? 都是不礼 貌的提问。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必须知道对方的年龄, 可以在询问 之前先说明理由。例如在旅馆里, 接待员在来客登记时可能要知 道一些个人信息, 可以这样说: Fo r registra tion p u rpo se, I need som e info rm a tion1W ou ld m ind telling m e you r age? (为了登记, 我需要一些个人信息, 您介意告诉我您的年龄吗?) 任何可使老 年人意识到自己年龄的东西都会触犯他们, 如果把一位 50 多岁 的女士称为 grandm a (老奶奶) , 她会感到很尴尬。故而在与她们 谈话时, 要小心谨慎, 以免谈及与年龄有关的话题而触怒她们。
在西方, 探问某人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倾向是非礼的表现, 而 在中国这方面的问题则不太忌讳。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中列出
了以下一些问题为美国社会的禁忌语: A re you a rep ub lican o r a D em ocra t (你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 ? W hy did you vo te fo r? (你为什么投 111111 的票) ? Do you go to chu rch (你信教 吗 ) ? W ha t ’s you r religiou s belief ( 你 信 什 么 教) ? A re you Catho ic (你信天主教吗) ?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 国家,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 忌讳这些问题 是为了避免冲突。其次, 美国人认为选择宗教信仰和政治党派是 个人的自由, 别人无权过问。 所以美国人不会问一个中国人: A re you a Pa rty M em ber (你是共产党员吗) ? 而在中国, 这样的 问题随时都会遇到。 因为“党员”往往是与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和
51 性 在英汉语中都避免直接使用与性和性器官有关的词。 虽然
西方对性的问题比较开放“m ake love”(做爱)、“sleep together” (同床)、“have rela tion ”(发生关系) 的字样并不罕见, 但所谓 fuck, dam n, sh it, cock, cun t, dick , tits 等四个字母的词 (fou r letter w o rds) 仍被认为是粗俗下流的, 尤其是在男女同时参加 的谈话中是不适用的。 中国人谈到性器官时常用“下身”,“下 体”,“私处”,“小弟弟”“宝贝儿”等词来代替; 而谈到性行为时 常用“同床”,“房事”,“云雨”等委婉语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