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重视发展生产
3.统治成效
无 字 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 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 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 通高7.53米,宽2.l米,厚 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 所刻一字。很多人对她褒 贬不一,那么我们今天究 竟应该怎样评价她呢?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 唐朝进入全盛时 期,历史上成为 “开元盛世”
唐玄宗
唐玄宗名李 隆基,712 ~ 756年在位。
唐玄宗在位措施
1 2 3
政治 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
经济
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
文化
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此外,唐玄宗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 放的对外政策。
“开元盛世”开启
唐玄宗在位前期, 年号为“开元”,当时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 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开元盛世
1、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 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治世局面,如隋朝的“开皇之治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 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 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 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材料三: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 要善听正确意 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 见,虚心纳谏 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 谏。”
--《贞观政要·论求谏》
材料四:太宗谓公卿曰:“…卿等若能小 心奉法,……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 百姓……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 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大臣要廉洁奉公
二、“贞观之治”
为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 观之治 ”的盛世局面?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教戒太子诸王》
(1)正确认识君民关系,重视人民的力量。
材料二: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 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 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政要· 论求 谏》 (2)要善听正确意见,虚心纳谏。
要善听正确意 见,虚心纳谏
广纳贤士,知人善任
唐太宗的故事
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 地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得失。朕尝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 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沿用三省六部制
中 书 省 户
三、女皇武则天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 唐朝的建立
【二】 “贞观之治”
【三】 女皇帝武则天 【四】 “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
唐朝建立于何时何地何人?
时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唐高祖) 定都: 长安
玄 武 门 之 变
武则天,唐高宗(李世 民之子)的皇后,掌握大权, 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 宗(李显)和睿宗(李旦), 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 国号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 女皇帝。
郭沫若称赞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的统治: 政治上: 经济上:
走 马 任 姚 崇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 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
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善于用人 重视吏治 发展农业 戒奢从简
都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课堂总结
唐太宗
贞观之治
武则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 D 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 谏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3.“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 取了隋亡的教训, 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 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 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 兴”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 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 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在唐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 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 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 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自立为新任 皇太子,并继承皇位,年号贞观。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 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时朝中人才济济, 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结合下列材料与课文,说一说唐太宗有哪 些开明的治国思想?
材料五: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六: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