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圆和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理解两圆位置与两圆圆心距、半径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两圆相对运动的过程,培养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圆位置与两圆圆心距、半径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互相交流探索出圆和圆之间的几种位置关系;及其两圆圆心距d,半径R和r数量关系的过程。
三、教材的处理和教法: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主要讲和圆的位置关系,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基础引入,,学生从实践中入手,采用观察、猜想、概括的方法直观地探索得到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
认识的逐步深化
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流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为中心,让学生亲自尝试,接受问题的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活动:知识回顾、情景引入、探索新知、知识运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活动一·知识回顾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出示问题)教师提问:
1:点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总结。
为下一步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做好铺垫。
活动二·情景引入
1: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反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例。
2:请学生再举出一些反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例。
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离不开圆,感受圆的美丽与神奇。
然后引入课题。
活动三·探究新知
1: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张半径不同的圆形纸片,把两张纸叠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而移动另一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观察圆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然后教师提问:
(1)你能画出几种位置关系吗?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有几个公共点?
(2)你能否根据两圆公共点的个数类比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定义,给出两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展示学生们发现的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的图形,借助多媒体师生共同讨论给出两圆的几种位置关系定义,并让学生根据两圆公共点个数进行分类。
(3)请学生指出活动2展示的图片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
2:多媒体出示表格:
在圆与圆的不同的位置关系中,观察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完成表格
两圆的位置关系公共点的个数 d与R和r的关系
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可以利用刻度尺测量,自主探究,猜想,发表见解。
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教师边巡视边引导。
教师多媒体展示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共同补充,完善表格,说明此结论既可作为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可作为性质。
3:多媒体出示成果检测。
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纠正。
⊙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d,在下列情况下,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
1、R=6cmr=3cmd=4cm
2、R=6cmr=3cmd=0cm
3、R=3cmr=7cmd=4cm
4、R=1cmr=6cmd=7cm
5、R=6cmr=3cmd=10cm
6、R=3cmr=5cmd=1cm
活动四·知识运用
1:例题:两个同样大小的肥皂泡黏在一起,其剖面如图所示(点O,O,是圆心),两个肥皂泡的半径为6cm,分隔两个肥皂泡的肥皂膜PQ成一条直线,TP,NP分别为两圆的切线。
求∠TPN的大小.(2)求PQ的长和∠A的度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学生板书,教师纠正过程书写的规范性。
2、巩固练习:多媒体出示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交流,得出结果.学生在解题步骤中,如果出现不规范或错误的地方,教师及时地给予指导,也可以提示学生。
活动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在探究问题时,你有积极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吗?
学生自己总结,其余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加以补充总结和拓展,教师及时评价学生课堂表现。
活动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科书习题3.9的第1,第2小题。
2、补充练习
(投影)图中各圆两两相切,⊙O的半径为2R,⊙O1、⊙O2的
半径为R,求⊙O3的半径
课本p130,试一试
五、教学反思
在归纳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时,学生很容易得到结论,但从数量关系上判定两圆位置关系时则显得比较抽象。
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探究学习更具实效性。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归纳、推理等活动,帮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