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2 0 年 1 月 08 1 第 3卷 第 2 2期
中国医疗前沿
Ch naH e lh ae Fr te s i at c r on ir
No e e , 0 8 v mb r 2 0
Vo , No 2 l3 .2 6 7
鼻 内窥镜下治疗难 治性鼻 出血
封 杰 张新 房 游 美
F n i h n i a g o i e gJeZ a gxn fn y ume
(izo i, h no g i huCtH si l 5 6 Bnh n t S adn n o i opt 6 1) Cy B z y a2 7
【 src]Obe t e oep r eE dso i t a n o e atr ns l dn f c Abt t jci T x l et n ocpc r t t fr rc y oebe i e et to n e e giac f h aa a v o h e me f o e g .Meh d u d rt ud neo ensl h t
( 州 市 市 立 医 院 , 东 滨 州 2 6 1) 滨 山 5 67
[ 摘要】目的 探讨鼻 内窥镜下治疗难 治性 鼻出血的 疗效。方法 在鼻 内窥镜 引导下 , 寻找 3 例 难治性鼻 出血 患者的 出血点, 1 并行等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3例
11 一般 资料 .
4 例 中, 2 , 1 ; 3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1 ~7 岁 。 7 8
果; 为达到填塞止血效果 , 临床上常采用 切除鼻 甲组织 , 导致 鼻腔结构不 可逆 破坏_ 。激光穿透力强 , 常受视觉 角度的 6 J 且 限制而无法广 泛运 用 。血 管结扎 及栓 塞常 损伤大 , 费用高 ,
止血是鼻出血诊疗 的关键 。运用新 技术及设 备进行快 速 、 微 创 止血成 为临床治疗的新趋势 _ 。随着鼻 内镜 的广 泛应用 , l J 我科对鼻 出血患 者除用 前鼻 镜可 明确 出血 部位 及有 效 止血
2 讨
论
鼻腔狭 窄 , 出血 部位深 , 直视不 清 , 内镜 下视 野受 限 , 鼻
低 温等 离子消 融系统 止 血效 果 肯定 , 能有 效 封 闭血管 。与
12 方 法 上述各患者 均于鼻腔活动性 出血时用 l l1 . 0m % 丁卡因及 2m % 盐酸 肾上腺素 浸润棉片行鼻腔黏膜表 面麻 l o 1 醉及收缩 , 常规肌 内注射地西 绊 1 0哗 镇 静 。于 负压 吸引管 引导下 , 用德 国 SO Z公 司生产 的 4ml rR i直径 0或 3  ̄ 内镜 l 。 0鼻 ( 接电视监视系统 效果 更佳 ) 按 由鼻 腔 内侧到 外侧 , , 由鼻底 到鼻 顶 , 由前 向后 的顺 序仔 细检 查 , 除息 肉 、 排 肿瘤 等 , 明确
围局 限 , 织凝 固而不 炭化 , 正常 组织 损 伤少 , 组 对 从而 使 鼻
腔黏膜 组织 的功能 及正 常组 织 结构 得到 有效 的保 护 , 损 病 恢复 快 , 连 等 并 发 症 大 为 减 少 。等 离 子 治 疗 无 辐射 危 粘 害、 无烟雾 及异 味 , 不起 火花 , 止血 效 果不 受 少许 血液 的干 扰 。等离 子刀 头 细 长 , 性 良好 , 能作 用 点 位 于 刀 头末 韧 功 端 , 鼻 腔 内狭 窄 空 间及 角 度 变化 影 响 小 ; 合带 角 度鼻 受 配 内镜 的使 用 , 腔 内盲 区大 大减 少 , 鼻 视野 清 晰 、 位 准 确 。 定
经鼻内镜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论文
经鼻内镜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
方法:应用鼻内镜对9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鼻腔检查,寻找出血部位,以电凝止血。
结果:96例患者均治愈,全部病例无不良并发症,随诊3个月未再出血。
结论:经鼻内镜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可靠,损伤小、患者痛苦小。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鼻内镜电凝顽固性鼻出血亦称为难治性鼻出血,elahi(1995年)将其限定为: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出血。
鼻内镜技术的应用,能快速准确找到鼻出血部位、并迅速止血。
2005的1月~2010年1月收治顽固性鼻出血患者96例,使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96例,男60例,女36例,年龄16~85岁,平均48岁;发病时间2小时~14天,均为单侧鼻出血;合并高血压者65例,鼻中隔偏曲21例,鼻腔炎症9例;冬季出血47例,夏季出血23例,秋季出血15例,春季出血11例。
全部病例均接受过规范的前或后鼻孔填塞、止血药物治疗,均无效。
并排除鼻腔、鼻窦肿瘤引起之鼻出血、外伤性鼻出血、血液系统疾病所致之鼻出血及肝、肾功能异常引起的鼻腔弥漫性出血。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患者合并高血压者,应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患者处于休克前期或休克期时,予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精神紧张者应用镇静剂,并进行常规术前检查。
2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患者取仰卧位,鼻部常规消毒铺巾,取出鼻腔填塞物,清除凝血块,鼻腔嗅裂、中鼻道、下鼻道、总鼻道放置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2~3遍,表面麻醉鼻腔黏膜,用30°鼻内镜进行鼻腔检查,寻找出血部位,由前向后、由上向下仔细检查,重点检查嗅裂、中鼻道、下鼻道、鼻中隔后部、鼻咽部。
如果鼻出血已停止,可根据棉片血染情况,初步判断出血部位(血污较重之棉片所在位置,极可能就是出血部位),鼻内镜重点检查该部位。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0例体会
手段 ,也为 难治性 鼻出血 部位 的仔细检 查和 准确定 位提供
了可能 ,而且通过 进一 步研究 发现 W o o d r u f f 静 脉丛 出血
很 少见 【 。
难治性鼻出血多为动脉i 生出血 , 常呈阵发性发作 , 即使在
前后鼻孔填塞的情况下也易间歇性发作 。出血 部位 多位 于鼻
药物等综 合治疗 。再 发鼻 出血 1 0例( 2 0 . 0 %) ,其 中 8例在
随着鼻 内镜 的推广使 用 , 顽 固性鼻 出血 的疗 效得 到大幅
提高 。近 年来 ,我科在 鼻 内镜 下治疗顽 固性鼻 出血 5 O例 ,
获得 较满 意疗效 ,报道如 下: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2 0 0 8年 1 月至 2 0 1 1年 9月收治 的 5 0例
全麻 视频 鼻 内镜 下找 到出血点 后使用 双极 电凝止血 术 ,其
他 处理 同前。未找 到出血点 2例 的处理 措施 同急诊 未找到
出血点者 。
2 结果 本组 5 0例 患者 , 治愈 4 8例( 9 6 . 0 %) ,治疗 后 1个月 内未 在 同一 区域 发生鼻 出血,其 中内镜下 鼻腔填 塞一 次治
愈4 0例 ,再发鼻 出血 予全麻 下鼻腔探查 电凝止血术 治愈 8
例 。未找 到 出血 点 2例 ( 4 . 0 %) ,术后均 因再 发鼻 出血 转上 级 医院就诊 。 3 讨论 鼻出血病 因复杂 ,治疗手段较多 ,传统方 法有前鼻孔填 塞、后鼻孔填塞 、烧灼法 、冷冻止血法等 , 但存在诸多不足。 对于顽 固性 鼻出血患者 , 最 关键 的问题 是找到出血部位。传
…
。
中隔前后 及鼻 甲处 可剪成 类 圆形 ,涂布金霉 素 眼膏侧对 应 出血点 ,局部贴 敷压 迫 8 ~1 0 mi n ,观察 未出血后放一条 凡 士林纱 条加压填 塞。未找到 出血点者 于中鼻道 、嗅裂处填塞 膨胀止 血材 料 , 然后行常规前鼻 孔填塞 。所有患者均 收住入
鼻内镜手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Tr ns s le do c p c s r e y i r a m e fr f a t r pit x s a na a n s o i u g r n t e t nto e r c o y e s a i
YANG 。TANG - u n,H UAG n ̄ xng, tal Li Zix a Ho i e
e p n i n a d t e b e d n o n swe e ie t i d n e l d wih l e lt mp n d ree to o g lt n Re u t AI t e x a so n h l e i g p i t r d n i e ,a d d a e t a a o a eo lc r c a u a i . s l f o o s lh
sa i .M e h d 3 a in s wih s v r n r c a l p s a i n e we tf u ta e t n a d n s lp c i g。 n o v n t xs t o 4 p t t t e e ei t a t b ee it x s u d r n r s r td s a d r a a a k n a d i c n e - e n
西部 医学 21 年 1 02 0月 第 2 卷第 1 期 4 0
箜 n! 1 ! ! a !
: :! : : 2
・
1 41 ・ 9
鼻 内镜 手术 疗 治 性 出血 治 难 鼻
杨 立 , 唐梓 轩 , 黄红 星 , 文兴 余
( 宁市 中心 医 院耳 鼻 喉 头 颈外 科 ,四 川 遂 宁 6 9 0 ) 遂 20 0
( uii gCe ta opia S n n n r lH s t l,Sunig 6 9 0 i n 2 0 0,Sihu n, ia c a Chn )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波治疗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波治疗发表时间:2017-11-29T14:13:25.4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作者:朱华兵[导读]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择难治性鼻出血患者98例,以随机均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分别使用传统的填塞法治疗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对比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和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3%,并发症发生率为8.2%、复发率为4.1%,对照组分别为81.6%、28.6%、36.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高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微波;难治性鼻出血难治性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以出血急、出血量大和反复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及导致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贫血、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常规治疗鼻出血以填塞止血、压迫止血为主要方式,该方式对于出血量少的轻型鼻出血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出血量较大且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鼻出血则效果较差[1]。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使用和临床医学的发展,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逐渐在难治性鼻出血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本次的研究中将使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择难治性鼻出血患者98例,按照随机、均等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中有男性29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0.5±49)岁,病程1d-10d,平均病程(5.0±2.0)d,单侧出血43例,双侧出血6例。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7例疗效观察
确 病 因 , 具 有 可 照 明 、 寻 视
例 , 效 满 意 , 报告 如下 。 疗 现
l 资 料 与 方 法
顽 固性鼻m血病 因复杂 , 常需行鼻腔填塞。填塞后 患者常伴
有头痛 、 鼻胀满等不适 , 妨碍正常呼吸和睡眠; 而且易 引起 鼻中隔
穿孑 、 L鼻窦炎 、 中耳炎等并发症 。顽 固性 鼻后部 出血部位 寻找较
困难 , 尤其在 中老年患者 中, 出血部位 多发生在鼻腔后 部 的鼻 一
隔, 再检查各鼻 甲、 鼻道 、 鼻腔顶 、 后鼻孑 、 L 鼻咽部。镜下要仔细辨
别真假 出血点 , 有时因反复填塞 造成鼻腔黏 膜损伤 , 有活 动性出 血假象 , 但损伤性出血一般很快停止 , 局部有 明显的淤血伤痕 , 而
不 是 血管 性 出血 。对 高 血 压 患者 行 心 电监 护 , 并在 血 压 得 到 控 制 后 再 行 电凝 治 疗 。发 现 并 确 定 出 血 点 后 行 双 极 电 凝 局 部 烧 灼 止
[] 1 张满峰 , 于娜. 固性鼻 出血 6 顽 8例 临床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科
杂 志 ,0 4 1 ( )9 5— 6 . 20 ,8 9 :6 9 6
鼻, 全身使用抗生素 3d预防感染 。
2 结 果
[ ] 大章 , 2杨 程靖 宁, 韩军 , 难治性鼻 出血 的 出血部位及 治疗. 等.
鼻 内镜 下双极 电凝治 疗 顽 固性鼻 出血 5 7例 疗效 观 察
鼻内镜鼻出血治疗论文
鼻内镜鼻出血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50-01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绝大多数患者可在门诊处理后治愈。
但是少数患者因出血位置深且隐蔽,经反复规范鼻腔填塞或多次电凝效果不佳,出血量大甚至引起失血性休克,称之为难治性鼻出血。
我科2005-06-2010-01共收治2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通过在鼻内镜下采用带吸引器的电凝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5~67岁;均为单侧出血,其中右侧14例,左侧11例。
所有患者均在外院或我院经过多次前鼻孔或(和)后鼻孔填塞,其中6例曾行微波或激光治疗,2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所有患者均排除鼻腔肿物、外伤性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其中伴鼻中隔偏曲5例、伴高血压8例、伴糖尿病3例、伴慢性支气管炎3例;其中1例为鼻腔中线恶网放疗后。
1.2治疗方法入院后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行相应处理,出血者先给予鼻腔填塞。
对一般情况不佳、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者先给予输液、吸氧等支持治疗,以增强体质,贫血较重者先给予输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者给予相应处理。
25例中全身麻醉下手术22例,其中4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3例在静脉镇定镇痛加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下进行。
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全身麻醉经口插管,常规消毒铺巾单,在0。
鼻内镜下逐渐取出填塞物,吸出黏液涕及血块,然后用加0.1%肾上腺素的注射用水棉片收缩鼻腔黏膜3次,每次间隔约5min,在取出棉片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可疑的出血部位看清出血点即可用带吸引器的电凝头电凝止血,至黏膜发白为止;对于无明确出血点者应有顺序地仔细检查中鼻甲前段、嗅裂、中鼻道、下鼻甲及鼻中隔后端、蝶筛隐等部位,可疑部位可用棉片轻轻擦拭或者用吸引器轻触吸引,以诱发初学,然后电凝;对于始终未见明确出血部位者,应常规电凝最常见的出血区(如嗅裂、中鼻道前段、中鼻甲后端及蝶筛隐窝处等部位)。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恙虫 病 2 3例 临床 分 析
杨 云 波
【 摘要 】 目的 分析恙虫病 的临床表现 、 发症 、 并 治疗效 果及误诊 原因 。方法
果
对2 3例恙虫病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结
发热 2 3例( 0 % )体 温达 4 10 , O℃以上 1 , 8例 多数伴有 头痛、 乏 、 全身酸痛 , 皮肤 出现原发性焦痂 或溃疡 2 1例 ( 13 ) 皮 9 .% ,
( 收稿 1期 :0 1—1 0 ) 3 21 1— 4 ( 本文编辑 : 王宇 )
其他手术禁忌证者可用。免疫和生物治疗是对术后或没有手
鼻 内窥镜下 治疗难 治性 鼻 出血 的疗效 观察
唐 红 军
【 摘要 】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 2例难 治性鼻 出血 患者 , 内镜 检查 经鼻
疹1 8例( 8 2 %) 淋 巴结肿大 l (5 2 % ) 黄疽 8例( 4 7 % )肺 部湿哕音 1 ( 82 %) 肝肿大 1 7 .6 , 5例 6 . 2 , 3.8 , 8例 7 .6 , 0例 (34 %), 4.8 脾肿 大 1 (7 8 % ) 腹痛 1 ( .5 ) 误诊消化道大出血 1 ( 3 % ) 3例经治疗 2 1例 4 . 3 , 例 43% , 例 5 。2 0例 J 临床治愈 (6 9 % ) 2例死 于多器 8. 6 , 官功能衰竭 , 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 。结论
会有少量渗血 , 检查 时应 注意与 原发 出血 部位 相鉴别 , 不要 误将其认 为是出血点 , 而遗漏 了真正 的出血部位 。发 现 出血
点采用间断电凝法 , 即每次脚踏通 电约 0 5s重复数次 , . , 一般 都可获满意的效果 。电凝 范 围不 宜过 大 、 过深 , 理下 鼻 甲 处 前端时要避免损伤鼻泪管开 口。如遇 以下情 况时 , 如较粗大 血管凶猛出血电凝后仍有少量渗血者 、 出血 部位 隐匿电凝不 甚满意者 、 有凝血 功能 障碍者 等 , 电凝 止 血后 宜加 以 明胶 在
鼻内镜电凝止血术处理难治性鼻出血116例体会论文
鼻内镜电凝止血术处理难治性鼻出血116例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11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13例一次性治愈,随访1年,治愈率99.1%。
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在基层医院比较实用的治疗鼻出血的方法。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双极电凝【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54-02鼻出血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急症之一,其中难治性鼻出血至今仍是耳鼻咽喉科难治病症之一。
因出血点未窥情,处理较为棘手,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临床上最常见的传统止血方法为鼻腔填塞术,在前鼻镜下往往找不到出血部位,经多次填塞无效,给患者增加很大的痛苦。
近年来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止血已成为鼻出血治疗的趋势,我科于2003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临床上反复发作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16例,通过在鼻内镜检查鼻腔电凝止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6例患者中,男66例,女50例,年龄7~78岁,均为单侧出血,其中右侧68例,左侧48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鼻腔肿物、外伤性和肝肾功能不全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其中伴鼻中隔偏曲明显9例,伴有高血压20例,伴糖尿病12例。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并急查血常规、心电图、血压,大概了解出血原因及初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
对高血压者请心血管内科会诊降压处理,糖尿病者需尽快请内分泌科会诊给予相关治疗。
采用国产gps型枪状双极电凝,电凝强度25~30w,输出时间0.5~1.5s。
用1%丁卡因加少许肾上腺素浸棉片表面麻醉出血部位鼻腔粘膜3次,以达到收缩鼻甲并暴露鼻道及表面麻醉作用。
高血压患者采用含盐酸麻黄碱的1%丁卡因棉片,部分高血压患者可在麻醉监护下控制性降压进行手术。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观察许建华;邓丹;仝林;林力;寿铸;彭素芬;陈孝珍;余春燕;陈敏【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应用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97例,进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经过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的有效率为96.74%,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复发率为2.17%.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明显,并发症与复发率低.【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9(048)011【总页数】3页(P1863-1865)【关键词】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作者】许建华;邓丹;仝林;林力;寿铸;彭素芬;陈孝珍;余春燕;陈敏【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011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庆41001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麻醉手术室 401120;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麻醉手术室 401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3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可由鼻病引起,亦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一般认为,小儿及青少年出血部位大多在鼻腔前部,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鼻出血则多发生在鼻腔后端。
发生在鼻腔后端的出血常来势凶猛,不易止住,多为蝶腭动脉或其分支破裂所致,或为鼻-鼻咽静脉丛破裂出血,此类出血因出血量大、位置隐蔽,采用鼻腔减充血剂滴鼻、局部压迫、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等传统方法大多无法控制,常多次反复出血。
此类鼻出血患者经常规鼻腔前后鼻孔填塞后再出血率高达50%以上,故称之为难治性鼻出血[1]。
65例难治性鼻出血临床诊治分析
由于严重鼻出血的住院患者多数曾在基层医院多次采
用传统的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后鼻孔栓塞仍未奏效, 鼻 次损伤和出血, 并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填塞后并发症 , 尽量避 免无麻醉的情况下反复多次抽取纱条进行盲 目的填塞止血。 多次出血以及鼻腔填塞 的痛觉刺激导致患者来诊时大多存 在焦虑与恐惧, 处理时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紧张 情绪, 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
5 次。所有患者人院前均行前鼻孔填塞, 其中后鼻孔栓塞
者1 7例。 12 麻醉方法 .
4 0例采用全身麻醉,3 2 例采用局部麻醉 , 局麻采用 1
丁卡因 3 L加 1 0 m ‰肾上腺素 2 L的棉片行鼻黏膜表面麻 输血量 20 80 L 有 1 例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均同期行 m 0- 0 。 0 m 醉和收缩鼻黏膜血管, 以及用 1 利多卡因 5 L行术测鼻 m
维普资讯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 年 1 第 1 08 月 7卷第 6 期
・4 51 ・
6 5例 难 治 性鼻 出血 临床 诊 治 分析
安 云芳 , 海 亮 , 赵 索利敏 , 长 青 赵
( 山西 医科 大 学 第二 医 院 , 西 太 原 山 000) 3 0 1
黏膜浸润麻醉 。全身麻醉, 静脉快速诱导及气管插管后接人 工呼吸机行控制 呼吸, 静脉泵人麻醉药品维持一定的麻醉深
鼻中隔矫正。2 例假性动脉瘤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S 下 D A)
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 讨 论
度和肌松, 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 。 鼻腔以2 利多卡因 3 L 0 m
~
6 例顺利找到明显出血点, 3 双极电凝止血迅速, 效果满 意。出血部位包括鼻中隔中、 后部位出血 1 例, 8 嗅裂区出血 1 2例, 下鼻道后端鼻腔一 鼻咽静脉丛 ( orfp x s区出 Woduf l u ) e 血9 中鼻甲后端蝶腭动脉区出血8 中鼻道后上方7 例, 例, 例, 下鼻道前端出血 5 4例出血点不明。 例, 输血 5 例约占08 , .
鼻内镜下治疗102例难治性鼻出血病例分析
作 者 简 介 :胡 安 福 ,从 事 五 官 科 工 作 十 余 年 ,现 工作 于深 圳 市 龙 岗 区坪 地 医院 五 官 科 。
1 资 料 和 方 法
义 ( 00 ) P< .5 ;高年龄 段的 出血 位在 鼻腔后端 的机会 比低 年龄段 高 12 倍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0 0 ) .2 P< .5 ;三个年 龄段相 比,中鼻道后上部出血的机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 。 . 5) 3 讨 论
为治愈标准 。 14 资 料 统 计 分 析 资 料 收 入 计 算 机 采 用 S S . P S统 计 软 件 分析 ,两样本均数 比较用 t 检验 ,多样 本均 数 间多 重 比较 采用 L D— 检验 。 s t 2 结 果 本组 12例 患 者 中,有 9 0 8例 在 鼻 内镜 下 寻 找 到 出血 点 ,经 电凝止血后 ,出血 停止 。有 4例 患者 未能 找到 出血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医 疗 论 坛
Me iil r ame t o u d ca T e t n F r m
14・ 0
C ie e jun l o tn me ii n tn p am c hn s o ra f e o dc e a d eh o h r a y h n
[ ]徐 源.1 5 1 3 5饲 鼻 出血 病 因 和出 血部 位分 析. 1 耳 鼻咽 喉 科 杂志 , 临床
19 9 2,6:4 — 3 2 4 .
[ ] 黄选兆 ,汪吉 宝.实 用 耳鼻 咽 喉科 学.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19 :1l 2 98 8
一
1 2 R
( 收稿 日期 : 00 0 . 8 2 1. 3 1 )
难治性鼻出血出血点的识别及处理体会
处于 出血状态 ,可沿着 出血方 向边吸边寻找 ,必要 时可 将 中、下鼻 甲骨折移位 ,充分暴露 嗅裂鼻 中隔部 、中鼻 道后上部及下鼻道穹窿部等 隐蔽部位 ,若 内镜下 见鼻黏 膜呈乳头状 、粟粒状等不 同形态 的黏膜增 生或小动脉断 端隆起 ,吸引头轻触 即开始 出血 ,则可确 定为出血。明 确 出血 点后 ,应用美 国多昵尔公司生产的低温等 离子射 频 消 融 系 统 凝 固 出 血 部 位 ( 量 输 出控 制 在 01 能 .~ 0h ) . ms ,先在 出血点周围凝固,然后再凝 固出血点至结 4 痂 。对于 嗅裂鼻 中隔部出血位置过高 电凝困难者 ,可用 明胶海绵或碘仿纱条 局部加压填塞。治疗后给予抗生素 预 防感 染,并给予止血 、降压等对症治疗 。 1 疗效标 准 以治疗 后 1 . 3 ~3个 月 内鼻腔 未再 出血为 治愈标准 。
关键词 :鼻 出血;难 治性;鼻内镜
文 章 编号 : 17 —7 9( 0 2)一50 0 —2 6 22 7 2 1 0 — 180
鼻 出血是耳鼻 喉科常见急症之一 ,约 4 % ̄5 %出 0 2 现 于鼻 中隔前端利 特尔 区【,鼻镜检查 大多可 明确看 到 1 ] 出血 点 ,然而有相 当一部分 患者 出血 点比较 隐蔽,常规 鼻 内镜检查难 以发现 ,经规 范的鼻腔填 塞后出血仍难 以 控制 ,即所谓 的难 治性鼻出血,处理时较为棘手 。2 0 05 年 1 2月至 2 1 年 6月我们共收治难治性鼻出血患者 5 01 2
例 ,现将诊疗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5 . 2例 患者均为经鼻镜 及 内镜检查 出血 部位难 以明确 的反 复出血 患者 。男 2 9例 ,女 2 3例;年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 yw r s Naa e d so y Naa le ig C auain R f c r Ke o d 】 s n ocp ; sl edn ; og lt ; er ty l b o ao
1 资 料 与 方 法
所有 5 O例 患 者 中 4 5例 经 治疗 后 一 次 性 治愈 . 5例 经 第 2次鼻 内镜 下 电凝 止血 后 治愈 , 术后 口服 抗 生素 治疗 3 5d, ~
随 访 1个 月 无 复 发 , 鼻 中 隔 穿 孔 、 脑 血 管 意 外 、 腔 粘 无 心 鼻
结果: 所有 5 在 0例 患 者 中 4 5例 一 次 性 治 愈 , 在 第 1次 治 疗 后 1 2周 内 经 第 2次 治 疗 达 到 治 愈 。 结 论 : 鼻 内 镜 5例 - 在
下等 离子 点凝 止 血具 有视 野 清晰 . 解剖 结构 清楚 准 确 , 血迅 速 准确 、 止 安全 有效 , 而且 等 离子 止血 对 出血 点 周 围组 织 损伤 轻 , 伤范 围小 , 发 症 少等 优点 。 损 并 『 键词 】 内镜 ; 出血 ; 关 鼻 鼻 电凝 ; 治性 难 【 中图分 类号】R 6 .3 7 52 【 献标 识 码】A 文 [ 章编 号】 1 7 — 7 1 2 1 )3( 一 2 — 2 文 6 4 4 2 ( 0 0 a) 0 3 0 1
内 镜 下 采 用 等 离 子 电 凝 止 血 方 法 简 单 , 作 安 全 且 止 血 效 果 操
率 为 3W , 凝 出 血 点 至 出 血 停 止 黏 膜 稍 发 白 为 止 。 对 可 疑 电 的 出 血 点 可 用 吸 引 头 轻 轻 吸 引 其 附 着 的 血 痂 , 发 出 血 后 即 诱
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发表时间:2016-03-09T11:34:45.5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2期作者:何俊[导读]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中,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鼻腔填塞联合疗法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 4111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鼻腔填塞联合疗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
对照组应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疗法,观察组应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鼻腔填塞联合疗法。
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出血量、恢复鼻通气所需的时间和鼻黏膜恢复的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在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中,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鼻腔填塞联合疗法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鼻内镜;电凝;鼻腔填塞;效果在以往治疗鼻出血时,鼻腔填塞属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但是止血往往不彻底,所以治疗效果有限[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内镜微创止血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临床优势在于直观、操作简单,并且可视性也较好,能够帮助术者及时地找到患者的出血点,以便于对患者行电凝止血处理,且不会对患者正常的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因此已经逐渐成为治疗鼻出血的首选。
本研究选取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明确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鼻腔填塞联合疗法的效果,结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
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3.4±5.4)岁,病程为3~12年,平均病程为(7.1+1.2)年,其中,单侧和双侧出血患者分别为21例、29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43.5±5.6)岁,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7.5+1.5)年,其中,单侧和双侧出血患者分别为23例、27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鼻出血的鼻内镜治疗
作者:徐建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6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诊治的6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予以双极电凝止血、局部填塞和鼻腔结构处理来进行治疗,分析本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再出血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未见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未见再出血病例。
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治疗效果
鼻出血作为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临床研究显示多数鼻出血患者可经正规鼻孔填塞治愈,但部分鼻出血患者经多次鼻孔填塞仍然无法控制出血,其出血部位较为隐蔽,传统治疗无法达到相应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将其称为难治性鼻出血[1, 2]。
前后堵塞鼻孔治疗难治性鼻血不仅难以止血,还会使患者疼痛加剧,因此探讨有效、安全的方法对难治性鼻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鼻内镜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促进了一些疾病的治疗,研究报道显示鼻内镜技术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有良好促进效果[4]。
本研究探讨了鼻内镜治疗难治性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受诊治的6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男34例,女30例,年龄在18~72岁,平均(48.6±
2.3)岁。
上述病例检查后确定为单侧鼻腔出血,其中左侧36例,右侧28例;病程为1~16 d,平均病程(
3.2±1. 2) d。
上述患者均经过多次前后鼻孔填塞无效,部分患者接受过激光或微波治疗,排除外伤性出血、血液疾病出血、肝肾功能受损出血等相关因素,患者自愿接受鼻内镜治疗,身体状况均对本次治疗不造成显著性影响。
1. 2 临床治疗首先需要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对贫血严重的需要补充足够血容量,达到相应指标后实施手术。
患者均选择平卧位接受鼻内镜手术,麻醉可采用局部(或全身)麻醉,先用1%的卡因联合肾上腺素棉片对鼻腔黏膜面进行麻醉处理,一定要确保麻醉充分,次数为3次。
将鼻腔内分泌物和血液吸除,通过内镜对鼻腔外壁、中隔、鼻底和鼻咽等位置进行仔细检查,注意鼻黏膜是否有异样突起,必要时需行试触诱发出血,对鼻腔狭窄,需要针对性结构处理,通过切除或骨折移位来拓宽鼻道。
明确出血点位置后,根据位置选择方案,部分患者直接采用双极电凝对出血位置予以治疗;因出血引起的电凝困难,一般采用明胶海绵局部填塞嗅裂区;合并鼻中隔偏曲,出血稳定时,行鼻
中隔矫正术;右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需行手术治疗。
成功止血后,使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
2 结果
通过鼻内镜观察了解患者鼻出血部位主要包括:4例下鼻甲后段出血,占6.25%, 6例中鼻甲后段出血,占9.38%, 32例鼻中隔部,占50%,中鼻道10例,占15.63%,鼻中隔后段12例,占18.75%。
本次鼻内镜的治疗结果如下:接受双极电凝治疗44例,接受鼻中隔矫正术治疗17例,嗅裂区填塞5例,需要接受鼻甲骨折移位的48例;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后均一次性止血,术后未见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随访6个月,未见再出血病例,复发率为0。
3 讨论
难治性鼻出血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有关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迅速止血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
临床上使用的传统止血方法如激光烧灼、鼻孔填塞、血管结扎等对常规的鼻出血可能存在一定的效果,但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并不如意[5]。
临床报道显示传统止血方式对鼻腔黏膜的损伤较大,止血效果并不理想。
难治性鼻出血多是因无法确定其出血位置而造成的,由于患者的出血位置较深,不易看清,因此盲目地应用填塞来止血,无法将血迅速止住。
部分鼻出血患者存在头痛、头昏等症,甚至难以入眠,导致其精神更加紧张,对止血效果也造成了影响,因此探讨有效安全的方法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分析了64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
鼻内镜可以较好的确定出血位置,对止血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研究表明双极电凝是主要的止血方法,该种方式操作起来简便,治疗部位精准,且对病变组织的损伤轻,止血后一般无需进行填塞。
大量的报道也认为双极电凝疗法可以作为鼻出血的有效治治疗方法,从本组治疗病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电凝疗法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同样高效安全。
在进行电凝治疗时需要控制好时间和输出功率,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症。
出血点的确定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关键,部分患者因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甲肥大、反向偏曲、鼻中隔偏曲和息肉样变等,导致鼻道、嗅裂等位置观察起来较为困难,这些不仅增加了出血灶寻找、器械操作的难度,还增加了鼻腔粘连、鼻窦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王丽等对鼻出血部位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鼻中隔居多,因此对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出血、鼻甲异常需要予以对应的处理来扩大鼻道、嗅裂等处视野,从而方便检查及治疗。
本组64例患者中50%的均为鼻中隔出血,和上述报道相符。
通过对治疗过程的分析,源于鼻窦出血的,同期行鼻窦开放,清除病变区即可彻底止血。
对存在血管性疾病一般需要先介入栓塞,然后彻底切除。
盲目填塞止血是导致止血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5 例嗅裂区鼻中隔出血患者,该处较为狭窄,前鼻孔填塞就难以压迫出血点,将中鼻甲骨折内移,内镜虽然能进入,但器械无法准确触及,盲目的填塞则会严重损伤嗅区
黏膜,甚至损伤嗅觉。
此时可用明胶海绵卷或小块高分子止血材料直接局部填塞,此种方式
的止血十分明显,且止血后可以保持鼻腔呼吸通畅,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非常实用,有
效的避免了因传统鼻孔填塞带来缺氧并发症。
另外,难治性鼻出血采用局部止血措施的同
时,还要考虑到全身因素,术前要全面检查患者,确定患者的其他疾病,对贫血患者需给与扩容,对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稳定病情后手术。
鼻内镜下采取对应的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
效果显著,通过鼻内镜,医生可以清楚的将凝血块清楚,迅速准确的对出血部位作出判断,从而确定止血方案。
通过鼻内镜检查,医生易于了解患者的鼻腔解剖情况,同时掌握鼻窦、鼻腔、鼻咽部是否存在肿瘤,从而确定是否有进行手术的必要。
且鼻内镜手术过程中操作起
来简便,术后未造成严重并发症,充分显示了该方式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鼻内镜可以迅速准确的找出患者的出血位置,医生可根据具体出血位置及患
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来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此方式的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便,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佟继红. 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6例体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7(12):154.
[2]唐卫红.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105例临床体会. 海南医学, 2009,20(9):236-237.
[3]丁新国. 难治性鼻出血采用鼻内镜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88.
[4]于西武,王春利,司峰志,等. 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25(16):756-757.
[5]邹上初,罗志强. 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83例分析.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24(5):2924-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