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共4题;共12分)
1. (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旺相(Xiàng)家醅(péi)冗杂(rǒng)挑衅(xìn)
B . 翕忽(xī)反诘(jié)荧屏(yíng)好逑(hào)
C . 夙愿(sù)穹顶(qióng)巉峻(chán)黧黑(lí)
D . 蠕动(yú)砾石(lì)寒噤(jìn)钟磬(qìng)
2. (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决窍深湛脍灸人口笑容可鞠
B . 畅想凝眸斩露头角精益求精
C . 严谨热忱坦荡如坻不言而谕
D . 娴熟矜持神彩奕奕安之若素
3. (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张老师很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 . 登上南山,开县新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C . 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D . 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4. (3分)(2018·新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 . 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 . 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 . 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共1题;共12分)
5. (12分)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
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
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
御者日:“夫人犹在也。
”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
”事适母甚谨。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
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
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1)
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孰视之
B . 何陋之有
C . 辍耕之垄上
D . 公将鼓之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 . 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 . 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 . 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母亦贤之贤:________
②迁偏将军迁: ________
③数陈便宜陈:________
④文多故不悉载悉: ________
(4)
翻译下列句子。
(1)统为之饮食衰少。
________
(2)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________
三、三、默写(共6分)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7七下·淮滨期末) 古诗文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
(韩语《晚春》)
(4)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________,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________”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
(《木兰诗》)
(5) ________,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6)杜牧的《泊秦淮》中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7)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游山西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7. (10.0分)阅读《应聘》一文,完成小题。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
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
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
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
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
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
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
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
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
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
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
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
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
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
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
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
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
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
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
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
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
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
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
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
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表达效果。
①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②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3)
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被录取的是母亲B.儿子没被录取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4)
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五、作文(60分) (共1题;共60分)
8. (60分) (2017七上·永定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
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请以“有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六、六、诗歌鉴赏(共4分) (共1题;共4分)
9. (4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小题。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2)
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
李清照:
七、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17七上·新乡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各登一树,相去②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鸣急;狼闻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④僵卧,久之有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去:距离③跑:同“刨”用足趴地。
④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划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 . 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 .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乃悟前狼假寐
D . 一狼径去相去数十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和愚蠢。
【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母爱。
B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写两狼一明一暗“诱敌”。
【乙】文开头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谋”的结果。
D . 【甲】【乙】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描写和议论。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应对方法不一样。
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共3题;共22分)
11. (2分)名著阅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骆驼祥子》中祥子把什么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刘四爷为什么在寿诞之日和虎妞争吵直至闹翻?
(2)金圣叹评《水浒》:“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李逵粗鲁是莽撞,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勒。
”请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诠释金圣叹的评点。
A.鲁达粗鲁是性急
B.李逵粗鲁是莽撞
C.武松粗鲁是豪杰不受羁勒
12. (2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名著导读。
(1)《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给我讲故事,买来《山海经》的________(人名),还有父亲的邻居________(人名)。
在她的怂恿下,鲁迅在父亲临时前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在母亲和妻子________的帮助下,用生命所写成的小说《________》最终出版,保尔开始了新的生活。
13. (18.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爷爷从河边的那片梢林里回到坡下的窝棚里时,虻子已经烟熏火燎地将饭做好了,煮老南瓜的香味隔老远就能闻得着。
虻子见爷爷回来,便麻利地给爷爷摆上了筷子。
② “天阴得很。
”爷爷自言自语地嘟囔着,擂腰捶腿,还狠咳嗽了几声。
之后便朝地铺上软软地躺下去,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眼睛望着灶火说:“对岸有人叫筏子,叫得急惶……”
③虻子朝窝棚外头瞧了瞧,傍晚的天空黄浑浑、黑蒙蒙的,天空中飘浮着一股湿漉漉的土腥气和河腥气:“要起大风了呢!”
④“嗯。
”爷爷木木地应了一声,又忍不住咳了几声,咳得弯了腰,腾出手来,又自己捶背。
⑤“您又犯病了吧?爷爷!”虻子更担心了。
⑥“嗯,是有些不活泛,老了的人了……我得再撑一趟去,对岸叫得急惶,八成是有急事哩。
”
⑦ “那就我去!”虻子霍地立起来。
他身子骨瘦些,但展拓,个子也不小,差点儿能够顶住窝棚顶。
他14岁了,已经跟爷爷撑了两年的筏子,只是从没单独一个人划过,爷爷不让。
⑧ “你?”爷爷似乎压根儿也没往他身上想,因而表情很古怪,显然不大信任,“行么?敢么?”
⑨虻子的自尊心被刺疼了,他挑战地瞅着爷爷,黑眸不闪。
爷爷却只顾勾了头抽烟……
⑩“我就去呀!”虻子发狠地说着,一只脚已迈出窝棚。
⑪ “等等!”爷爷叫住了他,说道,“看准水头……压浪走……莫慌……去吧。
”
⑫羊皮筏子就立在河滩上,那是扎在一个框架上的几只充足了气的整羊皮,并不重,虻子能扛动,不等几个大
雨点砸在他脸上,风也刮过来了。
筏子刚刚放下水,天空的乌云便像①的奔过来了。
河水浑得发黑,浪声喧嚣得骇人。
虻子紧紧抓住长篙,浑身在兴奋地颤抖,也是紧张地战栗。
锯齿形的浪将筏子一下子就推走了。
他只觉浑浊的浪沫迷住了眼,却顾不得抹一把。
心里只记着爷爷的叮咛:看准水头,压浪走……前面,一个巨大的黑影越来越近,似凫在浪上的②,那是“将军石”。
河水在那儿冲起③的漩涡,腾起一丈来高的灰雾。
筏子④朝那礁石冲击,仿佛整个世界的毁灭就在这一瞬间!他将整个生命都聚集在手中的长篙上,猛力一撑——羊皮筏子几乎擦着礁石飞飘而过,如⑤……
⑬虻子把筏子拖上岸,他才觉得双手已举不起篙了。
但是,岸上却不见一个人影……
⑭ “喂——”他喊,声音在颤抖,“谁要过河呀——!”
⑮没有回声。
再喊,却见从河边的苇丛里湿淋淋地钻出一个人来,怀里抱着一只酒萌芦,并且“哈哈”地朗声大笑——是爷爷。
(1)小说中“爷爷”让虻子独自撑筏过河的依据是什么?(16字内)
(2)小说在故事开端写了“爷爷”回窝棚时,“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后又写他对虻子“激将”时“表情很古怪”。
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5字内)
(3)从下列的各选项中,选择恰当的比喻,填入原文中的空缺处。
(在括号中只填字母)A.巨鼎似B.黑马似
C.箭一般D.一只抛出的梭
E.一只巨兽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4)该小说以出人意料的结尾取胜,体现了作者奇妙的构思。
仔细阅读结尾部分,简答以下问题:①爷爷为什么也要过河?②爷爷过河为何不描写?(20字内)
(5)小说有两处集中描写了当时的天气(环境),这两段天气的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A . 为小说渲染气氛,营造一个典型的环境。
B . 烘托出虻子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C . 反衬虻子不顾天气的恶劣,急人所急的可贵品质。
D . 暗示爷爷要锻炼考验虻子的大胆而又良苦的用心。
E . 环境恶劣,突出了爷爷水性好,撑筏水平高。
(6)好的题目往往能恰当地反映小说的主题。
在下面4个标题中,恰当的题目是()
A . 划羊皮伐子的人
B . 爷爷的考验
C . 爷爷与虻子
D . 虻子长大了
九、语言运用(共12分) (共1题;共12分)
14. (12分) (2018九上·海沧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站在古村,一种厚重的文化扑面而来,只是静静地①(A.端详B.打量),所有的青瓦已声泪俱下,两千多年的时光,②(A.记忆B.记载)着你艰难而清贫的足迹。
宋、明、清的烟雨,在这里留下水墨,在这里留下传奇,在这里留下华彩。
斑驳【甲】(A.bò B.pò)的墙上,日影与山色,化成一帘旖旎的春光,化成精神世界里的万盏华灯。
你,如一本线装的古诗集,散发出清新淡雅的意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乙】(àng)然的春意中熠熠生辉。
(1)为文中【甲】处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根据【乙】处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甲】________;【乙】________
(2)为文中①、②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你,如一本线装的古诗集,散发出清新淡雅的意韵;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共4题;共12分) 1-1、
2-1、
3-1、
4-1、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共1题;共12分) 5-1、
5-2、
5-3、
5-4、
三、三、默写(共6分) (共1题;共6分)
6-1、
6-2、
6-3、
6-4、
6-5、
6-6、
6-7、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五、作文(60分) (共1题;共60分)
8-1、
六、六、诗歌鉴赏(共4分) (共1题;共4分)
9-1、
9-2、
七、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10-4、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共3题;共22分)
11-1、
11-2、
12-1、
12-2、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九、语言运用(共12分) (共1题;共12分)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