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2023·南阳模拟]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乙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甲区域河流汛期长,无结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
天然林区
C.丙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 D.丁区域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农业较发达
4.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B.乙地区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丙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丁地区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
读右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剪纸显示的农业生产活动,最常见于我国
3.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案] 界线C与第一、二级地势阶梯的分界 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堂导案
探究小结:
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 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其中, 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mm年等降 水量线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 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随堂来自测8.甲与乙农作物的分界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对该线地理意义的表 述,正确的是( B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北方旱作区和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C.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水能等清洁能源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2022·盐城模拟] 右图为我国的四大地理
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甲地区和乙地区的分界线是( A )
A.秦岭—淮河一线
B.黑河—腾冲一线
C.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10.下列描述与甲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A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非选择题
11.[2022·天水]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的( B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该地区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该地区
的是( D )
A.小麦
B.玉米
C.青稞
D.水稻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2022·和平模拟] 结合中国主要粮食作 物分布图,完成第7~8题。 7.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B ) A.水稻 B.小麦 C.花生 D.甘蔗
(3)从地理位置看,甲、乙两区域临海,丙 区域位于_内__陆___,距海遥远,气候_干__旱___。 (4)区域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各异,乙、丙两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乙___;甲、丁两区域 中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丁__。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案] 界线A大致与4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 近;确定界线A的考虑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堂导案
2.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 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案] 界线B大致与1月0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与800 mm等降水量 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人文特征的差异,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
理区域。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识别并写出图中我国区域名称。甲是
__南__方_地__区___;丙是_西__北__地__区___。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2)甲、乙两区域以_秦__岭___(山脉)—淮河 一线为界,此线约为我国1月0℃等温线和 _8_0_0__mm年降水量线。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知识结构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法指导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差异。用事例 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前学案
知识点一: 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 (1)气温: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降__低___。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_越__少___。 (3)地势: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_下__降___。 2.人文环境差异 (1)农业:西牧东耕;南_稻___北_麦___。 (2)人口、城市和交通:_东___密_西___疏。 (3)经济水平:东高西低。
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2.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甲区域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B.乙区域只濒临东海,海运十分便利 C.丙区域有京津唐和辽中南两大工
业基地 D.丁区域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前学案
知识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不同来划分。 2.四大地理区:南方地区、_北__方___地区、西北地区和_青__藏___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堂导案
探究主题: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探究步骤:
观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以下各题。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 地理差异显著
[2023·昭通模拟] 读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第 1~2题。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随堂检测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是我国的哪个四大地理区域( C )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前学案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的差异 (1)南方地区:农田多为_水__田___,以种植_水__稻___、油菜为主,一年收获 __二__至_三__次___; 民居屋顶坡度_大___,墙体_薄___;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 (2)北方地区:农田多为_旱__地___,以种植_小__麦___、大豆为主,一年收获 __一__次__或_两__年__收__获__三__次___;民居屋顶坡度_小___,墙体_厚___;传统交通运输 方式是陆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