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案(人民版必修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表现——自然经济解体
(1)背景:①与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地位。
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2)解体过程:
①家庭手工业解体:
A、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原因:以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输华货物总值有显著增加,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
▲表现:由于输入的洋货多为,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不少中国土货滞销。
▲标志:,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原因:以后,西方侵略者控制了,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又获得了和等特权,急剧地增加了对中国的,并打入市场。
▲表现:中国的冶铁及、、、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②小农经济瓦解:中国农产品的程度有了一定发展。
棉花、和茶等经济作物的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有所提高,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的影响。
2、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1)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的兴起。
4、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
①进一步侵入中国,经营对华贸易的大量增加。
②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业发生了变化,和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对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削弱了的基础,破坏了,沉重打击了。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
【注释】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并以《马关条约》为界,分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的帝国主义阶段。
这两个阶段无论是商品输出还是资本输出其本质是相同的,都为实现其掠夺中国财富的目的。
不同点表现在:①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
一些国家的商人还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
②资本输出主要是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帝国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包括贷款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表现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争夺开采矿山和办厂权。
【注释】买办: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经理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设置买办为外商服务。
当时买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代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
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买办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1)当时中国对外出口茶和丝的主要商埠有哪些?
(2)表中的统计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
(3)统计表中的数据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1)产生时间:
(2)产生地区: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等地区出现。
(3)产生途径:一部分、、、、等,投资于;另一种是部分开始采用,转变为。
(4)产生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逐渐解体。
②(时期)洋务派以" "、" "、" "等形式创办的,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5)代表企业:
2、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
、、、、、等几个行业部门。
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高潮)
1、初步发展的时间:从到,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2、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大量,同时继续增加,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扩大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和,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②在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 "、" ",以挽救民族危机。
③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 、,",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3、代表:1899年在南通创办后又创办、、、
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擘。
4、民族工业的特点:
①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
、以及等几个部门。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内地很少,绝大部分是,如缫丝、纺纱以及其他日用品工业,采矿、冶金、机器制造等
则很少。
5、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意义: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中所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
"解体"指的是()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城乡商品交流得到发展②东南沿海一带得手工纺织业收到很大得冲击③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经济完全瓦解④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8%;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
C、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鸦片贸易合法化
4、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运动期间
D、清末"新政"期间
5、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
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这些地方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7、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中上游一带
C、京津地区
D、通商口岸
8、下列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现象中,最具进步意义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B、洋务运动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9、阅读下列材料:上海机器制造厂(伦章造纸厂)名义资本为15万两,分为1500股,每股100两,但只有1100股认购并缴足了。
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1人,中国职工约100人。
此厂每月生产纸60吨,迄今没有分付过股息。
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特别优待的章程。
请回答:(1)材料中的伦章造纸厂属于()
A、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的企业
B、洋务派建立的企业
C、民族资本家建立的企业
D、改革开放后的个体企业
(2)材料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还包括()
①是一家股份制企业②经济效益差③受日本纸的竞争④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⑤经营困难,濒于停业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D、①②③⑤
(3) 伦章造纸厂的经历说明( )
A、股份制在中国行不通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道路非常困难
C、造纸行业不景气
D、一定要实行规模经营,扩大员工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