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杰;尹立杰;丁田贵
【摘要】目的探讨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大连市中心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2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放射治疗,100例)和观察组(药物联合放射治疗,10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CR 17例,PR 64例,总有效率81.0%,对照组CR 7例,PR 53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皮肤黏膜损害、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患者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患者更易获得良好的预后.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17(026)002
【总页数】2页(P204-205)
【关键词】放射疗法;直肠癌;化学疗法
【作者】王杰;尹立杰;丁田贵
【作者单位】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2]。

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直肠恶性肿瘤的30%,针对该病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延长生存时间、提高局部控制率、最大限度保留肛门括约肌、维持排尿功能等[3]。

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直肠癌治疗模式已从单一手术发展为多学科综合治疗。

本文探讨希罗达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2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放射治疗,100例)和观察组(药物联合放射治疗,100例)。

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33~76岁,平均(60.1±5.1)岁,Dukes分期:A期43例,B期39例,C期18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36~79岁,平均(61.1±5.8)岁,Dukes分期:A期43例,B期38例,C期19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①癌细胞向远处转移者。

②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

③放、化疗禁忌者。

④手术治疗禁忌者。

⑤全身感染者。

⑥不同意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1.3.1 对照组采用CT机对放射治疗区域进行定位,靶区定位参照国际辐射单位和测定委员会(ICRU)相关标准。

范围:肿瘤病灶上、下3 cm,骶前、髂内、闭孔及直肠周围淋巴结区;采用15 MV X射线常规照射,盆腔放射总剂量46~50 Gy,缩野加量20~24 Gy。

每周治疗5 d,2 Gy/d,治疗5周。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希罗达(卡培他滨片)治疗,1 250 mg/m2,每日早、晚餐后0.5 h口服,每日总量2 500 mg/m2,连用2周,2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周期间间隔1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无肿瘤残留;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75%,肿瘤浸润深度变浅,未见新病灶;稳定(SD):肿瘤体积缩小50%~75%,肿瘤浸润深度无明显变化,未见新病灶;进展(PD):有新病灶,肿瘤浸润深度加
深。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癌胚抗原(CEA)水平,参考值0~5 μg/L。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CR 17例,PR 64例,总有效率81.0%,对照组CR 7例,PR 53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CEA水平比较两组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表2)。

2.3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皮肤黏膜损害、手足综
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患者症状均较轻微且均可耐受,无中止治疗病例出现(表3)。

直肠癌发病隐匿,缺乏特异症状,一般情况下,临床诊断为直肠癌时,多已进展到中晚期[4]。

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直肠特殊的解剖结果,与
相邻脏器间距离狭窄,导致外科治疗时难以获得较宽手术边界,加之部分直肠缺乏浆膜包裹,特别是当肿瘤组织浸润深度加深时,患者术后复发率仍较高。

而对于拒绝手术或是不能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可上调肿瘤细胞中胸苷磷酸化酶活性而不上调正常组织中的胸苷磷酸化酶活性,以此增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达到放疗增敏的目的[5-6]。

但研究显示[7-8],单纯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差,术后远期生存率较低,5年内生存率27%,而
同步放、化疗3年内生存率66.7%。

希罗达(卡培他滨片)是一种全新的靶向性口服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较准确,经肿瘤组织中特有的高浓度的胸苷磷酸化酶转化为活性氟尿嘧啶发挥抗癌作用。

药物经患者口服后可完整通过胃肠壁经肝脏羧酸酯酶催化,可
代谢为5-脱氧-5-氟胞苷,经肝脏和肿瘤细胞中的胞苷脱氨酶催化转化为5-脱氧-
氟尿嘧啶,经胸苷酸磷酸化酶催化为5-Fu。

希罗达和其代谢物5-脱氧-5-氟胞苷
虽不具备细胞杀伤力,但在肿瘤组织内部,胸苷酸磷酸化酶活性较高,可促进5-Fu在肿瘤组织部位选择性释放,从而降低5-Fu在患者全身的暴露程度和毒性。

临床研究表明[9-10],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中联合希罗达的疗效不劣于静脉注射氟尿嘧啶。

而考虑到患者对持续性的静脉注射氟尿嘧啶依从性较差,患者多不易接受,而且增加了感染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采用口服希罗达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安全性更高。

CEA水平是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临床指标,术前CEA水平过高较低水平CEA者预后更差。

本研究中,两组CE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P<0.05。

结果证实了放、化疗联合治疗直肠癌效果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患者更易获得良好的预后。

本研究中,观察组CR 17例,PR 64例,总有效率81.0%,对照组CR 7例,PR 53例,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说明希罗
达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治疗作用更明显。

虽然观察组骨髓抑制、腹泻、皮肤黏膜损害、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患者症状均较轻微且均可耐受,无中止治疗病例出现。

【相关文献】
[1]蒋松松,陈刚,郑黎明,等.细胞角蛋白20、基质金属蛋白酶-7、-9在中低位直肠癌下切缘微
转移的表达及相关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8):1993-1996.
[2]刘继东,阎玉矿,李德宁,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8(3):46-49.
[3]朱艳虹,孙晓南,许靖,等.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J].肿瘤,2010,30(6):539-542.
[4]陆洪炳,陈碧涛.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5,7(34):130-131.
[5]叶玲,罗敬,徐玉云.放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
药指南,2015,13(11):130.
[6]江滔.应用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直肠癌手术后病情复发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6):250-251.
[7]帖晓静,田永巍,高岭,等.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B):1301-1303.
[8]梁天伟,孙轶,卢永刚,等.两种拖出式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2011,
14(5):1712.
[9]张敏.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
42(24):34-35.
[10]常顺伍.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13,28(1):68-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