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新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③吸取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教训。
4、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P83)各时期的外 交方针政策及原因、重大外交活动、成就及影响。
5、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 提出;港澳同胞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义:洗雪国耻;三地共同发展;促进祖国统一; 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6、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 的最基本特点; ②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我国 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③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 一个重要基石; ④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到重国家利益、由半封闭 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②近代:侵略与反侵略;英法与中合作反法西斯。 ③现代:对抗—正常化—交流不断加强。 5、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传统友好—共同命运—抗美援朝—睦邻关系
6、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①古代: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隋唐互派使者,交 换土特产品如与越南关系;唐朝海路交通,很多 人到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进行长期的海上贸易 往来与文化交流,此后更多中国人到南洋。 ②近现代:共同的历史遭遇(外侵如西方殖民者、 日本法西斯侵略)和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抗争 (反侵略反殖反霸如反法西斯、抗美援越,新兴 力量团结如万隆会议,发展经济的合作如亚太经 合组织、东盟10+1)
富强。妥协投降,丧权辱国;勇御外辱,维护主 权。和平外交,和平崛起;永不扩张,共同发展。
五、外交热点问题:
1、中日关系:友好交往(汉唐、宋元、明前期) --对抗与友好并存(明后期、清前期)--侵华与反 侵略(清后期到新中国成立)--冷战对抗(1949到 1972)--和平合作与矛盾冲突并存(1972年至今) (具体史实见P87-P88) 2、中美关系:追随英法、染指中国(19世纪40年 代到19世纪末)--“门户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 初)--扶植代理、与日争夺(辛亥革命到“二战”前 --中美合作、共同抗日(“二战”时期)--扶蒋反共 控制中国(“二战”后)--遏制、封锁、孤立、对抗 (1949到1972)--和解建交、合作交流与矛盾冲突 (1972年以后) (具体史实见P88—P89)
四、中国人世界观念的演进 1、天朝上国的迷思:闭关政策由来、实践、影响 2、面向世界的思考: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 3、物质技术的学习:抵抗派提出--洋务运动兴 起,学习西方长技 4、政治制度的借鉴:从维新变法到民主革命 5、思想文化的探寻: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6、积极主动的开放:新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 思想(坚持独立自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结论: 闭关锁国,贫穷落后;主动开放,日益
建国初:成立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全军。 整编全国军队,向合成军队迈进。
⑧ 解放后 50年代以来: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军衔制 发展国防工业与国防科技
80年代以来:进一步加强革命化、正规化、 现代化建设。 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 共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 ②南 昌 起 义:人民军队诞生; ③秋 收 起 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 ④三 湾 改 编:确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⑤武装割据时期:工农红军(第四军、红一方面军、红二
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陕北); ⑥抗 战 时 期:八路军、新四军; ⑦解放战争时:中国人民解放军。
3、中俄关系: ①古代(清前期):侵略与反侵略。 ②近代:前期—侵略(沙俄);后期—帮助中国 革命(苏俄、苏联)。
③现代:与苏联(建国初:友好同盟,“一边 倒”—50年代中期后:急剧恶化—80年代中后期: 恢复正常化);与俄罗斯(睦邻友好关系) 4、中欧关系(与英法德): ①古代:丝绸之路;东学西渐;西学东渐。
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1、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废除不平等条约 2、抗美援朝(1950、10—1953、夏) 原因—外部侵略威胁,保家卫国。 结果—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义--安定的建设环境;国际地位提高。 3、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原因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原因:①新中国是中共领导的独立自主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