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二战步兵分队进攻战术之突袭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军二战步兵分队进攻战术之突袭目标
德军认为,进攻往往是在获得优势后实施的,相对防御而言,进攻者具有较大的主动性,能够自主地选择进攻地点和战斗发起时间。
在进攻战斗中,步兵往往是最后夺取胜利的决定性兵种,其他各个兵种都为步兵战斗提供支援,正如《步兵训练大纲》中指出的那样,在进攻战斗中,数量优势往往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领导能力、指挥能力、训练水平、战斗意志等因素决定了步兵单位战斗力的高下。
德军在1918年下发的战斗手册中也指出:“进攻掘壕固守的敌军,其进攻能力的取决于平时的训练水平、装备质量、战斗准备和战胜敌军的信心。
”
1940年出版的非官方著作《火力打击与防护》(Der Feuerk ampf der Schützenkompanie)引用了很多官方观点,里面详细阐述了火力交战的“小战术”:如何判断距离;从一战和波兰战役中获得的战斗技巧;步兵分队队形的要领;火力使用和基本通信等等。
还附有插图说明轻机枪手如何携带机枪匍匐前进通过敌军火力严密控制的地域;在敌军火力打击下迅速卧倒、发扬火力实施反击的动作要领。
该书还附有一些素描,详细阐述了士兵射击时,应瞄准目标的中心位置实施射击的要领;对于立姿或跪姿的目标,瞄准点应选择在目标的胸部下沿或腹部的位置,对于卧姿匍匐前进的目标,应利用其抬起上身的瞬间,瞄准其胸部上沿实施射击,子弹将会击中其头部。
有趣的是,根据过去几个世纪的经验,射击骑兵时应瞄准骑手而非马匹。
有时仅仅凭肉眼根本无法看到敌军身影,应该借助望远镜和测距仪等装备;对于移动的目标,确定瞄准点时选取提前量十分关键,一种确定提前量的方法是以目标身影宽度为基本衡量单位,来确定射击的提前量,如对于在600米距离上行走的目标,提前量应确定为目标身影宽度的3倍,对于在300米距离上奔跑的目标,提前量应确定为目标身影宽度的4倍,对于在300米距离上骑马的目标,如果骑马奔驰的速度不快,提前量应确定为目标身影的0.5倍。
在赖伯特撰写的《军队服役指南》(1940年版)中,详细阐述了步兵排和步兵连进攻战术,全面解释了正面攻击、翼侧攻击、迂回攻击、对进攻击、包围等攻击方式。
这些攻击方式从本质上讲建立在敌军防御前沿这一曲线的基础上,正面攻击是在敌防御前沿正面发起的攻击,翼侧攻击是从敌防御地幅翼侧发起的攻击,迂回攻击则是从敌后侧发起的攻击,对进攻击则是两个分队沿敌防御地幅对角线两个方向发起的攻击,包围则是一个分队实施正面攻击,另一个分队则发起翼侧攻击。
攻击堑壕示意图,选自1940年出版的《军队服役指南》。
步兵班向前推进时,携带手榴弹和步枪的士兵位于攻击队形的先头,其余士兵在后侧警戒各个方向,班用轻机枪在侧后实施火力掩护;先头士兵向堑壕内的障碍物后投弹时,其余士兵迅速利用手榴弹爆炸效果,迅速向前突进实施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连、排经常使用的攻击方式尽管是步兵战斗不可避免的内容,但在1942年的版本《军队服役指南》中却进行了简化,步兵班攻击的内容反倒有所增加。
该版本指出,步兵班是对敌攻击的最先发起者,班长应在战斗中保持高昂的攻击性,即使是没有上级的命令,班长也应利用每一个有利战机,指挥全班攻击敌军,力争突破敌防御前沿;对于步兵排长来讲,如果情况允许,应尽可能使用多个步兵班从多个方向攻击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分散敌军的防御火力,使其不能形成防御重点。
步兵班长在攻击目标之前,应组织全班向目标投掷手榴弹,利用手榴弹爆炸的效果指挥全班迅速攻击目标。
在此过程当中,班长必须组织好手榴弹投掷、机枪掩护和步枪手突击三者之间的协同。
1939年版本的《步兵训练大纲》对于“近战”进行了很多有趣的阐述。
大纲认为“近战”建立在与敌实施“面对面”战斗并消灭敌人的基础上:在进攻战斗的最后阶段,步兵分队利用森林、乡野的篱笆等自然条件,隐蔽接近敌军,同时装上刺刀,填满步枪弹仓,打开保险,尽可能为即将到来的近战做好充足准备,力争给敌军突然一击。
在突入敌阵地前,也就是距离敌军防御前沿30-50米时,德军步
兵一般都会在冲击的过程中投掷手榴弹(这里是指使用进攻型手榴弹的情况,防御型手榴弹最好还是从掩体内向外投掷)。
具体的动作是将步枪交到左手,右手取出手榴弹放置在左手,而后右手小指紧扣在手榴弹内的导火索圆环上并紧握手榴弹木柄,接到班长的命令后向目标投掷手榴弹,同时右手小指拉着导火索激发手榴弹,此时班长的指挥口令是“投掷手榴弹”,而后组织全班人员利用手榴弹的瞬间杀伤效果,快速突入敌阵地。
突入敌阵地时,步枪手一般在火力的掩护下,斜握步枪,成刺杀姿势突入敌防御前沿,随时准备利用刺刀与枪托与敌肉搏;机枪组一般在班战斗队形的先头突入敌军阵地,机枪正射手一般左手端在收回的两脚架上,防止射击时枪口上抬,右手移握握把,食指扣在扳机上,一边突入敌阵地一边射击,遭到敌军火力压制或需要占领射击位置发扬火力时,机枪手迅速卧倒,左手打开两脚架,将机枪架在两脚架上迅速射击。
突入敌阵地后,班长应指挥全班利用手枪、步枪、手榴弹、机枪、冲锋枪的火力大量杀伤敌军,逐个堑壕、逐个地堡、逐个掩体歼灭敌军,甚至使用工兵铲与敌军肉搏;夺占敌军部分阵地后,步兵班迅速调整战斗队形,继续向敌纵深攻击,机枪组和班长在战斗队形的中心,以便机枪组发扬火力和班长实施指挥,距离班长前方30-40米的位置还有1名步兵打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