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课时练第2单元《第5课 5.1 法不可违》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
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
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
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
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
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
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
课时练
5.1法不可违
一、选择题
1.净化网络空间,拒绝网络谣言,坚守“七条底线”,我们人人有责。

漫画《行为底线》说明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A.不说谎B.不违纪C.不违法D.不迟到
2.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④小强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有人因违反交通法规被罚款,有人因欠朋友的债不还遭起诉,有人因持刀抢劫受处罚。

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将他们的行为分为()
A.一般违纪行为和严重违纪行为
B.违反宪法、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行为
C.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D.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和刑事违法行为
4.因向未成年人售卖烟草制品,深圳一商家吃了全国首张此类罚单。

2018年7月16日,坪山万众百货的店主朱女士向坪山市场监督管理局上缴了一笔3万元的罚款,全国首宗向未成年人非法售烟案结案。

该案商家的行为属于()
①一般违法行为②严重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应该()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③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6.2020年1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刘某驾车外出时,被交警发现酒驾;刘某竟声称,他是为保自身安全才饮用“75%酒精”自我消毒。

事后,刘某被交警罚款1000元人民币,扣12分,暂扣驾驶证6个月。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刘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刘某的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刘某的行为警示我们要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这表明吸食毒品()
A.应受刑事处罚
B.应负民事责任
C.是严重违法行为
D.是一般违法行为
8.从法律角度看,上述案例给我们的警示()
①失信者处处都会受到限制②社会生活中要处处讲道德
③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④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0年2月7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通过远程视频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防疫物资网络诈骗案,对被告人张某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张某的行为()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B.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D.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
10.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

徐某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11.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A.徐女士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导致高先生无法在合同约定的期限拿到首付款B.安徽某村一村民为驱赶野猪非法架设电网,被行政拘留两日
C.陈某、唐某通过卖驾驶证分数取得报酬
D.因不满夜间急诊室医生要求挂号,3名醉酒男子对该医生大打出手
1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章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我们应该()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修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法律法规
③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④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20年8月,许某在乘坐深圳地铁11号线期间,用手机外放声音。

当列车安全员上前劝阻时,许某情绪激动并公然辱骂安全员。

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许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材料中许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别的违法行为?针对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请你提出2条解决措施。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天早晨,中学生小王骑车去上学,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担心迟到,在确认马路上无过往车辆后,他迅速通过了路口。

(1)小王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为什么?
(2)小王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3)我们身边主要存在哪些违法行为?
(4)我们怎样警惕身边的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
1-5CBDBD6-10DDDBB11-12AC
13、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措施:①制定相关政策;②张贴宣传提示标语;③设置处罚措施;④乘客提高自身文明素养;⑤社会媒体配合做好宣传工作等。

14、(1)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因为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法律法规)。

(2)小王应受到行政处罚。

(3)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不依法履行合同、小偷小摸,等等。

(4)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犯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