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
【识记·自主学习】
【目标导航】
1. 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匈奴族的发展。

(2)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的时间、战役及结果。

(3)昭君出塞的背景、时期、影响。

(4)掌握“活霍去病墓”“昭君出塞”等重要图片。

2.重·难点:
(1)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2)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

【梳理填空】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统一: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强大: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匈奴进入鼎盛时期。

二、汉与匈奴的关系
1.和:西汉初期限于国力,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2.战: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武力反击。

(1)
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①时间:公元前119年。

②战役:漠北战役。

③结果: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开始西迁。

1.汉朝采取和亲与否的政策取决于国力的强弱。

2.汉初的和亲没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3.汉朝时期,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和为主流。

4.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西汉初年,限于国力,被迫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但是匈奴仍不断南下,威胁到西汉的安全。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

汉元帝时宫女昭君出塞,有利于汉匈两族的文化交流和友好相处。

汉匈之间有和有战,但友好交往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

材料一 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向和新,不断边烽与战尘。

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

” 材料二
【探究思考】(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其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汉初对匈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因为国困民穷,经济萧条,全国一片荒凉。

(2)材料二中“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什么事件? 为什么汉武帝和汉初对匈奴会采取不同的政策?
【参考答案】事件: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原因: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材料二中“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又指什么事件? 这个事件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事件:昭君出塞(汉元帝时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意义:促进了汉匈友好相处,为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4)通过汉匈之间的民族关系,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②历史上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和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③像王昭君、霍去病、卫青这些为民族间安定、和平做出贡献的人物,永远受到后人称颂,他们名垂千古。

【训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

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 A.蒙恬 B.汉武帝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
2.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3.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写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这是由于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 )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匈奴 D.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4.秦汉时期北伐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的入侵
5.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6.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 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是汉暂求避免匈奴骚扰而采取的措施
D.和亲是汉匈民族间和睦相处的表现。

7.一位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
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实质上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