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60题)
1、Agitato的中文意思是()
A.纵情的
B.雄伟的
C.激动的
D.如歌的
【答案】 C
2、西方音乐史上享有“钢琴诗人”美称的音乐家是()。
A.李斯特
B.肖邦
C.奥芬巴赫
D.斯美塔那
【答案】 B
3、在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至歌曲演唱形式处理环节时,有益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做法是()
A.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自行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B.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对于好的创意进行表扬,出现错误不必纠正
C.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设计进行演唱,一点也不能改
D.学生根据歌曲风格和对作品的理解,自主选择适当的演唱形式
【答案】 D
4、《斗牛士之歌》是()中的片段。
A.《茶花女》
B.《卡门》
C.《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D.《唐璜》
【答案】 B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的核心举措。
A.美育教育
B.素质教育
C.音乐教育
D.艺术教育
【答案】 B
6、“老师播放音乐,请学生在欣赏卡上注明乐曲中法国号一共演奏了几次主题A”,这一课堂活动突出的是()。
A.模唱
B.编仓
C.律动
D.听辨
【答案】 D
7、Presto的中文意思是()
A.行板
B.快板
C.柔板
D.急板
【答案】 D
8、下列不属于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曲家是()。
A.柴科夫斯基
B.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
C.穆索尔斯基
D.格里格
【答案】 D
9、《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教学内容的表现领域包括()内容。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 A
10、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属于()。
A.秦晋音乐文化
B.齐鲁音乐文化
C.荆楚音乐文化
D.燕赵音乐文化
【答案】 C
11、“阿肯弹唱会”是()的民歌节。
A.哈萨克族
B.蒙古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答案】 A
12、隋唐至宋,在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称为()。
A.燕乐
B.清商乐
C.西凉乐
D.龟兹乐
【答案】 A
13、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
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
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这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
A.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B.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C.培养音乐兴趣。
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D.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答案】 C
14、在某学期结束后,老师对班里的李晓同学点评道:“该学生上课
认真听讲,虽然歌曲演唱情绪把握不到位,但是善于与其他学生沟通。
”该老师行为符合音乐教学评价原则中的()。
A.整体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答案】 A
15、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
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风热感冒
B.风寒感冒
C.时行感冒
D.体虚感冒
E.阳虚外感
【答案】 B
16、黄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起承转合的发展结构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自由写作音乐片段,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哪个基本理念()
A.弘扬民族音乐
B.重视音乐实践
C.面向全体学生
D.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B
17、张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会有计划的提问3—5个同学,来考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还会请1—2名同学演唱或演奏本节课学习的曲目。
张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导向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18、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渲染情境,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由此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音乐内涵,继而,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积累的情感很快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探究动力。
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A.温故导入
B.机变导入
C.故事导入
D.创境导入
【答案】 D
19、“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时.老师指导学生用“m”哼唱歌曲.并提示注意气息”,其教学目的是()。
A.提高分析能力
B.理解音乐要素
C.表述歌词内容
D.训练演唱技巧
【答案】 D
20、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在贝多芬的()交响曲的展开部的末尾,音乐描写“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里站起”。
A.第三
B.第五
C.第六
D.第九
【答案】 A
2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特色乐器。
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维吾尔族木卡姆
B.蒙古族马头琴
C.彝族月琴
D.苗族伽椰琴
【答案】 D
22、磬属于“八音”分类法中的()类。
A.金
B.土
C.石
D.匏
【答案】 C
2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第
一项内容是( )
A.识读乐谱
B.演唱
C.即兴编创
D.音乐表现要素
【答案】 D
24、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下列不属于感受与欣赏的内容的是()
A.音乐的体裁与形式
B.音乐与姊妹艺术
C.音乐的情绪与情感
D.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答案】 B
25、下列哪位作曲家 2000 年受邀为法国“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创
作了以京剧元素为素材的《京剧瞬间》,2008 年又为北京奥运会创
作了主题曲《我和你》。
A.叶小刚
B.陈其钢
C.刘湲
D.郭文景
【答案】 B
26、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第 4 乐章运用同一主题通过节奏、节拍、旋律等要素变化重复的方法创作而成。
其体裁是
A.奏鸣曲
B.回旋曲
C.变奏曲
D.协奏曲
【答案】 C
27、下列属于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的是()
A.欣赏法
B.律动法
C.演示法
D.参观法
【答案】 B
28、“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时,除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王老师更关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乐曲旋律、音响所表现的意境、
氛围与形象。
”这一教学形式体现哪一种音乐美学观点?
A.形式主义
B.所指主义
C.表现主义
D.自然主义
【答案】 B
29、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江南丝竹——江、浙、沪地区
B.广东音乐——珠江三角洲地区
C.南音——海南
D.潮州弦诗——潮汕地区
【答案】 C
30、“八音分类法”是把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下列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A.琵琶、三弦、古筝、二胡属于丝类
B.琵琶、三弦、笛子、埙属于竹类
C.编钟、三弦、古筝、二胡属于金类
D.笛子、三弦、古琴、埙属于土类
【答案】 A
31、李老师在讲解切分节奏这一难点时采取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先
进行语言节奏的体验,然后提取其中的“节奏基石”即最简单、最小
的节奏,最后通过朗读词组进行解决。
请问这样的解决形式属于以
下哪种教学方法?()
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奥尔夫教学法
C.柯达伊教学法
D.铃木教学法
【答案】 B
32、下列四首歌曲中,哪首不是施光南的作品?()
A.《祝酒歌》
B.《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C.《多情的土地》
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答案】 B
33、教师在九年级“费加罗咏叹调”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创造环节,下列最适合作为创造教学活动的是()
A.学生分组模仿和表演,并进行自评与互评
B.学生为该旋律编创钢琴四手联弹小品
C.学生以该旋律为主题,写作8小节变奏
D.学生欣赏该歌剧视频并跟唱旋律
【答案】 C
34、格什温的哪部作品被称为“交响爵士乐”?()
A.《波吉与贝丝》
B.《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C.《蓝色狂想曲》
D.《第二狂想曲》
【答案】 C
35、张某,男,65岁,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长期咳嗽。
咳嗽吐
稀白痰、口不渴、苔薄白。
医生诊断为风寒感冒,伴慢性支气管炎。
A.西洋参
B.红参
C.淫羊藿
D.枸杞子
E.芡实
【答案】 A
36、音乐教学过程是由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序和课时安排来划分的,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法、教学理念,组织学
生以各种形式体会音乐、实践音乐,通过交流、启发、碰撞等,将
教学过程推向高潮。
这个过程属于哪个阶段?()
A.起始阶段
B.展开阶段
C.拓展阶段
D.结束阶段
【答案】 B
37、小明天生五音不全,唱歌总是跑调,但在音乐课上表现得非常
积极,经常踊跃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王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表扬小明
的这种热情,并鼓励他要勇于开口唱歌。
王老师的评价属于()。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定性述评
D.定量测评
【答案】 B
38、《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曲,该曲主题旋律在创作手法上采用了
中国民乐传统的()。
A.螺蛳结顶
B.鱼咬尾
C.模进
D.同头换尾
【答案】 B
39、塔布拉鼓是()的代表乐器。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越南
D.菲律宾
【答案】 A
40、下列术语涉及戏曲职业范畴的是( )。
A.杏林春早
B.杏坛佳话
C.梨园弟子
D.桃园结义
【答案】 C
41、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的作者是( )
A.李焕之
B.丁善德
C.马思聪
D.王义平
【答案】 A
42、在音乐发生移调时,儿童仍然能够辨别旋律的轮廓。
这种建构知识的方式是()。
A.顿悟
B.守恒
C.刺激
D.泛化
【答案】 B
43、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教师播放梅兰芳演唱视频,并请学生分组模仿梅兰芳的动作与唱腔,以加深学生对该选段印象。
该行为体现的音乐教学原则是()。
A.愉悦性原则
B.情感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形象性原则
【答案】 C
44、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创作者是()。
A.韦伯
B.瓦格纳
C.罗西尼
D.普契尼
【答案】 B
45、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的药组是
A.升麻与葛根
B.川乌与草乌
C.附子与天花粉
D.射干与北豆根
E.橘核与小茴香
【答案】 C
46、学期结束后,班里的音乐老师在考评中为小明附上如下评语:“该生期末考试分数为95分,成绩优异。
在音乐课当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主动查阅课程所学歌曲的相关知识,能准确分辨乐曲乐段以及音乐的流派。
”在上述评语当中,运用到了哪种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B.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C.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D.评价具有整体性原则
【答案】 B
47、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48、若兼有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性情急躁易怒,辨证应为查看材料
A.气逆血瘀证
B.气虚血瘀证
C.气滞证
D.气滞血瘀证
E.寒凝血瘀证
【答案】 D
49、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是()。
A.《陈旸乐书》
B.《词源》
C.《乐记》
D.《乐府传声》
【答案】 C
50、“老师让学生根据三个画面一威武的雄狮、奔腾的骏马、快乐
的小鸟,用口风琴即兴吹奏自编的旋律”,这一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A.创造
B.演唱
C.讲解知识
D.练习识谱
【答案】 A
51、下列关于如何举办好班级演唱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需要不断在课上进行歌唱培训,为办好班级演唱会打基础
B.班级演唱会由学生自选歌曲演唱,演唱的歌曲可以根据自己喜好
任意挑选
C.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可以几个人的组合演唱
D.班级演唱会的评价由老师进行评分,并与期末音乐成绩评定挂钩
【答案】 C
52、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风热感冒
B.风寒感冒
C.时行感冒
D.体虚感冒
E.阳虚外感
【答案】 B
53、乐曲标题采用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空山不见人”之意,由刘天华创作的二胡曲是()。
A.《琵琶行》
B.《空山鸟语》
C.《阳关三叠》
D.《枫桥夜泊》
【答案】 B
54、“在欣赏《春节序曲》时,老师舞动着红绸引导学生对乐曲中的音乐形象进行肢体表现”,这一活动突出的课堂参与方式是()。
A.演奏
B.创作
C.识谱
D.律动
【答案】 D
55、“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上述描述体现的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的哪个维度?()
A.情感·态度·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D.表现与创造
【答案】 A
56、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教师播放梅兰芳演唱视频,并请学生分组模仿梅兰芳的动作与唱腔,以加深学生对该选段印象。
该行为体现的音乐教学原则是()。
A.愉悦性原则
B.情感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形象性原则
【答案】 C
57、“初生婴儿的音乐经验应该以实际音响为主,在聆听中建立音乐声响的储存库,提供进一步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种婴儿与音乐世界的相互作用通过下列哪种能力实现?()
A.感官参与
B.守恒能力
C.逻辑思考
D.概念分析
【答案】 A
58、“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
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
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
”这句话是以下哪一位教育家的观点()
A.柯达伊
B.奥尔夫
C.铃木镇一
D.达尔克罗兹
【答案】 C
59、我国著名乐曲《万马奔腾》是()的乐曲。
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蒙古族
D.羌族
【答案】 C
60、20世纪早期音乐家黎锦辉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领域是
A.歌剧
B.儿童歌舞剧
C.艺术歌曲
D.交响乐
【答案】 B
大题(共5题)
一、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
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演唱
《青春舞曲》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
(2)设定教学重难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环节和过程。
【答案】《青春舞曲》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知
道珍惜光阴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
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体会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通
过训练和实践活动,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节奏感和
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歌曲中找出音乐的基本要素,学习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
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三角铁、碰铃、铃鼓、沙锤、手鼓。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青春舞曲》,由老师跳新疆的舞蹈。
老师设置问题:这是哪里的舞蹈
二、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采茶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
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
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
2.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
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
3.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学用具:教室的布置(茶座式)、茶具、多媒体
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先播放一段电影片段,请学生分析一下
所播放的电影片段的片名是什么?片中人物在做什么?(播放电影《刘三姐》中姑娘们茶山采茶对歌片段)通过片段可以看到一片茶山,人们在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荼歌,其中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
是今天要聊的话题。
二、道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说到中国人与茶的
渊源,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
十二毒,得茶以解之”。
“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
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答案】首先.整节课的设计很独特新颖.在品茶中学音乐,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
其次,注重学生情感体
验.无论在茶道环节还是在运用不同方言演唱的地方都能体现这一点。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通过对比不同方言带给歌曲风格的
影响.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体验,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不足之处
在于:(1)缺少教学重难点。
音乐是聆听艺术,音乐课程应“突出音
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应加入教学重难点模块:
【重点】
能够用方言演唱歌曲《采茶舞曲》,提高演唱兴趣;
【难点】
通过聆听茶歌,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
(2)设计中并没有体现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放在茶道上,最后才进入歌
曲的学习,违背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教学理念,
这样的安排不合理,也没能突出教学重难点,同时在教学实施中可
能会引发很多新的问题.使教学逐渐偏离原先预定的轨道。
(3)设计中没有涉及音乐实践、创造环节。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师应该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
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
本途径。
而此课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置有关于音乐欣赏、创
造等教学活动。
没有体现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不能够激发学
生音乐创造的兴趣,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
表现的自信心,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违背
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课程理念。
(4)新课标着重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论在教学设计里还是在教学实施中都要体现,而上述案例在教学目标中出现了错误的行为主体“让学生……”“唤起学生……”,都是不对的。
(5)根据音乐学科审美性及情感性的特点,教
学目标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而本教学设计中把
它置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后面,违背了新课标的理念。
名
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三、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在一次《爱我中华》的音乐课上,李老
师首先播放了56个民族的纪录片,然后讲解了56个民族类别、风
俗文化、服饰特点、民族舞蹈特点等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做游戏,请同学们分别饰演不同民族的人民。
组织学生画画,然后进行小结
作业,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下结束了这一节
音乐课。
问题: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
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材料中的老师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之处,总体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优点:教师播放了56个民族的纪录片,然后讲解了56
个民族类别、风俗文化、服饰特点、民族舞蹈特点等相关知识,丰
富了课堂知识,调动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缺点:整节课没有体
现新课标中“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教育理念.这一理
念要求教师要把握音乐课的基本任务——教唱,在整节课中老师没
有让学生唱,反而把一节音乐课上成了地理课或者民族艺术课,没
有把握住学科综合的度,从而导致喧宾夺主。
建议:(1)要根据音乐课程新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下帮助学
生了解知识.提高音乐审美能力.(2)从音乐主体出发讲解知识,让
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从而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如在新课教授的环节,首先让学生至少听两遍以上,然后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用体会正确的发声方式,最后教师弹钢琴,学生小声跟唱,再练习两遍以上。
这样才能体现出音乐课学唱
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圆润的嗓音歌唱。
(3)就是将更多的音乐元素融人课堂教学,使课堂更加丰富。
如可以将原课堂教学中的播放56
个民族的纪录片、讲解56个民族类别、风俗文化、服饰特点、民族舞蹈特点等环节,改为播放少数民族音乐音频.讲解56个民族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等。
四、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
校通知她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义
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五、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某老师在《现代京剧》的欣赏课教学中,导入时,播放聆听了李玉刚《新贵妃醉酒》(5分钟)。
接下来从唱
腔方面和整体音乐特征方面开始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35分钟)。
最后部分,老师播放《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请同学们听辨(5分钟)。
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林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
处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2)对案例中林老师的做法要一分
为二地看待。
虽然,该老师在导入环节能播放流行歌曲李玉刚的
《新贵妃醉酒》,从而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做到了新课标理念中的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但是,该老师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用了35分钟来介绍现代京剧与古代京剧的不同,显然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理念。
(3)该老师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做法,但也应该遵循“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请同学们聆听、探究歌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