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三上《混合运算》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混合運算
小熊購物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繫。

3.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教學重難點:
掌握先乘法,後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掛圖,實物,課件。

教學流程:
(一)切入舉偶
1、出示課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媽媽領著小熊貝貝去超市購物,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呀!小熊貝貝都看不過來,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裡還一個頸地嘟囔:“媽媽,我想買這個。

媽媽,我還想買那個……”最後,他們來到了超市的東南角。

2、出示掛圖,談話引入。

誰能用故事的形式說出這幅圖的圖意。

(二)對話平臺
玩中學
1、說一說。

通過看圖,獲取資訊,提出問題。

(1)同學們,請你也仔細觀察一下超市的東南角,看一看從圖中你能獲得什麼資訊?
(讓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說出來,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些什麼東西呢?
指名彙報。

(3)如果只允許你買兩種食品,每種食品數量不限,你又準備買些什麼呢?
指名彙報,根據學生彙報,教師可板書問題。

(此問題的設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準備。

學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問題大多是本節課的知識點,學會後可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

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解答,學生回興趣濃,積極性高。


2、算一算。

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運算順序。

(1)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麼食品?
(2)那麼小熊該付多少錢呢?請你來幫它算一算。

學生獨立解答後再小組交流彙報。

(學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現多種形式:有的列兩個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兩個算式合在一起列綜合算式解答。

無論哪種形式,都必須讓學生明確每一步求出的是什麼。

如果班中學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師要啟發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

教師可根據學生彙報把不同的三種形式進行板書。


(3)說一說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麼?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得出運算的規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4)教師介紹脫式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脫式計算的格式及運算順序是本課難點,教師在此處要多加強調,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學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聰明。

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黑板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嗎?
任選一題,做一做。

(2)指名彙報。

(用所學知識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積極性高,興趣濃。


2、想一想,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熊媽媽有20元錢,買3包餅乾應找回多少錢?
(1)試著做一做。

(2)小組議一議。

(完全放手,給學生自學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

本題既可以用兩個算式解答,也可以合併成一個算式解答)
(3)說一說。

結合剛才的練習,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引導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過程,發現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先算乘
法,再算減法。


3、試一試
(1)如果用20元錢買3瓶飲料,應朝暉多少錢?
(2)如果用50元錢買7包花生,應找回多少錢?
(通過試一試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含有乘減的運算順序。

)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

(2)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題。

2、全課總結。

提問:計算乘加、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花店買花
教學目標:
1.通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3.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
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開火車)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 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乘加、乘減兩步計算式題的計算順序式什麼?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4 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示內容,讓學生找資訊。

2. 讓學生根據圖示提出問題,並著重注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3. 解決問題。

(1)列算式。

學生通過討論可以得出兩種方法:
a . 24÷8=3(元), 5-3=2(元)答:(略)
b . 5 - 24÷8
=5-3
=2(元)答:(略)
(2)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

小組討論:5-24÷8 表示上意思。

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

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花比1枝康乃馨貴多少元?
因此計算“5-24÷8”的時候,應先算24÷8=3,再算5-3=2,用脫式計算式(3)引導學生發現:有減法又有除法時,要先算除法後算減法。

4.嘗試解決問題。

(1)提問: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讓學生獨立解答。

(3)訂正,並引導學生發現: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兩步計算式題,要先算除法,後算加法。

5.小結:計算除加、除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先算除法後算加減)
三、鞏固練習
1.P15“試一試”。

先說運算順序,後讓學生獨立計算。

2.P15“練一練”。

先幫助學生理解圖意,後放手獨立完成。

四、總結
過河
教學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弧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弧的算式。

3.使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後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帶有小括弧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帶有小括弧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 口答題:
(1) 2+7×5,這道題裡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這道題裡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 計算
32-8÷8 20+16÷4 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17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 理解圖意,明確問題
圖上告訴我們哪些資訊?要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2. 獨立嘗試,合作解決。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組織學生討論:“29+25÷9”是否符合解決問題的順序?
這個算式應該先算25÷9,再算加法,這種運算順序不符合問題的情景。

在本題,應先算男女生總人數,即29+25。

怎樣解決運算順序問題呢?我們請小括弧“()”來幫忙。

3.認識帶有小括弧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弧裡面的。

4. 寫出解答過程
(29+25)÷9 讀作:29與25的和除以9。

=54÷9
=6(條)答:(略)
5.練習
(1)說一說下面兩題的運算順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引導學生發現雖然以上兩題運算子號和數字都一樣,但由於其中一題帶有小括弧,所以計算結果不一樣。

(1)獨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結: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認為帶有小括弧的算式運算順序怎麼樣?
三、鞏固練習
1.比較兩題的運算順序,再算一算。

16-8×2 (16-8)×2
2.P18 “練習三”的第1題。

四、全課總結
帶有小括弧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能舉例說明嗎?
五、作業佈置
完成P18“練習三”的第2、3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