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玩镜子》教学实录1 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玩镜子》教学实录1 青岛版
教学目标::
1、能从照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

2、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镜子成像的规律;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以镜子为道具,从学生玩镜子的生活经验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镜子的玩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了解镜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活动为主线,由浅入深,先是让学生浅显地玩镜子,知道平面镜可以反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的像左右相反;再深入地玩镜子,让学生发现镜子更多的特点,感受到镜子很神奇,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通过“玩一玩、学一学”使学生在玩中自由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一些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及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手段:
1.从生活经验出发,交流镜子的各种玩法。

2.利用各式各样(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镜子、一个水槽和少量水,凸面镜、凹面镜和贴有三角形、五角星、梅花、“科学”剪纸的平面镜等实物进一步探究镜子的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出示镜子在专业领域高科技应用的视频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学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概括结论,拓展视野等,发挥引导作用。

教学流程图:
交流玩法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自行探究——汇报交流归纳概括——评价总结拓展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谈话: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表面不平的镜子,同学们搜集到了没有?
2.哦,有的同学带来了小勺子,我们拿小勺子来照一照看看能不能成像?(能)
3.两面都能吗?我们先摸一摸小勺子的里面,是平的吗?不是向里凹那我们称它为“凹面
镜”,那外面向外凸的一面我们就可以称它为“凸面镜”
(二)引导学生观察反射现象及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那么,今天我们的玩镜子活动就从平面镜开始。

2.同学们请抬起头,你看到了什么。

3.师:看来同学们都这样玩过。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还有很多其他的玩法。

同学们你们还
有哪些玩镜子的方法呢?下面请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都怎样玩过镜子。

4.小组讨论 :
5.学生交流: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师:你在玩镜子的时候有什么问题或疑问吗?请提出来。

生1:玻璃和镜子一样照东西吗?
生2:手电筒照在镜子上,用什么办法还能照到墙上?
生3:怎么能看到身体后面的东西?
生4:镜子里面的人和镜子外面的人有什么不同?
生5:两面镜子成一夹角,角度大小和成的像有什么关系?
2.师:你们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师:玩镜子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
玩镜子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镜子划着手,不要把镜子摔碎了,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认真4.填写实验表格。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前引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意识来自觉地建构新知识,此时教师提出活动的建议针对性,但如果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活动的注意事项,则更能让学生心领神会。

5.师: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你们提出的问题,展开玩镜子的活动,看哪个小组在玩的过程中解决的问题最多。

6.学生分组以不同方式边演示边汇报。

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并板书:(反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能成像,左右相反)
设计意图:教师抓住学生汇报中的关键点,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得出镜子的性质,这种得来的知识是经过思考和争辩的,因而对孩子们来说是鲜活的、有意义的。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师:我们已经研究出镜子可以反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的像左右相反这些作用,如果继续玩镜子,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师提供给每组一个水槽和少量水,并把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分发到各组。

(学生分组继续玩镜子,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玩中更多的发现
生1:我们把镜子放到水里,一半在水里,一半在外面,光一照,就有
很多漂亮的颜色反射出来。

师: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生2:好象是彩虹吧
生3:我发现这个镜子里我们的脸都鼓起来啦。

师:这个镜子的面不是平的,我们叫它凸面镜,汽车上的后视镜就是这样的。

生4:这个镜子照出来的人怎么变得这么小呢?不是平常用的镜子吧?
师:看到这么多新玩法,你有什么感受?
生5:我觉得镜子很神奇!
4.师:学习到这里同学们了解了更多镜子的知识,谁能告诉大家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
(学生交流镜子的用途)
5.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镜子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6.师: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现在同学们设想未来的镜子是什么样的?先讨论一下再交流。

(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让他们像科学家那样真正地去做科学。

在孩子们的心中,动手做的愿望永远是那么强烈,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个探究的过程,他们才有真切的体验。

有了时间和材料,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自由支配材料去探求知识的过程了。

四、总结概括。

1.师: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么样?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评,谈收获)
2.师:今天我们通过玩镜子,知道了镜子有反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

那么镜子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有关镜子的知识。

板书设计
12.玩镜子
反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能成像,左右相反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用心研究了教材,了解了教材的意图,用教材教。

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观察研究各种镜子及进行有关镜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镜子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标,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前提下,教学中我们以活动为主线,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本课时,我们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注重了对教材文本内容的解读和重组。

2.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亲历过程中有效学习。

科学课堂教学学生的探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把眼光放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上,要努力体现出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体现课程标准对该课程的要求。

课堂教学要多围绕学生做文章,要最大努力的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把教学关注的中心放在了学生身上。

因此,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要敢于成为素质教育下的智能者,敢为人先,越雷池一步,热心于改革,多想想学生的胃口,要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在课前预测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的思考力上下功夫,要有成熟独到的想法和做法,而不是领着学生玩,水过地皮湿,显得过于浮浅。

二、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中应该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

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学生说错了还是说对了,教师都应当专注倾听,不能不耐烦,更不可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应该耐心听学生的发言。

并且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地评价,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或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2、预设与生成同等重要。

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而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预设与生成同等重要。

如学生在实验时,教师设计好了实验器材,实验过程,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却没有按照我的预设来完成,而我却尽力向我的方向引导,虽然实验已完成,但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却不是很透彻。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7 页共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