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年龄
时间
年号
32-35岁
1068.8-1071
神宗熙宁元年至熙宁四年
京城开封
监官浩院
1069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神宗任王安石推行新政,实行变法。苏轼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反对变法,多次上书,未被采用。
《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上皇帝书》及《万言书》《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1]
55-56岁
1091-1092
哲宗元祐六年-元祐七年
开封,颍州(阜阳),扬州,开封
翰林学士,侍读;颍州知事,扬州知事,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歌陶渊明》《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满庭芳·弃官黄州三十三年》《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顷黄州》《鹧鸪天》《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定风波·柔奴》《定风波·红梅》《南乡子·晚景落琼杯》《南乡子·集句》《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虞美人》《浣溪沙》
48岁
1084
神宗元丰七年
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
汝州团练副使。
《满庭芳·归去来兮》
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苏轼(其五)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江城子·别徐州
38-40岁
1074-1076
神宗熙宁七年至熙宁九年
密州
密州太守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文学名作
《沁园春》《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采桑子》《蝶恋花·密州上元》《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更漏子·送孙巨源》《超然台记》《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望江南·超然台作》《河满子湖州作》
仁宗嘉祐四年至嘉祐六年
京城开封
嘉佑四年赴京,并在嘉佑六年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25-29岁
1061.11-1065
仁宗嘉佑六年-英宗治平二年
凤翔
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相当于副知府。
《留别诗》,"喜雨亭记"
44-48岁
1080-1084
神宗元丰三年至神宗元丰七年
黄州(湖北黄冈)
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临江仙·送钱穆父》《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年龄
时间
年号
地点
职务
主要经历
期间主要词
0岁
1036.12.19
仁宗景佑三年
四川眉山
苏轼降生
0-10岁
1036-1046
仁宗三年-仁宗庆历6年
四川眉山
学童
母亲启蒙教育,并于天庆观私塾读书,常受道士老师张易简褒奖。至10岁,其母教读《后汉书》,立志成才。
10-20岁
1046-1056
仁宗庆历六年-仁宗嘉祐元年
四川眉山
学生
在老家四川眉山专心读书。并在1054年,娶妻子王弗。
20岁
1056
仁宗嘉祐元年
京城开封
预考生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去京城参加科考,顺利预考。
21岁
1057
仁宗嘉祐二年
京城开封
进士,翰林学士
1057年春科举进士及第,其文章受欧阳修惊异好评。春秋对义第一,皇帝殿试受仁宗欣赏。
科举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殿试二十五篇进策。
元枯八年九月,妻丧。苏轼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高太后崩逝,"元佑更化"也随之宣告结束了。元佑八年九月,十八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其父神宗所主张的新法。政权又转移到吕惠卿等新法派人士的手里,于是又对旧法派展开了严酷的弹劾。
58-61岁
1094-1097
哲宗绍圣元年
惠州
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谪居惠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山村五绝》《临江仙·送王缄》《少年游·润州作》《南歌子·游赏》《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南乡子·送述古》《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江城子·与张先同赋》《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行香子》《行香子·过七里濑》《醉落魄·离京口作》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的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八声甘州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21-23岁
1057.4-1059.6
仁宗嘉祐二年至嘉祐四年
四川眉山
翰林学士
丧母,为母守丧三年。
23-25岁
1059.6-1061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行香子》《如梦令》
行香子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53-55岁
1089-1091
哲宗元祐四年-元祐六年
杭州
杭州知事兼浙西军区司令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西江月(咏梅)
地点
职务
主要经历
期间主要词
40-43岁
1076-1079
神宗熙宁九年至神宗元丰二年
徐州(江苏铜山)
徐州太守
《浣溪沙5首》《江城子·别徐Fra bibliotek》《永遇乐·梦盼盼》
浣溪沙苏轼(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苏轼(其二)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1]
57岁
1093
哲宗元祐八年
定州
定州知事兼河北军区司令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又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
《西江月·咏梅》《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50-53岁
1086-1089
哲宗元祐元年-元祐四年
京城开封
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
发现实施了十几年的新政,有一部分己经有相当的成果,反对司马光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废止,主张有选择保留新政,因此处于新旧派系夹缝之中。9月旧派领袖司马光去世后,旧派处于派系(蜀党,朔当,洛党)纷争之中。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1]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其三)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①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④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43岁
1079
神宗元丰二年
湖州
湖州太守
《西江月·平山堂》《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43岁
1079
神宗元丰二年
京城开封
入狱百日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宋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35-38岁
1071-1074
神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
杭州
杭州通判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
48-49岁
1084-1085
神宗元丰七年至元丰八年
京城开封
登州知事,礼部郎中,起居舍人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1085年,神宗病逝,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苏轼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
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
29-30岁
1065-1066
英宗治平二年至治平三年
四川眉山
1065年妻亡,1066年父丧。
30-32岁
1066.4-1068
英宗治平三年至神宗熙宁元年
四川眉山
服丧。1068年娶妻子王闰之。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年龄
时间
年号
32-35岁
1068.8-1071
神宗熙宁元年至熙宁四年
京城开封
监官浩院
1069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神宗任王安石推行新政,实行变法。苏轼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反对变法,多次上书,未被采用。
《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上皇帝书》及《万言书》《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1]
55-56岁
1091-1092
哲宗元祐六年-元祐七年
开封,颍州(阜阳),扬州,开封
翰林学士,侍读;颍州知事,扬州知事,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江城子歌陶渊明》《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满庭芳·弃官黄州三十三年》《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顷黄州》《鹧鸪天》《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定风波·柔奴》《定风波·红梅》《南乡子·晚景落琼杯》《南乡子·集句》《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虞美人》《浣溪沙》
48岁
1084
神宗元丰七年
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
汝州团练副使。
《满庭芳·归去来兮》
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苏轼(其五)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江城子·别徐州
38-40岁
1074-1076
神宗熙宁七年至熙宁九年
密州
密州太守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文学名作
《沁园春》《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采桑子》《蝶恋花·密州上元》《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更漏子·送孙巨源》《超然台记》《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望江南·超然台作》《河满子湖州作》
仁宗嘉祐四年至嘉祐六年
京城开封
嘉佑四年赴京,并在嘉佑六年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25-29岁
1061.11-1065
仁宗嘉佑六年-英宗治平二年
凤翔
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相当于副知府。
《留别诗》,"喜雨亭记"
44-48岁
1080-1084
神宗元丰三年至神宗元丰七年
黄州(湖北黄冈)
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临江仙·送钱穆父》《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春景
北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苏轼生平简历图表
年龄
时间
年号
地点
职务
主要经历
期间主要词
0岁
1036.12.19
仁宗景佑三年
四川眉山
苏轼降生
0-10岁
1036-1046
仁宗三年-仁宗庆历6年
四川眉山
学童
母亲启蒙教育,并于天庆观私塾读书,常受道士老师张易简褒奖。至10岁,其母教读《后汉书》,立志成才。
10-20岁
1046-1056
仁宗庆历六年-仁宗嘉祐元年
四川眉山
学生
在老家四川眉山专心读书。并在1054年,娶妻子王弗。
20岁
1056
仁宗嘉祐元年
京城开封
预考生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去京城参加科考,顺利预考。
21岁
1057
仁宗嘉祐二年
京城开封
进士,翰林学士
1057年春科举进士及第,其文章受欧阳修惊异好评。春秋对义第一,皇帝殿试受仁宗欣赏。
科举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殿试二十五篇进策。
元枯八年九月,妻丧。苏轼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高太后崩逝,"元佑更化"也随之宣告结束了。元佑八年九月,十八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其父神宗所主张的新法。政权又转移到吕惠卿等新法派人士的手里,于是又对旧法派展开了严酷的弹劾。
58-61岁
1094-1097
哲宗绍圣元年
惠州
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谪居惠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山村五绝》《临江仙·送王缄》《少年游·润州作》《南歌子·游赏》《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南乡子·送述古》《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江城子·与张先同赋》《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行香子》《行香子·过七里濑》《醉落魄·离京口作》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的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八声甘州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21-23岁
1057.4-1059.6
仁宗嘉祐二年至嘉祐四年
四川眉山
翰林学士
丧母,为母守丧三年。
23-25岁
1059.6-1061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行香子》《如梦令》
行香子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53-55岁
1089-1091
哲宗元祐四年-元祐六年
杭州
杭州知事兼浙西军区司令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西江月(咏梅)
地点
职务
主要经历
期间主要词
40-43岁
1076-1079
神宗熙宁九年至神宗元丰二年
徐州(江苏铜山)
徐州太守
《浣溪沙5首》《江城子·别徐Fra bibliotek》《永遇乐·梦盼盼》
浣溪沙苏轼(其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苏轼(其二)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1]
57岁
1093
哲宗元祐八年
定州
定州知事兼河北军区司令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又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
《西江月·咏梅》《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50-53岁
1086-1089
哲宗元祐元年-元祐四年
京城开封
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
发现实施了十几年的新政,有一部分己经有相当的成果,反对司马光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废止,主张有选择保留新政,因此处于新旧派系夹缝之中。9月旧派领袖司马光去世后,旧派处于派系(蜀党,朔当,洛党)纷争之中。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1]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苏轼(其三)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①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④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43岁
1079
神宗元丰二年
湖州
湖州太守
《西江月·平山堂》《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43岁
1079
神宗元丰二年
京城开封
入狱百日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宋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35-38岁
1071-1074
神宗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
杭州
杭州通判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
48-49岁
1084-1085
神宗元丰七年至元丰八年
京城开封
登州知事,礼部郎中,起居舍人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1085年,神宗病逝,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苏轼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
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
29-30岁
1065-1066
英宗治平二年至治平三年
四川眉山
1065年妻亡,1066年父丧。
30-32岁
1066.4-1068
英宗治平三年至神宗熙宁元年
四川眉山
服丧。1068年娶妻子王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