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单纯疱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 病因及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erpes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为本病的病原体,VZV为DNA病毒, 原发性感染多侵犯儿童,可引起水痘 ,在成年人那么 引起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皮肤接触进入 人体,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节内,病 毒再被激活时,那么可引起带状疱疹,激活因素有感冒、 传染病、药物〔主要是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免疫 缺陷病等。患带状疱疹后为完全免疫,很少复发。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12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递增
• 发病时间:夏秋季发病率高 • 最常见为胸、腰、腹、背部的带状疱疹,约占70%,
其次为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约占20%。
• 以出现单侧带状群集分布的水疱和神经痛为特征。 • 损害沿三叉神经分布,均发生于单侧,不超过中线。
• 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病症。 如侵犯第一支时,可出现眼部病症,发生结膜炎、 角膜炎甚至全眼球炎有的导致失明。病毒侵犯膝状 神经节出现外鼓膜疱疹,表现面瘫、外耳疼痛、耳 聋等,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疱疹性咽峡炎
病源体 柯萨基病毒A4 部位 口腔后份如软腭、悬雍垂、扁桃体
口腔损害 从不累及牙龈
自然病损 约7天 全身反响 轻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一〕全身治疗
1、支持治疗
〔1〕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
〔2〕补充维生素B,C
〔3〕高蛋白、低脂肪外饮食等 2、对症处理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手-足-口病〔 hand-food-mouth diseases〕
发病情况 集体场所爆发打流行
病原体 柯萨基病毒A16来自年龄3岁以下幼儿部位
手指、足趾反面、指甲周围及足跟边缘
口腔内主要累及颊、唇、舌、软腭
好发季节 四季可见,夏秋季多见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诊断
• 大多数病例,根据临床病史及病症表现 均可做出诊断。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辅助诊断:
• 1.形态学诊断: 涂片查找包涵体 • 2.抗原检测:利用抗HSV各类抗原的单克
隆抗体,用免疫荧光或其他免疫组化技术, 从受损细胞中查找特异性抗原。 • 3.抗体检测:利用HSV抗原与患者的血清 进行抗体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对 早期的诊断价值不高。 • 4.病毒别离: • 5.基因诊断:
〔5〕全身反响:
热
〔6〕局部反响:
痛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 • 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愈合后,有 30%—50%病例可以复发。复发的 部位一般位于口唇或接近口唇处, 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
反复发作 较长一般10-14天 呈周期性 无 轻 疼痛明显 多无特殊
疱疹性口炎
男女差别不大 6岁以下儿童 可累及咀嚼粘膜 成簇分布为主,融合成不规则 溃疡 急性发作 较短7-10天 周期性不明显,与诱因有关 可有,复发时以皮肤损害为主 原发损害重,复发损害轻 疼痛较轻 HSV及其免疫反应阳性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内容总结
口腔单纯疱疹。1.世界上1/3以上的人群曾患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结构:典型 的疱疹病毒为20面体球形结构。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更多。损害总 是以起疱开始,多为成簇的疱。2.抗原检测:利用抗HSV各类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用免疫荧光或其他免疫组化技术,从受损细胞中查找特异性抗原。3.抗体检测:利 用HSV抗原与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3.手-足-口病:。 原发损害重,复发损害轻
2-4ml注射,可终止带状疱疹的新 水疱出现,缓解疼痛;必要时可在24-48小时 重复注射
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
〔二〕局部治疗
1、消毒、防腐药:洗必泰、复方硼酸溶 液、
2、抗病毒药物 5%无环鸟苷软膏 每日4-6次 5%碘甙〔疱疹净,IDU〕
3、促进糜烂愈合:锡类散、西瓜霜、华素片
〔三〕中医中药治疗 抗病毒颗粒、板蓝根、口炎颗粒
〔1〕高热患者给予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等
〔2〕给予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3、抗病毒治疗 〔1〕核苷类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伐 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抑制病毒DNA
〔2〕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4、免疫调节治疗 〔1〕左旋咪唑
主要用于复发性单纯性疱疹和 带状疱疹 〔2〕转移因子
皮肤损害
口腔损害
自然病程
全身反响
局部病症
突发性丘疹,很快形成散在小水
疱,不破溃自行吸收枯燥,自愈。
散在的小水疱,破溃后成为糜烂
5-10天
较轻,轻微感冒样病症:低 热、疲乏、局部淋巴结肿大 咀嚼疼痛、流涎等非特异局 部病症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HSV结构与分型
结构:典型的疱疹病毒为20面体球形结构 核心 DNA 核衣壳 包膜
分型: HSV1, HSV2
发病机制: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 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 及疱疹液接触而致,胎儿还可经产道感染。 也可经过食具、衣物传染。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为最常见的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 腔病损。常表现为较严重的龈口炎--急性 疱疹性龈口炎。 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更多。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临床表现
〔1〕前驱期:潜伏期为4—7天。
红
〔2〕水疱期:
疱
〔3〕糜烂期:
烂
〔4〕愈合期:,整个病程约7—10天。 黄
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特征:
• 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多为成簇的疱。 • 复发损害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
临近原发位置。 • 诱发因素较多,日晒、局部刺激、感冒、
精神因素等。
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页,共三十二页。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病理
• 单纯疱疹病毒有一种明显特征,就是 入侵上皮细胞,因此,显示出特殊的细 胞学改变,包括产生核的包涵体和多核 巨细胞及细胞的破坏。此外,上皮细胞 气球样变,并有显著的细胞间水肿,最 后形成上皮内疱及上皮下疱,疱壁破裂 后形成溃疡或糜烂。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 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3.手-足-口病: 4.疱疹性咽峡炎: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性别 年龄 部位 溃疡特点
发作情况 自然病程 复发特点 皮肤损害 全身反应 局部症状 辅助检查
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女性多见 青年及成年多见 不累及咀嚼粘膜 散在分布,不成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