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的原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8期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的原因及对策
刘洪管恩相
(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常德415123)
摘要:父母本花期相遇是三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
重点分析了影响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的主要因素,根据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不理想的主要调节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原因;主要调节技术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高产的关键是确保父母本花期完全相遇。
一般来讲,通过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可以达到父母本花期全遇,但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单靠按照双亲生育期的差期来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以达到父母本花期全遇是不够确切的。
亲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受气候条件以及人为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亲本生长发育的异常,造成花期难以相遇。
为获得制种高产、达到制种效益最大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不遇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1影响父母本花期不遇的主要因素
父母本的播始历期对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品种的特征特性,特定的光、温、水、肥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双亲的播始历期,因此,造成制种花期不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讲,影响父母本花期不遇的主要因素有亲本内在的特征特性、气候条件以及人为的栽培管理措施等。
1.1亲本内在的特征特性不同的亲本在感温、感光以及对肥水、“920”的反应敏感程度和抗逆能力等方面
都有所差异。
在大面积制种上应用较多的不育系如V20A、优1A、Ⅱ-32A等,对肥水以及“920”的反应敏感程度比较迟钝;而制种上应用较广泛的恢复系如明
恢77、明恢63、桂99、密阳46等感温、感光性相对较
强,对肥水比较敏感。
因此,在气候反常的年份,父本的
播始历期相对变化较大,而母本的播始历期则相对稳
定,造成制种花期不遇。
1.2气候因素气候条件对制种花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父本的生育进程来体现的。
1.2.1异常天气对父本的影响历年贺家山原种场夏制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父本育秧一般在5月,此时正值春夏交替时节,容易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给育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父本秧苗素质差,无蘖秧多,移栽至本田后扎根难、返青慢,播始历期容易发生改变。
1.2.2高温高湿天气对父本的影响据多年观察,在父本幼穗分化前期,高温高湿天气能显著加快其幼穗分化进程。
7月是雷阵雨多发季节,对即将进入或正处于幼穗分化前期的恢复系影响较大。
1.3人为的栽培管理措施在气候正常的年份,常常会因人为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及时或不到位而导致花期不遇。
提示,不要等农民种植后造成了大面积减产才去提示。
3.3增加参试网点美国的登记制,在登记前每个品种要经过130多个网点的测试鉴定,而我国审定前的参试网点显得太少。
离广大农民的种植实践,离品种的实际适应区域较远。
3.4应采取措施,逐步把我国的品种审定制度改为国际通用的品种登记制或备案制我国其他行业与国际接轨,促进了发展,有的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我国的种业还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品种审定制度呢?诚然,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它在品种选育、加强品种管理、促进新品种的开发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这一审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步显现出种种缺陷[5],大有改革的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72号.2008-08-07,国审玉2008005
[2]孙世贤,周进宝.中国玉米新品种动态.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8,3:50-51
[3]孙世贤.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中国种业,2010,4:5-8
[4]孙世贤,周进宝.中国玉米新品种动态.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7,3:125
[5]耿月明,付云海,王世才,等.品种审定制度要创新规范:中国种业发展
问题研究之五.中国种业,2009,8:5-7
(收稿日期:2010-05-13)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1年第8期
1.3.1
秧田管理不当
由于秧田管理技术不到位,造
成秧苗素质差异较大,致使大田生长发育不一致。
一般健壮的秧苗分蘖早、生长发育快,播始历期相对缩短;相反,素质差的秧苗生长发育推迟,后发苗多,营养生长期延长,导致播始历期相对延长。
1.3.2
栽培方式的差异
近年来,随着栽培方式的改
变,母本直播已被广大农民朋友所采纳。
一般来讲,母本直播较育秧移栽早始穗3~5d,密植较稀植、大蔸较小蔸、小蔸较单本、浅插较深插、带泥插较洗插、小苗较大苗移栽普遍早始穗2~5d。
1.3.3
大田肥水管理不一致一般长期深水灌溉较浅
水勤灌或湿润灌溉的生育期推迟。
施氮量少、底肥足、追肥早的生育期较短。
施氮量过多、过迟等都会导致生育期延长,如父本球肥的施用量及N、P、K 比例合理,生长发育较快。
相反,比例过量会造成父本生育期推迟。
2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准
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水稻不育系大部分在抽穗后1~2d 才开花,且开花集中、花期短,具有柱头外露授粉结实的特性,而恢复系抽穗就能开花,且花期较长。
所以制种母本早于父本1~2d 始穗是三系杂交水
稻制种高产的理想花期。
3花期调节的主要技术对策
要把花期调节技术很好地应用到生产中去,首先要对制种双亲的幼穗分化差异程度、特征特性等情况有确切的了解。
在幼穗分化初期剥取双亲主茎幼穗镜检,确定双亲幼穗分化进程,估算双亲花期相差天数,判断花期是否相遇。
一般来讲,花期调节应实行“早促早控,促控结合”的原则,从而保证花期相遇。
3.1密度调节法若在育秧阶段发现父母本长势差异较大,可在父母本移栽时通过密度来调节。
密度大、始穗早、抽穗整齐,则花期集中,反之则迟。
一般密度调节对母本要慎用,不宜过稀,否则穗数不足、抽穗分散。
而对父本密度允许范围较大,效应也较大,适当稀植晚育、延长延迟花期也是可取的;密植则要慎用,否则花期早而短,反而造成花期不能全遇。
3.2秧龄调节法[1]秧龄的长短对始穗期影响较大。
在允许秧龄范围内,适当延长秧龄可明显延迟抽穗,早栽则早始穗,效果比密度调节更加明显。
秧龄对始穗前的作用大小与亲本生育期和秧苗素质有关,如珍汕97A 在秧龄14d 移栽比22d 秧龄移栽早始穗4d,18d 秧龄比26d 秧龄早始穗2d,若超过秧龄期就会出现早穗现象,抽穗不整齐。
因此,在秧龄调节上应适当早栽、早发、早始。
3.3
肥料调节法
一般而言,肥料调节是目前生产中
广泛应用的花期调节方法。
磷钾肥和氮肥早施都能促进花期提前,氮肥迟施能延迟抽穗,磷钾肥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都起到促进作用。
分蘖后期施氮可延迟抽穗,在不育系偏早的田块须慎重使用,容易造成群体结构恶化、加剧病虫危害、降低母本异交性能,对父本则可大胆采用。
3.4水分调节法[2]
水分调节主要是依据父本对水分
反应敏感,晒田可使发育变慢,深水可使其加快发育;而母本对水分敏感程度较弱,对晒田、深水灌溉反应迟钝,因而达到水促旱抑父本的目的。
3.5
多效唑调节法
此法适用于父本生育期长、分蘖
力强且预测花期比母本早3~4d 的制种组合。
在父本幼穗分化期前每hm 2一次性喷施15%的多效唑60~
100g,同时对父本偏施尿素75kg,可加强调节效果和解除多效唑对抽穗的影响,对促进父本延长分蘖期、增加分蘖成穗和抑制生殖生长效果明显,同时对发育偏慢的母本偏施磷钾肥。
值得注意的是,凡用多效唑调节的父本,花期“920”的用量需适当增加,否则包颈严重。
3.6“920”调节法
“920”调节属于微调处理,适用于
双亲花期相差较小的制种组合。
对始穗偏迟的亲本在幼穗分化Ⅶ-Ⅷ期初喷施少量“920”(若父本迟每hm 2
施用量3~5g,若母本迟施用量15g 左右)可提早花期1~2d。
此法必须严格掌握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不能过早过量喷用。
4小结
总之,三系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调节应根据父母本花期相差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措施。
为了使花期达到理想相遇,在花期调整时期上尽量求早避迟,争取主动;在调整策略上促进发育偏慢的亲本,控制发育偏快的亲本,促进与控制相结合;在择用措施上,除考虑双亲花期差异情况外,还要考虑到病害、天气等相关因素,尽量做到趋利避害,既能达到调节的目的又可避免因调整花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多效唑调节法虽然偶尔在制种生产上被采用,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宜采用,此法对亲本有较大的副作用,会影响母本结实和制种产量。
参考文献
[1]汤雪猛.杂交水稻制种花期调节技术.杂交水稻,2009,27(10):31-32[2]周蒋陈.杂交水稻粤优938制种花期相遇调节技术.中国种业,2009,5:
57-58
(收稿日期:2011-05-26)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