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主要人物分析作品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爱》主要人物分析作品内涵
简爱就是一个既自尊自爱又自强自立的时代新女性形象。
作者受到雨果对照原则的影响,创造了一个外在平凡而内在极美的女子。
首先,简爱就是个平民女子。
她相貌平凡,出身贫苦,但却有着高尚的情操,这样一个主人公形象令当时的读者耳目一新。
其次,她代表着19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女性(尤其就是寒门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与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简爱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与自由的爱情,她大胆爱上贵族,却又抵制富裕生活的诱惑,不成为她的情妇。
这些都表现了她对人格尊严的追求。
再次,由于简爱忠于理想,势必与传统社会发生冲突,因此她又就是一个反抗者。
这不仅表现在简对爱情的追求上,更表现在她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抗:反抗表哥欺辱、舅母虐待、学校教育制度、反抗传统婚姻习俗、大胆质疑宗教等等。
简爱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就是一体的,她不接受没有婚姻的爱情,也不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
简爱亦就是善良、诚恳、贤淑的女性形象,她无私地照料罗切斯特的私生女、感恩曾经帮助她的女仆,对罗切斯特更就是不离不弃、一往情深。
最后我们也要瞧到简性格中过度敏感、自卑的一面,在恋爱之初她心潮澎湃,表面故作冰冷,还时时拿自己的相貌与肤浅却又貌美、富有的贵族小姐比较,用己短比人长,自添烦恼。
总之,追求与反抗、善良与真诚、敏感与自尊统一于简爱的性格之中。
罗切斯特:带有维多利亚时代烙印的贵族叛逆者形象。
首先,她就是父权文化的牺牲品。
在她的青年时期,父兄为了使她不沦为贫民,为她安排了一桩有3万法郎陪嫁的婚姻,罗切斯特从此陷入了不与谐婚姻的痛苦之中,为了排解苦闷,她四处漂泊,沉迷酒色,直到简爱的出现。
再次,她就是一个传统大男子主义者,封建夫权思想根深蒂固的硬汉。
从小说对罗切斯特的外貌描绘上就可以感受到。
在时代的背景下,她娶富家女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富翁,因此可以说即使后来妻子发疯,她就是享受着她的恩惠的,理应感激、照顾她。
可就是在罗切斯特口中妻子一文不值,她甚至就是出于“人道”才收留了她。
自尊自爱的简爱的出现使得她的眼前一亮,她的桀骜不驯恰好激起了她征服、占有的欲望,因此她不顾社会习俗向简爱求婚,当简爱接受之后,她对她百般宠爱,却时时流露出支配者的姿态,压迫简爱的独立人格,此时的简爱也感觉到“我的未婚夫正成为我的整个的世界,不仅就是整个世界,而且几乎成为我进入天堂的希望。
”
但在《简爱》这样一部表达女性自我价值的小说中,罗切斯特代表着整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与风貌,她对简爱的欣赏也代表了时代对新型女性的认可。
作品内涵赏析:
《简·爱》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与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女主人公的人生追求有两个
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与坚持不懈反抗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与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罗切斯特自己也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我们瞧到,正就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与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就是有尊严的,当然也就是有爱情的。
虽然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但就是我依然尊重作者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
毕竟即使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
人们都疯狂到似乎为了金钱与地位而埋没爱情尊严,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人格为爱情义无反顾,抛弃所有。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就是一种化繁为简,就是一种返璞归真,就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就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就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